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2024年山东济南名校卷5份:原卷+解析

教育   2024-11-26 11:30   辽宁  

【今日代找资料】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部分试卷预览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11月高三语文期中测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满分:150       考试用时:150分钟

命题、审定、校对:高三语文调研组

2024.11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年来,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风靡一时的Y2K审美风潮卷土重来。无论是年轻一代皆知的韩国女子偶像天团Blackpink(粉墨)的回归造型,还是迪奥、古驰、巴黎世家等各大高端时尚品牌的系列成衣与配饰,甚至是日常消费文化的方方面面,均可看到Y2K美学风格的呈现。

1 幻彩科技感的乐观主义特征

Y2K原本并非是为一种时尚风格或美学特征而产生的专有名词。Y2K全称Year2000Kilo,又名千年虫危机。本指20世纪与21世纪接壤之际,计算机处理日期时出现的一个重要漏洞,相关人士认为此计算机漏洞会导致全球互联网系统瘫痪,引发一场人人自危的“科技恐慌”。后来,互联网科技不断发展,引发了千禧年代人们对新世纪的无限期望,Y2K这个概念被延伸至视觉感官文化领域,Y2K美学也由此产生。

Y2K美学的产生与当时人们的情绪有一定联系。人们的情绪与环境息息相关,各种各样的色彩又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学与生理学中,环境中的不同色彩会对人的感官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从而引发人的不同情绪,催生出相应的情感。同样,色彩的展现也是人们表达情绪最直接的手段。

在色彩心理学中,明亮鲜艳的色彩可以刺激人类的大脑并调动积极情绪,活跃空间气氛,让人自我感觉良好,具有促进人们积极面对生活困境的功能。例如,马德里的圣卡洛斯医院就一改传统医院多用冷色调或柔和中性色营造整洁干净氛围的常规手法,它与设计师合作,将儿童重症监护室墙面改为鲜艳的彩虹色拼成的几何图案,使医诊环境更为轻松与人性化,使患者充满希望,抱有积极心态。再如,雨后绚丽的彩虹总能让人感到充满希望,“风雨后终见彩虹”这句话也体现出人们的乐观情感和信念寄托。

高饱和度的色彩是Y2K美学的特征之一,这与乐观的心理情绪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时人们的乐观情绪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21世纪的如期到来,预期中的Y2K千年虫危机除了在少部分地区应验外,并未对全球范围内其他地区造成影响。这种劫后余生式的经历使人们产生了一种带有侥幸心理的乐观情绪。另一方面,千年虫危机的经历使人们更加信任此前“不负众望”的互联网科技,而这种信任的态度也转化为了对未来科技盲目乐观的期待。

鲜明、高饱和的色彩体现了千禧年人们内心的活力与创意。人们用积极的乐观主义推翻暗淡与沉闷的过去,大胆地展现色彩,用五彩缤纷的颜色突出新世纪与未来世界的美学元素,这体现出千禧年人们迫切想要接受新鲜事物、迎来改变的心理科技元素与未来感的展现在Y2K美学中也是不可或缺的。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科技的兴起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感受到数字化、自动化、即时通信等科技便利的人们在心理和物质生活方面感受到了空前的满足。人们不禁开始想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21世纪的人类社会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人们的穿衣饮食、文化活动或思想又会处于怎样的状态。因此,千禧年的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天马行空的Y2K美学风格构想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人们的生活。

Y2K文化也正是人们对未来高科技、未知外太空的奇思妙想和美好憧憬的外化,反映了人们迎接未来的热情与欣喜。

2 亚文化形态的复古未来主义内涵

如今Y2K风格的再次回潮,是复古未来主义的体现。当前科技的发展水平与千禧年已不可同日而语,但依旧保留着千禧年二进制数据界面、低保真画质、技术字体等复古科技元素的Y2K美学是一种回溯,是重新站在历史的角度对未来的一种展望,也同样是站在当下对未来的期望。

复古未来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是指过去对未来的展望,也指过去对现在的猜想与预测,本属于社会学范畴。而如今,复古未来主义凭借其感性化的特征出现于时尚、艺术、设计等领域,与美学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近年来,Y2K美学的回潮,便是受复古未来主义影响的必然结果。Y2K美学的流行,也与复古未来主义的起源有着内在关联。

1983年,复古未来主义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纽约时报》的珠宝广告中,“银色的钢铁质感和光泽感,呈现出复古的未来主义面貌”。次年,在《纽约客》关于电影《巴西》的评论中,有评论员写道:“呈现出一种复古未来主义(retro-futurist)的幻想。”1988年,音乐家劳埃德·顿创造并且重新命名这个词为复古未来主义(Retrofuturism)。复古未来主义是在未来主义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未来主义是现代文艺思潮之一,是指“根据人类以往的发展和科学知识来预言、预测未来社会发展的前景,以便控制和规划的进程更好地适应未来”。因此,如果说未来主义体现的是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想象,那么复古未来主义就是对过去某一时间相应的未来的期许的再次呈现,是对过去某一时代对未来的展望的回顾,其本质是一种回溯行为。然而,即使复古未来主义的概念是基于未来主义而产生的,但二者在情感倾向性上却截然不同。未来主义是对未来社会的积极幻想,饱含乐观期待的情绪;而复古未来主义对所谓未来的描述却并非全然乐观,通常带有怀疑与荒诞的情感态度,表现出对当下现实的不满与反思。

Y2K美学在百年一遇的世纪之交诞生,恰逢新兴的互联网等科学技术出现,人们对未来满怀期待与憧憬,并产生了种种与新兴科学技术相关的构想。Y2K美学作为媒介,充分地展现了人们的美妙构想。而如今,人们发现曾经所设想的互联网科技的梦境并非全然是美好的。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与娱乐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弊病,互联网恶性事件的频频发生让人们不禁怀疑曾经幻想的乌托邦,也让人开始重温与回溯千禧年的美梦,直接促成了如今Y2K美学的回潮。

(摘编自李冰瑾《Y2K风格的美学解读》)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Y2K最初并非一种美学,但随着互联网科技不断发展,这个概念被延伸至视觉感官文化领域。

B. Y2K明亮鲜艳的色彩刺激人类的大脑并调动积极情绪,催生了一种带有侥幸心理的乐观情绪。

C. Y2K美学不仅是一种回溯,其也是站在历史与当下的角度,面向未来的一种展望与期盼。

D. 未来主义是对未来的积极幻想,复古未来主义包含荒诞的情感态度,二者在情感倾向上有相似之处。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科技的兴起让千禧年代的人们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因此人们以Y2K美学构想当前自己的生活。

B. Y2K美学诞生于世纪之交,Y2K美学的回潮不受复古未来主义的影响,而是未来主义的必然结果。

C. 复古未来主义概念首次出现在《纽约客》的评论中,重新命名这个词则是由音乐家劳埃德·顿。

D. 促成Y2K美学回潮的因素有互联网恶性事件的频频发生,也不排除其本质上具有的乐观主义特征。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小节1关于Y2K的美学特征的表述的一项是(   

A. 巴曼从2018年秋冬季开始就出现了糖果色半透明夹克、荧光色包臀裙等风格的成衣。

B. 三宅一生早在1996年春夏系列中,推出半透明的金属镭射质感套装。

C. 艺术家空山基手下的金属材质雕塑,将机器人的冰冷体现在灵动的人类身体姿态之上。

D. 布兰妮·斯皮尔斯的音乐专辑视频中呈现红色漆皮紧身衣的人物、乘坐机器在宇宙遨游的景象。

4. 两小节均在探讨Y2K风格美学,但各有什么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某校美艺风格社团同学提炼出Y2K风格美学关键词为“千禧年”“高饱和的色彩”“数字化”“未来憧憬”“低保真”。据此欲设计一幅Y2K风格海报,以下是设计样图,若果你是社团成员,你会选择哪幅?谈谈你的理由。

 

【答案】1. D    2. A    

3. D 4. ①第一小节主要是从Y2K美学本身的风格特征入手,剖析其幻彩科技感背后的乐观主义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色彩、科技元素等在其中的体现,侧重于Y2K美学风格的正向、乐观层面的解读。

②第二节则主要侧重于从Y2K美学回潮的现象出发,将其与复古未来主义相联系,探讨其回潮的深层次原因,包括复古未来主义的内涵、起源等,侧重于Y2K美学风格的历史回溯和当下反思的层面。    

5. 示例如下:

选择样图二:

①数字化元素:手机屏幕上的“NOKIA”字样不仅彰显了Y2K时期科技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还巧妙地融入了数字化的元素,使海报更具时代感。

②未来憧憬:通过手机屏幕的放大和背景的渐变效果,海报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这与Y2K风格中的“未来憧憬”关键词相呼应。

③高饱和色彩:海报色调鲜明,颜色的高饱和度完美契合了Y2K风格中高饱和色彩的特点,营造出充满活力和未来感的氛围。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探讨了Y2K审美风潮的复兴,揭示其文化渊源和情感内涵。Y2K最初源自“千年虫危机”,逐渐演变为一种科技乐观主义和独特的美学风格,以高饱和度色彩表达千禧年乐观情绪。文章还讨论了复古未来主义对Y2K美学的影响,强调了这种风格作为历史回溯和对未来展望的双重象征。Y2K的回潮既受益于其乐观内核,亦反映出社会对科技乌托邦的怀疑与思考,展示了复杂的情感交织和时代背景。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

D“复古未来主义包含荒诞的情感态度,二者在情感倾向上有相似之处”错误,依据“未来主义是对未来社会的积极幻想,饱含乐观期待的情绪;而复古未来主义对所谓未来的描述却并非全然乐观,通常带有怀疑与荒诞的情感态度,表现出对当下现实的不满与反思”句可知,复古未来主义通常带有怀疑与荒诞的情感态度。二者在情感倾向性上是不同的。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A.“因此人们以Y2K美学构想当前自己的生活”错误,依据“因此,千禧年的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天马行空的Y2K美学风格构想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人们的生活”句可知,应该是构想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人们的生活,而不是“当前自己的生活”。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

结合“在色彩心理学中,明亮鲜艳的色彩可以刺激人类的大脑并调动积极情绪,活跃空间气氛,让人自我感觉良好,具有促进人们积极面对生活困境的功能”“高饱和度的色彩是Y2K美学的特征之一,这与乐观的心理情绪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鲜明、高饱和的色彩体现了千禧年人们内心的活力与创意”“Y2K文化也正是人们对未来高科技、未知外太空的奇思妙想和美好憧憬的外化,反映了人们迎接未来的热情与欣喜”句可知,小节1的关于Y2K的美学特征是:有幻彩科技感的乐观主义特征,高饱和度色彩和科技元素与未来感。

A.只提到了糖果色和荧光色这些高饱和度色彩的服装,但没有体现科技元素与未来感相关内容,支撑不够全面。

B.有一定的科技质感(金属镭射质感)和服装风格,但没有突出高饱和度色彩和未来感等与Y2K美学特征紧密相连的元素,支撑不够充分。

C.主要体现了金属质感和机器人元素,没有强调高饱和度色彩以及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等关键的Y2K美学特征。

D.“红色漆皮紧身衣” 体现了高饱和度色彩,“乘坐机器在宇宙遨游”体现了科技元素和未来感,很好地支撑了Y2K美学幻彩科技感的乐观主义特征,包括色彩和科技未来感等方面。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理解分析内容的能力。

第一节:

第一段依据Y2K全称Year2000Kilo,又名千年虫危机。后来,互联网科技不断发展,引发了千禧年代人们对新世纪的无限期望,Y2K这个概念被延伸至视觉感官文化领域,Y2K美学也由此产生”句可知,解释了Y2K原本是指千年虫危机,后延伸至视觉感官文化领域产生Y2K美学。

第二段Y2K美学的产生与当时人们的情绪有一定联系。人们的情绪与环境息息相关,各种各样的色彩又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学与生理学中,环境中的不同色彩会对人的感官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从而引发人的不同情绪,催生出相应的情感。同样,色彩的展现也是人们表达情绪最直接的手段”句强调Y2K美学的产生和当时人们的情绪有关,而情绪与环境中的色彩紧密相连。

三、四、五段“在色彩心理学中,明亮鲜艳的色彩可以刺激人类的大脑并调动积极情绪,活跃空间气氛,让人自我感觉良好,具有促进人们积极面对生活困境的功能”“高饱和度的色彩是Y2K美学的特征之一,这与乐观的心理情绪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句重点阐述了色彩在Y2K美学中的重要性。明亮鲜艳的色彩能刺激大脑、调动积极情绪,高饱和度色彩是Y2K美学的特征之一。

第六段Y2K文化也正是人们对未来高科技、未知外太空的奇思妙想和美好憧憬的外化,反映了人们迎接未来的热情与欣喜”句阐述了指出科技元素和未来感在Y2K美学中不可或缺。千禧年人们因科技兴起带来的便利产生满足感,进而发挥想象力,用Y2K美学构想未来生活,Y2K文化是人们对未来高科技等美好憧憬的外化,反映了人们迎接未来的热情。

由此总结出:第一小节主要是从Y2K美学本身的风格特征入手,剖析其幻彩科技感背后的乐观主义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色彩、科技元素等在其中的体现,侧重于Y2K美学风格的正向、乐观层面的解读。

第二小节:

第一段“如今Y2K风格的再次回潮,是复古未来主义的体现”“是重新站在历史的角度对未来的一种展望,也同样是站在当下对未来的期望”句点明如今Y2K风格再次回潮是复古未来主义的体现。尽管当前科技水平远超千禧年,但Y2K美学保留的复古科技元素是一种回溯,是从历史角度对未来的展望,也是当下对未来的期望。

第二、三段“复古未来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是指过去对未来的展望,也指过去对现在的猜想与预测,本属于社会学范畴”“而如今,复古未来主义凭借其感性化的特征出现于时尚、艺术、设计等领域,与美学产生了密切的联系”“未来主义是对未来社会的积极幻想,饱含乐观期待的情绪;而复古未来主义对所谓未来的描述却并非全然乐观,通常带有怀疑与荒诞的情感态度,表现出对当下现实的不满与反思”句介绍复古未来主义的概念,它本属于社会学范畴,后出现在时尚等领域与美学密切联系。回顾了复古未来主义概念的首次出现和发展历程,指出它是在未来主义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未来主义是对未来的积极幻想,而复古未来主义是对过去某一时间对未来期许的再次呈现,带有怀疑和荒诞情感,是对当下现实的不满与反思。

第四段Y2K美学在百年一遇的世纪之交诞生,恰逢新兴的互联网等科学技术出现,人们对未来满怀期待与憧憬,并产生了种种与新兴科学技术相关的构想”句Y2K美学诞生于世纪之交,当时人们对新兴科技满怀期待并通过它展现构想。如今人们发现互联网科技有弊病,开始怀疑曾经的幻想,从而重温千禧年的美梦,促成Y2K美学回潮。

由此总结出:第二小节从Y2K美学回潮的现象出发,将其与复古未来主义相联系,探讨其回潮的深层次原因,包括复古未来主义的内涵、起源等,侧重于Y2K美学风格的历史回溯和当下反思的层面。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我是社团成员,我会选择样图二。

理由如下:

根据“高饱和度的色彩是Y2K美学的特征之一,这与乐观的心理情绪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句分析,样图二中色彩鲜艳夺目,有着高饱和度的特点。画面中的色彩大胆而明亮,能够刺激人的视觉感官,调动积极情绪,符合Y2K美学中高饱和度色彩所带来的活力与创意。

根据Y2K文化也正是人们对未来高科技、未知外太空的奇思妙想和美好憧憬的外化,反映了人们迎接未来的热情与欣喜”句分析海报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具有数字化特征的元素,比如类似二进制数据的图案、科技感的线条等,这些元素能够体现出千禧年时期人们对数字化未来的憧憬和想象。

根据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科技的兴起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感受到数字化、自动化、即时通信等科技便利的人们在心理和物质生活方面感受到了空前的满足”句分析,手机屏幕上的NOKIA手机图样不仅彰显了Y2K时期科技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还巧妙地融入了数字化的元素,使海报更具时代感。

综上所述,样图二更能体现Y2K风格美学的关键词,具有更高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我会选择样图二作为社团设计Y2K风格海报的参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一声长长的鬼的叹息中,师父出场了。

师父穿着一身白衣服,披着一件长长的白斗篷,飘飘荡荡地来到了人间。他在哀怨,在痛斥,在诉说,在寻找。突然间,易青娥甚至模糊了师父与李慧娘之间的界限,也不知他是他,还是她了。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硬是在飘飘欲仙的身段中,全然掩藏住了性别、年龄的隔膜,将一个充满了仇恨和爱恋的鬼魂,演得上天不得、入地不能地可悲、可怜了。就在慧娘面对凄凄寒风,无依无靠地瑟瑟发抖着,一点点蜷缩起身子时,苟老师【注】是用了一个“卧鱼”动作。这个动作要求演员,必须有很好的控制力,是从腿部开始,一点点朝下卧的。在观众看来,那骨节是一寸寸软溜下去的。但对演员来说,却是一种高难度的生命下沉。易青娥练这个动作,是在灶门口。整整三年,她才能用三分钟完成这个动作。而一般没有功夫的,几十秒钟都坚持不下来。苟老师平常是能用两分钟朝下卧的。可今天,也许太累,在易青娥心里数到一百一十下时,他终于撑不住,全卧下去了。并且在最后一刻,双腿是散了架的。好在灯光处理得及时,立即切暗了。尽管如此,剧场里还是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鬼怨》终于演完了。

《杀生》是比《鬼怨》难度更大的一折戏。老观众都知道的“秦腔吹火”,就是这一折戏的灵魂,也是秦腔这门艺术的“绝活”。小生裴瑞卿(古存孝扮)终于被李慧娘从贾似道(裘存义扮)的私牢里救了出来。贾似道带着人,在满院追杀不止。第一杀手贾化(周存仁扮),一手举火把,一手提钢刀,一路死缠着慧娘与裴生不放。满台便刀光闪闪、鬼火粼粼起来。苟老师为练这门“绝活”,十二三岁,就把眉毛、头发全烧光了。并且浑身至今都留着无法医好的累累疤痕。就在易青娥看他恢复练习这套“绝活”的过程中,他的眉毛、头发也是几次被烧焦。浑身依然被点燃的松香,烫得红斑片片。

苟老师曾对她说:“娃,唱戏就是个咽糠咬铁的苦活儿、硬活儿。吃不了苦,扛不得硬,你也就休想唱好戏。我为啥选你做徒弟,就是觉得你能吃苦,能扛硬。秦腔吹火,那个苦就不是人能吃的苦。那是鬼吹火,只有鬼才能拿动的活儿。不蜕几层皮,你休想吹好。”

的确,松香一旦被点着,变成明火,立马就会产生浓烈的烟雾。吹几十口火下来,无论什么地方,都会变得相互看不清脸面。足见演员是在多么难受的环境里演戏的。老师每次在棺材铺练一回吹火,看库的老汉都要骂他说:“老狗,看你屙下的这一摊。你每次一走,我都要为你打整好半天。松香末,松香油烟,都快把我头发弄成油刷子,鼻窟窿弄成油灯盏了。你看看,你来练几个月吹火,把窗玻璃吹成黑板了,把白洋瓷缸吹成黑碗了,把棺材铺吹成油坊店了,把一袋面吹成黑炭了。你还吹不好,看来你这个死男旦,也就只配去吹牛了,还吹火呢。”

“少废话,快给我泡茶。嗓子眼都快密实了。”一趟火吹下来,苟老师不仅嗓子密实了,眼睛睁不开了,而且呼吸也会极度困难起来。易青娥每练一次,都是要从房中跑出去,透好半天气,才能再回来吹的。

易青娥明显感到,师父今晚的气力是有些不够用了。但他一直控制得很好。她知道,他是要把最好的力道,用在最后那三十六口“连珠火”上的。她按师父的要求,在侧台仔仔细细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口火吹出来,她都要认真研究师父的气息、力量,以及浑身的起伏变化。也就在师父一步步将《杀生》推向高潮时,她茅塞顿开,甚至突然觉得,自己定能成为一个好演员。

终于,师父开始吐最后一道火了。也就是那个三十六口“连珠火”。师父依然控制着气力,一口、两口、三口、四口……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直到“连珠火”将贾化、贾似道、贾府,全部变成一片火海。

继而天地澄净,红梅绽开。

观众的掌声,已经将乐队的音乐声、铜器声全都淹没了。易青娥她舅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将大鼓、大锣、大铙、吊镲全用上了,可观众的掌声,还是如浪涛一般,滚滚涌上了舞台,观众大喊:“燎扎咧!”

就在台上贾府人相互于火海中挣扎时,苟老师被人搀扶下来了,他已经奄奄一息。

苟老师浑身颤抖着在呼唤:“青娥,青娥……”

“师父,师父,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娃,娃,师父……可能不行了。记住……吹火的松香,每次……要自己磨……自己拌。记住比例……”

老师翘起兰花指,向她示意了一下,易青娥赶紧把耳朵贴上去。“十斤松香粉……拌……拌二两半……锯末灰。锯末灰要……要柏木的。炒干……磨细……再拌……”一口血从苟老师嘴里吐出。

舞台监督喊:“咋办,底下观众喊叫要苟老师谢幕呢。”

朱团长说:“谢不成了,快关幕!”

“都不走,在下边喊呢。”

只见苟老师身子动了动,意思是要起来,但又起不来了。朱团长就紧急决定,用身边的道具——贾府的太师椅,把苛老师抬上去谢幕。

大家就帮着把苟老师弄到了太师椅上,把“慧娘”抬上去了。

观众热浪一般在朝舞台上狂喊着。

苟老师静静靠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了,眼睛已经闭上了。

(摘编自陈彦《主角》)

材料二:

陈彦的长篇小说,具有显著的“戏剧性”特征。他早期以地方戏创作为主,直面社会问题,而后开始小说创作,以其熟悉的“戏剧题材”与“戏剧性笔法”入手,观照传统文化的当代境遇与底层社会的现实人生。

(摘编自马加骏《陈彦长篇小说的“戏剧性”特征研究》)

【注】苟老师,指苟存忠,饰演旦角。

6. 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苟存忠”“古存孝”“裘存义”“周存仁”,四位“存”字派老艺人的名字暗含儒家文化的忠孝仁义,都浸润着传统义理。

B. “卧鱼”体现的是“一种高难度的生命下沉”,它不再仅仅是技术意义上的“绝活”,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的思想意识内涵。

C. 看库的老汉骂苟老师“老狗,看你屙下的这一摊”“死男旦”,可见他对苟老师在棺材铺练吹火的不满和对其技艺的蔑视。

D. 为了突出练“秦腔吹火”之苦,小说两次提到苟存忠“眉毛、头发”,要么“全烧光了”,要么“几次被烧焦”。

7. 下列对材料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物外表与内在的才华形成对比,如苟存忠以“年近花甲的老人”的身份扮演有着“飘飘欲仙的身段”的妙龄女性。

B. “天地澄净,红梅绽开”句以实景衬虚情,活画出观众们的情绪被调动至最高点,与剧中的李慧娘一起共享惩治恶人的痛快与酣畅。

C. 小说善于通过人物的特殊动作、情态展示个性。如惯演旦角的苟存忠临终还习惯性地翘兰花指,这些典型细节描写戏味十足。

D. 小说中陕西方言的使用不仅进一步加强了作品的地方性特征,如“嫽扎咧”,众多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义理也以口语化的形式出现。

8. 为什么易青娥会茅塞顿开,甚至觉得自己定能成为一个好演员?

9. 材料二中用“‘戏剧题材’与‘戏剧性笔法’入手”的评语来评价陈彦的小说创作,请结合材料一具体分析。

【答案】6. C    7. B    

8. ①师父精湛的技艺示范。《鬼怨》表演中,师父苟存忠饰演的慧娘有一个“卧鱼”动作,苟老师平常能用两分钟完成这个高难度动作。苟老师为练《杀生》中的“秦腔吹火”绝活,十二三岁就把眉毛、头发全烧光了,浑身至今都留着无法医好的累累疤痕。在表演过程中,尽管气力有些不够用,但师父一直控制得很好,将最好的力道用在最后三十六口“连珠火” 上。

②自己的勤学苦练。易青娥自己练“卧鱼”动作在灶门口练了三年才能用三分钟完成。苟老师的语言描写也证明了易青娥的勤学苦练。

③善于学习。易青娥在侧台仔细观察师父每一个动作、每一口火吹出来时师父的气息、力量以及浑身的起伏变化,从师父对气息的精妙控制和力量的准确把握中获得了启发。    

9. ①戏剧题材:秦腔表演内容丰富。材料一中详细描写了秦腔的两折戏《鬼怨》和《杀生》。在《鬼怨》中,苟老师饰演的李慧娘,通过精湛的表演,如“卧鱼”动作,展现了角色的可悲可怜。《杀生》一折戏则以“秦腔吹火”这一“绝活”为灵魂。

②戏剧性笔法:情节跌宕起伏材料一中,故事的情节充满戏剧性。苟老师在表演《鬼怨》时,“卧鱼”动作坚持到一百一十下后撑不住全卧下去,双腿散架,好在灯光处理及时,剧场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在表演《杀生》时,在表演最后一道火——三十六口 “连珠火”后,苟老师却奄奄一息。最后,苟老师被抬上舞台谢幕时,静静靠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眼睛闭上,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悬念和强烈的情感冲击。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详细描绘秦腔舞台表演与幕后艰辛,展现了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艺人们的奉献精神。以易青娥和苟老师的演艺经历为主线,反映出传承戏曲精髓的过程充满挑战与坚持。词语描写形象生动,动作与情态烘托出人物的专业素养与内心世界。小说通过人物对戏剧艺术的执着,揭示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存的困难与价值,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艺术感染力。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理解的能力。

C.“可见他对苟老师在棺材铺练吹火的不满和对其技艺的蔑视”错误,依据“你每次一走,我都要为你打整好半天”句可知,即使苟老师把棺材铺弄得很乱,老汉唠叨,但是还是心甘情愿打扫;依据“少废话,快给我泡茶。嗓子眼都快密实了”句苟老师的语言可知,苟老师在老汉看似不耐的唠叨中仍然吩咐老汉做事,可见老汉没有“不满和对其技艺的蔑视”,不然苟老师也不会有如此的语言。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内容和表达技巧、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以实景衬虚情”错误,由“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直到‘连珠火’将贾化、贾似道、贾府,全部变成一片火海”句可知,“红梅绽开”是说苟老师吐出的“连珠火”像红梅绽开,所以是“以虚景称实情”。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①师父精湛的技艺示范。依据“苟老师是用了一个‘卧鱼’动作……是从腿部开始,一点点朝下卧的……苟老师平常是能用两分钟朝下卧的”句可知,苟老师平常能用两分钟完成这个高难度动作。依据“可今天,也许太累,在易青娥心里数到一百一十下时,他终于撑不住,全卧下去了。并且在最后一刻,双腿是散了架的”句可知,《鬼怨》表演中,师父苟存忠饰演的慧娘有一个 “卧鱼” 动作,即使太累,也坚持完成这个高难度动作。依据“十二三岁,就把眉毛、头发全烧光了。并且浑身至今都留着无法医好的累累疤痕。就在易青娥看他恢复练习这套‘绝活’的过程中,他的眉毛、头发也是几次被烧焦。浑身依然被点燃的松香,烫得红斑片片”句可知,苟老师为练《杀生》中的 “秦腔吹火”绝活,十二三岁就把眉毛、头发全烧光了,浑身至今都留着无法医好的累累疤痕。恢复练习时仍然烧焦眉毛、头发,但依然不放弃的练习,然后在后来的表演过程中,尽管气力有些不够用,但师父一直控制得很好,将最好的力道用在最后三十六口 “连珠火” 上。这些都给徒弟易青娥学习演戏起到了示范作用。

②自己的勤学苦练。依据“易青娥练这个动作,是在灶门口。整整三年,她才能用三分钟完成这个动作”句可知,易青娥自己练 “卧鱼”动作在灶门口练了三年才能用三分钟完成。依据“我为啥选你做徒弟,就是觉得你能吃苦,能扛硬”句通过苟老师的语言证明了易青娥的勤学苦练。

③善于学习。依据“她按师父的要求,在侧台仔仔细细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口火吹出来,她都要认真研究师父的气息、力量,以及浑身的起伏变化。也就在师父一步步将《杀生》推向高潮时,她茅塞顿开”句可知,易青娥在侧台仔细观察师父每一个动作、每一口火吹出来时师父的气息、力量以及浑身的起伏变化,从师父对气息的精妙控制和力量的准确把握中获得了启发。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的鉴赏分析的能力。

①戏剧题材:秦腔表演内容丰富。依据“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将一个充满了仇恨和爱恋的鬼魂,演得上天不得、入地不能地可悲、可怜了。就在慧娘面对凄凄寒风,无依无靠地瑟瑟发抖着,一点点蜷缩起身子时,苟老师是用了一个‘卧鱼’动作”“小生裴瑞卿(古存孝扮)终于被李慧娘从贾似道(裘存义扮)的私牢里救了出来。贾似道带着人,在满院追杀不止。第一杀手贾化(周存仁扮),一手举火把,一手提钢刀,一路死缠着慧娘与裴生不放。满台便刀光闪闪、鬼火粼粼起来”“师父开始吐最后一道火了。也就是那个三十六口‘连珠火’。师父依然控制着气力,一口、两口、三口、四口……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直到‘连珠火’将贾化、贾似道、贾府,全部变成一片火海”句可知,在《鬼怨》中,苟老师饰演的李慧娘,通过精湛的表演,如“卧鱼” 动作,展现了角色的可悲可怜。“卧鱼” 动作要求演员有很好的控制力,从腿部开始一寸寸软溜下去,难度极高,体现了秦腔表演对演员功力的高要求。《杀生》一折戏则以 “秦腔吹火” 这一 “绝活” 为灵魂。苟老师为练此 “绝活”,十二三岁就付出巨大代价,浑身留着累累疤痕,眉毛、头发也多次被烧焦。表演时,松香被点着产生浓烈烟雾,演员在极其难受的环境里演戏,足见秦腔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艰辛。

②戏剧性笔法:情节跌宕起伏。结合“也许太累,在易青娥心里数到一百一十下时,他终于撑不住,全卧下去了。并且在最后一刻,双腿是散了架的。好在灯光处理得及时,立即切暗了”句可知,材料一中,苟老师在表演《鬼怨》时,“卧鱼”动作坚持到一百一十下后撑不住全卧下去,双腿散架,好在灯光处理及时,剧场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结合“就在台上贾府人相互于火海中挣扎时,苟老师被人搀扶下来了,他已经奄奄一息。……只见苟老师身子动了动,意思是要起来,但又起不来了。朱团长就紧急决定,用身边的道具——贾府的太师椅,把苛老师抬上去谢幕”“苟老师静静靠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了,眼睛已经闭上了”句可知,在表演《杀生》时,在表演最后一道火 —— 三十六口 “连珠火” 后,苟老师却奄奄一息。最后,苟老师被抬上舞台谢幕时,静静靠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眼睛闭上,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悬念和强烈的情感冲击。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自鸣天籁,不择好音,有由然矣。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罔两笑。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甚者:人非化外,事或奇于断发之乡;睫在眼前,怪有过于飞头之国。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托旷怀,痴且不讳。展如之人,得毋向我胡卢耶?然五父衢头,或涉滥听;而三生石上,颇悟前因。放纵之言,有未可概以人废者。

松悬弧时,先大人梦一病瘠瞿昙偏袒入室药膏如钱圆黏乳际。寤而松生,果符墨志。且也,少羸多病,长命不犹。门庭之凄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则萧条似钵。每搔头自念:勿亦面壁人果是吾前身耶?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茫茫六道,何可谓无其理哉!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阑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节选自《聊斋志异·自序》)

材料二: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会关东丁乘鹤来令是邑,见其文,之。召与语,大悦。使即官署,受灯火,时赐钱谷恤其家。值科试,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公期望綦切,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铩羽。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公闻,召之来而慰之。生零涕不已。公怜之,相期考满入都,携与俱北。生甚感佩。辞而归,杜门不出。无何,寝疾。公遗问不绝,而服药百裹,殊罔所效。

(节选自《聊斋志异·叶生》)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先大人梦A一病瘠B瞿昙C偏袒D入室E药膏F如钱GH黏乳际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见,表示被动,“见笑”即被嘲笑,与《孔雀东南飞》“君既若见录”中的“见”用法不同。

B. 人废,指因说话人的缘故而不采纳他所说的正确意见,和现在所说的“因人废言”意思相同。

C. 奇,指少有、罕见,与《过秦论》“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中的“奇”意思和用法均不同。

D. 击节,用来形容对诗文的赞叹、激赏,与《琵琶行》“钿头银篦击节碎”中的“击节”本义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蒲松龄认为直抒胸臆不迎合世俗是有各种缘由的,如屈原因身披香草的山鬼而引发诗情,李贺喜好吟咏牛鬼蛇神这样荒诞的事情。

B. 蒲松龄怀疑自己是和尚的转世,家中门庭冷落,车马稀少,像远离尘世的僧房;靠着笔墨谋生,清贫萧条的生活如同和尚的钵盂。

C. 丁乘鹤对叶生很是欣赏体恤,时常拿金钱粮食救济他家。到了开科考试的时候,丁公引见叶生让学使认识,使他得了科试第一名。

D. 叶生因科考之事很受打击,身形消瘦,呆如木偶。丁公听说后对他进行了劝慰,并与他约好等自己三年任满进京,带他一起北上。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

2)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铩羽。

14. 清代评论家冯镇峦评《叶生》说:“余谓此篇即聊斋自作小传,故言之痛心。”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蒲松龄为何要创作《聊斋志异》?

【答案】10. CEG    11. C    12. C    

13. 1)久而久之,各地志同道合的人又通过邮件给我寄来故事。由于共同的爱好,故事汇集起来,积攒的数量越来越多。

2)没有想到人受时运命数的限制,文章憎厌人的命运通达,等到放榜以后,叶生依然没有考中。    

14. 1)个人喜好,本身喜爱搜集鬼神故事。

2)寄托个人怀抱,书写个人际遇。

3)揭露社会黑暗制度,抒发内心愤懑。

【解析】

【导语】蒲松龄在《聊斋志异·自序》中通过自述生平和创作缘由,表达了对现实不满与对奇幻世界的追求。他把自己比作“藩溷之花”,通过创作来寄托孤愤,探索因果宿命。材料二的《叶生》进一步反映了知识分子怀才不遇、命运多舛的困境,与自序形成呼应。整体看,《聊斋志异》不仅是奇幻故事的集结,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心灵的安放。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先父梦见一个病瘦和尚,袒露着右肩闯进屋中。铜钱大小的一块膏药,粘在乳旁。

“先大人”作主语,“梦”作谓语,“一病瘠瞿昙”作宾语,应在C处断开;

“偏袒”作状语,“入”作谓语,“室”作宾语,应在E处断开;

“药膏”作主语,“如钱”作谓语;“圆黏”作谓语,“乳际”作宾语,应在G处断开;

故应在CEG处断开。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理解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A.正确。表示被动,被/在动词前,表示说话人自己,可译为“我”。句意:反被魍魉讥笑。/你既然这样惦念(我)。

B.正确。句意:恣意放言,或可有理,不必因说话人的缘故而不采纳他所说的正确意见。/因为那个人不好或地位低下,就把他正确的言论也否定了。

C.错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不同寻常/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句意:他见到叶生的文章,认为不同寻常。/用侍奉秦国的心意去礼待天下罕见的人才。

D.正确。句意:丁公要叶生的文稿来阅读,拍案叫好。/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C“丁公引见叶生让学使认识”错,根据原文“值科试,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分析,应是丁公在学使面前称赞叶生。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同人”,志同道合的人;“好”,爱好;“益夥”,越来越多。

2“不意”,没有料想到;“憎命”,憎厌人的命运通达;“既”,以后;“铩羽”,没有考中。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1)根据材料一“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概括为:个人喜好,本身喜爱搜集鬼神故事。

2)根据材料一“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概括为:寄托个人怀抱,书写个人际遇。

3)根据材料二“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值科试,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榜既放,依然铩羽”“寝疾。……服药百裹,殊罔所效”分析,淮阳叶秀才的文章词赋在当时首屈一指;但他始终未能考中举人,叶生科试第一名。乡试放榜,叶生依然没有考中,以致最后一病不起。作者利用叶生有才但屡试不中的故事,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制度,抒发内心的愤懑。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身披香草的山鬼,引起屈原的感慨用骚体把他写进诗篇;牛鬼蛇神,李贺却嗜吟成癖。直抒胸臆,不迎合世俗,他们各有理由。我孤寂失意,犹如萤火,而魑魅争此微光;追逐名利,随世浮沉,反被魍魉讥笑。虽无干宝之才,一向却痴迷于奇异之事;颇类当年的苏轼,喜人妄谈鬼怪。耳闻笔录,汇编成书。久而久之,各地志同道合的人又通过邮件给我寄来故事,由于共同的爱好,故事汇集起来,积攒的数量越来越多。甚至说:人在中原,发生的事竟比荒蛮之地发生的更为奇异;眼前出现的怪事,竟比人头会飞的国度更加离奇。逸兴飞动,狂放不羁,在所难免;志托久远,如痴如醉,不必讳言。诚实之人,能不因此见笑吗?然而在五父衢头所听到的,或许是些无稽之谈。而三生石上的故事,颇悟因果之理。恣意放言,或可有理,不必因说话人的缘故而不采纳他所说的正确意见。

我生之时,先父梦见一个病瘦和尚,袒露右肩闯进屋中。铜钱大小的一块膏药粘在乳旁。父亲醒后,正好自己生了下来,乳旁果有一块黑痣。并且,小时体弱多病,长大命不如人。门庭冷落,如僧人凄清幽居;笔耕谋生,似和尚持钵化缘。每每搔头自念,那和尚真是我的前身吗?因果相报,不能成佛升天;而随风飘荡,转生人间,身为贫贱。六道轮回,怎么可以说没有天理啊!唯独这半夜灯光,昏昏欲灭;书斋冷清,桌案似冰。集腋成裘,妄想写成《幽冥录》的续编;把酒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实是可悲。唉!霜后寒雀,栖树无温;冷月秋虫,依栏自暖。知我者,只有那些冥冥之中的魂魄了!

材料二:

河南淮阳有个姓叶的秀才,不知道他的名字。他的文章词赋,在当时首屈一指;但是命运不济,始终未能考中举人。恰巧关东的丁乘鹤来担任淮阳县令。他见到叶生的文章,认为不同寻常。便召叶生来谈话,结果非常高兴。便让叶生在官府读书,并资助他学习费用;还时常拿钱粮救济他家。到了开科考试的时候,丁公在学使面前称赞叶生,使他得了科试第一名。丁公对叶生的前途寄予极大的希望。乡试考完,丁公要叶生的文稿来阅读,拍案叫好。没有想到人受时运命数的限制,文章憎厌人的命运通达,等到放榜以后,叶生依然没有考中。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感到辜负了丁公的期望,很惭愧,身形消瘦,呆如木偶。丁公听说,召他来劝慰了一番,叶生泪落不止。丁公很同情他,约好等自己三年任满进京,带着他一起北上。叶生非常感激。辞别丁公回家,从此闭门不出。没过多久,叶生病倒在床上。丁公经常送东西慰问他;可是叶生服用了一百多副药,根本没有效果。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画障

上官仪

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

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

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

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注】①画障:画屏。②桃花浦:暗用《太平广记》中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巧遇仙女的故事。③锦缆:鲜艳华美的船索。④尾联上句用战国时宋玉《高唐赋》中楚王梦遇巫山神女的故事,下句用曹植《洛神赋》中洛水女神之典。凌波:形容女子走路时步履轻盈。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所咏为屏风上一幅仕女图,画的是水上采菱和楼头春望的女子。

B. 诗中咏画却不提画作,而采用化静为动的手法,在静态基础上摹写更为生动的场景。

C. 颈联的“新妆漏影”“冶袖飘香”,通过妆容、服饰侧面表现女子之美。

D. 诗人赏画入迷,把自己想象成凌波微步的女神,与画中人同游于洛水之滨。

16. 《旧唐书》评上官仪的诗具有“绮错婉媚”的风格,意思是他的诗华丽秀美、和婉柔顺。请以此诗为例,谈谈对这一风格的理解。

【答案】15. D    16.

华丽秀美方面:

①景物描写华丽。首联用词色彩鲜明,“芳晨”“丽日”“珠帘翠帐”等词描绘出华丽的场景。

②人物描写华丽。颔联中“蔡女”“锦缆”等句展现女子的高贵华美形象,颈联更是从妆容和服饰上展现女子的华丽。

③用典华丽。尾联用巫山神女和洛水女神的典故,增添文化底蕴与华丽之感。

和婉柔顺方面:

①情感表达和婉,以欣赏赞叹的口吻描绘女子和景色。

②画面氛围柔顺,自然景色与女子活动等都处于优美和谐的情境之中。

【解析】

【导语】上官仪的《咏画障》通过绚丽的词藻描绘画中仕女的优雅动态及环境,蕴含丰富的色彩和美感。诗句将静态画面化作梦幻般的春日景象,呈现出唐诗特有的华丽与柔美风格,生动再现了诗人赏画时的感悟与联想。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把自己想象成凌波微步的女神,与画中人同游于洛水之滨” 错误,尾联诗人将画中的女子与巫山神女、洛水女神相比,旨在突出画中女主人公惊人的美丽,而不是诗人把自己想象成凌波微步的女神与画中人同游。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语言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华丽秀美方面:

①景物描写华丽: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芳晨”“丽日”展现出清晨的芬芳与阳光的明媚,“桃花浦”让人联想到桃花盛开、波光粼粼的水边美景。“珠帘翠帐”则是用华丽的装饰来描绘凤凰楼,色彩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华丽之感。

②人物形象华丽:诗中刻画的女子形象尽显华丽。颔联中“蔡女”“燕姬”本身就带有一种美丽女子的意味。“锦缆”突出了船只装饰的华美,女子一边划船一边唱歌;“琼钩”也是精致的装饰,体现了女子的高贵。颈联更是从妆容和服饰上展现女子的华丽。“新妆”在光影下更显精致,“冶袖”散发香气,“轻扇”和“飘香”等细节都让女子的形象充满华丽之美。

③用典华丽:尾联运用了战国时宋玉《高唐赋》中楚王梦遇巫山神女的故事和曹植《洛神赋》中洛水女神的典故。这些典故的运用,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而且将画中的女子与神话中的神女相类比,使诗歌在内容上更加华丽,提升了诗歌的艺术境界。

和婉柔顺方面:

①体情感表达和婉:整首诗在赞美画屏中的女子和景色时,情感是柔和的。诗人没有强烈的情感起伏,而是以一种欣赏、赞叹的口吻来描绘。比如在描写女子的活动时,“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只是平和地展现女子的划船唱歌、凭栏春望等行为,没有激烈的情绪表达。

②画面氛围柔顺:诗中营造的氛围是柔顺的。从芳晨丽日的自然景色,到女子的优雅活动,再到与神话中神女的类比,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柔和、优美的感觉。没有冲突和紧张的情节,无论是桃花浦的美景,还是凤凰楼中的女子,都处于一种和谐、柔顺的情境之中。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女子赴约却“_________”,令男子“_________”,刻画了人物内在心理,表现了爱情萌发时的甜蜜。

2)《项脊轩志》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让我们想象出归有光时而歌吟,时而端坐,尽享读书之乐的情景。

3)“玉”因其独特的美丽和珍贵的价值而备受古人推崇,是文人诗词创作钟爱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爱而不见    ②. 搔首踟蹰     ③. 偃仰啸歌    ④. 冥然兀坐    ⑤. 沧海月明珠有泪    ⑥. 蓝田日暖玉生烟(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见、搔、踟蹰、偃、啸、冥、兀、沧、芙蓉。

五、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语是汉文化的重要载体,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汉语方言的复杂性上体现得      A      。汉语不同方言间的差异,甚至大过欧洲不同种语言间的差异。比如说,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各自用本国语言是可以交流的,丹麦人、挪威人、瑞典人之间各自用本国语言交流也基本没有多大障碍。但一个东北人,听江西同事给家里打电话,基本上就像听外语一样,完全听不懂。好像最难懂的方言是温州话,据说抗战时期,抗日武装部队都会用温州人做情报员传递军情,根本不怕被偷听——因为听也听不懂。

按照现代通俗的分法,现代汉语可以整合划分为七大方言,即官话、粤语、吴语、客家语、闽语、湘语和赣语。( ),比如官话又分为北京官话、东北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和西南官话八大片区。其中,北京官话就是普通话的蓝本。同一方言的不同片区之间,( )。官话的不同片区间的差异就较小,互相之间是可以听懂的。但有的方言,不同片区间可谓      B     ,其中差异最大的是闽语。比如同属于福建的福州和厦门都讲闽语,但福州话属于闽东片区,厦门话属于闽南片区,彼此很难听懂。

)。①比如原住民语言的影响、时间流逝引起的自身变化和地理环境的阻隔等,②但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历史上移民带来的语言分化与聚合的影响。③比如有一种说法是,④秦朝南伐百越,大量军人、官员移民两广,促成了粤语的形成;⑤再比如,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引起了北方官话语音的变化。⑥所以,每一种方言都有它的历史原因。

有的朋友会好奇:中国有这么多方言,古代又不能像今天这样大力推广普通话,那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交流时岂不是得用翻译?是的,的确有用翻译的,特别是在与普通话差别较大的闽语地区福建。文献记载:清朝时有个叫朱潮远的官员到福建办理一个案子,堂审的时候身边就得有翻译在场,否则听不懂闽语。一国之内,不同地区的人得用翻译才能听懂对方说话,中华文化的确是太博大精深了!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 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 下列句子中的“真”与文中加点的“真”,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这幅宋人的水墨画是真的。

B. “人勤地不懒”这话真不假。

C. 黑板上的字你看得真吗?

D. 你们俩也真是,戏票都买好了,你们又不去了。

22. 请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转换成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可以增删词语,改变语序,但不得改变疑问语气和原文的意思。

【答案】18. A.淋漓尽致    B.天壤之别    

19. 甲:每一种方言下面又可分为若干片区

乙:差距有大有小

丙:方言形成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    

20. ②删去“的影响”  

⑥“每一种方言”后增加“的形成”     

21. B    22. 因为中国有这么多方言,而古代又不能像今天这样大力推广普通话,所以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交流时岂不是得用翻译?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此处需表达的是汉文化的博大精深”被汉语方言的复杂性得以进行充分地展现,故用“淋漓尽致”。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

B处,由前句官话的不同片区间的差异就较小,互相之间是可以听懂的”及此句的“但”可知,此句需要表达的是与“有的方言,不同片区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故用“天壤之别”。天壤之别:极言差别之大。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由“可以整合划分为七大方言,即官话、粤语、吴语、客家语、闽语、湘语和赣语”可知,上文提到七大方言的划分,又由下文“官话又分为北京官话……和西南官话八大片区”可知,此句应该是起到过渡作用,引出下文进一步介绍这七大方言的内部细分,因此可填“每一种方言下面又可分为若干片区”。

乙:本空是对同一方言的不同片区之间”方言情况的概述,结合下文“官话的不同片区间的差异就较小”“有的方言,不同片区间可谓天壤之别”可知,此句强调的是同一方言的不同片区之间的差异程度不大相同,有大有小,因此可填“差距有大有小”。

丙:根据结构可知,此句是该段文字的引导句、总领句。结合下文比如原住民语言的影响”“比如有一种说法是”“再比如,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分别叙述和最后一句“每一种方言的形成都有它的历史原因”的总结,可知,本空的内容需要总结下文提到的方言形成的多种因素进行总括概述,因此可填“方言形成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句式杂糅,将“因素”与“的影响”同时使用,杂糅在一起,需删除其一。因前文中有“原住民语言的影响”,为了避免重复,此处可删去“的影响”。

⑥搭配不当,主语“方言”和宾语“历史原因”搭配不当,不是“方言”有历史原因,而是“方言的形成”有历史原因,故改为“每一种方言的形成都有它的历史原因”。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语境义的能力。

文中:副词,表示确实、的确。

A.形容词,表示是真实的。

B.副词,表示确实、的确。

C.结果补语,表示看得清楚。

D.副词,表示程度,含有责怪的意思,相当于实在竟然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原句为疑问句式,要求通过因果关系进行重组,保留疑问语气。

前一句有这么多方言古代不能像今天这样大力推广普通话是原因,后一句那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交流时岂不是得用翻译?是结果。

因此可以转换为因为中国有这么多方言,而古代又不能像今天这样大力推广普通话,所以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交流时岂不是得用翻译?的复句。

六、作文

23. 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荀子《劝学》有言: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成功没有秘诀,贵在永不放弃,任何事业都是成于永不放弃,而毁于半途而废。

材料二:高铁院士王梦恕被成昆铁路塌方事件深深刺痛,他放弃了一直钟情的桥梁设计专业而转向隧道工程专业,采用了新的隧道施工技术,大大加快了工程速度并降低了投入。

材料三:湖南登山队39岁的范江涛、54岁的谢如祥为了实现登顶珠穆朗玛峰这一梦想,历经多年从身体到心理的准备。2023518日,就在攀登到珠峰海拔8450米的位置时,他们看到一个女性登山者倒在那里。离登顶就差400米,且身体状态正常和氧气充足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放弃,经过4个多小时的救援,终于将生命垂危的攀登者安全救到营地。

人生路上面临许多选择,有时坚守,有时放弃。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放弃和坚守

青春,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是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曲,也是人生中最美丽的时光。面对青春的画卷,我常常思考,我是应该选择放弃,还是坚守?

放弃并不意味着懦弱。正如一位名人所说:“有时候,放弃是一种智慧。”当我们遇到困难,面对无法克服的难题时,我们选择放弃,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此认输。相反,放弃是为了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寻找更合适的方法和途径。正如古人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有时候,适时的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然而,我也意识到,坚守同样重要。因为只有坚守,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正如那些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一样,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坚守在教育一线,为孩子们的未来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他们的坚守,不仅点亮了孩子们的希望之光,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正如那句俗语所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们的坚守,正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

坚守与放弃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一位名人曾言:“成功就是每天比昨天更努力一点点。”这正说明了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既要学会放弃,又要坚守自己的目标。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而坚守则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中国的脱贫攻坚战是一场全党上下齐心协力、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的战役。虽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正是由于各级干部和群众的坚守和努力,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让贫困地区的人民过上了更好的生活。所以只有坚持,才能看到希望。

面对灿烂的十八岁的青春画卷,我们应该坚定地说:我会坚守我的梦想,不会轻易放弃。因为只有坚守,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只有坚守,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只有坚守,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放弃和坚守都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的。放弃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此认输,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坚守并不意味着我们固执己见,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功是一种态度。”让我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既要学会放弃,又要坚守自己的目标。在青春的画卷上,用我们的汗水与努力,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思辨类材料作文题。

题目由“话题材料”“引语提示”“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三则材料。材料一中,荀子所说的这句话意思是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在作者看来,持之以恒的努力,远远比聪颖的天分重要得多,由此可见,作者在材料一中突出强调了事业成功在于坚持的观点。材料二、三中的放弃也都是值得肯定的选择。材料二中,从事铁路和隧道工作40多年来,高铁院士王梦恕历经了无数次人生抉择。这些抉择里有坚持也有放弃,而材料所展现的则是王院士为了祖国的需要而做出放弃选择的案例。材料三中,湖南登山队39岁的范江涛、54岁的谢如祥为了实现登顶珠峰的梦想历经多年一直在坚持,然而,当面临生命的抉择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梦想,拯救他人的生命。这一个放弃,让我们看到了人道主义的光辉。第二部分引导语“人生路上面临许多选择,有时坚守,有时放弃”,暗示了写作方向。考生应该根据引导语确定文章的立意方向是对坚守和放弃的肯定,并具体阐述选择二者的原因和条件。

考生展开论述时要明确,何时应该坚守,何时应该放弃,应该坚守什么,应该放弃什么。无论取材何种“坚守”和“放弃”,务必指向坚守者和放弃的心灵,展示无形的底线,渗透进自己的感悟和深思。比如可从是什么的角度思考当放弃什么,比如:躺平、佛系、得过且过等等;当坚守什么,比如:善良、勤奋、努力、上进等等。可以从怎么办的角度思考,当如何放弃,如何坚守等,比如:思想端正,明确自己的放弃和坚守;不怕苦不怕累,坚定自己的选择等等。要注意若是仅从一方面论述“坚守”或“放弃”,对另一方面只字不提,这是没有准确理解题目内容和要求,偏离了写作的中心。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坚守该坚守,放弃应放弃的。接下来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放弃是一种勇气,它让我们丢掉了前行路上的无用重量,更好地坚守心之所向,带人冲破黑暗中的枷锁;坚守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能使人抛却世俗去往心中的桃花源;默默坚守,不畏放弃,方能绘出精妙的人生蓝图。

立意:

1.坚守诚可贵,放弃亦美好。

2.放弃另一种坚守。

3.坚守与放弃相携,走好人生之旅。

4.既要坚守心中美好,又要学会放弃身外之物

领取完整资料下载链接


【我的新书,家有小学生的朋友可以备一本】

往期代找资料

👇👇点击蓝字查看
【试卷】2024年10月,江苏名校卷集锦
🔥【试卷】2025届高三上学期辽宁省沈阳名校试卷集锦
【试卷】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试题
🔥【试卷】2025年11月,期中考试试卷集锦
【试卷】江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2024届“皖南八校”高三联考
🔥【试卷】2025届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试卷】衡水中学2024年高三上学期语文二调考试试题
🔥【试卷】山东省淄博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练习卷
【试卷】2024届湖北省七市州高三年级联合统一调研测试
【试卷】上海市浦东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二、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试卷】“皖豫名校联盟”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考试
🔥【试卷】2025届吉林省九师联盟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试卷】信息卷(3套)-2025年1月八省联考语文备考信息卷(新高考八省通用)
🔥【试卷】2025届九师联盟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原卷+解析)
🔥【试卷】2024届九师联盟高三3月质量检测(新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原卷)
🔥【试卷】2024年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试卷】2024届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
【联读课件】《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
🔥【试卷】2024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
🔥【试卷】辽宁省七校2024-2025学年 高一/高二/高三 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卷
🔥【试卷】2024年普通高考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
🔥【试卷】辽宁省大连市二十四中学、大连八中、辽宁省实验中学等五校联考语文试题
🔥【资料+课件】课本单元作文同步范文
🔥【试卷+课件】2025届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语文试卷
🔥【试卷】2024届八省八校T8联考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试题+解析+课件+作文范文)
【试卷】河北省衡水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综合素质评价二
【资料】诗词大会题库
【课件+学案】文言文特殊句式
【试卷】2024学年第一学期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高三年级10月联考
【试卷】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试卷】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试卷|资料|课件:联考试卷、文言文翻译
试卷|资料|课件:联考试卷+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复习课件、训练……
【试卷】重庆市“名校方案联盟”2024-2025学年度2025届高三上10月大联考语文
🔥【试卷】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联合考试
【试卷】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2025届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
【字体】给电脑安装好看的字体
【视频素材】2024感动中国颁奖典礼
【群文联读】《苏武传》+《屈原列传》|课件+教学设计+说课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领取下载链接

【有惊喜!】

(不会领取也可以加我微信:zhangfan033 暗号:“代找”)

👇👇

芦苇语文
1、分享语文精华知识。2、点滴积累经典好题。3、古诗文的经典精读。4、作文素材精编示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