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一天,每一个小时都美得像首诗
80年代,苏州城内河道景象。苏州民居粉墙黛瓦,大都依水而建,其布局与河道密切相关。
照片中,两名女子打着一把伞,从细雨中走过。远处的石拱桥倒映在水中,美轮美奂。
清晨,与鸟一同醒来的是养鸟的老人,耳畔是鸟儿的清啭,手边是温润的茶壶,身边是潺潺的流水,那种宁静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
清晨,太阳洒下一片温暖,唤醒了古城的生机和活力。踏着新鲜的阳光到水边的早市,看水灵灵的蔬菜上闪着晶莹的露珠,听吴侬软语温柔地讨价还价。
早上,阳光照进幽静的深院,大人们各忙各的了,孩子在门廊里静静地待着,细数阳光轻移的脚步。
在家门前点蜂窝煤炉,那个年代,没有煤气和天然气,家家户户都靠一个蜂窝煤炉生火做饭,满满的烟火气。
阳光正浓的时候,小巷中的阿婆也移到了门边,眯起眼睛,看这一天一地的波光水影。
做饭时间了,井边洗衣、洗菜,更多是家长里短的交流。井圈内的绳沟,一道一道,都是岁月的磨蚀。
中午,平江路上,乘一艘小船穿行在古城的水巷,正午的阳光艳艳地亮着,沧桑的城市底色上跃动的是满目金色的水影与光影……
下午,蜿蜒曲折的石驳岸上,尽情欣赏古城的溟蒙烟水,览遍水巷的幽雅和精致。
下午,孩子们放学了,妈妈自行车清脆的铃声与孩子清脆的笑语,一路洒落在渐斜的金影中。
傍晚,太阳快要隐入西边云雾中,也是归航的时候了,河道上一条条小船,悠悠地唱着,隐入暮霭之中。
一轮明月悬当空,眼前的舞台上正上演着一幕幕悲欢离合,一不留神,迷失于翩翩衣袂间,不知今夕何夕。
八十年代,苏州水乡风光
苏州古城内的京杭大运河,运河(苏州段)在苏州内部穿城而过,由浒墅关起,往东南至枫桥镇,沿护城河南下至盘门,经宝带桥往嘉兴,全长八十多公里,摄影:迪恩.康吉(Dean Conger)。
1983年的苏州水乡风光
城内河汊纵横,水上运输很是繁忙。
1986年11月苏州古运河的运输船队,河两边其实都还是低矮的平房。
由于苏州城内河道纵横,又称为水都、水城、水乡,苏州古城被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称赞为“鬼斧神工”。苏州土地肥沃,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三白(白鱼、银鱼和白虾)、阳澄湖大闸蟹等。
生在苏州,长在苏州
1980年代的苏州,小船从家门口驶过。小桥流水人家,这就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的韵味。
拙政园。明代1510年至1513年间,官员王献臣(字敬止)丁忧辞官、卜居苏州北街迎春坊宁真观废址(约在今苏州博物馆位置),并驱逐其北邻之大弘寺僧徒,拆毁佛像,强占寺址,因建私园。1517年,“拙政园”名首次出现在文献中,见文征明《寄王敬止》:“流尘六月正荒荒,拙政园中日自长。”
苏州双塔又称罗汉院双塔,是一处始建于宋代的古塔建筑。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凤凰街定慧寺巷的双塔院内,二塔“外貌”几乎完全一样,分为7层,东塔高33.3米,西塔略高,33.7米。双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是一对佛塔,两塔间相距仅20来米。
1983年苏州的瑞光塔
1983年的南门路,房子和树中间都搭满了竹竿,竹竿上都是随风翻飞的衣服。
灵岩寺:学生在灵岩寺山门前合影。(这片感觉拍摄年代更早。)
收割的稻子运回家后,接下来就要脱粒,在吴江话中叫“轧稻”,全家上下分工合作,一般都是男的把船里的稻子运到“轧稻机”后,女的轧稻,轧完稻后还要借助排风机对稻谷进行“扬谷”,最后将干净的稻谷装入蛇皮袋。大部分稻谷都是卖到粮库,村里话叫“挑谷”,只留一部分自己吃。“轧稻”后剩下的稻秆会被拿去堆成像小屋子一样的稻草堆,那时家里都是用灶头做饭的,这些稻秆可是要烧整整一年的。
山塘街 “无腊味,不成年”。作为老苏州人,开启忙年序幕的第一件事,首当其冲是腌制腊鱼腊肉、灌香肠。
十全街,井台景象。遍布大街小巷的古井,也是苏州老城的一道风景线。
苏州盘门,像极了母亲的身影。
留影
夏日的小巷,满满的童年回忆。
山塘街
苏州北寺塔
虎丘剑池
简陋的理发店里,总是能听到孩子们的鬼哭狼嚎,剃个头跟上刑一样
小巷子中的菜市场,烟火气息很浓,那时候的饭馆很少,大部分朋友间的请客吃饭,都是在家里
漏出一双水汪汪的眼睛
童年的回忆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在那时,长辈还在,父母未老,我们还小。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一座我喜欢的城市。
写在最后:回看这些80年代苏州老照片,江南水乡的城市和人文风貌,真是令人惊艳。如今,40多年过去了,现在的苏州,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苏州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请顺手点个在看鼓励一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