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想回上海吗?”王师傅笑眯眯地大声说,“不想啦!现在家都在这里咯,老伴在这,孩子在这,家在这,不回啦!”这是我采访原上海建工局王建豪(电工师傅)问的最后一句话,老师傅回答得很干脆响亮,仿佛荆西就是他的故乡。“我是1961年从上海建工局来三明荆西支援林业建设的,专职是电工。当时说好的三年建设期结束后就可以回到上海,为了让我们这些有专业技术的工作人员能留在福建三明继续支持山区建设,就让我老伴参加家属慰问团调来三明荆西,之后老伴就留在三明教书了。没想到一工作就30多年,还和老伴在三明生了三个孩子……”
随后,我们来到了曾经的贮木场办公楼,为两位老人拍摄了一张合影。王师傅笑容满面,幸福溢于言表,仿佛连镜头都无法完全捕捉这份喜悦。当我们目送他回家时,他的老伴站在楼梯阳台上,频频回头望着我们,那份依依不舍的情感让人动容。
原上海建工局王建豪(左)和原荆西贮木场王先棣(右)(邓林帅 摄)
他们的背影,代表的是那个时代无数人的奉献与坚守,他们在异乡扎根,为这片土地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前往荆西站的路上,透过车窗,只见沙溪两畔峰峦叠翠,往来车辆络绎不绝,站在阔大的水泥广场前,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荆西站”三个红色大字。红窗红砖、黄墙格窗、双坡屋顶、外廊式住宅……这些苏式风格鲜明的建筑,建于20世纪60~80年代,是那个时期的标志性建筑,它们静静地承载着一段特殊的历史记忆。
荆西站外景(杨为春 摄)
走上前,可以看到客运站两侧的铁路仓库至今仍在使用,虽然已不如往昔那样繁华与忙碌。透过斑驳的门窗,可以瞥见里面存放的各种旧物:线路信息表、标识、售票窗口等。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沙溪河两岸这片绵延10公里的热土上,集结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他们在这里支援鹰厦铁路的建设,开启了一段艰辛的基建征程。荆西火车站候车厅在1972年为了应对日益增多的旅客流量,进行过翻修和扩建。站在火车站站台上,仿佛回到了上世纪70年代,耳边似乎还能听到蒸汽机车轰鸣声,站台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挤满了南来北往的乘客。
上、下图:荆西站完整保留了旧日风貌,是三元荆西工业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杨为春 摄)
在车站旁边,依稀可见那些规划有序、错落有致的居住建筑。据说,这里曾经还有银行、旅店、礼堂、食堂、舞厅、澡堂等生活配套设施。目前,宿舍楼和办公建筑的风貌保存相对完好,仍然居住着当年的老职工及其家属。荆西站的原员工家属王凤英如今仍居住于此,尽管已是80多岁高龄,但她依然老当益壮,说起自己和丈夫从安徽一路南下辗转来到荆西支援建设的历史,语气中充满了自豪与感慨……
荆西站原职工家属王凤英,诉说自己和丈夫从安徽一路南下辗转到荆西援建的往事(杨为春 摄)
据了解,当年荆西是三明的重要交通枢纽,三明到明溪、宁化、清流等地的人和车,都必须经过荆西老渡口,然后沿着蜿蜒曲折的荆西岭盘山公路前行。荆西老渡口所在的河流是连接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的沙溪河谷,新中国成立初期交通条件极为不便,当地的居民主要依靠自给自足的种植和捕鱼为生。最初,荆西老渡口使用的是人工撑渡船,每次只能容纳2辆汽车,平水时由8人撑船,而在水流湍急时则需要12人共同操作。由于这种方式速度缓慢、运载能力有限,随着物资交流的日益频繁,常常需要等待两到三小时才能过河,导致渡口不堪重负。1977年,市政府决定修建荆西大桥,以缓解这一交通瓶颈。1978年,大桥建成通车后,荆西老渡口在交通上的功能基本被取代。如今,这里已成为鹰厦铁路沿线历史遗产带的一部分。
荆西站至今还保留一部分工业运输的功能(杨为春 摄)
跟随工作人员,我们漫步在交错的小巷之中。不经意间,一座约八九人高的水塔映入眼帘,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时光静止。走近细看,斑驳的阴影记录着岁月的痕迹,这便是荆西车队小区内的水塔,它见证了鹰厦铁路穿行三明的那段蓬勃岁月。
旧日的水塔(杨为春 摄)
行进途中,仿佛能听到远处荆西站的汽笛声长鸣,工人们卷起袖子,奋力劳作的情景浮现在眼前。车队食堂、礼堂、宿舍、公社会堂、中国工商银行旧址、旅社、供销社、饭店等,这些场景如同一幅幅历史画卷,静静地藏匿在小巷深处。历史在这里低语,风华不朽,映衬着古今变迁……
原荆西贮木场书记王先棣说:“我1965年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三明荆西贮木场工作,当时荆西是穷乡僻壤,到处都是土路,交通很不方便,主要靠轮渡、长途汽车,房子基本上是小平房、茅草房,学校也只有一个四年制的小学。上世纪70年代以后,荆西整个地方建设变化很大,房子多了,楼层也高,市场、银行、荆西车站都翻修扩建了。”走到贮木场小区的宿舍后院,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壁画,画面的左半部分依稀是当年贮木场的工作场景写照,右边可以清晰看见规划整齐的住宅,背景是青青葱葱、层峦叠嶂的山丘以及一条若隐若现的河流。据了解,这是一幅贮木场工人工作及生活写照图,在那个完全依赖人力作业的年代,聪明的老一辈工人利用竹筏在河面上运输木材,并巧妙地建造了简易的装卸设备,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这幅壁画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更是对前辈们勤劳智慧的致敬。
贮木场小区宿舍楼(邓林帅 摄)
前文中采访的两位老人都住在一起,以业缘为主的社会结构,使得他们在同一单位大院内,邻里关系在同事的基础上更加紧密。我给他们拍的合照以原来贮木场办公楼为背景,两位老人家相坐一块,仿佛往常,他们刚刚从工业区回家,坐在长椅上闲聊的图景。
根据采访和资料记载,鹰厦铁路沿线的福建内陆城市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城市。其中三明是小三线建设的中心城市,这里也成为重要交通枢纽。荆西有鹰厦铁路的四级客货运站点——荆西站,承担着物资流通的重大使命。1958年通车,在三明重工业基地建设时期迎来发展高潮,先后成立荆西贮木场、荆西车队、粮油加工厂、长途汽车站等,周边县城的物资仓库及中转站也都建设在此,使得荆西承担着将外来物资的输入以及周边地区原料物资中转的职能。随之一道发展的是充满新中国成立初期“单位大院”色彩的苏式铁路社区与工业社区,各类用地以荆西火车站为中心展开布局。
荆西站内悬挂的乘车注意事项说明(杨为春 摄)
在三明重工业基地及“小三线”建设阶段,国家对山区投入大量资金,除了对军工的投入,还包括对交通通信建设、物资储备、文教事业等方面的建设,对于山区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荆西在这一时期的仓库、工厂以及各类生活设施遗存丰富也是得益于此。
站在荆西站回望周边的小区,仿佛能听到孩子们在职工宿舍里打闹嬉戏的声音,工人们在礼堂里规划着宏伟蓝图的身影,炊烟从食堂的烟囱中缓缓升起,校园门口的孩子们玩着简单的纸牌游戏……然而,如今只留下了老旧的房屋、遮阴的古树、静默的水塔以及宣传栏上的斑驳的痕迹。就如同一位诗人笔下的诗句:“君有铜枝如剑戟,吾以花朵衬叹息。”我们静静地站在荆西站门口宽阔而略显冷清的水泥广场上,看着车辆来来往往,春夏秋冬,又是一年春光。
来源:《时代三明》杂志
编辑:赖雨柔 责 编:陈诗宇
监制:黄舒祥 总监制:庄万强
监制:黄舒祥 总监制:庄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