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误与真相:平台是利用算法残酷压榨外卖小哥吗?

文化   2024-09-27 09:47   加拿大  

近日,美团对内发布全员信,信中提到,去年在美团平台获得收入的骑手约745万,获得报酬超过800亿。

很多人据此就说,骑手人均每月不到900块,年薪刚过万,不建议大家去跑外卖。但稍微想想一定会疑惑:真的一个月才900块钱,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人把骑手当作工作?

一、骑手的收入是一个月900元吗?

用总额直接去除以人数,肯定会得到一个偏低的数值,这是因为很多骑手一年工作的天数很少。

美团的骑手可以分为三类。高频骑手,全年累计接单天数260天以上,占比11%。低频骑手,全年累计接单30-260天,占比41%。业余骑手,全年接单不超过30天,占比48%。有一半骑手处于“打酱油状态”,收入很少,自然会把平均收入拉下来。

其实这是一个很正常,也很好的分布结构。

首先,如果一个骑手全年跑单超过260天,日均接单时长在6小时以上,其收入在当地具有一定竞争力。以2024年6月为例,如果骑手在一线城市跑单,月收入可达7354元以上,如果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月收入可达5556元以上。

根据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2023年外卖员月均收入为6803元,超过蓝领群体的平均值6043元,外卖员、月嫂、货车司机等职业的收入水平位居蓝领前列。

其次,有近一半骑手接单天数不足30天,这意味着,骑手这个职业,呈现出较强的过渡性就业特征。此前有学者调查发现,一年内站点骑手的流转率达到七成以上。某省会城市主管部门公开材料显示,众包骑手每月流动率在20%左右,平均在职时间不足1年。这背后,是很多处于人生低谷的人,一边干外卖一边寻找别的机会。当骑手,就成为一个人、一个家庭的临时支撑,起到了社会缓冲垫的作用。

二,算法没有魔力

说到骑手,一定会牵出另一个词:算法。最近有学者做了田野调查,发现骑手“平均单位时间工资下降”,学者解释为,是算法剥削,“但在外卖平台算法的激励下,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他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加快送餐速度,增加跑单量。”

这个解释是错的当下很多对算法的认知中,似乎算法具有一种魔力可以让人不知疲倦完全丧失判断力、主动性

算法这个词,已经成为舆论的显词,骗到了无数文科生。文科生总对理科生有一种崇拜式的想象。多年以前,文科生们想象理科生捣鼓一下,就出来一个“万能机器”,实现按需分配。如今,文科生们想象,程序员敲几下键盘,就能大大地提高工作强度。

没有任何算法,可以让人感觉不到工作强度。一天两天或许可以用游戏性替代,但一个月两个月,肯定不行。算法没有这个魔力,再怎么算,总得劳动者答应。

劳动力市场上,老板开价100元,劳动者说,好,这个价格合理。老板雇无数程序员,开发出高明的算法,老板根据算法,开出20元的价格。劳动者只需说,这个价格我不干,老板请程序员编写的算法就毫无意义。

决定劳动者权益的,不是对方(老板、算法)能多么深地挖你的数据,能多么细地监控你,而是你说“不”“老子不干了”的选择空间。

很多人会说,骑手没选择空间。某一刻某一个人,或许没空间,但一个群体,长期而言,是可以在行业间流动的。当性价比低于进工厂的时候,年轻人就跑了。实际上,算法机制下,骑手的选择权大于白领。算法面前,骑手可以关机,但领导前面,你不敢关电话。

所以,算法只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一种体现。算法能被接受,是因为算法之下的劳动强度和报酬是合理的。实际上的,骑手是有红利的。

三、骑手红利

区分骑手是否高频的分界线是260天,日均接单时长在6小时以上,折算下来是1560小时。国家法定工作时间是一年250天,每天8小时,也就是一年2000小时。也就是说,骑手工作得比国家法定工作时间还少一些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一个相对其他蓝领工作更高的报酬。

这就是互联网红利

所谓“年轻人喜欢做骑手而不愿意进工厂”,实际上就是那些年轻人察觉到了这个红利。这个红利并不多,但这仍然是一个初中文化的农村年轻人,能拿得到的唯一的互联网红利。

不过,长期来看,这个红利正在减少。这正是学者田野调查观察到的情况。情况是真实的,但给出的解释错了。

首先,互联网行业烧钱爆发期都有红利,比如网约车司机、骑手。网约车司机烧钱大战的时候,能拿到2万多,随后,在劳动力市场机制下,慢慢退回到“具有驾驶技能的人的工资+一辆车作为资本的收益”的平均月收入。骑手也是如此,高于其他蓝领行业的平均工资,会慢慢降下来。

在一个理想的过程中,一方面骑手工资会下降,另一方面,会拉动其他行业的工资上升。这就是一个技术创新红利,带动劳动力工资普遍上涨的过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产业升级带动的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但是,遗憾的是,根据市场供求的原则,在当下经济承压,就业情况并不乐观的情况下,这个红利会逐渐变少。这就表现为骑手单位工资下降。这不是一个行业的问题。医生、公务员、金融金领、普通打工者都面临这个问题,骑手肯定不能独善其身。

四、不付费的同情

在美团的财报中,配送的相关成本是907亿,但配送服务的收入是821亿。也就是说,美团用其他收入来补贴了配送,给到了骑手。账单上显示配送费5块,其实骑手会拿5块5。

为什么会这样?在我看来,这里面隐藏了一个残酷的反讽。

影响消费者掏钱点外卖的价格因素,其实分为总价和价格组成两个因素。总价很好理解,送上门,吃到嘴,一共要掏多少钱。价格构成,则是单据上的餐食和配送费。消费者当然希望,自己的钱都花在“实在”的地方,花在吃进肚里的东西上,配送费多了,他们就可能觉得不划算。

这就涉及到消费者对配送劳动的估计。客观地说,中国有轻视体力劳动的传统,再加上随着经济发展,中国体力劳动的价格一直在上涨,这就会导致消费者对配送费的低估。

在一些国家小费是明面的,中国则是都打入餐费因为中国人对服务员的劳动估价低,也缺乏对体力劳动的尊重,明着收,会收不到。

同样的,假设点个外卖,总价30,送5公里,如果价格组成是餐食18元,配送费12元,消费者就会觉得不划算,就不点外卖了。如果餐食26,配送费4块,消费者可能就觉得划算。

但另一方面,骑手是按照市场价格来预期工资的。当供求两方不能达成合意的时候,交易就不能达成,市场规模就要缩小。平台想的办法,就是从其他地方,收钱来补贴骑手,促成交易规模扩大。这就形成了财报里面的数据特点。

这里就出现一个残酷的反讽:虽然社会舆论充满了对骑手的同情,但在配送费上,是绝对不同情的,反而是苛刻的。平台只能暗地的收,然后给骑手。

五、同情的背后是恨

有这样一句戏言:喜欢一个女人,就要为她花钱。很多时候,金钱的确能代表情感。消费者并不愿意多付出配送费,却愿意付出同情。这是人之常情,但更重要的是,这种同情的背后暗藏的推动力,其实是恨。

其实,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风险之处。医生会被感染、出租车司机会遇到车祸,消防队员会遇到危险,做个自媒体也有风险。白领的状况未必比骑手好,只不过体力劳动,劳动强度是外显的,被市民所见的。

当这种日常所见,与中国人传统思维中的剥削概念结合,于是,骑手就成了剥削这个概念的投射对象。骑手统一的制服,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印象,形成同情。

这种同情虽然是情绪性的,但大体上是正常的——直到遇上互联网流量,就彻底扭曲了。

吃互联网流量这碗饭的基本技巧就是,要把同情和爱,转化为愤怒和仇恨。因为愤怒才有力量,才能激发正义行为,才有转发,才有流量。这就像宗庆后去世了,悼念肯定不过瘾,要找钟睒睒出来恨;喜欢华为,就要把小米打成汉奸;喜欢孙颖莎,就一定要骂陈梦。

所以骑手相关的舆论内核不是同情对平台之为了塑造对平台的恨反过来,就得不断制造出对骑手的同情为了有同情就要不断述说骑手的艰难所以网上有很多故意冒充摆拍的骑手艰难

这种现象形成一种话语正确后学者监管社会舆论都不得不随之起舞迎合民粹舆论现实是复杂的要解释是困难的,充满挑战的,所以那些恨意才会充斥网络、俘获人心

然而,恨能让有些人赚钱,但恨并不能产生财富。相反,它毁灭财富。对大公司的恨,对外国人的恨,对市场的恨,无一例外,都会毁灭财富。所以,这些恨,这绝非骑手之幸,更非整个社会之福。



想要真正了解米塞斯的读者看过来!
我们将于10月上旬举办双语阅读课程,阅读米塞斯最受欢迎的阿根廷系列演讲《六堂课:经济政策》。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原文,体会大师的思想,原汁原味的精彩!课程将持续10-12周左右。每周腾讯会议上课,每次2小时。课后提供云录播。无须下载,长期有效。本期为初级班课程,适合初中级学员。报名不限英语水平,不限专业,不限年龄。


本期报名费仅为199元可赠送风灵签名译著一本,国内包邮,学生半价仅100元!多人报名更有特惠!
详情可见:这世上谬误太多,米塞斯太少——《六堂课:经济政策》双语阅读课程报名


,如果想要打好基础,强化英语能力,欢迎参加与阅读课程配套开设的英语专项训练,每周一次,随到随学,按年计费。每年仅199元!各期老学员专享半价每年仅100元!详情可见:想阅读原版著作,英语太差怎么办?——基本功专项训练长期招生


报名可搜索风灵的微信号mefengling,或点击下面海报二维码加好友。

风灵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