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宋朝历史从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开始,一直到1279年为止,320年的波澜壮阔,共经历了18位帝王。当时的宋朝文化空前进步,是中国文化历史中的丰盛时期。在宋代,正定古城的文化和建筑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皇家寺院隆兴寺是正定最重要的佛教寺院之一,始建于隋代,并在宋代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建,宋太祖赵匡胤下令重铸大悲菩萨金身,并建大悲宝阁,形成了南北纵深、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宋代建筑群。同时,正定古城在宋代的文化交流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不仅丰富了正定人民的文化生活,也为以后的元曲、元杂剧等新艺术形式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我国北方的重要文化中心地位。近期,我们将分期连载作家张新宅老师的原创作品《阅读宋代正定城》《阅读明代正定城》《阅读清代正定城》,和广大读者特别是文史爱好者共同走进古代正定,追溯遥远的过去。
北宋时期的镇州城大事记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后周殿前都检点赵匡胤以“镇定二州”有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紧急军情领兵出征,借陈桥兵变废周建宋,改元建隆,是为宋太祖,史称北宋。北宋建立后置河北路,治真定,也就是当时的镇州城。其时,镇州城成为整个河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城市。依据宋太祖统一全国的建国方针,在平定南方诸国之前,宋对北方建国的辽国采取防御政策,在宋辽边界安排部署大将镇守关南(今雄县以南)、瀛洲(今河间)、常山(今正定)、易州(今易县)等沿线州郡,并准予“凡郡中管榷之利尽归守边将帅支配,使之富于财而专于边备”(《宋史.卷二七三.李汉超传》)。
从北宋立国之初,就十分重视各级城市的军事防御功能。由于河北西路地处宋辽边防重地。当时,镇守常山郡的是成德军节度使韩令坤,治所就是现在的正定城。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赵匡胤亲征伐北汉,久攻不克 ,“闰五月驾还,戊辰,驻跸于镇州。六月丙子朔,发镇州”(《宋史.本纪二》)。在真定驻驾期间,巡幸城西大悲寺礼佛,得知原大悲寺内矗立的四十九尺的大佛因兵燹佛而毁,后应僧侣请求,诏令在唐龙兴寺北相地铸铜菩萨并建大悲阁,开宝四年(971)开始动工,开宝八年(975年)落成,即今正定隆兴寺(俗称大佛寺)。
北宋初年,分全国为13道。宋太祖乾德年间,为了革除藩镇割据时期财富自专的积弊,在各道设置转运使,负责征收和转运财富事务,其辖区称为路。但是,各府州的行政长官仍然掌握着地方行政实权。之后,逐步强化转运使的权利,将各府州的一切行政管理大权归于转运使,使之成为府州以上的行政长官。路也就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开宝三年(970年),朝廷在真定设场院,主织锦绮、鹿胎、透背等丝织贡品。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行强干弱枝之术”,令镇冀赵贝等38州直属京师,镇州归京师,治真定。同年,朝廷在镇州城内置榷务,负责管理与北边辽国的通商贸易。为统一北方,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四月,宋太宗赵光义“驻泊镇州城”,亲临镇州督战,宋灭北汉。随后,又督战发兵围攻幽州进攻契丹辽国。终因久战不胜各路配合不利,兵败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分河北为东、西两路,真定府成为河北西路的首府,从此确立了真定城在河北西部政治中心的地位。端拱二年(989年)又合并为河北路。太宗淳化五年(994年)遂废道存路。庆历四年(1044年)八月,保州(今保定)云翼军兵卒叛乱,他们杀官吏,占城池,聚众造反,直接关系到宋辽边界安全。在这种背景下,欧阳修奉命出任河北都转运按察使,与他一同奉命出使河北的,还有田况,此人奉命出任真定府、定州路安抚使,治所镇州城。在此期间,欧阳修在真定府署前发现隋龙藏寺碑和唐成德军节度使陶云碑。庆历八年(1048年),初置真定府路安抚使,统真定府、磁、相、邢、赵、洺六州。咸平五年(1066年),宋英宗赐真定府高僧怀丙紫衣,以彰他以绝技修复真定十三级木塔和赵州安济桥。
熙宁六年(1073年)河北路又分为东西两路。熙宁七年(1074年),沈括出任河北西路察访使,住真定一年。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金破宋兵占领真定府城,同年金灭辽。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再次进攻真定,真定路都钤辖刘翊率众昼夜搏战,真定知府李邈募众数千助战。坚守4旬,城破赴难,真定城陷。靖康二年(1127年),金灭北宋,真定府镇州城归金管辖。在公元960年北宋建立至公元1127年靖康之难,北宋灭亡的167年的时间里,镇州城在宋王朝的统治下一直处于宋辽的边境线上。
在宋辽时战时和的境遇中,镇州城作为河北路、真定府、真定县三位一体的治所所在地,承受了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巨大重载,有荣光也有耻辱;有汉文化的兴盛,也有民族大碰撞和大融合。
作 者 简 介
张新宅 1970年出生于河北正定 ,大专文化,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协会员,正定县作协会员、正定县作协副秘书长,正定县古文化研究会会员。参与编辑《千年正定城》《正定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正定故事》等书,同时多篇散文作品在省市文联作协刊物上发表。
编 辑:孙俊峰 于金华 黄永静
审 核:邵兵娜 张俊伟 吴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