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是人类理性难以掌控的各种非理性现象大行其道和非理性因素作用释放的主要场域,运用非理性因素进行应急决策便成为应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中大量非理性现象或不理智行为的常态化政策决策方式,运用中很难避免诸如欲望上的利己与困惑、情感上的迷惘与冲动、意志上的冥顽与摇摆、灵感直觉上的教条与随意等偏倾性问题。为此,就要从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需要出发,将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结合起来,通过决策者应急决策理性和应急决策制度的理性化构建等理性规制来排误纠偏。而要做到这些,需要在实际决策中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前提,将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进行有机结合。
作者简介:
张晓峰,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黑龙江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摘要:不同于在其他空间场景中形成的地方感,在书店、书市、读书会等都市文化空间中形成的地方情感具有具身性、仪式性和社会性三个核心特征。身体漫游激发了读者多重的感官体验,朗读仪式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时空感,文化社群促进了线上线下读者间的社会交往。新型城市读书会创造了都市情感交往的新状态,对个体而言,新型城市读书会建立的地方情感能在读者之间重新构筑广泛的情感联结,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都市人的心理孤独感;对城市而言,新型城市读书会不断改变着人们对于城市意象、城市精神气质的理解。
作者简介:
褚传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设定“高空抛物罪”后,引发理论界的广泛讨论,但对行为的法律属性、刑民归责等问题仍未形成定论。从刑民设立高空抛物行为的保护法益角度出发,根据刑法教义学理论进行论证,界定规制高空抛物的保护法益应当为公共安全,由此探讨如何界分行为法律属性为民事不法或刑事犯罪,并尝试从刑事政策与法益保护的特殊关系强化论证。研究表明,讨论行为的法律属性,目的是基于行为致损法益不同,厘清高空抛物归责模式的适用,在明确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归责要件后,厘清行为发展层次,架构起更具司法实务性和理论合理性的高空抛物行为归责机制,并且要求将这一机制放置在刑民交叉理论下进行动态运作,既能促进符合法秩序统一原理的部门法之间的交流,又能实现个人法益的保护和良好社会管理效益的平衡。
作者简介:
焦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教授;
朱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作为主要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不断加剧,且多重因素的叠加导致城市生活垃圾产出量呈爆炸式增长,污染防治形势愈加严峻。受生活垃圾处置重视程度不足、城市规划不当、污染防治不力、邻避事件频现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生活垃圾处置中存在选址和用地紧张的突出问题。现阶段,城市生活垃圾处置项目建设还处于发展升级的进程中,未来一段时期选址和用地问题会更加凸显,打破“属地”原则,实行城市生活垃圾跨区域集中处置具有现实迫切性。鉴于生活垃圾跨区域集中处置中仍存在不少阻碍因素,应通过法律机制的构建为生活垃圾跨区域集中处置提供法律保障。
作者简介:
宋晓丹,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
摘要: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的频发使政府公信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国家审计以其独特的职能定位、鲜明的功能优势及其与公信力建构的内在耦合性,成为新形势下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有效策略和必要路径。结合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事件和中国抗疫防疫的实践机制,从影响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应急管理效率、监管责任履行、信息公开程度和政策制度完备程度四项关键要素入手,分析国家审计在监督职能、预防职能、揭示职能和抵御职能四个方面与政府公信力建构的内在耦合性和功能优越性。基于这样的职能优势和建构需求,进一步探讨了优化履行国家审计职能的对策路径。
作者简介:
金太军,博士,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薛婷,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历史上的管理思想紧紧盯住第一生产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近现代的管理理论从工业革命之后注重“机器”和“流程”等,逐步向强调“人”的方向发展。儒家之“人学”和佛家的思维方法在实现这一转向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从 “三个约定”入手,在道德、伦理、契约精神、敬畏之心等层面,传统智慧在社会管理方面可以和能够成为重要的思想资源。
作者简介:
赖永海,博士,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
摘要:文化养老关注的是老年人在物质层面的基本需求满足以后的更高层级的精神需求,对老年人生活意义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文化养老实践中存在文化养老定位混乱、文化养老自主性差、社会文化设施设置不合理和共享性不足、创新驱动下的概念横飞与内涵缺乏等问题。文化养老的有效推进,首先需要赋予个人独立与自由选择的机会与能力;其次要明晰政府、市场、社会、家庭与个人等各主体的地位与责任;再次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文化养老体系,进而推动文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与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陈友华,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夏梦凡,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新型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气候风险的溢出性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气候变化引发传统安全问题,加剧非传统安全问题,激化发展中国家资源竞争与武装冲突,地缘政治竞争和气候变化安全风险的跨国扩散加剧全球安全风险。从国家安全和人类安全两大概念入手,遵循“后果—影响—风险”的逻辑链条,构建气候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开展气候风险评估。目前,发达国家率先开展气候安全治理,国际组织积极推动各国采取行动,但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不能适应气候风险的范围和规模。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升全球气候安全治理水平,应当加强针对气候安全风险的分析评估与管理,结合气候风险特征完善区域气候安全治理路径,协同推进气候变化的减缓、适应和灾害风险管理,制定并完善气候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政策框架,通过气候外交与大国合作构建全球气候共同体。
作者简介:
刘长松,经济学博士,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研究员。
摘要:公共危机管理中如何主动做好新闻发布,依法进行信息公开,既是危机管理工作高效有序的内在要求,又是树立地方形象、赢得社会积极评价的传播要求。新闻发布中,如何克服信息授权、信息整合、信息闭合、信息解读、信息校正和信息综合等相互间的矛盾,科学建构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信息关系,不仅是促进数字舆情生态良性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是公共危机管理系统运行本身不可或缺的内在要求,对于增强政府与媒体公信力具有直接影响,也成为政府进行有效社会动员的重要保障。从政府、媒体、公众在社会应急状态下的信息供需关系出发,把握好各类主体的有效发声与传播声量是三者关系建构的主轴。政府必须建立新闻发布与舆情处置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在发布议题设置和双向沟通交流中既坦诚相待,又主动有为,以合理地对关注加以引导、消解、分散和转移,促进形成有利于危机高效处置、社会团结和谐及政府能力提升的舆论格局。
作者简介:
曹劲松,哲学博士,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研究员。
摘要:公共管理学产生后出现过四种颇具影响力和张力的研究范式,即公共行政范式、公共政策范式、公共管理范式和公共治理范式。与这些范式的存在相对应,围绕公共管理问题的学术研究至少经历了四次重要的范式拓展或转换,即从前学科时期的政治管理到公共行政、从公共行政到公共政策、从公共政策到公共管理、从公共管理到公共治理的范式转换。在总结和吸纳已有文献成果的基础上,对不同范式的核心内容、特点、局限、学术背景及其转换过程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对中国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建构产生新的启示。
作者简介:
张正军,经济学博士,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摘要:面对不断涌现的各类突发性事件,城市现有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和风险应急治理机制暴露出越来越明显的脆弱性,但是在实际应急治理过程中,社区共同体通过及时调整行动策略可以提高对显性及潜在危机的适应性,通过积极改善自身全周期应急网络关系的质量能够提高自治能效。依据“ 压力冲击—学习响应—功能成长”这一分析框架,通过揭示D市在疫情防控中社区组织调适的阶段表现、压力增长和反应特征,明确了社区共同体应急治理的基本机制及逻辑。借助组织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分析视角,从快速回应机制、协同管理机制、过程调适机制和评估反馈机制四个方面,提出社区应该提升回应效能,加强协同服务,强化调适动态,注重反馈原则,进而改进应急治理实施思路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作者简介:
李志强,管理学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管祥,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关乎全局,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也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焦点之一。学界研究聚焦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科学内涵、理论基础、风险挑战与治理路径等议题,为该命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整体来看,既有研究具有跨学科与多层次相贯通、整体性与重点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问题性与对策性相联结、兼顾国际国内两个视野等特点。展望未来,学界应不断完善与创新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深度与研究方法,为新时代铸牢意识形态防线提供理论依据与学理支撑。
作者简介:
王永贵,法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徐凯翔,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摘要:作为倡导慢生活节奏的新型城市发展形态,慢城为快速工业化的快节奏生活提供了另一种可行选择——“慢活”。慢城理念的本土化实践显现出严重的同质化倾向,逐渐背离了强调挖掘本土特色文化与自然资源及以人为本的慢城核心理念。应该厘清角色定位、坚持以当地主体为主,扎根地域文化、深层次利用特色资源,立足美好生活、提高居民“慢意识”,从而破解中国慢城建设过程中的同质化困境。
作者简介:
张劲松,管理学博士,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宋芬,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价值理念和目标追求。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把民主价值理念转化为科学有效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安排和实践创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党中央就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通过《人民日报》、人民网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以党的中央组织党务公开实践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创新,以民主执政方式推进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创新,以完整的参与实践诠释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中国式民主,以制度自信推进新时代党领导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创新,成为新时代党中央领导人民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创新的鲜活案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和制度优势,必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创新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作者简介:
张晓燕,法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摘要:数字劳动作为科学技术和数字资本把持下的新型劳动模式,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仍然没有摆脱劳动异化问题,资本的增殖逻辑并未改变,数字劳动者遭受着更为隐蔽和深刻的剥削。由此,有必要结合现实分析数字劳动异化现象,以探求并反思其异化本质,并以此对数字劳动的发展进行合理展望,探索新型劳动伦理规范,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劳动秩序,寻求数字劳动异化的积极扬弃与解放,以实现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贾淑品,法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邬瑞钰,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沈丹
微信编辑:刘子章
校对:沈丹、来向红、李海中
终审:尹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