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首相:挪威成首个获中国免签资格的北欧国家

财富   2024-09-12 18:52   上海  

“挪威和中国面积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双方拥有在共同利益领域合作的战略机遇。我们可以做得更多。”9月11日,挪威首相约纳斯·加尔·斯特勒在上海的一场见面会上表示。


北京时间9月9日早晨,斯特勒抵达北京,随后来到上海,并访问南通,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

这是挪威首相时隔7年再次访华,也是斯特勒以首相身份首次访华,时点正逢中挪建交70周年。

作为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国家之一,挪威与中国始终保持着良好关系。进一步推进双边关系,是斯特勒此访的主旨。

据挪威广播公司(NRK)9月8日报道,斯特勒在启程前就表示,挪威和中国是相互尊重的朋友,尽管两国存在一些分歧,但挪威必须与中国进行合作和贸易往来。

在华期间,斯特勒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深化合作、加强对话的期待。

针对两国尚未完成的自由贸易谈判,斯特勒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回应称,谈判在过去几年中没有得到优先考虑,这与当下更加困难的地缘政治局势、流行病等有关。“我们将对未来条件是否适合向前推进拭目以待”。


建立两国绿色转型对话


在中国的三天,斯特勒参加了一系列政治会见。

9月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斯特勒。习近平指出,中挪建交70年来,两国人民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结下了宝贵友谊。进一步发展中挪友好合作,符合两国人民意愿和两国根本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更加紧密联系、休戚与共的大势。

斯特勒表示,挪中建交7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良好,双方以相互尊重的方式开展对话与合作。挪方期待扩大对华合作,特别是在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海事航运、农渔水产、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

9月10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同斯特勒举行会谈时,斯特勒同样强调,期待以两国建交70周年为契机,加强各层级交往对话,巩固相互友谊与信任,持续拓展双方在经贸、投资、海洋、绿色经济、科技创新、北极等领域务实合作,深化人文交流。挪方愿同中方在国际地区问题上密切沟通协调,推进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挪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两国绿色转型对话。

对话旨在促进联系与合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和修复生物多样性、创造新的绿色产业和就业岗位。对话包括现有合作领域及有利于加快绿色转型的新倡议。

两国相关主管部门、企业、组织根据共同利益和可用资源,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在上述框架下开展合作和对话。双方可根据需要定期开展具体领域专题对话。双方也将通过对话在共同关心的多边进程中加强沟通。

两国外长每两年牵头召开一次会议,总结进展并为对话制定新目标。


寻求增加与中国贸易


除了参加一系列政治会见,斯特勒还与中挪两国企业界代表见面。

目前有超过160家挪威企业在华发展。最新发布的《挪威在华企业报告2024》显示,中国市场为挪威企业提供庞大、充满活力且重要的机遇。在受访的160家企业中,66%的受访者对于未来三年在华业务发展持乐观态度,相较于去年增加13%。中国消费者对挪威的海鲜、营养品、家具等产品的兴趣持续上升。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赴挪威从事商业投资活动的兴趣也逐渐浓厚。挪威的目标是到2025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停止销售汽油和柴油汽车的国家。由于优惠的税收计划和激励措施,新型电动汽车现在在挪威比汽油动力汽车更受欢迎,出色的新能源政策让其成为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欧洲的首选地。

此次访问,斯特勒携商业代表团同行,包括来自DNV、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赫格汽车轮船公司、康斯伯格海事公司、Nordlaks、挪威船东协会、Orkla公司和雅苒国际公司的企业和工业领袖。

挪威政府官网新闻称,斯特勒表示,挪威正在寻求在符合挪威利益的领域增加与中国的贸易。“与中国的贸易对挪威的就业、价值创造和福利有直接影响”,“(挪威)政府认为,重要的是使挪威商业部门能够在感兴趣的领域在中国开展活动”。

中国是挪威在欧盟和美国之后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挪威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近几年来,挪威的优势产业不断在中国扩大布局。

此次在上海期间,斯特勒到访盒马X会员店,向在场的顾客和媒体介绍了挪威的海产品。

挪威是全球最重要的海产品供应国,该国海产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深耕出口业务。在这一领域,中国是欧盟之外最重要的市场,占总出口量的13%。2023年,挪威向中国出口了近16万吨海产品,价值86亿挪威克朗。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国,中国也是挪威海事行业的重要市场,约三分之一的在华挪威公司为海事企业。挪威的海事设备和服务供应商为中国船厂及其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特别是在低排放和零排放领域。目前,绿色航运被视为中挪两国可以从合作中获益匪浅的领域。

此次访华,斯特勒还前往江苏海门参加了新型环保船舶赫格“北极光”号的命名仪式。赫格“北极光”号(Höegh Borealis)正在海门市的中国招商局重工船厂建造,其中有多个挪威分包商参与。该船的容量为9100辆汽车,是全球最大的汽车运输船。这是挪威船东拥有的正在中国建造的55艘船舶中的其中一艘,能够使用氨和甲醇作为燃料。


合作前进动能充足


作为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国家之一,挪威与中国始终保持着良好关系,双方合作前进的动能充足。中挪建交70周年的时点,更是为当前中挪关系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

今年以来,多位挪威高级别官员访华。外交大臣埃斯彭·巴尔特·艾德、气候与环境大臣安德烈亚斯·比耶兰·埃里克森分别于2月和6月到访中国。

5月23日,挪威贸易、工业与渔业部国务秘书Tore O.Sandvik也来到中国,并首次公开宣布,今年,挪威将首次以国家馆形式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此次斯特勒抵达中国后,还宣布了挪威公民前往中国可享受15天免签待遇的消息。挪威目前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中国免签资格的北欧国家。斯特勒表示:“这对想访问中国的企业界人士以及其他人来说是积极的消息,也是挪威长期努力的成果。”

除了免签协议以外,中国人民银行还和挪威央行签署了一项关于两国央行合作的意向协议,意在就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金融稳定及其他领域加强双边交流与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挪威首相访华,包括稍早之前西班牙首相访华,均是在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毫不掩饰对中国的恶意,警告中国之际。

而针对欧盟执意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斯特勒也没有跟风。9月11日,斯特勒在上海对媒体再次强调,挪威不是欧盟成员国,不会单边制裁中国电动车。

“我认为我们已经很好地理解了现在所处的位置和想要前进的方向。”离开中国前,斯特勒如此阐述此访成果。

更多前进的潜力仍可期待。2008年9月18日,中挪自贸区启动仪式暨第一轮谈判在挪威奥斯陆举行以来,尽管双方都曾有达成谈判的乐观期待,但谈判至今仍未完成。

针对此事,斯特勒此次访华期间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回应称,谈判在过去几年中没有得到优先考虑,这与当下更加困难的地缘政治局势、流行病等有关。“我们将对未来条件是否适合向前推进拭目以待”。


记者 袁源

编辑 王哲希

责任编辑 孙霄

—— / 好文推荐 / ——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

国际金融报
人民日报旗下权威金融媒体,全球视野,深度专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