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次,改善体虚的机会到了

健康   2024-10-08 09:46   河南  

小长假刚结束,寒露就来了。


入秋后,物候会有两个明显的转变,第一步是转凉,“露凝而白”,也就是白露;第二步是变寒,“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也就是寒露。



寒露,是24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这股初生的“寒意”,大家感受到了吗?


寒露,顺应天时收敛阳气

改善体虚体质的好机会


每年到了寒露,我都要提醒大家注意收敛阳气。


尤其是体虚,一换季就容易感冒,免疫力低的朋友,这是一年一次真正改善体质的机会。


春夏时,阳气向外散发,能把身体深处的寒邪、瘀滞都统统顶出体外,比如阳气最旺的三伏天,就是排寒气的最佳时期。


到了秋天,阳气向内收敛,对人来说,则是相当于给身体蓄积能量,配合上冬天肾脏的固藏作用,可以让身体受到阳气的充分濡养,提高免疫力,来年就不会给寒邪、病邪入侵身体的机会。



寒露到霜降这一个月,是全年收敛阳气最快,也是最后的时间。


阳气没有收敛好的朋友,因为身体蓄积的能量不够,深秋,乃至冬天,身体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这些不适应的情况:


更容易感受到“秋燥”


阳气没有收敛好,五脏六腑缺少阳气濡养,正气就会变得虚弱。因为只有五脏六腑的气血顺畅运行,正气才能保持充足的状态。


正气是相对邪气而言的,人的正气不足了,面对秋天的“燥”邪、“寒”邪,抵抗力也会不足,比起普通人来说,更容易出现秋燥的情况,开始咳嗽、便秘、皮肤干干的,老是起皮。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朋友明明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的容易被秋燥影响,有的却不会。


有虚热的情况


阳气没有收敛好,就会一直浮在体表,这时候,人很容易感觉自己有虚热的情况。


口干干的,舌头和脸蛋微微发红,尤其是中午睡完觉之后,会觉得身体发热,严重一些的,还会有失眠的情况。



容易拉肚子

夏天时,阳气浮在体表,五脏六腑相对空虚,很容易出现拉肚子的情况。而到了秋天,阳气开始收敛,脾胃虚寒的情况也能够及时得到缓解,身体会自发的调整到接收进补的状态。


但如果阳气没有及时收敛,脾胃依旧虚寒,不管我们吃什么滋补的东西都容易出现拉肚子的情况。



冬天容易肾气虚


除了脾胃外,肾脏也没能得到濡养。等到了冬天,转为以肾脏为主时,不少朋友就会感觉肾气虚,开始腰腿酸软,很难以集中精力学习、工作。


所以这段时间,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收敛阳气。


来一碗秋天的五谷杂粮粥

增强身体的收敛能力

秋天的五谷杂粮,在春夏时吸收了饱满的阳气,秋冬时,将自己积攒了一年的能量紧紧包裹在一颗颗小果子中。


因此,秋天的五谷杂粮是集精华所在,是植物最具有营养的部分,能够为五脏六腑提供满满的动力。



花生、山药、百合、粳米这些我们常吃的食物,大多都是植物的种子,所包含的生命力都是最强的。


这些食材恰巧在寒露时节上市,因为带着秋收的喜气与温暖,会比陈货更滋补。在小长假吃的太杂的我们,脾胃会比较倦怠,消化不好,此时如果能够喝上这样一碗好消化的寒露粥,也能减少脾胃的压力。



食材:粳米 一小碗 /  干百合 15g / 花生 20g / 山药 30g


做法:

1、将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最好是切小一点,煮的时候可以更快软糯。

2、将粳米稍微淘洗一下,晾干,放在锅里炒一炒,炒到带着点微黄就好。花生、百合洗净备用。

3、取一口锅,把所有材料放入锅中,用大火煮开,转小火,熬煮一个小时。



睡前热水泡脚,有敛阳之效

民间有句俗语“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邪在此时,最容易从下往上侵入身体。


所以这时候除了要做好保暖,不再穿露脚踝的裤子,也建议大家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泡一泡脚。


中医认为脚为精气之根 ,防寒保暖要从脚做起,否则阳气受损,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或凝结阻滞不通。保暖双脚,既是护住我们人体的精气之源。



预防足部寒邪侵袭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用热水泡脚至微微汗出,可加花椒、生姜、艾叶煮水泡脚,可以祛除寒冷,更有改善脚局部的血液循环功能,既可预防感冒,又可护卫阳气,鼓舞正气。



寒露到了,冬天也就不远了,我们也要开始准备抗寒了。


不过天气虽然越来越冷,但裹上温暖柔软的衣物,身在四季更迭的旅途中,我们又会迎来新的景色、新的心情、和新的故事。



此时,趁着天还清,水也明,一起去感受深秋的尾声吧~


—end—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店下单购买姜糖膏、四神汤、古法红糖、龙牙百合、湘莲子。了解更多请添加微信18638505178

怀府姜糖膏
怀府姜糖膏选用道地原料,用心传承好膏方,让更多人受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