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00
写在前面
你是否还在为建筑考研or一注考试
担心没有资料参考?
几凡教研组联合一众优秀学长学姐,
为大家开辟新板块——
设计手册!!
摘录自《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
整理出各种重点,
并搭配相关案例,
方便大家随时随地查阅复习!
全篇都是干货!
持续更新ing...
地形及地形图
1.地形: 指地表面起伏的状态(地貌)和位于地表面的所有固定性物体(地物)的总体。
2.地形图: 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
3.地形图比例尺: 地形图上任意一根线段的长度与其所代表地面上相应的实际水平距离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场地设计通常用的比例尺有1:500、1:1000、1:2000等。
4.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地形图上等高距的选择与比例尺、地面坡度有关。
5.等高线间距: 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间距。地形图上等高线间距的疏密反映了地形坡度的缓与陡。
6.大中型坡地场地一般应依据地形图对自然地形的高程、坡度、坡向、自然排水等进行分析。
1.了解建筑场地所处的建筑气候区的气候特点以及对建筑和场地布局的基本要求。 2.风象:了解当地风玫瑰图(风向频率和风速)以及场地有无局部风效应。
3.日照:了解当地日照标准、日照间距系数、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
4.气温:了解当地常年绝对最高和最低气温、历年最热月和最冷月的月平均气温以及最大冻土深度等。
5.降水:了解当地平均年总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暴雨强度、最大历时及积雪厚度等
6.湿度:了解当地最冷月、最热月以及最热月14时的平均相对湿度。
7.防雷:了解当地雷电活动规律及防雷减灾相关要求。
城市规划条件(牢记)
1.道路红线: 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边界线。道路红线一般成对出现。
2.城市绿线: 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3.城市紫线: 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4.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5.城市黄线: 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6.征地界线:是由城市规划部门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划定的供土地使用者所征用土地的边界线。征地界线内有时包含城市道路、城市公共绿地等一部分城市公共设施用地。
7.用地红线: 是指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又称用地界线。用地红线是由道路红线、城市绿线、紫线黄线、用地分界线等组成闭合线。
8.建筑红线:又称建筑控制线,是有关法规或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底位置不得超出的界线。
9.场地高程: 场地地面高程应按城市规划确定的控制标高设计。基地地面高程应与相邻基地标高协调,不妨碍相邻各方的排水。一般场地地面宜高出城市道路路面,以便于场地排水,否则应设场地排水措施。
10. 城市建设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共计8大类,35中类,42小类,具体参见《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
11. 控制要素: 包括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包含用地、交通、高度、密度、容量、绿地等控制要素和规定。
场地总体布局内容
场地总体布局是在场地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场地建设与使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进行综合安排及用地布局,确定场地各项内容的空间位置、相互关系及基本形态,并做出总平面布置。目的是有效利用土地,合理组织场地内各种活动,处理好场地构成要素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使建筑的内部功能与外部环境相互协调、有机联系,形成统一整体。
场地分区
场地分区是用地布局时首先考虑的内容,其基本思路:
一是从场地组成内容的功能特性出发,进行功能分区和组织;
二是从基地利用出发,进行用地划分和安排。
功能分区与用地划分应结合考虑,同时还应考虑各分区之间的交通联系、空间位置关系等。
还没看够?来点相关案例积累下吧!
MURASAKI PENGUIN公共设施,横滨 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
该项目位于横滨户塚区的一处复杂地形上,介于一座山与住宅区之间。隈研吾事务所为当地社区建造了这个带有日托中心和一个表演和多媒体艺术空间的设施。
为了融入被挡土墙包围的不规则场地,设计团队打造了一座形似积木的建筑,就像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在童年时最喜欢玩的“Froebel blocks”。建筑被“抛”到斜坡上,呈现出尖锐的几何形状和被分解的体块。
裸露的碳纤维屋顶是结构的一部分,连接了地面与天空。
位于一层的工作室通过中庭与位于地下的工作室斜向连接,为不同的体量带来了统一的观感,并将其与大地相连。
浙江大学国际校区北侧办公园区 / 奥雅设计
海宁浙大国际校区北侧办公园区以微气候营造为底、植物季相为引、水净化系统为媒介打造园区优秀的生态基底,提升园区生态价值,出色完成其对于周边环境与社会的生态意义,并为工作于此的科技人才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包容的、舒适的、自然的工作环境,最大程度的利用自然为所有员工带来创造力、专注力和创新能力,让人们与自然共生长。
通过可持续发展、近距离接触自然、室外舒适度、多样的工作环境、园区归属感五项宗旨,创造最大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最佳工作场所。
浙大国际校区北侧地块办公园区位于海宁鹃湖国际科技城核心区内,总面积约10公顷,是鹃湖国际科技城的首期启动区块,旨在打造海宁科技要素集聚高地,高端化的科研示范基地。海宁鹃湖国际科技城位于海宁市区东部城市组团,规划面积23.3平方公里,核心区域7.18平方公里,依托浙江大学和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的科技创新优势,按照”生态化、智能化、国际化、高端化”的总要求打造集研发设计、智造生产、创业孵化、科技金融、国际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科技要素集聚高地。
基地内具有长三角地区典型的桑基鱼塘的生态肌理特征,这是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形式。场地现状有较为良好的生态基底,但植被的生态性仍需进一步加强;周边水质不佳,且毗邻长山河,有外洪内涝的风险。
国际湿地科创片区的定位决定了场地需要同时满足科创用地的开发建设与生态服务的社会责任,如何平衡两者且让其相辅相成是我们主要思考的问题。
阿那亚金山岭艺术中心,承德 / 上海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山中的艺术中心坐落在一条山脊线上,位于自山脚蜿蜒而上的山道一侧,它承接着北方特有的苍茫山岭,也连接起从山脊线铺向另一侧山谷的社区。社区居民归来或访客前来,沿山路逶迤而上,会首先看到这个艺术中心。基地东侧和南侧面向山路,居高临下,可远望连绵群山;北侧俯瞰沿山坡铺陈而下的别墅群;西侧则紧邻社区边界——收束社区的街道。这特殊的位置让它成为社区入口标志与枢纽。
小小的建筑如何成为面对大自然的一个不卑不亢的地标,又能够与社区街道的近人尺度协调融合,这是建筑场地设计要实现的目标。一片外观体量厚实的多边形单坡屋顶,一个与挡土墙结合包绕基地的基座,使建筑物面向群山有一个纪念性的尺度。同时,屋顶高度与倾斜方式的设计又能够使其在面向社区一侧收束成低矮立面,与社区别墅的尺度相近。
沿着道路由挡土墙包绕的基座和建筑成为整体,并通过它的形式和材料处理调节着道路行人的尺度感受。基座三角台地部位的尽端为高度2.1米的梭形收头,其与毗邻的别墅基座挡墙之间布置人行台阶,让行人自然地拾级而上,靠近艺术中心或折而进入社区内部街道。
基座在建筑面向群山一侧,形成一小片广场,铺地与建筑内部的连续性使建筑难分内外。这里被设计为这个方寸小的基地上的空间尽端,将视线引向山岭与天空。
*图文部分来源于网络
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联系几凡板块专属客服——
扫码联系几二凡:
微信:jifan2402
也可联系几凡客服④
微信:jifan4
扫码联系凡小四:
也可联系几凡客服①
微信:jifan2005
扫码联系几小凡:
(添加客服记得备注姓名+入学年级+学校)
编辑丨小凡编辑室
/
版权声明
图片消息来源网络,联系侵删
本文版权归Duni设计学院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取得授权
几凡考研交流群
如何置顶“几凡设计学社”?
只需三步,
就可以及时获取更多建筑学考研干货?👇
就知道你在看
么么哒(づ ̄ 3 ̄)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