曾子也是个名人,号称「宗圣」,因为他很好地继承了他的老师孔子的一些核心要点,所以被称为宗圣。也有人讲,其实是曾子把孔子的思想完整无遗地传下去的,在传法、在继承的过程中,曾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宗圣,有的时候也能够挑出一些小漏洞。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我们看这里,曾子在评价他的同学:「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说子张同学看上去仪表堂堂、庄严大方,但是「难与并为仁」,我们如果亲近子张,跟他在一起,很难完成「仁」。也就是说,这是对于子张的一个批评,先赞美了一下他气质不错,挺高贵的,但是在奉行仁爱方面,子张是有欠缺的。
我们像照镜子一样,看着曾子评价他的同学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自己。其实我们有意无意地也经常评价别人,有时候当面评价,但是当面的评价掺杂一些水分,不一定绝对的真实,不一定反映出自己内在真实的想法,但是背后的评价往往是我们对于某某人真实的看法。
你看,曾子都是宗圣了他也评价别人,而且背地里批评别人,所以我们此时照镜子,就是我们以后尽量避免评判别人,尽量避免。那么少说话则少犯过失,这是最好的方法。
在小院儿这几天我们「止语」,那么回到家之后或者回到原来的单位、团体,我们也是要察管好自己的嘴,尽量少评价别人。因为我们的评价仅仅是某时某地我们个人的认知而已,它不一定是事实,它只是很主观性的一个个人的认知,如果不一定是事实,我们又为什么要讲它呢?万一我们有一天也成了曾子一般的名人,我们对某某人背后评价的事情也被记录下来,这其实是有伤大雅的,是吧?
在看这一段的时候,我也联想到,不修行之前我个人跟所有凡人一样,也会爱说某某人这、那、好、坏这些的;修行之后好了很多,但有的时候一不小心,这个嘴也刹不住车。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尤其是接触儒家的这些思想之后,好像守口方面做的还是有进步的,自己感觉自己还是有进步的,也希望在座的各位以后少论断他人,少评价,因为道允许一切嘛,既然存在就有它存在的道理。
我们再看下一段: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曾子说:「吾闻诸夫子」(诸就是之于),闻之于夫子就是听孔夫子说。
曾子说:我听老师孔子讲过,「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大部分情况下尤其是我们中国人,我们是含蓄的,我们的很多情感即使暗涌在心底,我们不会很直白地表达出来。这一点跟国外的友人有所不同,他们表达情感有时候挺直接的,甚至直接就说爸爸我爱你、妈妈我爱你,直接说。那么当然他们对长辈有时候也直呼其名,他们更加直率。
但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含蓄,很多的情感涌在胸中,我们也不一定去表达,表达的时候可能也只是表达了一部分。所以每个人有一定程度的压抑的倾向,控制的倾向,这就是说「人未有自致者也」,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很少会把我们的情感完完全全地抒发出来。但除非是这个亲人过世了,突然我们的一个亲人过世了,尤其像至亲如果过世了,这个时候我们压抑那么多年的情感可能一下就爆发出来,你想控制都控制不了。所以丧事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一个抒发我们隐匿的情感的一个出口。
再看下一段: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曾子说:我也是听夫子讲(孔夫子讲),孟庄子这个「孝」,孟庄子这个人他很孝顺,他的孝顺这方面其他人都能做到,但是有一点其他人难以做到,就是在父亲走后,他依然用着父亲的旧臣,依然采纳着父亲的政治主张,这一点是难的。
大部分的人他只要有了权力,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只要有了权力,他会有他的思想和主张,可能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只要有了权力,他身边的人都换了,因为他喜欢跟他一心的人嘛。但是孟庄子他奉行孝道,奉行的就是一般人都做不到,父亲走后,父亲的旧臣(父亲曾经重用的人)他依然重用,父亲的政治主张、政治措施他也依然在沿用,这就意味着他完全认同父亲的思想,至少他对于父亲的思想有着超越常人的这种尊重,这点非常难得。
但是曾子讲归讲,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奉行孝道就完全依着父母亲。因为我们也讲过,每个人的父母亲由于教育、经历或者层次各方面的不同,也有着素养各方面的不同,并不一定说我们的父母就值得我们完全遵从。如果值得是可以的,如果不值得,甚至父母总出问题,父母修的还不如我们,那我们就不一定去愚昧地奉行孝道,去机械地继承,不一定的。
再看下一段: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孟孙氏任命阳肤这个人做典狱官,主管监狱里这些事情,然后阳肤就向曾子请教。从这里我们就知道曾子在当时也算是一个有名的导师了,是孔子的好学生当中也带弟子的人了。
阳肤向曾子请教,说明他尊重曾子,然后曾子就说:如果「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在上位的领导者如果他的做法偏离了道的话,民心就散了。「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领导者离了道了,不奉行道了,民心散了,民心散了之后什么事都敢做,抢劫、打架、斗殴什么事都敢做。因为民心散了,民心乱了,失去了道德准则,他们看我们的领导者都这么乱,我们还守什么,就不守了,彻底放飞自我了。
然后曾子就说:其实根据当时的情况,监狱里关的这些人很多都是对于统治者不满的,对于政治不满的。因为统治者这里、领导者这里都离了道了,民心散了之后,心中没有准则了,所以就会作乱、就会犯罪,你要哀悯他们。不要觉得我当了这个监狱的总管了,我这官儿大了,我就沾沾自喜,我使劲管他们,不是的,你要哀悯他们。你要想想他们为什么去作乱?为什么犯罪?其实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对于领导者,对于政治完全失去了信心,觉得未来人生也无望,如果奉行正道的话可能还不如奉行恶道好呢,所以就作乱了,所以你应该感觉悲凉,你要哀悯他们。
这个地方就让我们想到了《太上感应篇》里的一句话,叫「悯人之凶,乐人之善」。「乐人之善」,就是喜欢看到别人行善,喜欢看到别人做好事,喜欢看到别人善良;「悯人之凶」,就是看到别人穷凶极恶的时候,看到他干坏事的时候,看到他犯罪伤人的时候,我们生起哀悯心,不是说盲目地批判、否定、逃避,而是哀悯他,就想他为什么犯罪啊。
以前我们也讲过,说一个正常人如果他衣食无忧,很快乐,他几乎不会伤人,除非他是个人素养、家庭教育的问题,他有些坏习惯,但是他不会主动去伤别人。我们看主动伤人的人,往往是他受了重大伤害之后,他受刺激了,即使手无寸铁受刺激了,他可能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大部分众生他为什么伤人,是因为他痛苦了,他受刺激了,所以我们要有哀悯之心。
像小兔子平常就吃吃萝卜和青菜,小兔子也不会轻易地伤人,但是兔子急了还咬人,是吧?就是你把它给弄急了,它那是应激反应就伤人了,那是生物一种本能的自保的一个反应,也不能说明它是恶的。
其实有很多犯罪案件,你就看那个主犯他为什么伤人,其实往往他先受伤害了,然后他被伤到极致的时候他就爆发了,他就失去理智了,结果以恶制恶把自己就给害了。所以见到恶的时候先不着急批判,先找原因,他为什么这样做,这样会使我们的心量更加地广大。我们的悲悯心增强了,心量更加广大,那么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我们都能包容。
好,今天先学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