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变:堪称古代政变教科书,司马懿的操作谋算令人叹为观止

文摘   2024-11-02 07:00   安徽  

政变,这一名词,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被视为敏感且危险的议题。然而,它亦是权力斗争中屡见不鲜的场景。

从古至今,诸如望夷宫之变、先天政变、神龙政变、唐隆之变、夺门之变、甘露之变、辛酉政变等,不胜枚举。

在这些政变中,仅少数能以迅疾之势取得胜利,而大多数则需经历一番激烈的较量与磨砺。

若要从这些政变中挑选一个最具策略性与观赏性的典范,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之变无疑是一个杰出的代表。

#1

subtitle

政变的核心在于“下位者对上位者的挑战”,或是弱势一方对强势一方的逆袭,唯有如此,方能称之为政变。

反之,若上位者清除下位者的威胁,则被视为锄奸行为。

公元226年,即黄初七年正月,魏文帝曹丕不幸早逝,留下遗诏,任命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与中军大将军曹真为辅政大臣,共同辅佐嗣主曹叡。    

到了公元239年,即景初三年正月,魏明帝曹叡亦英年早逝,此时司马懿已官至太尉,再次受命为辅政大臣,与大将军曹爽一同辅佐嗣主曹芳。

作为历经三朝的元老,司马懿两次担任辅政大臣,其地位对皇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在曹芳继位后,司马懿虽被晋升为太傅,地位有所提升,但实权却被剥夺。

此外,在曹爽的支持下,少帝曹芳任命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使得京城军事大权完全落入曹氏之手。

同时,在何晏、李胜等人的配合下,朝廷运作也被曹爽完全控制,司马懿被彻底边缘化,无法参与政令决策。

然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合理的,毕竟曹魏的天下属于曹氏家族。

而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并不甘心失去权力。

在正始八年(247年),他借故生病辞职,以此作为掩护;同时,他还装出病重的模样,以迷惑曹氏集团。

然而,在暗地里,他却在精心策划一场政变,以夺回失去的权力。    

正如古语所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司马懿的政变计划,实际上从他第二次成为辅政大臣的景初三年(239年),就已经开始酝酿。

司马懿预见自身权势终将旁落,早在十年前,便秘密于民间散布培育了一支三千人的精锐死士队伍。

这些力量隐匿于民间,难以捉摸其踪迹,一旦集结,世人皆不知其来源。 

保密乃成功之基,泄密则功亏一篑,历史上诸多政变因信息泄露而功败垂成。

诸如何进对抗张让、董承图谋曹操、柳远景反刘子业、曹吉祥对峙明英宗等案例,无不印证了这一点。

司马懿能够维持如此规模的秘密力量而不为人知,其隐秘操作的技巧堪称精湛。

历来政变,多依赖于控制禁军作为基石,诸如唐隆之变、先天政变、甘露之变、周勃安刘、辛酉政变等,皆是如此。

然而,在当时,禁军已被曹氏集团牢牢掌握,司马懿无从插手;加之,宫门守卫亦尽属曹氏亲信,策反之路亦被堵死,故而司马懿无法如同李世民那样发动玄武门之变。

于是,他选择了静待时机,以待对手自乱阵脚。    

#2

subtitle

公元249年,即正始十年正月,少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陵墓,曹爽兄弟及其亲信随行,这成为了司马懿千载难逢的良机。

他迅速联合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等人,发动政变。

尽管司马家族能动用的私兵、仆役及暗中培养的死士总计不过七千余人,但司马懿却巧妙地将这些有限兵力分为四路,其战略部署之清晰,令人赞叹。

其中,司马懿派遣儿子司马师率领一千死士直取永宁宫,控制郭太后。

尽管郭太后并非曹芳生母,但在古代以孝治天下的背景下,太后之名仍具有极大的号召力,且郭太后本就对大将军曹爽心存不满。

因此,她顺势而为,发布懿旨指责曹爽谋反,剥夺了曹爽、曹羲、曹训的职权,从而获得了法统上的正当性。

随后,司马懿又以郭太后之名封锁京城城门,切断内外联系,尽量延缓了在高平陵的曹氏族人得知消息的时间。    

派遣敢死队入宫执行任务,亦有其特定要求:这些勇士需与宫廷毫无牵连,以确保行动时毫无羁绊。

另一方面,司马懿亲自指挥第二支队伍,率领四千名私人武装及随从,目标是夺取洛阳武库。

一旦得手,他们将据守洛水浮桥,并利用武库中的武器装备增强实力。

在古代,无论是守卫京城的禁军,还是驻扎于京畿周边的野战军,日常均被限制使用长兵器和重型盔甲,仅允许配备刀剑等轻型武器,同时,各类重型物资及攻城器械均存放于武库之中。

因此,夺取洛阳武库成为了整个行动的关键所在。

司马懿深知其重要性,亲自带领队伍前往。

途中,他们恰好经过政敌曹爽的府邸,但司马懿并未停留,径直前行。

这一决策,体现了高度的战略眼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唐朝太子李重俊的“景龙之变”。李重俊本欲率禁军从北门进入大明宫胁迫唐中宗,却因私仇先攻入政敌武三思的府邸,导致错失良机,最终失败。

此外,司马懿率领的四千私人武装及随从的构成也颇具深意。    

这支队伍总人数超过七千,其中包括三千名在民间培养的敢死队员。

这些敢死队员被视为消耗品,用于冲锋陷阵,但忠诚度难以保证。

而剩余的私兵与仆从,则均为司马家族的嫡系成员,他们在攻占武库后,能够装备重型盔甲和武器,并掌握攻城器械,从而避免了内部势力的膨胀。

占领武库后,司马懿得以用重型装备武装自己的四千私兵,同时阻止了曹氏集团获取重装备的可能性。

这四千全副武装的私兵,在面对十倍于己但缺乏重型装备的敌人时,仍具备强大的战斗力,成为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的坚实后盾。

至于第三路,司马懿派遣儿子司马昭带领一千五百名敢死队员,发起了一场不惜一切代价的突袭,并最终成功占领了司马门。

这一战略要地,能够迅速隔绝内外联系,使门外的禁军陷入信息孤立状态。

在历史各朝代的禁军管理体系构建中,一个核心原则被普遍遵循:确保禁军不具备自我行动的能力,简而言之,即“非命勿动”。

这意味着,禁军若未接到明确命令,便不会擅自行动,否则可能面临严惩。

因此,在信息缺失的情境下,他们往往只能作为旁观者。

另一方面,第四支行动队伍由司马氏的亲信司徒高柔与太仆王观组成,他们各自携带郭太后的旨意,在忠诚死士的护送下,分赴曹爽与曹羲的营地,目的是稳住基层士兵,只需保持现状,以便为司马懿争取宝贵的时间。  

 

当这四路行动均告成功后,司马懿便牢牢掌控了京城局势:禁军因未接到来自城外高平陵皇帝的指令,只能原地待命。

同时,曹氏麾下的军队对郭太后的旨意感到困惑,待他们回过神来,司马氏已调动四千装备精良的私兵占据了战略要地。

面对仅装备轻甲与短兵的对手,曹军士气低落,难以提起斗志。

#3

subtitle

此时,司马懿见时机成熟,便派遣中立官员侍中许允与尚书陈泰前往高平陵,向曹爽传达信息:京城已被司马氏控制,但曹爽家族宅邸安全无虞,司马懿更以洛水为誓,承诺不取其性命,愿意进行和谈。    

然而,曹爽听闻此讯,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最终竟相信了司马懿的誓言。


实际上,曹爽也别无他法,因为司马懿拥有郭太后的旨意作为后盾,极大地限制了曹氏在高平陵的行动空间。

加之曹军的外部联系被切断,唯一可调动的仅伊水之南的四千屯田军,其战斗力远不及司马懿麾下的私兵与死士。

在政变消息传出后,曹氏也曾尝试向曹爽、曹羲控制的军队营地派遣使者,但老练的司马懿早已料到这一步,使者尚未到达目的地便被死士截杀。

随后,曹爽、曹羲及其党羽如曹训、何晏、李胜、桓范、张当等人,均遭司马懿处决。

一时间,曹氏势力土崩瓦解。

司马懿精心策划并执行了高平陵之变,这一经典政变,其结果是曹氏集团的势力遭到严重削弱,而司马氏家族,则成功夺取了曹魏政权的控制权。

随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一说法的流传,最终由司马炎完成了取代曹魏、建立晋朝的历史进程。     

 

    

然而,正是司马懿这一关键性的行动,使得他在历史上无法与一生的对手诸葛亮相提并论。

尽管这种对比,部分归因于后主刘禅对诸葛亮的深厚信任,但司马懿本人是否也应进行一定的自我反省呢?

作为同样被托孤的重臣,司马懿在民间秘密培养了一支由三千死士组成的力量,这一行为是否真的能够完全瞒过当时的皇帝曹芳?    


投稿 | 笔友

编辑 | 徽米工作室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点亮“  ”和徽米君说晚安吧!

山水文史
每日跟新不一样的文化潮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