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超是个孤儿,自幼父母双亡。小时候为了生活,曾经放过牛,做过杂活。
像这种无权无势的人,能从小兵做到直隶提督,并且深得李鸿章的信任,就证明他绝对不可能是软柿子,必然有过人之处。
史载,叶志超在镇压太平军和捻军期间,总是一马当先,冲锋陷阵,屡建战功。
有一次与东捻军作战,他冲入敌阵,与捻军贴身肉搏,虽身受矛伤,但仍裹创力战,表现得极其英勇。
那么,为何早年作战不要命的叶志超,到了甲午战争期间,却变成了逃跑将军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从清政府裁撤淮军开始说起。
捻军被镇压后,清廷按照裁湘军的套路,也对淮军进行了裁撤。
当时,朝廷只定裁员名额。至于怎么裁,朝廷不管。由淮军自己负责。
按理说,这种裁撤方案对淮军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李鸿章可以把不能打的弱旅淘汰,只保留精锐,利用有限军费,走精兵化路线。只要淮军骨干不受损失,随时都可以扩充为大军。毕竟大头兵是永远都不缺的。
但人情化社会,任何变更都会或多或少地偏离预先设定的轨道。
裁军之初,李鸿章原本是想“留其精锐、汰其软弱”。但裁着裁着,就变成了“谁没钱就裁谁,谁与上级关系不好就裁谁”。
到最后,很多在地方驻防的淮军,就沦为了养老院。
兵营里面全是关系户,当兵的成天混日子,当官的也不关心军队训练。整个兵营暮气沉沉,变得与绿营相差无几。
而叶志超深受李鸿章重用,所带之兵虽是精锐淮军。可受大环境影响,至甲午之前,他整个人的心态也变了。
如果对手是类似“热河金田道教教民”的乌合之众,他可能还有拼死一搏的勇气。
但如果是经过近代化武装的日军,他就明显底气不足。
当时,不止是叶志超,很多淮军将领的指挥能力和精神面貌都严重退化,反到还不如早年镇压捻军和打法国鬼子时的临阵表现了。
这也正是李伯元所说的“功臣宿将,入了官场,暮气已深,嗜好渐染,再叫他出去杀贼,也已然是杀不动了”。
当然,叶志超后来在朝鲜很怂,也不能全归因于“暮气已深,嗜好渐染”。他在战场上的拙劣表现,直接原因还是李鸿章的纵容和朝廷的不作为。
当时,清军兵力约3500,主将有两人,分别是叶志超和聂士成。
叶、聂二人在听说日本不宣而战后,都预料到日军下一步必然要来进攻自己。所以,他们都在成欢驿一带积极布防。
事情到这里,清军的表现都还算正常。但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就是丢人丢到家了。
首先,战斗还没打响,就有探子来报:倭队聚梁川、水原,众约三万。这个情报着实把叶志超、聂士成吓坏了。
但实际上,日军兵力仅为四千人。
清军侦察人员低下的情报收集能力,硬是把日军兵力足足夸大了七倍多。
叶、聂二人都不相信日军真有三万人。
但他们又不敢不相信情报。故而,在错误情报的影响下,战斗还没开打,驻守成欢驿的清军就丧失了坚守的决心。
紧接着,日军进入战场,战斗打响。
清军因早有准备,提前派三百人在日军必经之处设下埋伏,所以战斗打响初期,清军占了上风,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当日军后续大部队赶到后,清军的增援部队却迟迟看不到人影。无奈之下,设伏的三百名清军只好撤退,丢弃工事。
叶志超和聂士成直到事后才知道,他们派去的增援部队,不了解地形,在行进中遇到一片沼泽地,由于不知该如何过去,竟直接撤退了。
既没有给友军打招呼,也没有第一时间给上级打报告。
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打仗前,要提前踩点。就算在战场上真遇到麻烦,也可以找老乡帮忙带路。
哪有战前不踩点,临时遇到一点小麻烦就直接跑路的道理?
如此表现,也能成为劲旅?
然而,战斗力退化的淮军就是这种素质。
之后,由于前沿阵地丧失,三千多清军又分属于叶志超和聂士成统领,兵力分散,无法与日军继续死磕。
于是在日军的大举围攻之下,叶志超只好下令撤退。
而这一撤退,就是足足400里,直接由汉城退到了平壤附近。
打了这么窝囊的仗,战后得总结教训吧?
兵力不足就调兵,粮草弹药不足就调拨,指挥员不行就换将。该赏的赏,该罚的罚。
打了败仗不可怕。只要清廷能认真总结失败教训,制定正确的作战方针,努力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未来战局或尚有望,亦不失为亡羊补牢之举。
然而,清廷事后却没有任何教训总结。
身为统帅的叶志超,在战后不但讳言自己在成欢之战中的指挥不当,反而恬不知耻的给老长官李鸿章谎报战果。
说什么“倭兵漫山遍野,约近二万,枪炮弹如骤雨”。自己指挥得当,“血战六时之久,倭兵死一千数百名”,打得“倭先逃遁”。
李鸿章拿到所谓的“捷报”后,很清楚叶志超是在吹牛。但为了体面,还是将错就错了。
甚至,李鸿章还嫌叶志超吹的牛皮不够大,大笔一挥,把“倭兵死一千数百名”,改为“倭死二千多人,叶兵死二百余人”。
并建议朝廷给有功人员加巴图鲁头衔,赏穿黄马褂。可实际上,日军伤亡还不到100人。
最神奇的是,朝廷也不派人调查,直接就嘉奖了叶志超等人。光绪皇帝真的以为日军如叶志超所言,不堪一击。
这个结果,让叶志超看出了门道。打不打得赢,不重要,关键是要把部队带回去。因为李鸿章大人,更在乎部队。
结果,正是因为叶志超的恬不知耻,以及李鸿章的纵容和光绪的不作为,这才为后来清军在平壤之战的惨败,埋下伏笔。
成欢之战一个月后,日军经过休整后,对驻守平壤的清军发动攻击。并派出一队奇兵在朝鲜元山登陆,抄平壤清军退回国的后路。
当时,清军有15000人,分属五个系统。
除叶志超部和聂士成部外,还有马玉昆的毅军,卫汝贵的盛军,以及左宝贵统领的奉天练军。
至于日军,约16000人,与清军兵力相当。并且,清军是守方,有坚固工事。这样的战斗,清军应能与日军一战。
然而,清廷由于自大,并未明白平壤清军的险境。既不增援兵力,也不增援弹药、粮草。
而驻守平壤的清军,由于分属不同系统的清军,配合作战能力很差。
所以,当时的实际情况是:
一比一的兵力比,清军没有取胜把握。
由于粮草不足,弹药不足,后路被断等因素,清军也几乎不可能在平壤与日军作长期对峙。如果不赶紧撤退,必被日军团团包围。结果必然是全军覆没。
于是乎,叶志超就得出一个结论,跑。
听闻叶志超要跑,左宝贵坚决反对:朝廷设机器,养军兵,每年消耗金钱数百万,正是为了今天,若不战而退,何以对朝鲜而报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在此一举。
左宝贵认为,不在朝鲜挡住日军,战火就要烧到国内。平壤之战,就算打不赢,我们也要拼死一搏。消耗日军。
但叶志超不这么认为,他可没有左宝贵的家国情怀。
他认为朝廷对淮军的态度一向是鸟尽弓藏。若与日军决死一战,纵然战胜,自军必大损,若不能胜,海军已败,后路已经被断,结果必是全军覆没。
自己所部,虽名为大清之兵,但实为李中堂之兵也。若所率兵马不存,李中堂在朝堂之上将如何自处?
既然李中堂把兵马交给自己,那自己就要对李中堂负责,为其保全实力。只要李中堂在朝中地位仍在,自己就有路可退。
于是,当左宝贵战死后,叶志超立即带着本部人马跑路,狂奔500余里,逃回了国内。
在逃跑过程中,叶志超部虽损失三千人,但建制还算完整,可以给李鸿章一个交代了。
从李鸿章的视角来看,也是一样。他也不希望叶志超拼光老本。
如果淮军拼光老本,就算能侥幸战胜日本,战后也很难恢复实力。相反,只要淮军实力还在,清廷就不敢动他,淮系诸君就仍能富贵荣华。
事实上,就是如此。大清玩完后,以淮军为基础形成的北洋系又统治了中国16年。
平壤之败后,朝堂之上对叶志超可谓是骂声一片。
光绪下旨,革除了叶志超的职位,李鸿章出面保叶志超,希望朝廷能让其留营效力。但叶志超溃逃的影响实在太恶劣,如不惩罚,前线军心不稳。于是朝廷驳回了李鸿章的奏请。
甲午战争的第二年,叶志超被解送京师,经刑部审判,判为斩监候。但在李鸿章的运作下,叶志超最终还是获得赦免,回到故乡病死。
国家烂到这种程度,也没什么好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