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大爱和坚守见证五家渠市的历史变迁:岁月如歌 人生无悔

时事   2024-11-01 07:28   新疆  
70年来,一代代建设者们用大爱和坚守,见证着五家渠市这座军垦之城的历史变迁

岁月如歌 人生无悔

兵团,是一部厚重的书,一页页翻涌着红色的记忆。70年,兵团人的红色记忆,是一段不朽的传奇,是一首永恒的赞歌。

翻开兵团70年的厚重历史,一代代兵团人以火一样的热情扎根边疆,践行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忠诚誓言,将戈壁荒滩建设成文明宜居的美好家园。
从曾经的边陲小镇,到如今的“首府后花园”,六师五家渠市这座军垦之城发生了沧桑巨变。带着敬意,记者寻访了生活在这里的建设者们,重现那些属于兵团人的红色记忆。
秦德胜在六师五家渠市图书馆看书学习(摄于9月20日)。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张琳琳 摄
秦德胜:像红柳一样扎根边疆
秋日的垦区大地,阳光明媚。
在六师五家渠市图书馆,我们见到了老兵秦德胜。虽已耄耋之年,但老人依旧身板硬朗。他的胸前挂着一枚枚闪亮的奖章,记录着第一代兵团人的故事。
13岁,秦德胜参军入伍,先后参加了东北剿匪、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一路从东北打到海南岛;17岁,他挺身而出、保家卫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28岁,他听从党的号召,转业到兵团支援建设。
“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就是穿上军装保家卫国、脱下军装屯垦戍边。”秦德胜说。
当时,很多人听说新疆条件艰苦,不愿意来,秦德胜听说后,毫不犹豫地收拾行李,给其他战士作表率。
出发前,亲人劝他留下来。可他说:“我是一名党员,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党要我去哪,我就去哪!”
1961年3月,秦德胜带着妻儿乘火车、搭汽车、坐马车,颠簸两个月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马桥农场(现六师一○六团)。
虽然有心理准备,可眼前的场景还是让妻儿湿了眼眶:没有一棵树,不见一间房,只有一望无际的大戈壁,生长着一株株坚韧的红柳。
秦德胜给自己打气:“红柳生长在戈壁荒漠中,不浇水也能茁壮成长,我们也一样!”
跳下马车,他带着妻儿开始收拾农场分配的“新家”——一个狭窄、没有窗户的地窝子,捡起地上的石灰,他在火墙上写下“以革命精神战胜难关,以革命精神克服困难”。
从此,他们开始了屯垦戍边的日子。
开荒造田、植树造林、修水库……那时候,没有机械,他和军垦战士们只能靠自己的双手,一镐一铲,开荒种地。
那时,秦德胜是马桥农场二连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大家靠着顽强的毅力,硬是在新开垦出的荒地里种出了粮食、棉花和蔬菜,实现了当年开荒当年收获,把连队打造成了“样板连队”。
连队里许多复员军人是城里来的小伙子,哪里会种地。秦德胜就组织老军垦手把手教他们干农活,就这样,他们把亘古荒原变成了万顷良田。
如今的农场,高楼林立,绿树成荫。
看着眼前欣欣向荣的团场连队,秦德胜感慨万千:“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一代又一代兵团人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我们要铭记历史,继续奋斗。”
李梦桃回顾在北塔山牧场巡诊的往事(资料图片)。 李睿 摄
李梦桃: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老一辈军垦人开渠引水、战天斗地的豪情,吸引了一批批知识青年从五湖四海、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山南北的兵团,成为新的军垦战士,成为屯垦戍边的生力军。
“坐上大卡车,戴着大红花,远方的青年人,塔里木来安家……”秋日的午后,李梦桃又一次唱起了那首改变他命运的歌——《送你一束沙枣花》。“马背医生”李梦桃的思绪回到60年前。当年,就是在这歌声中,他与万千知识青年一起,怀揣“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梦想,奔赴边疆。
来到兵团,李梦桃被分到马桥农场(现六师一○六团)卫生队学医。1970年,按照上级安排,他来到北塔山牧场。
北塔山牧场地处中蒙边境,海拔3200多米,三面环山,哈萨克语意为“牺牲自己的地方”。
“初到牧场,场部给我发了一匹马、一块毡子、一个药箱,带着这些家当,我开启了巡诊路……”每当李梦桃出现在毡房前,牧工们就像盼到了救星,把他团团围住。
巡诊路上,李梦桃过冰滩,摔断过尾骨;爬山梁,摔伤过脊椎;黑夜出诊,掉进过山沟。
艰苦的自然环境、落后的医疗条件,也曾让李梦桃苦恼迷茫,同来的知青后来纷纷返城,可他还是留下来了。
“虽然条件艰苦,可牧工们缺医少药,需要我啊……”回忆往事,李梦桃难掩激动,“既然选择了远方,我又何惧风雨兼程!”
千里之外的父母亲人让他牵挂,可李梦桃说:“我的医术放在上海不值一提,大医院里有本事的医生多了去了,但在这里,牧工们需要我……有我这样的医生在,就能给病人争取到救命的时间。”
就这样,他一干就是36年,巡诊26万公里,救治2万多人,接生800多个孩子。
如今,随着兵团民生事业投入不断加大,北塔山牧场建起了现代化的小区、幼儿园、文化中心,环境越来越美,牧工的生活变了样。
“真好啊,牧工们搬进了楼房,用上了自来水……”最让李梦桃欣慰的是,牧场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医院。
“以前,我们缺医少药,现在医院里各类现代化诊疗设备齐全,很多年轻医生的加入,带来新技术、新理念,他们通过远程诊疗系统,和北京、上海等大医院的专家会诊,为牧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李梦桃说。
退休后,李梦桃仍然忙个不停,经常在学校、社区向年轻人讲自己的行医故事,激励年轻人传承兵团精神。他的女儿李静也留在了团场医院,成为一名医护人员。
“父亲常说,青年是兵团事业的生力军,我们新一代的兵团人要继续在这片热土上扎根,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李静说。
徐基彪(左)给职工讲解葡萄管理技术要点(资料图片)。 蒲子璇、杨文华 摄影报道
徐基彪:第三代兵团人接续奋斗
谈及兵团的发展变化,秦德胜和李梦桃都用了一个词:天翻地覆。
“过去的戈壁滩变成美丽家园,过去的荒地变良田。过去风华正茂的小伙子,现在变成了我这般模样啦!”李梦桃笑着说,“但是我们无怨无悔。我们是兵团发展变化的亲历者,也是建设者。”
70年间,来自五湖四海的军垦战士在这片土地上扎了根;70年后,他们的子孙仍然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继承着父辈的业绩,创造着新的未来。
金秋十月,大地流金。走进六师共青团农场四连,一栋栋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鳞次栉比,房前屋后绿意盎然,美丽乡村悠然恬静。
徐基彪是第三代兵团人。大学毕业那年,他在一家大企业实习,负责人想让他留下,“待遇高,发展好。”但他还是决定回到连队,“我的根在兵团,父亲是老军垦,为兵团建设奋斗了一辈子,我要接过他的接力棒,继续奋斗。”
2018年,徐基彪被选举为共青团农场四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这几年,他带领连队职工发展多元种植、培育文旅经济,以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突破口,率先实现精准耕种、精细加工,全连人均收入连年攀升,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该连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兵团和美连队等称号。
走进连队农机停放点,播种机、采棉机……各式农机停得满满当当。
“与以前相比,我们的小马力机车变成大马力机车,粗放型经营变成精细型经营。”徐基彪说,更大的变化在采棉机,随着兵团农业技术革新,采棉机实现了“兵团造”。
“我们‘兵团造’的采棉机,不仅作业效率高、采净率高,价格还便宜。”徐基彪说,农场棉花机采率达100%。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徐基彪一样,回到这片希望的土地上,耕耘梦想。
徐基彪说:“作为新一代兵团人,我们要在这片热土上安下心、扑下身、扎下根,把兵团建设得更加美好。”

来源:兵团日报(常驻记者张琳琳 通讯员蒲子璇、李睿、任斐斐)

编辑:王钰淇

审核:钟   新


投稿邮箱:weixin@huyangnet.cn

兵团零距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传承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在建设美丽新疆、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中展现新作为、呈现新气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