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统筹推进各民族 中华文化认同建设的 三重维度
作者简介:
齐付清,云南大学助理研究员,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中华文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张健,云南大学教授,《思想战线》副主编。
摘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中华文化认同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情感纽带。推动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建设,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统筹推进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建设,需要构建多样路径。通过挖掘和打造各民族文化共同符号和共有精神,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动与交融互嵌;通过提升中华文化凝聚力、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切实增进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从三重维度统筹推进中华文化认同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思想之基。
关键词:新时代;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原文出自:《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实践,坚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的历史起点上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各族民众在历史长河中共同书写、共同开拓的文化结晶,“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各族人民之所以能够互鉴融通、和睦团结,重要原因就在于对中华文化的深厚认同。中华文化认同建设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保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统筹推进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建设,有助于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认同基石。
问题的提出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56个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共享的集体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是推动中华文化赓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统筹推进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建设,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打牢认同基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认同根基。
当前,学界针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涉及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渊源、逻辑前提、面临问题、现实价值与路径选择等多个方面。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华文化认同研究多见于类别型研究,主要涉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视野。一是聚焦某一历史时段研究中华文化认同问题,探析中华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关系问题。二是聚焦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中华文化认同,以少数民族传说、叙事为切入点,以个案研究为基础,探析各民族的本民族文化认同、跨民族文化认同,以及在前两者基础上形成的中华文化认同,探析影响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主要因素及推进对策。三是聚焦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研究,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关注高校、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以及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价值策略、现状、影响因素及培育机制。四是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华文化认同问题,强调“以文化认同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力”,提出以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机理及实践展开。总体来说,中华文化认同研究内容丰富,但聚焦中华各民族,着重研究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建设的成果相对较少。立足“第二个百年”历史方位,文化建设和民族工作居于治国理政突出位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举措。因而,聚焦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探析新时代以中华文化认同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中华民族是中华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长期历史发展演变中创造的文化结晶。“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生生不息,离不开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创造与贡献,各民族文化也只有熔铸在中华文化之中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矢志不渝地推进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建设。统筹推进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建设,要正确把握、妥善处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关系,力求在文化融合发展中增进各族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基于正确把握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关系视角,本文拟从挖掘和打造各民族文化共同符号和共有精神,推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动与交融互嵌,增进中华文化凝聚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三重维度系统阐释新时代统筹推进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建设的实践进路。打造各民族文化共同符号和共有精神,旨在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情感认同;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旨在增进各族民众对中华文化的心理认同;提升中华文化凝聚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旨在增进各族民众对中华文化的精神认同。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协同,共同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
挖掘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符号和共有精神
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族群众共同创造出的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传承、积淀和整合了的集体记忆,也是支撑各族群众通过自身努力向着美好生活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多元组成一体,一体包含多元,两者辩证统一。统筹推进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建设,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尊重、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弘扬中华文化中的积极因素。通过挖掘和打造各民族文化共同符号和共有精神,切实发挥中华文化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积极作用。
1. 挖掘和打造各民族文化共同符号。文化符号是各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信仰之基,“凝结着各民族的共同经历、共同历史和共同记忆,是民族情感激发与传递的重要介体”。民族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具有集中代表性的凝练图式,它是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理范围内长期发展起来的,借以表达其思想、宗教习俗、审美和人文情感的意象化途径。
挖掘和打造各民族文化共同符号是中华文化认同建设的有效手段。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打造体现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具有象征性、代表性的共同文化符号,以共同文化符号增强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发挥共同文化符号作用,需要扩大文化符号的影响力,提供专门针对“中华文化符号的宣传、教 育、 普及机制”。如山东打造城市民族工作“ 红石榴”品牌,在社区、学校、企业、机关等布设标语牌、展板、立体景观等2800 余个,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以彩绘的形式展现京剧脸谱、二十四节气等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文化上墙” 展示中华文化,增强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符号的情感认知。将文化符号纳入学校思政课教材中,全面融入学校教育,使中华文化符号内化于青少年心灵深处,从小种下中华文化的种子,并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内化为中华民族身份标识。政府要协同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相关部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深度开展各民族文化的收集、整理和挖掘工作,发掘各民族文化特色,并依托网络媒介进行宣传。如国家博物馆依托官方微博“盛世修典” “国博讲堂” 等栏目讲授中国传统绘画、诗词文化;云南省博物馆通过微信公众号“云讲解” 栏目讲授各民族传统服饰、手工艺;故宫博物院通过官方抖音账号为大家讲授文物知识,切实提升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感知。此外,通过基层宣讲、印发中华文化教育小册子以及宣传海报等,使各族群众认识、了解共同文化符号,将中华文化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之中,使全体中华儿女都能习得共同文化符号,切实提升各族群众对共有中华文化的真切感知与历史自豪。
2. 宣传与弘扬各民族共有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群体成员在长期历史中发展沉淀、共有共享的精粹性的内容与品质,是民族形成的原初动力,是中国精神的民族特质。各族群众在与历史上的封建剥削阶级相斗争、同帝国主义相抗争以及积极融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是一致的,是鼓舞各族群众勇毅前行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财富。
宣传与弘扬各民族优秀民族精神,发挥好共有民族精神在统筹推进中华文化认同中的关键作用。着力“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的表达体系”,扩大对各民族英雄人物、时代楷模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事迹,大力宣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士事迹,营造全社会学习英雄事迹、弘扬优秀民族精神的浓厚氛围,带领各族群众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将优秀民族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转化为行动自觉。开展英雄事迹进课堂活动,使青少年了解英雄事迹,感悟民族精神精髓,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宣传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真正使民族精神成为联结中华文化认同桥梁和纽带,如辽宁辽沈战役纪念馆、福建龙岩古田旅游区、宁夏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贵州遵义会议纪念馆等依托当地红色文化,弘扬各民族英勇抗战、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学校、机关、企业、社会团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厚植家国情怀,使各族群众在革命精神中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强大凝聚力,增强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向心力。
中华民族的发展繁荣建立在中华文化勃勃生机的基础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年演变的“根”和“魂”。没有根,民族的未来就会摇摇欲坠;没有魂,民族的发展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正是经历了长期历史浸润,并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内化的共同文化心理特征,才铸就了“交融一体、繁荣一体的自在的中华民族”,为当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根基。统筹推进中华文化认同建设,要汲取各民族文化共同符号和共有精神,提升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形成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大文化合力。
推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动与交融互嵌
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守望相助,都为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统筹推进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建设,要积极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深入挖掘和阐释各民族文化间的关联性及其内涵性,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动与交融互嵌,促进各民族实现在文化上的团结统一。
1. 发掘各民族文化间的关联性,发展相依互补的民族关系。长期以来,我国疆域内部各民族相互联结、彼此贯通,各民族的民族文化也在相互涵化和彼此融通。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呈现出自成体系的独特性,又呈现出相知相通的趋同性,形成了相互关联、相互包容的“中华文化共同体”。
推进中华文化认同建设,要积极探寻各民族文化的关联性,尤其是不同民族文化中与中华民族整体文化具有不可分割性、内在一致性的“同质性的文化”,推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互动。比如,生活在“藏彝走廊”地区的藏族、彝族、羌族、哈尼族、傈僳族、独龙族等民族交错杂居,在交往交流进程中对彼此的民族文化互有认同,形成了“文化共同体” 的认同共识。因此,我们要积极探寻长期共存的不同民族间文化的共同价值,引导各族群众在共同生活中,“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加强各民族内在联系,增强各族群众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与认可。逐步建构起以文化促进交往、以交往增进交流、以交流实现交融的中华文化认同体系,发展好相依互补的民族关系,提升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认知。
2. 加强民族互嵌建设,构建各民族文化互嵌场域。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离不开的要素,因此,要利用好空间要素,以民族互嵌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中华文化认同,促进各民族和谐统一。2014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会议”,提到了“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并在随后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予以重申。2021 年 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加强民族互嵌建设有助于实现“ 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4],是加强各民族相互联系、促进各族群众相互交往的重要依托。
加强民族互嵌建设,“要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政府要统筹规划、主动引导,推进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要积极组织文化活动,加强居民间的交流,引领各族群众的交往。如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郑家庄,通过建立“1+2+7”民族同心议事制度,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组织汉族、白族、藏族、傣族、纳西族、傈僳族和彝族7个民族共过民族节日,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和睦相处,成为民族团结的村庄范本。协调宣传部门、民族事务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民族互嵌建设,为各族群众交往搭建平台。各种社会团体比如志愿者协会、民间文化社团等,也可组织各族群众进行志愿服务、文化演出等活动,多措并举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进基层活动,针对各族群众开展中华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动员各族群众主动学习、了解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知识,营造人人有责的主体意识,增进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意识。加强民族互嵌建设,构建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可以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协同发展,为中华文化认同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3.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形成各民族文化交融格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和繁荣的内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符合中国民族发展的根本规律,符合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可以有效推进各族群众对兄弟民族文化的尊重与认可。
统筹推进中华文化认同,要深入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形成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格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城市社区也都呈现多民族聚居的局面。为此,要以各民族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满足各族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利益诉求,为各民族交往、交流提供制度支持,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常态化。依托各民族文化特色,统筹各民族历史文化、特色建筑、民风民俗等资源,打造文化旅游。如湖北省民宗委推出 70 多个“三项计划”试点项目,黄鹤楼景区依托各民族大中小学学生的歌舞、武术、诗朗诵等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演出、“美美与共——中华各民族”的主题宣传展等,推动中华文化融入景区建设,使旅游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在实践中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创新各民族文化的传播形式、更新文化呈现方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通过举办民族文化节庆、民族歌舞汇演等方式,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良好社会氛围。壮族三月三、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等,都是各民族齐聚一堂,共同庆祝的民族节日,增强了各族群众间的交往,深入推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离不开中华文化的丰厚滋养,更离不开中华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相互连接、密切交往、交流与交融”,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中华文化。推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有助于各民族实现文化上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紧紧团结在一起。
增进中华文化凝聚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是由56个民族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共同创造、共同培育、共同继承和共同弘扬的文化体系,是中华各民族文化长期交流交融的文明成果,是各民族文化的有机统一。“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统筹推进中华文化认同,“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在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兼容互动中,切实增进中华文化的凝聚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1. 提升中华文化凝聚力。中华文化精彩纷呈、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汇聚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内生于中华文化传承之中,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孕育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沃土。提升中华文化凝聚力要善于面向未来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要包容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在尊重和包容差异的同时,及时发现和培育各民族文化共识,进而提炼为凝聚力更强、认同性更高的中华文化;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要广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当代价值,并通过展览、图书、媒体等进行传播,使各族群众在文化自觉、自信中增进文化认同。
提升中华文化凝聚力要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供给,“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汲取中华文化智慧,并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全社会形成崇尚中华文化的良好风尚。立足当代中国实际,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文化发展方式、发展格局创新,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如运用中式美学、民族技艺并融合现代工艺,打造款式多样的旗袍、汉服,赋予传统服饰以现代基因,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又如,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是汉族、哈尼族、彝族等七个世居民族和谐相处的壮美画卷,在文化发展中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一批诸如此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景观,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供给。面向当今世界,“提炼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 ,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时期,是横贯欧亚大陆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展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交融。立足当前,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继续加强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对话,拓宽中华文化辐射空间 。在文化发展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情感寄托,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联系起来。
提升中华文化凝聚力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文化精华,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展现,更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通过开展建党精神的专题讲座、宣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各族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推进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常态化,激发各族群众的爱国爱党热情;善用“大思政课”协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大中小学进行一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全体中华儿女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归属。
2. 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文化传播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人民心声,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是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关键之举。中华文化传播应是在国家主导下的文化传播,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要发挥好党和政府的引领作用,制定统一规范的中华文化传播制度、政策,建强中华文化传播的顶层设计,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抓手,构建统一的国家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与此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推进中华文化传播的制度优势、动力优势,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各部门通力合作” 的工作格局。全面统筹和整体规划中华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和策略,制定中华文化传播的政策制度,以统一规范的标准推进中华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切实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与有力的精神支撑,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要丰富中华文化传播方式,以文传声、以文化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拍摄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纪录片、打造更多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依托互联网平台,采用“互联网+传统文化”的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不仅涉及传承千年的川、鲁、粤、淮扬四大基础菜系,而且讲述了新疆、云南等具有代表性的地域特色美食;又如,电视专题片《同心共筑中国梦》展现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实现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链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走向世界舞台。
3. 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文化的繁荣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之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强大的根本力量。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创造性转化才能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坚持创新性发展才能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创新文化遗产展示方式,将“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展示。如《万里走单骑》通过实地探访良渚遗址、澳门历史城区、福建土楼等,呈现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丰富文化内涵;又如,《非遗里的中国》通过创新秀演、沉浸体验等方式,展示中国传统制茶、纸伞制作等技艺,多维度呈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意蕴。通过形式多样的节目展示中华文化,有助于在创新中传承中华文脉。推动文化创新、理论创新,建立中国特色文化体系,各级政府、学校要切实培育壮大文化工作人才队伍,发挥文化人才优势,全方位、深层次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群众心间。实行文化品牌发展战略,培育和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品牌,比如故宫、国家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机构开放的官方网店,将饱含中华文化基因的刺绣、陶瓷、木雕等手工艺品销往全球各地,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传播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要运用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红色文化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坐标,是指引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力量之源。要运用好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以红色文化为依托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依托革命老区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传播革命精神;依托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文化基础设施,通过网上展馆,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普及活动,如“红色云展厅” 运用5G、云技术,将全国 31 个省(市、区) 的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等的红色资源进行数字化呈现,实现红色文化与融媒体技术深度融合,有效推动了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依托出版物,比如教材、红色文化故事集等方式,宣传红色正能量,提升青少年对红色文化、中华文化的深切感知,将“爱我中华”的种子深深扎根在青少年心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是统筹推进中华文化认同的有效路径,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发挥中华文化的强大凝聚力,要使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找寻文化之源,在各民族优秀文化的聚合中不断发展壮大。面向未来,要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13],切实提升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自豪感。
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对一个民族基本价值观念的认可,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挖掘和打造各民族文化共同符号和共有精神为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建设缔造共识;推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动与交融互嵌为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建设奠定基础;增进中华文化凝聚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为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建设打牢根基。三者各有侧重但又紧密相连,在相互联结、相互贯通中,共同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推进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建设,有助于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有助于实现中华文化包容、互嵌、内涵式发展,推进各民族广泛交往、深度交流、全面交融,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有助于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固和国家安全,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图文排版:杜海燕
一审一校:袁 群 齐付清
二审二校:朱 丹 李 阳
三审三校:李维昌 张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