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武官的人生之路——读张林初武官回忆录《回望》

文化   2024-11-20 17:26   天津  



作者简介

(滑动查看更多)


张立民  辽宁省沈阳市人;1973年入伍,原空军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基础部政治委员,空军大校军衔。从军35年,祖国的每一寸领空和领土早已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退休以后,迫不及待地用脚去走读,用心去感受,用笔去赞美,先后出版《游记中国》和《寻访中国古战场》两部专著,在银河悦读中文网发表近百篇游记,受到读者好评。


本文音频


本文内容



退休后有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就是与张林初武官相识,虽未谋面,却神交已久。在银河悦读中文网,经常拜读林初武官的睿智游记和精美照片,尤其是对国际政治、外交、军事风云变幻的独特见解。网上跟评,私信交流,相知日深,互为知音。

张林初武官

林初武官在撰写回忆录期间,曾把有关章节发给我尝鲜,使我一直期盼他的人生总结尽早面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林初武官从北京快递来散发着油墨芳香的《回望》和《桑榆拾贝》。这两本书是他武官生涯的真实写照,是他人生感悟的点点滴滴,是他为军事外交和国家安全积极奉献的丰硕成果,不仅书籍的分量很重,其中的价值更大。

林初武官在自序中写道:

我是平凡的人,没有做惊天动地的事,但却尽职尽责地完成了各项使命和任务,为我军的军事外交和军事情报工作贡献了一份力量。即使在退出现役后,仍发挥余热,继续为社会奉献绵薄之力。由于工作性质决定,我的人生,可以说既丰富又与众不同,颇具传奇和神秘色彩。

林初武官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翻译、驻外武官、军事专家,是他坚定地听党的话、跟党走的结果,可谓红色武官。他见证了红色中国历风雨、破围堵、求振兴、图富强,“使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仰视变为平视”的奋斗历程。林初武官的人生之路,正是那一代人在党的指引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突出代表,是共和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武官的先进典型,对于现代青年具有榜样意义和示范作用。

《回望》封面

《回望》一书有12章89节,共30多万字。这是林初武官在耄耋之年,用400多个日夜,在键盘上敲打出来的有温度、有色彩、有激情的文字。林初武官回忆了党组织精心培养他成长的感人情形,描述了在武官岗位上所受到的特殊历练,介绍了欧洲、非洲各国的历史情况和现实风貌,经历独特,内容新奇,见识非凡,确实“颇具传奇和神秘色彩”,不仅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更有他人生经历的宽度与厚度。

起步:保送军事院校,立志为国服务

林初武官出生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的祝桥镇,那里紧邻浦东国际机场,距离长江入海口不远。每天从浦东机场起降的飞机必经他家乡的上空,航运繁忙,机声隆隆,客流滚滚。附近的迪斯尼乐园,吸引着国内外孩子们的目光。然而,80年前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泛滥的江水,穷困的乡村,陈旧的住宅,父母终日劳作,勉强维持家庭生活,经常是“一篮青菜四两米”。

直到解放后,他们家才过上了好日子。最让林初武官兴奋的是,他不仅能吃上心仪的羊肉面,还能背书包上学了。

天资聪明的林初武官,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当他看到高年级的学生都戴上鲜艳的红领巾,也萌生了加入少先队的想法。但,加入少先队不仅要学习好,还要品德好、热爱劳动、关心集体、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念初中时,班主任张慧英老师鼓励他读高中、上大学、当工程师,争取为建设新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1961年7月4日,正当林初武官进行紧张高考总复习,准备报考上海化工学院时,收到了军校学员入伍通知书。这使他非常意外,能到军校学习是他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即使天上掉下脸盆大的雨点也不会落到他的头上。可是,通知书的抬头上有手写的“张林初”三个大字,就是他本人,千真万确,决无重名。

这天大的喜事来得太突然了,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来。班主任夏来骥老师及时找他谈话,原来,因他家庭出身贫农、本人学习成绩优秀,加上是“三好学生”和共青团员,完全符合军校招生条件,他才被保送上军校。

《学员入伍通知书》

林初武官至今保留着《学员入伍通知书》的原件,三页纸已经发黄,两个红印章依然鲜艳,其中的文字使他特别温暖、特受鼓舞:

张林初同志:

你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祖国号召,自觉愉快地服从组织分配,决心献身于巩固国防、保卫祖国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这是很光荣的。

亲爱的同志!你由学校所在区(县)组织保送,并经选调飞行学员办公室同意,认为你适合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二部外语学院学习条件。从今天起你光荣地成为解放军的一员,这是你和你家属的光荣。值此,特向你和你的家属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

从这个通知书的文字中,林初武官搞明白了,学校保送和部队选拔的背后,是党组织的信任和期望。这个通知书一直陪伴着他、温暖着他,时刻激励他奋发有为、发光发热。

军校4年,林初武官实现了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从政治上懵懂的青年成长为有觉悟的党员。军校驻地张家口的天气非常寒冷,必须勇敢适应;吃惯大米和细菜的南方人,改吃杂粮和土豆,必须强行咽下;原来最喜理工科,改学别扭拗口的法语,必须自觉喜欢;法语一个动词的变换有108种,必须扎实记牢;手捧法文版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名著,必须全部啃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军校生,“必须”的事情太多太多。

然而,正是这些“必须”,磨炼了人的思想意志,增添了军人应有的素质。为迎击和粉碎台湾反攻大陆的计划,部队医院组织献血,林初武官主动献出了300毫升鲜血。张家口成为林初武官献身国防事业的起点。从此,一条新奇而特殊的人生道路等待他去积极探索和努力拼搏。

1961年入伍时的张林初武官。

毕业考试,林初武官的功课门门优秀,连续4年被评为“五好学员”,1965年6月6日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林初武官在入党后的日记中写道: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多年来的愿望。自1961年7月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员,我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不断地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1961年进入军校时,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一系列的政治学习和严格的军营生活,不断提高了我的政治水平和政治思想觉悟,逐步形成了正确的‘三观’。是解放军这座革命大熔炉培养了我,教育了我,锻炼了我。

这说明,林初武官已经由对党的朦胧认识和单纯感恩,转变为对党的坚定信仰和自觉行动。

转折:履职外交岗位,三次驻外工作

林初武官军校毕业后,分配到总参二部,负责军事情报的搜集、分析和整编工作。然而,迎接他的第一个任务是下连当兵锻炼,而且是远在天边的海南岛。

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先是在水库里学会游泳,后是热带丛林战术训练;曾经在吊罗山下野营,翻越过恐怖的蚂蝗山,到英哥岭建营房;炎热的天气使枪支生锈、衣服发霉、身体消瘦;超强度的战术训练和营建任务使人人衣衫褴褛、个个皮肤黝黑,但士气更加高昂、队伍更加雄壮。

林初武官也从一个文弱的学生官变成了一名坚强的战士。他在“下连当兵锻炼”一节的最后写道:

7个月的下连当兵,是我人生中最艰辛的一段经历,也是我人生的最大财富,终生受益。

林初武官曾经有3次去法国留学的机会,但因种种原因都未能如愿。1964年1月27日,法国总统戴高乐冲破各种阻力,宣布同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中国同西欧国家关系的重大突破,也是林初武官人生的重大机遇。

正当林初武官充满期待之时,“文革”烈火烧了起来,外交工作也受到了极左思潮的冲击。一些部队专门培养的外语人才,竟被转业地方工作。林初武官虽然没有离开部队,但干过烧锅炉取暖的活儿。他始终坚持服从组织决定,叫干啥就干好啥。

机会总是寻找有准备的人。1969年元旦,林初武官接到了赴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武官处工作的命令。履职前,领导找了谈话,要求林初武官言谈举止要与国家尊严联系在一起,尤其是保持军人的姿态和形象;要学习我国的外交方针政策,学习了解外国特别是法国的情况;要严守外事纪律,搞好内部团结。林初武官把这些要求谨记在心,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1970年张林初武官留影于中国驻法国大使官邸。

外人对武官缺乏了解,不仅有模糊认识,甚至还有错误看法,把武官看作是间谍。林初武官为此在“出任陆军武官”一节中作了详细解释:

武官是国家武装力量的外交代表,是使馆馆长的军事助手。其基本任务是从事军事外交和军事情报工作,同时还要完成军工军贸和军援军训等任务。武官是使馆的高级外交官,其衔级一般与使馆的参赞相当。武官是由派遣国国防部委任,通过外交途径,征得驻在国同意后才能派出。武官是有级别的,由正团到副军级不等,军衔从上校到少将。

林初武官是从武官翻译(秘书)做起,从一般外交人员做到高级外交官的。

从1969年开始,林初武官先后在中国驻法国和阿尔及亚大使馆武官处工作,任武官翻译(秘书),后又出任中国驻法国大使馆陆军武官,最后被任命为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武官,在国外工作长达近13年。该书的第6、7、9、10章,用40节的篇幅,真实而生动地讲述了驻外工作生活的情况,既有重大外交事件,也有诡秘惊险故事,还有各国的自然风光与社会人文,极富可读性。

在“美国驻法国武官要我转交重要信件”一节,就记录了这样的故事:

1970年4月27日,林初武官陪同方文武官应邀前往波兰驻法国大使馆参加波兰大使举办的一个招待会。活动结束时,他们正准备返回使馆,美国武官沃尔斯将军一个箭步来到林初武官面前,要求他把美国总统的一份重要信件转交中国政府。当时,中美没有外交关系。我们的外事纪律有规定,与美国的外交人员不能有任何形式的接触。面对美国将军的突然请求,既不能掉入可能的陷阱,又不能失去可能的机会。林初武官没有当即接受信件,而是机智地说,“我立即报告我的武官。”

其实,这是美国总统尼克松为中美正式建交的破冰之举,想通过非正式的外交渠道试探中国的态度。林初武官有幸亲身参加和见证了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1990年张林初武官参加法国总统举办的国庆招待会。

在“再赴法兰西”一节,林初武官已经升任陆军武官,是第二次到驻法国大使馆武官处任职,岗位光荣,责任重大。然而,在某个特殊时期,法国政府突然对中国进行制裁,某些反华分子也趁机兴风作浪,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外出时,有人举起拳头示威,有人拍打车子,还有暴徒冲击大使馆。一时,事态不明,人心浮动,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过去一些比较友好的朋友,竟搞起了策反活动。林初武官不为所动,义正言辞地予以还击:“我是中国军人,我是共产党员,我永远不会叛国,永远不会叛党。”

在“参与法国售台武器斗争”一节,1989年秋,在少数反华势力的挑唆下,法国不顾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承诺,先后两次向台湾地区出售武器,一次是“拉法耶特”级护卫舰,一次是“幻影”2000-5型战斗机,使两国关系不断紧张。他们一方面跟踪事态发展,为国家决策提供对策建议,一方面积极劝说和严正交涉,直至协调撤销大型合作项目。这是一项政治性、军事性都非常敏感的工作,稍有不慎,功亏一篑。林初武官全程参与,工作做到有理有节有利,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地区热点不断变幻,工作任务非常繁重,而完成任务的条件却十分有限,经费最困难时为国内访问团游览景点的门票都买不起。同时,还要受到各种干扰和刁难,甚至威胁与迫害。

林初武官不负党的重托,从翻译(秘书)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断地成长起来。他既彬彬有礼、风度翩翩、温文尔雅,又坚持原则、讲究方法、滴水不漏,在驻外工作期间,都有突出表现,不仅受到上级的表扬和重用,也得到驻在国的好评与欢迎。

奉献:潜心情况研究,积极建言献策

2011年,张林初武官游览印度泰姬陵。

林初武官在驻外工作期间,足迹遍及欧洲和非洲,有参观,有考察,有调研,较为详细地掌握了各国的情况。结合工作需要,他攻读欧洲史,钻研兵器知识,观测战争风云,跟踪国际军事变革的脚步,使其研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法国是个浪漫国度,也是发达国家,不仅是个核大国,而且还是欧盟的主力军。林初武官身居法国时间最长,研究也最深。

一次,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准备出访法国、意大利和瑞士。这是我军现任最高领导人第一次访问欧洲,行前听取了各种汇报。林初武官汇报的是法国和瑞士的情况。

当林初武官汇报到法国的核武器有多少弹头和运载工具、总当量是多少时,刘副主席突然插话:“你怎么知道这么具体?”林初武官回答说,是经分析研究得出来的。

当汇报到法国向台湾地区出售“幻影”2000-5型战斗机时,刘副主席问:“它的机载雷达最大探测距离是多少?”这个问题非常专业,也是其战斗力的关键所在。林初武官迅速查阅随身携带的资料,回答说装备的是RDY雷达,最大探测距离130公里。

刘副主席立即与身边的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和空军副司令员刘顺尧交换意见,结论是比咱们引进的“苏-27”型战斗机的机载雷达略远一些。

在林初武官汇报中,刘副主席随机提出了12个问题,个个具有一定的难度。大家都为林初武官捏一把汗,而林初武官有问必答、准确无误。例如,“戴高乐”号航母核反应堆的输出功率有多大、C-13蒸汽弹射器的能力有多强、4代半“阵风”型战斗机的起飞重量是多少。为此,总参二部的领导在大会上对林初武官提出了口头表扬。

林初武官退休后,被原单位返聘了5年。为满足领导机关、部队、军事院校的需要,他先后参与编辑了多部大型手册,受到军内外有关单位的好评,有的还获得优秀图书奖。

他参与翻译的《法国武装力量手册》《21世纪战争》专供中央领导同志参阅和内部使用,而《法国核力量发展史》得到了火箭军部队的高度好评,认为是了解核力量发展的好书,非常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2002年,即耳顺之年,林初武官应聘到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工作,出任高级研究员。该学会由资深的外交官和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组成,专门为中央领导出谋划策。林初武官经常参加高层次的、大型的国际学术活动,7次出国访问,与法国、意大利、希腊等11个国家的有关研究机构进行交流。

虽然是学术活动,也会遇到各种挑战,甚至有意刁难。林初武官发挥任过武官的特长,一边取长补短,一边与之斡旋,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林初武官在为身患癌症的爱人奔走治疗,日夜陪护的同时,依然不忘关注国际局势,奋笔疾书,建言献策,体现了一位老武官的高尚情怀。

除此之外,林初武官还全身心地投入到译书、著书和撰写学术论文之中,先后编著过《走向2000年的欧洲》《列国志——科特迪瓦》《世界各国知识丛书》之阿尔及利亚等18国、《万国博览》之葡萄牙等4国,以及《怀念父亲母亲》和《永远的记忆》等。2012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文集《岁月的痕迹》,由“观光旅游” “翻译精品”和“学术论文”三部分组成。

张林初武官荣获文学网站征文活动一等奖。

林初武官在不惑之年邂逅网络文学,先后在江山文学网、银河悦读中文网上发表国内外游记、时政文章和摄影作品。100多篇文章,展示了他不老的心态和不懈的追求,被银河悦读中文网评为“金牌作者” “榜样战友”。

张林初武官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林初武官还荣幸地接受过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再敬一个军礼——百名老兵的红色讲述》节目的采访,他在节目中畅谈了自己在党和军队培养下逐步成长的历程,讲述了他在军事外交和军事情报战线工作30多年的传奇故事。林初武官最后谈到,他感恩伟大的党,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伟大的时代。

战友王志东(紫气东来)为此赋诗赞扬:

军中一棵松,挺拔帅靥容。

解甲不弃岗,无号自冲锋!

五洲云尽眼,笔下舞东风。

银河靓华彩,央视展人生!

以上所述所评,并非是《回望》一书的全部内容,也不是林初武官人生的全部芳华和贡献,仅仅是简介而已。

从全书的内容来看,最为可贵的是,林初武官对自己所走过的路、所做过的事,是什么样就写什么样,秉笔直书,实事求是,不加掩饰,不做美颜,不搞自夸,为的是广大读者能够“从中得到启迪和教益”。

林初武官从长江的入海口起步,走向海外,走进欧洲,踏访非洲,而后又回归东方。他不是学者胜似学者,不是海归高于海归!他是我党教育培养的好军人、好武官、好党员。





- END -

图文转自 | 银河悦读(2022-11-25)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贾贾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外交官说事儿
更多精彩外交故事,尽在外交官说事儿——通过介绍这一神秘群体的成长历程、爱国传奇、外交生涯、礼仪素养、生活逸趣等内容,让更多人了解有血、有肉、有情怀的中国外交官。公号由资深外交官张国斌先生于2016年创办,委托礼赢天下(天津)运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