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落地有声:抗日英雄郑桂林烈士事迹入牡丹江烈士纪念馆暨家属捐赠肖像油画仪式举行一一记民革牡丹江市委三位党员提案落实情况

职场   2024-11-09 16:20   黑龙江  
岁月静好,是无数先烈负重前行的结果。东北抗日英雄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民族前行之路,郑桂林亦是其中的闪耀之星。

郑桂林烈士对牡丹江有着特殊意义,他曾在牡丹江生活工作并创办了牡丹江第一所小学,他投身辽西抗日,短短的一生,在东北的抗日历史中可圈可点。他曾率部参加了长城保卫战,英勇无畏,抗战杀敌,1933年的2、3月中,聂耳、田汉等爱国知识分子分别随团亲临热河保卫战和长城保卫战前线,目睹了抗日义勇军在枪林弹雨中顽强抗敌的场面。战士们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精神深深震撼了他们,成为两位音乐家日后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时最直接、最真切的基础素材。另一著名抗日歌曲《大刀进行曲》展现的不仅是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大刀队”拼死杀敌的情形,其中也有郑桂林率部奋勇抗日、挥刀杀敌的英雄形象。
1987年1月,辽宁省人民政府追认郑桂林为革命烈士。 
一个偶然的机会,民革牡丹江市委副主委,政协委员张彬、田明,听到同为市政协委员的民革党员的牡丹江著名歌唱家马滨(国家一级演员,二级教授),提及郑桂林烈士的事迹,他们了解到牡丹江烈士馆尚未有其一席之地,顿觉此事的重要性,决定共同联名提案,迎请烈士回家。
郑桂林的妻儿曾一直生活在牡丹江,50年代部分儿女因工作迁往外地。郑桂林生于1889年,1921年应聘牡丹江设治局任秘书。在此期间,郑桂林与张骏坊等人一起创办了牡丹江第一所小学,也就是今天的立新实验小学,他任校董,经常对师生演讲,传播爱国主义思想。1930年,郑桂林毕业于东北讲武堂第九期步兵科,1931年4月随部队参加平定石友三叛乱。“九·一八”事变爆发时,郑桂林已经是东北军第十三旅六三七团少校参谋,驻防河北保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郑桂林10月末回到牡丹江与家人告别,他向亲人们倾吐抗日救国的决心,并表示此次回家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之后他便离开牡丹江,赴北平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请战,迈出了抗日救国的第一步。从绥中首战告捷开始,他率领义勇军多次与日军激战,展现非凡军事才能。1933年3月长城保卫战中也有其英雄身影,给日军沉重打击。1933年11月,郑桂林乔装潜入天津法租界寻找吉鸿昌,商谈下一步抗日反蒋计划,不料被国民党宪兵发现并逮捕。1933年11月,国民党当局以“反蒋图谋不轨”的罪名将郑桂林秘密杀害于北平。驰骋辽西的号称天狗吃日的“天狗司令”就这样带着无法继续收复失地的遗憾离开了人间。他的一生是为民族解放而战的光辉篇章,彰显了不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为抗日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他在东北大地上纵横驰骋,为保卫家园立下赫赫战功,其事迹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生动体现。也许因为他早年离开牡丹江,与牡丹江亲属失联,且抗战战绩主要在辽西一带,又英年早逝,故牡丹江鲜有人知晓他光荣的一生,以致于多年来这样一位伟大英雄的事迹并没有在牡丹江市烈士纪念体系中得到应有的全面展现。

马滨、张彬、田明经大量走访调研,撰写了《关于将郑桂林将军和义勇军事迹请进牡丹江烈士纪念馆展览的建议》提案。提案详细阐述了郑桂林的英雄事迹、对民族解放事业的影响,指出牡丹江烈士纪念馆缺失其资料这一问题,建议补充资料并迎烈士入馆。这一提案承载着对牡丹江历史的尊重和对抗日精神传承的责任感,引起各方重视,相关部门迅速成立专项小组,深入挖掘、整理郑桂林事迹,联系烈士在牡丹江的亲属,不放过任何线索,力求全面还原烈士的光辉一生,为其开辟专门展示区域精心筹备。
2024年10月24日,郑桂林烈士进入牡丹江烈士纪念馆,其家属从各地赶来,包括远在加拿大的孙辈。家属还捐赠了一幅烈士肖像油画,作者是沈阳民革党员、辽宁著名画家许贵。在仪式上,家属代表含泪讲述先辈故事,希望更多人了解郑桂林烈士事迹。
此次活动是多方努力的成果。马滨、张彬、田明积极参政议政,在沟通部门、协调家属、联系牡丹江师范学院李洪光教授保证资料严谨性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牡丹江烈士纪念馆以专业态度和对历史的敬畏精心打造展示空间,生动呈现郑桂林烈士事迹。烈士家属的参与为活动注入浓厚情感。
郑桂林烈士入馆及捐赠仪式意义非凡,是对郑桂林烈士的告慰,也是对抗日先烈的致敬,将成为向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传递抗日精神的生动教材,让人们铭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这一提案体现了对先烈的尊重,彰显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作用,激励更多牡丹江民革党员中的政协委员履行职责,关注那些易被忽视但意义重大的问题,让政协委员的提案在社会发展中成为推动进步的关键力量。郑桂林烈士事迹将在纪念馆永远闪耀,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精神也将持续发光。
(田明)

黑龙江民革
民革黑龙江省委与广大民革党员联系的桥梁,社会各界了解黑龙江民革各方面信息的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