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今天的内容,对我们来讲很实用。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首先,第一段呢,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会生起很多念头,如果这个念头不具有延续性的话,其实,我们可以不认定它为过失,它仅仅是一个念头(如果不让这个念头持续下去,它仅仅是一个念头而已)。但是,如果我们发觉了这个念头是不善的、是不好的、是不如法的,但是还是不掐灭它、让它延续……那么,这个念头其实就形成了过失了,这个时候才叫「过失」。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我们发现了念头不对了,还任其延续,这个才叫过失。如果突然生起一个、两个念头不太好的,但是你发现了,及时转念转掉了,那就可以不认为它是过失,所以,这句话对我们修行者来讲是很好的。
后面(下一段)孔子讲: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倡导大家要广学。
因为孔子(他)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的人,我们有的时候,修着修着,学了一段儿时间就觉得:「哦,本性具足啊,我不用学了」……每天也很充实!
我们可以不学新的东西,每天过得还是挺安宁的、挺自如的、挺充实的;但是,我们的智慧不会增长,坚持了一段儿时间之后,发现像僵化掉了一样(这个状态就像僵化了),没有新的事物进来,我们也看不到新的东西。
但是,如果你听听其他的老师讲法啊,或者看一本新的书啊,突然就好像一道光照进来了,一扇窗户或者一扇门打开了,就会有新的东西进来,我们就得以创新或者发展。所以,还是要学习的。
学了一段儿时间,累了可以休息,但是,接下来还是要学习的。
所以,如果像孔子说:我经历过一个阶段,就是我一整天连东西都不吃,我不吃饭,然后一晚上不睡觉,我就思考一些问题,但是,一直没想到答案……在这个状态里边儿,自己一点进步没有。
那么,我一学东西就感觉:「我又有收获了,我又打开了」……所以,「学习」对我们来讲很重要啊,要想保持持续地进步和打开,还是要「学习」的。
然后,再看下一段: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说:真正的君子啊,「谋道不谋食」,他始终担忧的是自己在道法上有没有进步和提升,他担忧的不是「我吃得好不好,下顿又吃什么样的饭,或者赚多少钱」……
真正的君子心思都在「道法」上,他整天盯着自己的道法啊,道业啊,道行啊,看看有没有增长、有没有进步?关于吃的、喝的、用的……不太讲究的。
孔子说:如果我们像农民一样去辛勤地耕田,有的时候还要饿肚子。因为耕种的农民是靠天吃饭的,万一老天爷不给力,没有风调雨顺,可能庄稼泡水了或者大旱啊,就没什么收获,经常要挨饿。当个农民,即使你很勤奋,其实也经常会有挨饿的风险。
但是,学习就不一样了,我们要是多学习啊,「俸禄」就在其中,每次学都会有所收获的。跟高人打交道也是这样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经常跟别人交流,这也是学习的方法,听别人讲法或者参加共修活动,这些都是学习和突破自己的方法。「俸禄在其中」,其实指的「收获」在其中。
然后,孔子再一次地强调说:「君子忧道不忧贫」,真正的君子(他)不是凡人,他始终盯着自己的道法、道业上有没有进步和提升,而不是担忧着自己的「享受」有没有改变。他不会担忧自己的物质生活,他只重道法,这是真正的君子。
之后,再看下一段。
下一段也很重要,他讲的是「知行合一」的问题,同时又增加了一点儿别的内容。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智慧上如果了达了,在仁爱上、在践行上,如果不能守我们的「道」,哪怕是我们听法的时候或者学习的时候,悟「道」了、了解「道」了,智慧上达到了……但是自己的行为上如果没有「践行」出来的话,即使我们暂时性地在智慧上了达了「道」,其实也很快地失掉了它。
因为你只是瞬间在智慧上、在头脑上了达了它,你没有应用的话,它没有化为你的东西。就好像这个东西啊,你得到了一小会儿,然后你又失去了它。
那么,「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lì)之,则民不敬」。
有的人呢,智慧上了达了「道」,在自己的行为上「奉行仁爱」,他也守得住他的「道」;但是,他为人轻浮、轻佻,该稳重的、该庄重的,不够稳重和庄重……这样,人民就不会尊敬他,也是很可惜的!
就是说,他挺有智慧的,行为也不错,但是,态度上缺乏庄重,缺乏庄重其实是他对于周围人没有足够的恭敬心……那么,我们对周围的一切人如果没有恭敬心,我们也很难得到他人对我们的恭敬。
所以,这一类人智慧上了达了、行为上践行得也可以,但是态度不够庄重、缺乏敬意,那么人民也不够恭敬他,这样也是挺让人遗憾的。
还有一种情况,孔子说:有的人智慧上了达了「道」,在行为上「奉行仁爱」,他「也能践行」出来,态度上也比较「庄重」;但是,他在为人处事的时候不懂礼仪、礼节、礼貌——说明心思不够缜密和细微,这个时候,「未善也」,还是很可惜,还是没有到达「至臻圆满」的那一步。
那么,通读这一段,怎么样算「至臻圆满」呢?
第一,我们要在智慧上拥有着无尽的了达。也就是说,我们的意念、我们的思想和头脑跟「道」是完全合一的,是一体通达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我们在行为上奉行仁爱、无私奉献,能够行出来「道」,因为「道」是无私的,我们在行为上完全无私,一直「奉献」。同时,态度上是庄重的,态度上庄重,我们就会引得他人对我们是有敬意的。
最后一步呢,就是要学一些儒家的思想,要懂一些礼仪、礼节和礼数,这样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走到哪儿,这个团体、这个群体就是和合的,走到哪儿让他人都感觉很舒服,我们自己也舒服,这样就是完美的。
真正的得道者要「知行合一」,态度上始终有敬意,就是保持「谦」;再一个,通晓礼仪、礼节和礼数,这样是完美的。
所以,我们修行者,在你开悟之后,学一些儒家的思想,如果能够践行出来,你会发现:你周围的人际关系啊,迅速地改善了很多倍,立竿见影!
那么,这一节课有几个要点,我们再强调一下:
第一个要点是,「留意我们的念头,保持警觉、保持觉观」,如果心比较空、比较静的话,我们生起所有的念头,其实都在我们的觉照当中。即使生起一个不好的念头,你其实都可以不定义它「不好」——只要觉得这个念头不好,你就不让它延续了,这个念头就是生灭的,它就消失了。
那么,这个不好的念头,你可以不执着它是过失,因为它是生灭的,它已经过去了,你只要把「握好下一个念头」就可以了。
再一个重点就是,即便我们「本性具足一切智,我们也是要学习的」,我们可以阶段性地安处于本性的这种安宁、寂静,这种「空」……但是,过一段时间再学,你一定会有收获的,会进步的。
然后,第三个要点,真正的君子,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道法上」,而不是其他方面。其实,如果我们有「道」,必然也就会有护道者、护法者,只要我们有「道」,所以我们只重「道」就好了,其他都不用管,不用操心。
然后,最后就是说,至臻圆满的觉悟者,最好的状态拥有「无穷无尽的圆满智慧」,这个智慧是至大无外的,也是至小无内的;同时在「行」上完全奉行「无私、无我」;还有态度上保持庄重,这个庄重不是严肃,庄重就是你对周围的一切人、事、物是有敬意的,你自然就会体现出庄重的感觉。
再一个就是稍微学一些礼仪、礼法和礼数,这些在我们之前讲的《童蒙须知》里,还有未来继续要学的朱熹的《小学》里面都会讲到,还有未来还会学《朱子治家格言》,都很实用。
那么,觉悟之后,还是要把我们觉悟之后获得的智慧,应用于当下的生活的。所以,「儒家的思想」对我们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是很实用的。
那今天先学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