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m.》是张敬轩第二张专辑。
二十年前的今天,张敬轩推出了第二张专辑《am./pm.》,由几何文化发行,张敬轩担任制作人。
张敬轩在华语乐坛一直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也是一个令不同段位听众产生“记忆断点”的歌手:比如,有人只记得他唱过《断点》、而有人可以列举出一大串他去香港发展之后唱的粤语歌……我明显更倾向于后者。张敬轩是地地道道的广州人,凭借出色的才华和粤语区便利的条件,跑去香港发展,并且和香港本地的音乐土壤融合的非常好,打破了内地歌手去港台发展水土不服的“魔咒”。从这一点来看,张敬轩比此前大部分从广州南下去香港发展的内地歌手都要成功。更何况张敬轩是签的环球唱片。其实早在宝丽金时代,就有大批量内地歌手签约,具体有哪些可以参考墨墨老师总结的:第十三条宝丽金记忆断片:第十三条宝丽金记忆断片:北望神州,那些宝丽金签约过的内地人……,出于这种考虑我还是把这篇推送归在了“宝记后传”。
客观来说,我也认为张敬轩去香港以后的歌路、风格要成熟一些,但我们今天要聊的主题,反而是张敬轩“断点”时代的专辑《a.m./p.m.》。因为这个名字不太好读,我一度把它叫成《公园前》。因为专辑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这首叫《公园前》的歌。去过广州才知道,“公园前”是一个地铁站名。
虽然《a.m./p.m.》的前期制作主要是在广州完成的,但是《公园前》却是张敬轩和香港填词人因葵合作的产物。可见当时广州和香港两地音乐圈的交流是很频繁的。我去年在广州路过公园前,我还特意发了个短信给因葵老师(《公园前》的词作者),问他还记不记得“这里”,他好像都快忘了这首歌。不过这样看来,专辑封面上的“全新国语大碟”似乎就有些文不对题了,毕竟专辑里可是有一定比例粤语歌的。
《a.m./p.m.》是张敬轩的第二张个人专辑,全碟主导的是hins擅长的R&B风格。张敬轩自己负责了多半数量的创作,和全碟的制作。幕后名单里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名字:常石磊。当时常石磊还是刚刚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新秀,在专辑里做了大量的编曲工作,还合唱了他为张敬轩创作的《春天》。有趣的是,《a.m./p.m.》里的署名并不像以往明确标出“作词”、“作曲”,而是借鉴了欧美乐坛流行的“written by XX”的方式;对于合唱歌手常石磊、李悦君,也是采用了“featuring”的概念标注(多指扮演次要角色的合唱、伴唱者,区别于传统的“对唱”形式)。
当然现在这些国际标准化的署名方式在华语乐坛已经很普及了,但在当年这可是很高级、很洋气的操作。简单说一下参与合唱的另一位歌手李悦君,相张敬轩和常石磊的发展,李悦君就相对低调一些了。她也是签约过香港公司(金牌大风)、出过粤语专辑的广州歌手。
《a.m./p.m.》里面,有一首歌是有非凡意义的,就是《Blessing》。在专辑里,张敬轩毫不吝惜篇幅地让这首歌独占了三首歌的时间:内地版的CD里有这首歌的国语版(《他们》)和英文版,香港版加赠了它的粤语版。粤语版的填词人,正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黄霑。这也是有记录的、霑叔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首歌词。2004年的今天,张敬轩的《a.m./p.m.》港版在香港发行;同一个月,黄霑因病在香港与世长辞。所以今天来分享这首歌,也是为了纪念霑叔。
封面上的张敬轩,还像个天真的孩子,毕竟那时候他才23岁。可专辑整体给人呈现的感觉,确是从创作到演唱,都有非常老练、娴熟的功底。曾经R&B主导华语乐坛的时代,张敬轩做的总是最独特的一个。他并不仅仅满足于披着R&B外衣的芭乐歌曲,而是将西化的曲风融入到整个编曲的布局,以及对合唱声部的构思。对于一个才23岁的音乐人来说,这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从受众来看,专辑中最广为流传的还是一首“断点式”情歌《无能为力》。站在今天的角度,也不能说它不好,包括那首《断点》。其实后来张敬轩在环球、英皇出的专辑,也并不是坚守着某一种小众风格、Hins参与创作的比例也比“断点”时代少,但我们完全不会因为这些去说他“江郎才尽”。毕竟人都要成长,在不同阶段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才是音乐人最好的安排。《a.m./p.m.》里面有一首梁咏琪给张敬轩写的《昨夜,早晨》(编曲是张敬轩自己),还是比较接近他现在的风格的,R&B为核心,有点儿迷幻、有点儿电子。
根据网上流出的饭拍视频来看,张敬轩现在很少唱《a.m./p.m.》里的歌了。好在我是买了实体唱片的听众,还能在封面上看到那个天真无邪的“广东歌手”张敬轩,以及回想起第一次听歌的自己。所以,如果我说实体唱片是保留一段记忆最好的载体,你同意吗?
好了,今天先讲到这儿吧,下课。如果这张专辑勾起了你的回忆,欢迎私信跟我交流。如果讲到了您不知道的故事,那是我的荣幸;倘若有哪里讲的存在疏漏,欢迎留言反馈。乐评无声,留言有情,我是绝对不会给您拉黑的。
℗&©愚人音乐坊 2024
图片素材取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