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兴则产业兴,园区强则经济强。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要突出专业化特色化全力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加快把园区建设成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成都科学城如何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我们将持续关注成都科学城的声音。
↑成都科学城 梁迪摄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19年以来,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天府新区分别和华为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四川基于世界一流算力技术的数字产业生态-四川鲲鹏生态创新中心。
经过几年发展,四川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已升级为四川鲲鹏&欧拉生态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四川鲲鹏&欧拉),形成“适配认证、生态构建、产业聚合、联合创新、社区贡献、人才培养、软件服务”等服务体系,成为四川数字基础设施坚实的软硬件底座。
“大投资、硬科技”夯实根基
“链”就看家本领
四川鲲鹏&欧拉落地成都科学城五年以来,以夯实基础、应用等软件底座,构建生态产业链为目标,投入1000余台基于鲲鹏及基于飞腾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器,依托高性能计算服务器与久远银海、华鲲振宇、拓林思、中科院等全国鲲鹏&欧拉生态企业1100余家建立合作关系培育基础软件生态,目前与1500余款软件已完成鲲鹏&欧拉生态适配,提高了产业链韧性。
2024年前三季度,四川鲲鹏&欧拉已带动全省350亿元的经济产值,预计全年可带动约500亿元的经济产值;2025年,有望带动全省650亿元的经济贡献,并促进约10万人就业。在全国24个创新中心的综合运营指标中,四川鲲鹏&欧拉各项指标名列前茅,为我国构建自主可控软硬件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四川鲲鹏&欧拉多次配合当地政府赴深圳、东莞、重庆等地考察,组织企业来蓉交流等。举办各类鲲鹏、欧拉大赛等活动近100场,对接企业百余家,先后吸引电子信息制造、智能检测、互联网等行业领域数十家企业落地四川,释放超万亿元规模投资机遇,为四川省科技创新软硬件聚集发展做出贡献。
打造“1+X”场景
描绘社会公共服务产业生态优化“新”未来
重点聚焦基础、应用等软件底座“卡脖子”核心技术,基于鲲鹏、欧拉底层技术,打造政务、医疗、交通、园区、电力、金融、城管、教育等9大领域示范应用,打造1250余个解决方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应用示范平台建设、创新联盟及生态合作、综合性保障平台搭建等。
其中,四川省气象监测项目评选为国家科技创新项目,为四川省的气象预测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成都政务云项目为成都市提供了高效、安全的政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
通过场景的实施,四川鲲鹏&欧拉主要围绕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构建面向更多社会服务场景的基础软件生态平台和行业创新平台,实现以四川为基地辐射全国,打造国内领先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软件产业生态产业链。
鲲鹏&欧拉“育”新能
打造“智能+技能”人才新高地
成立以来,四川鲲鹏&欧拉通过联合高校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课外实践活动、认证考试、创新训练营等方式,培养了社会急需的“塔基”、“塔身”和“塔尖”各层次高素质工程人才。共举办50多场培训活动,培养20000多名人才,3000余人取得开发者证书。“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中心带来的不仅仅是新技术和新生态,同时也播下了创新的种子。
2020年以来,华为携手四川大学、电子科大、四川师大、川大锦城学院、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五所院校启动全国首个鲲鹏计算HCIA在线孵化营。2022年6月,四川省首个“鲲鹏&昇腾产教融合育人基地”诞生,签约成都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工业学院、西南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2023年,教育部与华为共同启动的“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中,吸引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四川高校加入,构建产业驱动的知识体系和人才体系,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
与川大智胜、中科院成都分院、四川省振兴集团、科来、华鲲振宇、达梦等企业合作,200余位技术骨干参加实训,深入体验鲲鹏生态的最新技术成果,通过与华为技术专家的互动交流,丰富行业应用等经验。
通过举办鲲鹏金种子实训班,以赛代训,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来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云和恩墨 (北京) 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四川赛区团队,已经连续四年斩获全国金奖,展现了为四川在高端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强大实力。
当好领头雁
推动产业“成链集群、协同融合”
鲲鹏计算产业、欧拉生态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吸引了金融、运营商、政府企业。全国超320万开发者、6500家合作伙伴集群,打造了16500个鲲鹏、欧拉认证解决方案。
四川鲲鹏&欧拉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立根筑魂,薪火相传,继续践行'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发展人才'的生态策略,让'产业生态圈'不断做大、做深、做实,以'四两拨千斤'之力,助推我省产业高质量发展。”
END
新经济局(成都科学城管委会)
编辑: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