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加速引擎。
12月18日,2024通信产业大会暨第十九届通信技术年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同期举办“AI赋能数字文化论坛”。 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博物馆非遗部主任,二级研究员覃代伦作主题演讲。他指出:“AI技术不仅是科技发展的里程碑,也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的核心力量”。他从AI视角出发,系统分析了AI在博物馆建设、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与非遗保护中的应用,结合多个具体案例,全面阐释了AI如何助力中国文博产业。
AI赋能博物馆:推动文化传播与全球合作
覃代伦首先介绍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总体情况。他提到:“博物馆不仅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桥梁,更是文化传播与社会教育的重要平台”。截至2024年,全国已备案博物馆数量达到6833家,其中一级博物馆327家,二级博物馆765家,三级博物馆801家。其中“8+3核心博物馆”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东馆)等,构成了全国博物馆群的中坚力量。
在国际合作层面,覃代伦提到2024年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上围绕“汲古为新——文化遗产保护和阐释”、“和合共生——联结全球化和本土化”及“擘画未来——科技赋能与公众参与”三大主题展开深度探讨。他表示:“通过这些跨文化对话,我们不仅能汲取优秀的文化保护经验,还能通过科技手段,让博物馆更具未来视野”。
故宫博物院是博物馆数字化转型的典型代表。覃代伦详细介绍了故宫的现状:馆藏一、二、三级珍贵文物927745件套,总藏品186万件套,分为绘画、法书、铜器等25大类。覃代伦认为:“通过故宫APP和数字化技术实现‘云游故宫’,不仅拉近了公众与文化遗产的距离,也极大提升了文物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他还补充道,故宫文创产业年产值已达15亿元,充分展示了文创市场的巨大潜力。
数字化文物保护:传统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覃代伦介绍了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成果。他以“数字敦煌”项目为例,指出研究团队通过AI技术完成了295个洞窟壁画的高精度数字化,并将5万张档案底片转化为数字资源,数字化精度达到毫米级。“这一成果不仅为文化遗产提供了永久保存的手段,也为全球超过2200万人次提供了在线访问服务”。
另一个亮点是与故宫合作的《冰嬉图》数字展览项目。覃代伦提到,这幅长达578.8厘米的清代画卷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交互现实技术,生动还原了乾隆年间的满族传统体育盛况。他评价道:“通过科技手段将历史文物转化为现代文化体验,不仅赋予文物全新活力,还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
覃代伦在报告最后一部分集中讨论了AI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他提到,中国拥有44项非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少数民族非遗占比达到35%。他强调:“非遗是中国文化的根脉,通过AI技术,我们可以提升非遗保护效率,并推动它们走向全球”。
具体案例包括昆曲、中国书法等传统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他表示:“结合非遗传承人的智慧,利用AI技术实现技艺的高效保护与创新发展,能够让这些文化瑰宝焕发新的生命力”。例如,在龙泉青瓷与木构建筑等技艺中,AI大大提高了传统技艺的保护效率,同时推动了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
他还提到“热贡艺术”中的唐卡数字化案例,通过高精度技术,红唐卡与金唐卡等传统艺术作品得以实现精准存档和展示。他认为:“非遗保护的目标不仅是留住文化的记忆,更是将其融入现代生活,实现活态传承”。
覃代伦总结道:“AI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要通过科技手段,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走出去,实现文化价值与科技创新的双重突破”。他强调,AI与文博产业的深度融合,将为中国乃至全球文化事业开辟崭新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