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官媒定调孙院士事件:不要煽风点火

百科   2024-10-31 13:52   湖南  

最近,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在今年5月份的一段演讲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在此次演讲中,孙凝晖院士分析了中外芯片产业的差距,其中重点提及了代表性企业华为的封闭垄断模式,虽然言辞犀利,但孙凝晖院士并未否定华为模式的优势和作用,甚至还认同华为模式效率更高,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力更强。同时孙凝晖院士还强调,国内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不能只有华为模式,还需要更开放的生态模式,走出一条更开放的产业路线。

孙凝晖院士在提及华为的问题表明,华为在技术发展上采取了一种封闭式、垄断性的模式,将技术和利益集中到一个企业内部,实现端到端的控制,弊端在于整个技术的突破和产业链的命运押在一家企业风险巨大,在华为被美国制裁期间,就已经见到了这种模式的脆弱性。

孙凝晖院士的此番发言,是着眼于我国科技领域的前路,警示我国优秀企业正视差距,实事求是面对自身创新、发展的风险,脚踏实地寻找突破的打法。

中科院院士,身陷舆论场

孙凝晖作为中科院院士,在科技界享有崇高地位。今年4月26日,孙凝晖院士就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讲专题讲座上,给正国级、副国级领导的讲课时就作了题为《人工智能与智能计算的发展》的发言,其中就有提到开放的发展模式。

但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孙凝晖院士,其演讲却被一些人断章取义,直接贴上了“院士攻击华为”的话题标签,一些自媒体账号,推波助澜“网暴”中科院、高校这些“学院派”,甚至发出“中科院的人哪懂人工智能”“那帮院士的水平还不如我”“中科院、学院派、高校都是信不过的”等言论。

同时这些媒体与个人高调夸赞华为,甚至把中国科技界的成就都归功于华为,属实令人咋舌。把产业内的正常讨论,带节奏到科学家与企业家对立的层面,不是愚昧无知,就是别有用心。很难不影响公众对科技创新研究的理解与尊重。

此外一些媒体人还认为,华为如果搞垄断不可能实现商业成功,华为不但促进了自身发展,还带动了行业进步。相比靠专利“躺赢”的巨头,华为才开始“尝到甜头”,意思是华为之前免费贡献了很多专利,并没有收取专利费,但华为最近的“鸿蒙税”事件,让人不得不继续审视华为的垄断行经。

一位研究计算机科学近40年,曾以多次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所对科技界、产业界发出的警示,如今被众多媒体曲解为指责攻击,实在让人唏嘘。

新华社下场,怒批乱象

虽然当下舆论环境乱象环生,但也不乏存在像《财经国家周刊》这种站在客观角度,对事件本身进行认真分析的官方媒体。作为新华社旗下首款财经类期刊,《财经国家周刊》一直以清晰的洞察与客观深度的内容所著称。

对于此次孙院士事件,《财经国家周刊》在其文章标题中就表明了“中国科技创新需要客观理性讨论,不需要煽风点火乱视听”的观点。在如今,真正关心国内科技发展,并不受制于人,能做出理性发言的媒体,显得尤为可贵。 

同时《财经国家周刊》还认为,对于孙院士在讨论华为时所涉及到的技术问题,理应聚焦在技术范畴内客观理性讨论,并批评了网络大V利用技术认知门槛裹挟网民情绪,刻意将技术讨论扯进商业竞争的恶劣行为,让不明就里的网民被带节奏,形成了混乱不堪的骂战,属于博取流量没有下限的行为。

在提及到院士对华为所发表的言论时,《财经国家周刊》对此做出如下评价,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没有任何一个产业、一家企业、一种模式能永远完美地适配所有需求与变化,那些用发展的、客观的眼光去分析问题、正视利弊的声音,不嫌太多,只嫌太少。

《财经国家周刊》也给出了自己对于孙院士事件的定调,认为就是一场别有用心者制造的“口水混战”。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但拿起麦克风,其所触及的范围早已超越了个人的一隅之地。互联网不仅会放大讨论声量,更增强了这些讨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倘若网络对话失去了客观性和理性,无脑的贬损或吹捧就会形成“骂杀”或“捧杀”,进而导致难以预料的负面后果。

多元化发展,才是大格局

此外,关于此次的孙凝晖院士事件,我们不妨冷静思考,将格局放眼到整个智能算力时代。

算力的实现,是需要芯片、操作系统、内存、硬盘以及大规模的应用软件来支撑的,这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当前,全球高水平的CPU设计、GPU设计、操作系统设计几乎是被西方所垄断,西方科技巨头在芯片设计、算力集群方面具有天然的产业优势。

就人工智能、智算领域来讲,国外阵营里,芯片有英伟达、高通、英特尔等,AI框架有TensorFlow、PyTorch等,大模型有OpenAI的GPT、谷歌的Gemini等,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算力体系。

西方所具备先进算力规模,是国产厂商所没有的,主要是因为国内缺乏一个开源的芯片生态与算力生态。从当前国内的发展策略来看,各厂商仍旧各自为战,导致生态系统碎片化严重。当前环境下,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仍存的事实摆在面前。作为产业的核心参与者,中国科技企业不仅要能够接受赞誉与肯定,更应虚心听取建议与批评,正视潜在的风险,并适时调整发展战略。

正如孙院士所说:“中国要想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就需要用开源模式去打破西方的生态垄断,降低企业拥有核心技术的门槛,让每个企业都能低成本地做自己的芯片,形成智能芯片的汪洋大海,满足无处不在的智能需求。

当然我们的科技企业一直也在不懈努力,已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然而,这些成就依然伴随着外部的挑战。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我国已经有近800家实体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包括了大量的芯片、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卫星遥感等领域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其中也包括孙院士所在的中科院计算所。面对如此局面,团结一致、共同进退更显得尤为重要。

纵观此次对于孙凝晖院士事件的热搜,我们发现很多网民会被一些媒体片面的言论所裹挟,相关企业和网络红人,也被蛊惑在利益场中。然而,仅仅在网络上唇枪舌剑,并不能实质性地提升我国科技产业和企业的实力;唯有在现实中,鼓励多样化的技术路径,支持多元的发展模式,并推动广泛而开放的生态建设,才能真正实现“百花齐放”,进而促进我国科技的突破与发展。

观机械
观机械,涨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