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语圈的万圣节,说点你不知道的

文摘   社会   2024-10-31 17:53   西班牙  
一年一度的万圣节又到了!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All Hallows' Day)在西班牙,在西班牙语里,也被称作“诸圣日”(El Día de Todos los Santos)。

诸圣日绘图,图自:维基百科(Wikipedia)

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把每年的11月1日定为新年伊始,而10月31日就是新年前夜,也是严酷冬天的开始。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家,在活人身上找寻机会再生,这被看作是死后重生的唯一希望。

凯尔特人担心邪灵会给人类制造麻烦,所以决定在万圣节的晚上打扮得和精灵鬼怪一样,甚至给予其糖果,食物,甚至钱财,以换取好感和好运,避免被侵害。就这样,有了传统活动“不给糖就捣乱”(Trick-or-treating)。

万圣节活动,图自:www.marthastewart.com

在夜晚过去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

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有一个名叫杰克(Jack)的醉汉,爱恶作剧。在万圣节当日,他设圈套将魔鬼困在一棵树上,逼其许诺不让自己进入地狱,但在杰克死后,因为他不信神,也无法升入天堂,为了协助杰克找到返回人间的路径,魔鬼给了他一块燃烧的炭,放在以大红萝卜雕刻成的灯笼内,从此,杰克永远带著灯笼流浪人间,寻找回爱尔兰的路。

万圣节南瓜,图自: https://historia.nationalgeographic.com.es/
萝卜做成的杰克灯笼(Jack Lanterns)后来随着爱尔兰人传到新大陆,人们发现美洲更盛产南瓜以便不吃拿来糟蹋,同时南瓜比萝卜更适合雕刻,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南瓜灯(Linterna de calabaza)。

所以,其实现代意义上的“万圣节雕南瓜灯”,“不给糖就捣乱”更多的是来自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覆盖的不列颠群岛和北美。当英语文化和针对小孩子的现代消费主义盛行于世,身处西欧,深受天主教影响的西班牙也开始逐渐将北美妖魔鬼怪游戏的世俗表现形式结合到传统天主教万灵圣徒之日的纪念节日中。

拉丁文化的“诸圣日”

其实,西班牙各大区,拉丁美洲以及整个西语世界也都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方式庆祝“诸圣日”,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西班牙的南瓜灯,来源:www.tandemmadrid.com
通常来说,11月1日在西班牙的各个教堂都会进行非常特殊的弥撒来悼念逝者。之后西班牙人全家团聚,分享美食,共叙家常。

Cataluña: La Castanyada
加泰罗尼亚:呼呼,栗子好烫手

10月,巴塞罗那的兰布拉大道 (La Rambla)已飘起了栗子和烤红薯的味道,这预示着栗子节(Castanyada)的到来(10月31日到11月1日),这个流行于加泰罗尼亚、阿拉贡、瓦伦西亚和巴利阿里群岛的传统节日最早可以被追述到18世纪。

加泰罗尼亚炒栗子,图自:www.magradacatalunya.cat
就像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万圣节和墨西哥的亡灵节一样,栗子节起源于古老的丧葬仪式。据说,吃某些食物的传统源于为通宵守灵保持精力补充能量。

当教堂的钟声敲响,人们祈祷,祈祷间隙,开始一边剥栗子(真的是为了补充能量,认真脸).....一边和亲友围着炉火,聊起逝者的轶事和八卦(这真的很西班牙)。也有传言说,为祖先的亡灵准备食物,让篝火燃烧一整夜,以便祂们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能吃饱穿暖。


在板栗夜,红薯也可以在同一火堆上烤,与此同时还要准备糕点——果仁酥皮(Panellets),最初是用糖,生杏仁粉,鸡蛋和柠檬皮制成质地松软的甜面团,在外部涂上蛋清,粘上松子(piñones),椰蓉(Coco rallado)或者杏仁(Almendra)。这些食物通常与麝香葡萄酒(Vino Moscatel)搭配。


炒栗子,图自:https://aerobusbarcelona.es/
在加泰罗尼亚有一句俗语:

祝诸圣,栗子和果仁酥皮!(“Per Tots Sants, castanyes i panellets.”)

栗子酥皮饼,图自:www.timeout.es
概括这个节日的,竟然是吃的,而松子酥皮,杏仁酥皮和椰蓉酥皮究竟哪一个口味更佳,嘉泰人民内部至今还存在着争议。


Cádiz: La Fiesta de los Tosantos
加迪斯:节日怎么能少了轰趴?


作为阳光明媚的南部的城市,加迪斯随时都充满欢声笑语和聚会轰趴,人们直接把“诸圣日”改名为“诸圣轰趴”(La Fiesta de los Tosantos),“Todos los santos”缩写,只强调“Fiesta”,正好映射出南部人民的豪放性格。

除了歌舞伴着美酒的传统项目以外,有一个颇具特色的庆祝方式,即为菜场手办(Concurso de Exornos de Puestos)。

加迪斯万圣节菜场手办,图自:www.diariodecadiz.es

加迪斯万圣节菜场手办,图自:www.diariodecadiz.es

为了迎接节日的到来,加迪斯的菜场除了张灯结彩以外,每个摊位都会把自己的商品打扮一番,水果、蔬菜、甚至猪头、鱼肉都会被拟人化,成为cosplay的主角。

加迪斯万圣节菜场手办,图自:www.diariodecadiz.es

加迪斯万圣节菜场手办,图自:www.diariodecadiz.es

摊位的装扮和场景各有各的主题,有针砭时弊,讽刺政客的黑色幽默风格,也有走卖萌可爱路线,颇有微型法雅(Falla)的意思。这些作品还会接受当地居民的参观和品鉴,政府也会煞有其事地举办开幕式及颁奖典礼。


万圣节颁奖典礼,图自:https://vivaarcos.es/

逛完菜场后,难免有些疲倦,那么富含糖分和油脂的圣骨饼(Hueso de Santo)和布努埃洛(Los buñuelos de viento)可以迅速填补胃的空虚。

“圣人的骨头”长相和名字都惊悚,它由杏仁面卷蛋黄酱,压成骨头的模样,最初起源于17世纪的瓦伦西亚。

圣骨饼,图自:《西班牙人》(El Español)‍‍‍‍‍‍


至于布奴耶罗,是一种油炸面团,里面充满了奶油,巧克力或其他馅料。据说是由费利佩二世的厨师发明的。传说吃这种下过油锅的点心就可以将灵魂从炼狱中解救出来。


布奴耶罗,图自:https://canalcocina.es/


Alcalá de Henares: Don Juan

阿尔卡拉:我有文化我自豪


作为守着马德里长大的老牌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坐拥塞万提斯故居以及红衣主教建立的大学,阿尔卡拉的文化历史气息充满城市的每个角落。


戏剧《唐璜》已经在主教花园上演了35年,面对成千上万的游客,经典被发展演绎成各种形式。


戏剧《唐璜》,图自:https://lalunadelhenares.com/


唐璜(Don Juan)是西班牙家喻户晓的人物,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它即代表着文艺复兴提倡人性解放的闪光点——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情圣,也表现出保守主义痛斥的坏污点——四处留种,把妹无数的流氓。


提索·德·莫里纳(Tirso de Molina)在《塞维利亚骗子与石像客人》(El burlador de Sevilla y convidado de piedra)中写道,唐璜为勾引一贵族少女杀害了他的父亲贡萨罗(Don Gonzalo),后来贡萨罗的幽灵在与唐璜握手时将其拉下了地狱。


2024戏剧《唐璜》海报图自:Google

可以说这个戏在万圣节期间表演就相当应景了。

Madrid:Capital internacional

马德里:多元化,容古今


万圣节期间,马德里的公墓会被鲜花妆点得五颜六色。


阿尔穆德纳公墓,图自:Google


在著名的阿尔穆德纳公墓(Cementerio de la Almudena)漫步并不会感到恐怖,反而是一场历史和艺术之旅。


阿尔穆德纳公墓,图自:www.esmadrid.com


墓园极其华丽,占地120英亩,园内坐落着万神殿教堂纪念碑和各种雕塑,其中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这里也展示着各种建筑风格——新哥特式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折衷主义......


阿尔穆德纳公墓,图自:Google


西班牙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大多都埋葬在这里,例如197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家阿莱克桑德雷·梅洛(Vicente Aleixandre),作家达马索·阿隆索(Dámaso Alonso),皮奥·巴罗哈(Pío Baroja)和贝尼托·佩雷斯·加尔多斯(Benito Pérez Galdós);政治家,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总统尼塞托·阿尔卡拉-萨莫拉(Niceto Alcalá-Zamora)等。


阿尔穆德纳公墓,图自:Google


人们会把花朵放在坟墓、壁龛和墓碑前,缅怀亲人,这和我们的清明节是多么的类似。


在这里,你会遇到化妆成鬼魂的艺术家在表演。‍‍‍‍‍‍‍‍


墓园管理员在表演《浮士德》,来源:《世界报》(El Mundo

也有可能邂逅那些生前有才有趣的灵魂。


阿尔穆德纳公墓,来源:https://efeagro.com/
到了夜晚,烛光映衬的不是恐怖,而是一种恍惚的温暖,似乎也是在告诉人们,死是生的永恒。‍‍‍‍

夜晚的阿尔穆德纳公墓,图自:Google


马德里也有著名的鬼屋——七烟囱之家(Casa de las Siete Chimeneas),这是见证马德里历史最重要的建筑物之一,建于1574年到1577年之间,1980是厄基约银行(Banco Urquijo)总部,现在则为西班牙文化部所在地。


七烟囱之家,图自:维基百科(Wikipedia)


这座建筑背负着一段皇室的丑闻。


传说西班牙历史上最雄才大略的君主国王费利佩二世垂涎民妇艾莲娜(Elena),于是有意建造了这个建筑,并“好心”安排她与爱人,自己手下一名军官成婚,国王随后将艾莲娜的丈夫派往荷兰前线。不久后,不幸的消息很快传来,军官战死疆场,刚刚新婚不久的艾莲娜成为寡妇,国王本以为可以就此金屋藏娇,将她玩弄于股掌之间,但是没想到艾莲娜伤心欲绝,忧愤而亡。此后,开始有人说他们看到了艾莲娜的的鬼魂游荡在屋顶上,手持火把,不断地在胸前划十字,伤心地捶胸,甚至用手指向费利佩二世居住的皇宫的所在地,表达怨恨。


七烟囱之家,图自:https://unbuendiaenmadrid.com/


二十世纪初,一家银行对建筑内部进行施工装潢时,在地下室里发现了一具女性骨骸和七枚费利佩二世时期的硬币。到了1960年,又找到了一具无名男性骨骸。

七烟囱之家,图自:《先锋报》(La Vanguardia)

这栋建筑有七个房间,各连接着一只烟囱,有人将此解读为七宗罪(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暴食及色欲)。四百年来,钱权缱绻,爱恨情仇的故事,并没有随着时间被人遗忘。


在马德里的地下,有一座大名鼎鼎的幽灵车站——昏黄的照明灯,惨白色的磁砖墙、豆绿色售票小屋、吱吱作响的木制闸机、穹顶的滴水,还有暗不见五指的隧道尽头……


钱贝里地铁站,图自:马德里大区官方网站


这就是马德里最古老的,也是这套拥有上百个站台的南欧现代化大都会繁忙的地下交通网上唯一一个列车不经停的特殊地点——荒废了四十多年的钱贝里(Chamberí)“幽灵车站”

作为马德里地铁1号线的一部分,它建于1919年10月17日,是最初组成马德里地铁网络的八个主要车站之一。

钱贝里地铁站,图自:Traveler


钱贝里(Chamberí)车站位于马德里市中心,这个区域曾经居住着达官显贵。人们需要一座既优雅美观,又方便实用,更要符合现代大都会气质的站台。设计师用大拱圈套小拱券、瓷砖、壁画等,营造了在当时看来摩登,现在也不落伍的氛围。


马德里幽灵车站,来源:www.esmadrid.com


在105年前的西班牙,地铁还还是个非常新的概念,为了减少公众对其可能产生的抵触,建筑师在前厅、通道和站台等与乘客接触的空间采用了明亮、多彩和发光的装饰,大量使用了白色和钴蓝色的瓷砖面板和其他陶瓷制品。


钱贝里地铁站检票口,图自:Azulejos Peña

西班牙内战期间,钱贝里像一些其它地铁站一样被临时改建为仓库和空袭避难所。

大量难民的涌入让这里笼罩上一层悲伤的阴影,虽然说车站明明发挥了为人们提供安全庇护的作用,但人还是多少有些迷信和喜新厌旧的。


内战时期的马德里地铁避难所,图自:《世界报》(El Mundo)


20世纪60年代间,随着客流量的增加,马德里地铁公司决定将1号线的车站从60米延长至90米,以便投入运量更大的新型列车。由于钱贝里地铁站位于弧形地带,且毗邻毕尔巴鄂站(Bilbao)和伊格莱西亚站(Iglesia),在技术上无法进行进一步的扩建,因此公共工程部索性决定将其关闭,并在临近的两站设置了新的通道。


钱贝里地铁站,图自:《先锋报》(La Vanguardia)


关闭却难以被抛弃和遗忘。在车站闲置的四十多年里,由于这里弧形的轨道极其特殊,因此每次列车经过时都必须减速通过站台。乘客在车厢里每每都能感觉到一种莫名的紧张感——列车不知为何,突然刹车了……


不仅如此,车站位于卢查纳大街(Calle Luchana)的树篱和花园正下方,这里没有做防水处理,因此湿气渗入,让人不寒而栗。


钱贝里地铁站,图自:《世界报》(El Mundo)


车站的外部出入口也被围墙封锁,通道内还保留了许多当时的日常用品——褪色的广告海报、旋转栅栏,甚至是垃圾箱中没来得及清理的车票……这些“诡异”的物品无一不在提醒着人们,似乎一直有什么东西在活动?


马德里地铁Logo,来源:www.vidademadrid.com


2002年,一群低素质破坏分子闯入,对内部的装横进行了严重的破坏,所有的设施和海报无一幸免。也正是因此,原本虽然废弃,还算整洁的车站变的破烂不堪,阴森恐怖。


改造前的钱贝里车站,来源:X(#lugaresabandonados)

破坏反而促成了重视。

人们终于想起了这个为他们父辈祖辈服务多年的老伙计,2006年,修复工作开始。2008年3月25日,车站新入口落成,并转变成博物馆重新向公众开放。


钱贝拉地铁站的修复工作,图自:《世界报》(El Mundo)


如今的钱贝拉车站虽经过了完美的修复,但基本保留当年它被废弃前后的风格,四周的墙壁里仿佛还回荡着从过去穿越而来的声音,那仿佛是来自遥远战争时避难人群的喧嚣;早高峰时熙熙攘攘乘客的脚步声;又或是破坏分子们的尖叫……


凭借其私密和心跳的属性,让很多热恋中的年轻人趋之若鹜。


《街区》电影剧照,图自:电影《街区》(Barrio)


气氛使然,1998 年费尔南多·莱昂(Fernando León)导演的电影《街区》(Barrio)和 2010 年埃米利奥·阿拉贡(Emilio Aragón)导演的电影《纸鸟》(Pájaros de Papel)都曾在此取景。

关于这个古老的车站,还一直有一个都市传说——

老人们说, 1966年当该站大门关闭的那一天,一位神秘的旅客被永远遗忘在了站台上。他身穿黑色的风衣,打量着墙上的时刻表,当几个日夜过去,无数辆地铁从他眼前呼啸而过,却没有一辆停下来带他踏上回家的路。于是,神秘人便卧轨了,此后成为了鬼魂,去恐吓那些对他视而不见的人……

幽灵车站故事传说,图自:Time Out


没有人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假,但车站里些许奇怪的现象吸引着图刺激的年轻人一探究竟——


你胆子大吗?能证明你爱我吗?爱我就带我去钻“幽灵”车站吧!


“幽灵”车站里的主题活动,来源:Pozuelo IN

如今,这个神秘的传说变成了钱贝里车站万圣节活动的主线,每到这一天,这个车站都会免费开放。


“幽灵车站”万圣节活动,图自:Interes Madrid

万圣节期间,如果想在马德里体验纯正美式恐怖,可以前往华纳公园(Parque Warner Madrid)。

华纳公园万圣节活动,图自:https://planesconhijos.com/


作为一个和希区柯克蝙蝠侠超人闪灵小丑、死神来了等恐怖悬疑元素关系密切的电影公司旗下的主题公园,玩的就是心跳。

Mexico:Día de los Muertos

墨西哥亡灵节:生死永恒


说到西语世界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不得不提到墨西哥亡灵节(Día de Muertos),与其说这是个祭奠死者的节日,不如说是墨西哥人民的狂欢。


墨西哥亡灵节,来源:https://expansion.mx/tendencias


还记得斩获第九十届奥斯卡的动画电影奖的《寻梦环游记》(Coco)吗?这部以亲情、梦想、死亡和纪念为主题的动画影片感动了全世界,正是以墨西哥亡灵节为背景。


电影《寻梦环游记》剧照,图自:《寻梦环游记》


墨西哥亡灵节是印第安土著文化和西班牙文化结合的产物。当地土著人的亡灵节在每年七八月间,他们认为,只有善待亡灵,让其高高兴兴地回家过个节,来年活着的人才会得到亡灵保佑,无病无灾,庄稼也会大丰收。


西班牙人来到美洲大陆后,把西方的“诸圣节”与土著的亡灵节以及当地的陪葬和祭祀风俗结合起来,创造了今天的亡灵节,日期定在11月1日和2日。如今在墨西哥,每年的11月1日是“幼灵”节,是怀念故去的孩子的节日,2日是“成灵”节,是大家缅怀故去的成年人的日子。


墨西哥亡灵节祭台,图自:www.semana.com


虽然11月1号亡灵节才正式开始,但10月31日晚上,墨西哥人会携家带眷,戴上骷髅面具或画上骷髅妆,拿着棉被枕头以及饮料食物到墓地守灵,缅怀故去的亲人,跟着已逝的亡魂一起过夜,等待着午夜12时教堂的钟响12下,迎接亡灵回家。


墨西哥亡灵节祭台,图自:https://masdemx.com

与中国的清明节相似,墨西哥亡灵节也会供奉一个祭坛。上面会摆满祭品来引导逝去亲人的幽灵回到家中:水、食物、全家福和蜡烛。用来装饰祭坛的花主要是“亡灵之花”——万寿菊(Cempasúchil)。在墨西哥,万寿菊象征着太阳的光芒。所以从祭坛到墓址,一路上都撒满了“亡灵之花”的花瓣,让明黄鲜艳的万寿菊为逝者铺上一条回家的路。


万寿菊,图自:https://hipertextual.com


墨西哥的小学课本上这样写道:“亡灵节是我们为纪念那些已经不和我们在一起的人举行的节日,这不是一个悲伤的节日,而是一个充满色彩的节日。”(El Día de los Muertos es una gran fiesta en todo el país, no es un día para la tristeza, sino para la comunidad, para la convivencia”)。人们祭奠亡灵,却绝无悲哀,甚至载歌载舞。

墨西哥亡灵节列队,图自:https://polyglottes.org


近年来,借着电影的影响力,以及墨西哥旅游局的大力推广,每年的11月1日和2日都会有来自全球的几万人汇集在墨西哥,和当地人民一起为死亡狂欢。今天,墨西哥的这个节日已经被宣布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德里的墨西哥亡灵节祭台,图自:《国家报》(El País)


在马德里的墨西哥之家(Casa de México en España)可以体验原汁原味的亡灵节,每年都会设立祭坛(Altar de muertos),象征着节日的气氛。


墨西哥亡灵节祭台,图自:www.eldiario.es

墨西哥人的死亡艺术最为洒脱,在这里,各式鲜花和雕塑五彩缤纷,仿佛连起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2022年马德里的墨西哥亡灵祭坛,来源:https://madridsecreto.co

自 2018 年以来,西班牙马德里墨西哥之家基金会每年设置的亡灵祭坛(Altar de Muertos)几乎成了这个季节的经典。

根据墨西哥之家提供的信息,今年的祭坛将从10月2 日设置到11月10日。

2024年特殊的万圣节

2024年万圣节到来前夕,西班牙南部和东部遭受了严重的暴雨和洪灾,截至11月31日之前,灾害已经带走了近60人的生命,其中有华人失踪。


瓦伦西亚洪水,来源:《国家报》(El País)

与此同时,在大西洋另一边的西语国家厄瓜多尔又在遭受干旱,水力发电厂因为蓄水不足无法发电,很多大城市的办公楼不得不启用汽油和柴油发电机。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生命显得无比脆弱。


热爱生活,珍惜当下


每个国家,每个文化,甚至于每个人对于死亡以及死亡的态度都有所不同。


中国传统的七月中元节与西方的万圣节相仿,在鬼节这段时间里,就连盗匪都忌讳做出格事情,就是为了避免晦气。我们的民间信仰告诉大家对于鬼怪之事最好敬而远之。传统西班牙人也表示,像洋基佬那样将自己伪装成亡灵、幽灵或其他恐怖人物,并不完全符合西班牙的文化习俗。


保守传统的人或许认为把这个纪念逝者的日子包装成一个狂欢、刺激、放任的节日是不对的,但是在商业利益的推波助澜下,万圣节被哄抬成了与圣诞节和感恩节齐名的世界三大狂欢日,每年此时,在夜色的掩护下,年轻的荷尔蒙蠢蠢欲动。


其实,死亡对于人类来说从来不是遥远陌生的事。

奥克塔维奥·帕斯,图自:www.nuevarevista.net
如果把我们这颗星球上亿年的历史看作24小时,人类的文明史不过区区几秒,在这几秒钟里,发展和死亡是我们永恒面临的主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类的文化就是在诞生和消亡中曲折反复,螺旋向前。

我很赞同墨西哥本土文学巨匠奥克塔维奥·帕斯(Octavio Paz)说过的一句话:

“只有死亡才能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

埃德加·爱伦·坡,图自:www.diariodesevilla.es


对于生性浪漫的人,正如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所说:


“面对死亡时要勇敢地看着死亡,然后请他喝一杯。”


巴勃罗·聂鲁达,图自:https://arainfo.org


还有巴勃罗·聂鲁达(Pablo Neruda)的经典名句:


Es tan corto el amor, y es tan largo el olvido.


对于唯物主义者,有一句话应当永远记在我们心里,那就是: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

马德里万圣节,图自:www.eldiario.es

人们常说,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理上的死亡。第二次是下葬时,人们来参加葬礼,怀念和告别,宣布他的社交属性消失了。第三次是没有人再记得,这时候,这个人在茫茫宇宙中的痕迹永远消失。


有的人,真正永远离开了我们的世界,有的人,还活着,但选择消失在了某些人的生命里。


如果你和我们一样流浪在外,别忘了在这个日子,给值得你惦记和惦记你的人分享一句:


沐浴阳光,拥抱健康,热爱生活,珍惜当下。




今日西班牙
西班牙社会热点、教育留学、文化时尚、生活服务资讯,优秀项目资源开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