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县大围河爱心公益联盟协会
爱心浇灌团结花
在廊坊市文安县大围河回族满族乡,常年活跃着一支志愿者队伍——文安县大围河爱心公益联盟协会。协会成立于2017年,是一个由多民族青年自发组建的志愿服务组织,现有在册会员167名,来自个体工商户、教师、律师等行业,其中回族、满族成员占总数的63%。协会成立7年来,累计提供志愿服务5.85万小时,献血量超过100万毫升,筹集救助资金35万元,服务各族群众3600余人次,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爱心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协会2021年被命名为河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2年被评为河北省先进志愿服务组织。
协会被授予廊坊市无偿献血先进公益组织。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
协会主要发起人陈骁是当地土生土长的“90后”回族青年,也是一名个体工商从业者。热心公益的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萌生了建立联盟的想法,在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爱心公益联盟协会应运而生。
从“人老了,就怕没人管”到“不怕,有爱心联盟呢”,70多岁的独居老人马玉伏充满感激。协会成立“寸草心爱老敬老志愿服务小分队”,常年坚持帮助病残、孤寡老人,既解燃眉之急,又解长期所需。定期为老人们理发、整理房间,送去生活必需品,让老人们不再孤独。
协会自成立以来接续开展“爱心进校园”“爱心有温度”等系列活动,帮助12名失学少年重返校园,长期为21位孤寡老人、3名伤残老军人和4名大病患者提供关怀。日常发放爱心卡、设立“寻亲”专线,及时呼应人员走失求助,9名走失人员先后被成功找回,重获拥抱生活的希望。当下的爱心公益联盟协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当地响亮的志愿服务品牌,每逢寒暑假,返乡的大学生都自发投入协会活动,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了爱心关怀。
危难面前显身手,尽显责任与担当
在大围河回族满族乡,每逢献血车驶来,都能看到志愿者早早等候的身影,他们义无反顾地将充满爱心的热血输送进一个个储血袋,血液缓缓流动着,仿佛淌成了一条爱的河流。“我不知道那头的你是谁,希望你能感受到我的爱心和祝福。尽管我不认识你,可你有困难,我就一定会帮你!”协会成员的话语是如此铿锵有力,他们用拳拳爱心诠释情怀,用点滴善举汇成奔腾的河流,在各族群众之间架起团结友爱之桥。7年来,协会累计组织无偿献血2200余人次,献血量超过100万毫升,创廊坊市“血站进农村”献血量之最。
在平凡小事中彰显大爱,面对急难险重更是冲锋在前。2023年8月,京津冀地区遭遇强降雨,洪水湍急、来势汹汹。协会闻“汛”而动,迅速组建了一支30名志愿者组成的应急突击队,全力帮助群众撤离。他们巡堤抢险,吃住在堤上;当出现险情时,他们星夜驰援,第一时间前往封堵。洪水尚未完全退去,他们先期乘船回村清理垃圾,为转移群众返家清除障碍。灾难面前,各族志愿者携手同心、逆行而上,为抗洪救灾全面胜利注入了强劲动能。
打造流动宣传队,传递团结好声音
协会牢记“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殷切嘱托,努力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者、践行者。协会定期组织会员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于每位会员心中。依托固定宣传阵地、微信群、公众号等线上线下资源,常态化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协会坚持寓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于志愿服务中,把志愿服务过程作为宣传民族团结的过程。在农村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各项志愿服务中,打出宣传条幅、发放宣传单,将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带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被各族群众亲切地誉为“民族团结的使者”。
独木难成林,百川聚江海。如今的大围河爱心公益联盟协会,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深化志愿服务内涵、拓展志愿服务领域、扩大志愿服务队伍、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健全完善志愿服务机制等方面持续用力,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各民族手足情深、守望相助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