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鼻及鼻窦炎性病变CT表现

健康   2024-11-01 20:09   山东  
点击获取高级成绩、初中级成绩单、医师资格真题!
👇👇👇

01
细菌性鼻窦炎

1.临床概


细菌性鼻窦炎是最常见的鼻窦病变,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分为急性、慢性,其中以上颌窦炎最常见;临床表现有脓性涕、鼻塞、头疼、嗅觉减退。

2.CT表现


本病可一侧或双侧,一窦或多窦发病,本病黏膜增厚、窦腔内积液,少见钙化(周围性分布),平扫时呈软组织密度,增强后黏膜明显强化,窦腔内液体不强化,急性炎症可波及邻近组织器官,窦壁骨质增生硬化或吸收变薄。


3.鉴别诊断


①真菌性鼻窦炎:多以单侧为主,软组织内高密度钙化是其特征性表现,钙化呈中央型分布,窦壁可有硬化增厚或骨质破坏。


②鼻息肉:起源于鼻腔外侧壁,可突向窦腔及鼻腔内生长,也可突入后鼻孔,呈软组织密度,严重时可有窦腔扩大,鼻甲及鼻中隔不同程度的骨质吸收及变薄。

4.病理


为黏膜充血、水肿,黏膜下层肉芽及纤维组织增生,黏液性、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积聚等;额窦炎症可引起额窦骨髓炎;额窦后壁为颅前窝前壁,是额窦感染引起颅内并发症的主要通路。


02
真菌性鼻窦炎


1.临床概述


曲霉菌最常见,其次为毛霉菌、白念珠菌;多为单侧,上颌窦最常见,分为急性爆发型、慢性侵袭型、真菌球及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其中,真菌球最常见;临床表现为鼻塞、头痛、血涕。

2.CT表现


①CT可见结节或息肉样软组织影,无气液平,多数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可显示形态不一的钙化(中央性分布),而侵袭性少见钙化。


②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可引起窦壁骨质硬化,少见骨质破坏;侵袭性病变可见多层点状骨质破坏,多见于上颌窦内侧壁。


③侵袭性病变常向鼻旁窦周围组织蔓延,可累及眼眶、面深部结构甚至颅内。


④非侵袭性病变增强后黏膜明显强化,窦腔内软组织不强化;侵袭性鼻窦内软组织影及邻近软组织影均强化。


3.鉴别诊断


①细菌性鼻窦炎:双侧发病,可累及多个鼻腔,有气液平面,少有钙化,骨质破坏少见。


②鼻息肉:窦腔及鼻腔内可见软组织密度影,严重时窦腔膨胀扩大,窦壁、鼻甲及鼻中隔不同程度的骨质吸收及变薄,无明显骨质增生及钙化。


③恶性肿瘤:钙化少见,占位效应明显,骨质破坏范围大,不伴有骨质增生硬化,可侵袭周围组织,边界不清。


4.病理


显示真菌分泌物中有沉淀的钙盐,高浓聚的铁、镁等重金属或高蛋白浓聚物;


①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好发于年轻人,有家族过敏史,典型临床表现为奶酪样黏涕,CT表现为窦腔实变、膨胀,伴多发的条状或云雾状高密度影,多伴鼻息肉;


②急性爆发型真菌性鼻窦炎主要发生于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临床症状重,进展迅速,病变广泛,进行性骨质破坏,易蔓延到眼眶、颅内;③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病程缓慢,常伴有眶尖或海绵窦综合征。


03
鼻窦囊肿

1.临床概述


鼻窦囊肿分为黏膜下囊肿和黏液囊肿,黏膜下囊肿一般位于上颌窦,黏液囊肿多位于额窦及筛窦;鼻窦囊肿患者临床症状有闭塞、头痛和流涕。


2.CT表现


①黏膜下囊肿:CT可见紧贴窦壁的半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密度或水样密度影,囊肿突入窦腔,边缘光滑清晰,无骨质破坏。



②黏液囊肿:囊肿为液体密度,增强后不强化;长期脱水浓缩或合并感染呈黏液脓性,液体密度升高,增强后囊壁有强化;囊腔膨胀性扩大呈气球样变,囊壁变薄、骨质吸收,可压迫邻近器官,筛窦黏液囊肿可压迫眼球向前突出。


3.鉴别诊断


①细菌性鼻窦炎:可累及多个鼻腔,有气液平面,少有钙化,骨质破坏少见。


②鼻息肉:是慢性鼻窦炎的并发症,呈软组织密度,在窦腔及鼻腔内生长,可有窦腔膨胀性扩大、骨质吸收变薄。


③鼻窦癌:呈软组织影,占位效应明显,窦腔扩大,骨质破坏并明显强化。


④鼻窦牙源性囊肿:常发生于上颌窦下部、牙槽或硬腭区,有一个薄而清晰的高密度硬化边,其中多含有部分或完整牙齿。


4.病理


黏膜下囊肿与变态反应或鼻慢性炎症有关,由于窦腔黏液线分泌梗阻,浆液性渗出物潴留于黏膜下层的结缔组织内而呈囊性膨出,无真正包膜;黏液囊肿是鼻窦自然开口因各种原因阻塞后,窦腔内腺体继续分泌黏液,并积聚在腔内使其窦腔内压力升高,窦腔膨胀、扩大,窦壁变薄而形成。


04
鼻息肉

1.临床


鼻息肉常见,男性多于女性,以中年人常见,本病好发于鼻腔中上部,分为单发和多发,症状有流涕、持续性鼻塞、头痛、嗅觉减退。


2.CT表现


本病多双侧发病,好发于筛窦和中上鼻道,可进入鼻后孔引起鼻咽腔狭窄,CT平扫密度减低,强化不明显,边缘部较中心明显,单发息肉呈类圆形,边缘光整,弥漫性息肉形态不规则,分界不清,常引起鼻旁窦阻塞性改变;骨质常发生增生硬化或吸收变薄,出血坏死性息肉内混有点状、斑片状高密度影。



3.鉴别诊断


①内翻乳头状瘤:多位单侧,一般呈广基底、弥漫性生长,密度较息肉高,呈轻度强化,可有骨质破坏。


②纤维血管瘤:青少年男性多见,病灶中心位于鼻咽部和翼腭窝,强化明显。


③恶性肿瘤:密度较息肉高,增强较明显,骨质破坏呈虫噬状,肿瘤组织向周围浸润,边界不清。


④真菌性鼻窦炎:易与出血坏死性息肉混淆,两者均可见点状高密度影,但真菌性鼻窦炎常出现骨质破坏。


4.病理


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的鼻病,并非真性肿瘤,是由于鼻黏膜长期变态反应及长期炎性反应引起的组织水肿的结果。


5.出血坏死性息肉


是一种以出血坏死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是炎性鼻息肉的特殊类型,多单侧发病,多位于上颌窦,少见于鼻腔,病变发展常累及同侧筛窦及鼻腔,CT表现为高低不均的混杂密度影,邻近骨质压迫吸收改变,局部骨质不连续,以上颌窦内侧壁最易受累,动态增强呈渐进性强化特征。





扫码关注,进行高级职称查分

青果医学
传播最新鲜的医疗圈热点事件,青果医学有观点、有感悟、也有新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