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山东卷2024年地理试题官方解析

百科   2024-11-05 10:05   河南  

关注本微信号后在后台回复:高中地理,高中历史,高中政治等高中xx,即可获取相应学科高中全部电子课本。回复:国家地理,可获取国家地理杂志电子版1-12期。回复关键词:2021优质课  母版地图  选择性必修1插图   教材图库  高三地理试题  空白地图   课堂新坐标   谈天说地  中国国家地理2018   分类汇编   优质课   地理干货   必修1   必修3   必修二   世界地理  中国地理  区域地理 层级训练   美丽中国   航拍中国  思维导图   地球脉动  国家公园 宇宙的奇迹  等即可获取相对的地理资料。注意:关键词别写错,否则收不到!

以下来自《现代教育》杂志11月刊,仅供学习交流,侵删。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地理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平贝(图1)是一种鳞茎入药的名贵中药材,生长周期长,种植投入大。黑龙江省铁力市H村平贝种植历史悠久。在起收平贝后,村民将大鳞茎出售、中小鳞茎作为种茎分级分区栽植,实现逐年轮流起收。起收的鳞茎附着大量泥土, 过去村民常在河中手工清洗鳞茎。近年来H 村新建了沉淀式自动清洗场,将清洗鳞茎后沉淀的泥土重新还田。在 H 村的带动下,铁力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平贝栽培和集散基地。据此完成1~3题。

图1

1.“逐年轮流起收”的主要目的是

A. 减少产品损耗 B. 应对市场风险

C. 保护种质资源 D. 降低劳动投入

2.与传统清洗方式相比,采用沉淀式自动方式清洗鳞茎有利于

A. 提高清洗效果 B. 减少清洗工序

C. 保持土壤肥力 D. 提高产品品质

3.为打造全国平贝产业高地,铁力市宜重点布局

A. 医疗器械企业 B. 医药制造企业 

C. 食品加工企业 D. 农机装备企业 

【参考答案】1 .B 2.C 3.B

【考查目标】

本组题以黑龙江省铁力市某村特色农产品平贝生产情况创设情境,要求考生运用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禀赋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等必备知识与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认识和处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等学科关键能力解决问题,落实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体现了对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解析】

土地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是农民生产生活的根本保障,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耕地是土地之精华,黑土是耕地之瑰宝。黑土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和最具生产潜力的土壤。黑土地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发展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黑土地用好养好,重视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互相作用,有利于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生产过程包括从播种到收获的作物生长全部时间,具有强烈的连续性。第1题 从平贝的农业生产方式出发,要求考生分析逐年轮流起收的主要目的。根据试题材料中提到的平贝“生长周期长、种植投入大”与“种茎分级分区栽植”“逐年轮流起收”等信息,可推断平贝是一种多年生长周期的农作物。如果农户将个人全部土地统一栽植为同等级规格的种茎,平贝经过多年生长后大面积统一起收,而起收当年又遇到市场行 情不好,将会严重影响农户收入,甚至多年的投资都难以收回成本,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因此,将中小鳞茎作为 种茎分级分区栽植,实现逐年轮流起收的生产方式可强化农户对市场行情变化的应对能力,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 故 B 选项正确。平贝作为一种名贵中药材,不同大小的鳞茎均有用处,农户将起收后的鳞茎出售或继续栽植,都 不存在产品损耗的问题,因此A选项错误。保护种质资源需要专业机构运用专业技术实现,而非通过农户采用逐 年轮流起收实现,故C 选项错误。相较于平贝多年生长后统一起收,逐年轮流起收并不能降低劳动投入,故D 选 项错误。

第2题结合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提出问题,要求考生对比传统清洗方式与沉淀式自动清洗方式 的差异。起收的鳞茎附着大量泥土,过去村民常在河中手工清洗鳞茎。这种传统的清洗方式劳动投入较大、效率低、人力成本较高,同时在河中清洗鳞茎会导致大量的泥土随河水流走,污染了河流水质,也损失了土地的表层土壤养分,严重影响土壤肥力。与传统清洗方式相比,沉淀式自动方式将清洗鳞茎后沉淀的泥土重新还田, 阻止了鳞茎清洗过程中大量泥土的流失,有助于保持土壤肥力,故C选项正确。传统清洗方式和沉淀式自动方 式都可以达到要求的清洗效果,故A 选项错误。传统清洗方式清洗工序较为简单,而沉淀式自动方式需要采取 多道清洗工序,故B 选项错误。产品品质的提升需要通过改良种质资源、防治病虫害、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 故D 选项错误。

第3题从区域发展过程中产业延伸布局的角度提出“打造全国平贝产业高地”的区域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根 据材料中“全国最大的平贝栽培和集散基地”可推测现阶段铁力市平贝种植面积广、产量大,在平贝交易市场中具 有较高地位,但仍仅限于平贝的栽培、售卖等农业生产初级阶段,并未充分挖掘平贝的产业延伸价值。平贝作为名 贵中药材,应充分发挥其特色中药材产业价值进行产业延伸,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强大竞争力,因此应重点布局医药 制造企业,故B选项正确,A 、C 、D选项错误。

    菜茵河是欧洲的“黄金水道”,其上游的菜茵瀑布是欧洲流量最大的瀑布。位于菜茵瀑布附近的商业小镇沙夫豪森于1045年建城。瑞士制表业始于16世纪中叶,长期以手工作坊方式生产钟表。1868年,一名美国制表师在沙夫豪森创办了瑞士最早期的机械制表工厂 ——W厂,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如今W 厂的钟表已成为知名产品。据此完成4~5题。

4.商业小镇沙夫豪森的兴起最可能缘于

A. 行政管理需求 B. 金融服务需求

C. 观光旅游需求 D. 货物转运需求
5. 1868年,w 厂选址在沙夫豪森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劳动力 B. 市场 C. 原材料 D. 交通 
【参考答案】4.D 5.A
【考查目标】
本组题以W 钟表厂在商业小镇沙夫豪森建厂创设情境,要求考生运用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工业 区位的选择、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等必备知识与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等学科 关键能力解决问题,落实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的考查要求,体现了对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 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解析】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交通运输有着密切联系。古代运输工具落后,水运地位突出,较大的城市多沿河流发展。瑞士北部城市沙夫豪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45年,当时的城市名称“沙夫豪森”意为“船之家”。第4题要求考生推测沙夫豪森兴起的原因。材料中“黄金水道”表明莱茵河航运功能突出。当莱茵河上的船只行进至莱茵瀑布附近时, 需要进行货物转运。为了满足货物转运需求,相关服务设施相应得到发展,商业城镇应运而生。由此可以推断商业 小镇沙夫豪森的兴起最可能缘于货物转运需求,故D 选项正确。单一的行政管理需求催生的商业服务需求量非常小, 也就无法使得商业城镇兴起,故A选项错误。中世纪时期虽然有极少数人可能出于宗教、商业、公务等各种原因 进行出游活动,但观光旅游还未成为大众活动,其需求不足以促进商业城镇的兴起,因此C 选项错误。当时的金融服务需求同样不足以使商业城镇兴起,故B 选项错误。
瑞士是世界制表业的先锋,有着悠久的制表历史和精湛的制表技术。由于资源匮乏,瑞士曾是欧洲最贫穷的国 家之一。跟随着工业革命浪潮,瑞士开启了工业化进程,其制表业开始机械化生产。第.5题要求考生分析w 厂选 址在沙夫豪森的主要影响因素。考生需要从材料中获取与w 厂选址相关的信息,并结合必备知识进行解读,进而 提炼出区位选择的依据。最初,钟表的制造全程仅由一名制表师负责。后来,人们发现分工生产能加快制作速度、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作成本。制表业的机械化生产开始于一些简单机械设备的引入,以替代部分手工工序,生产 效率得到了一定提高,但部分工作仍需要熟练工人操作和监控。“最早期的机械制表工厂”提示了w 厂对劳动力的 需求。在W 厂选址时期,沙夫豪森拥有大量的制作钟表所需要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艺,故 A 选项正确。根据产品主要销往美国这一信息可推断B选项错误。钟表生产并不是原材料指向型的工业,结合对瑞士的区域认知情况——瑞士矿产资源贫乏,可判断C选项错误。对于附加值高、体积小的钟表产品来说,交通不是其选址的主要影响因素,故D选项错误。
    小明暑假乘船到F 岛旅游。下船后,小明发现太阳当空,周围的人却“没有”影子,他记录了当时的时间为北京时间8月21日00:04。当地时间下午,小明从F 岛乘船去往某岛屿观光,途中发现游船甲板中心处旗杆的影子多数时间指向船行进的方向。图2(略)示意F岛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6~7题。

6.F 岛的位置可能是
A.12°N,61°W B.12°N,121°W
C.20°N,61°W D.20°N,121°W
7.当地时间下午,小明去往的岛屿最可能是
A. 甲岛 B. 乙岛
C. 丙岛 D. 丁岛

【参考答案】6.A 7.C
【考查目标】
本题组以海岛旅游构建生活情境,围绕小明旅途中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设置问题,要求考生运用地方时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太阳周日视运动规律等必备知识与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解释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等学科关键能力解决问题,落实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的考查要求,体现了对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的考查。
【试题解析】
地球运动是生活中诸多自然地理现象形成的原因,对于认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自然环境 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有着重要意义。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 解释等是应增强的意识与能力。第6题主要考查考生根据地方时、太阳直射点判断地理位置的方法。根据小明下船后“没有”影子可以确定太阳直射点位于F 岛且当时的F 岛地方时约为12时。根据小明记录的北京时间进行计算, 该岛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大约12小时4分,因此,与120°E经度相差约181°,那么F 岛所处的经度约为61°W。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但移动速度并不是匀速的,其移动速度在二分日时较快,而在 二至日时较慢。因8月21日距离秋分仅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时太阳直射点正逐渐向赤道移动,结合太阳的移 动速度,12°N是一个合理的估计值。综上所述,A 选项正确,B、C、D 选项错误。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落下的自然现象,即太阳周日视运动,其对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农业生产活 动等都有着影响,对太阳周日视运动的理解需要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观察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太阳的位置变化。第7题要求考生推测小明前往观光的岛屿,需要根据太阳周日视运动变化规律及 日影的方位进行判断。周日视运动是地球自转的结果,这种运动在不同纬度的表现有所不同。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 置等信息可推断,图示岛屿所在区域下午太阳主要位于西北,因此,物体的影子方向多数时间为东南。根据材料“影子多数时间指向船行进的方向”,可判断船前往丙岛,故C选项正确,A 、B 、D选项错误。
    海洋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海水性质、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远岸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受陆地影响较小。图3(略)示意孟加拉湾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8~9题。


8 . 下列月份中,M 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的是
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
9. 与7~8月相比,12月至次年1月N 区域海水盐度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蒸发 B. 降水
C. 径流 D. 洋流
【参考答案】8.C 9.D
【考查目标】
本组题以海洋浮游植物密度与海水盐度季节变化创设情境,要求考生运用海洋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洋流的地理意义等必备知识与运用空间一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分析地理各要素之间 的相互作用关系等学科关键能力解决问题,落实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的考查要求,体现了对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解析】
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占优势的初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由此启动了海洋食物链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海洋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全球生态系统中生物地化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浮游植物在海洋碳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8题要求考生分析图中M区域浮游植物密度的变化情况。孟加拉湾是印度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季风期, 充足的降水和海湾周围径流的淡水输入对孟加拉湾海水的循环和分层有很大的影响——使孟加拉湾盐度偏低,从而形成较强的障碍层,且缺少明显的上升流,导致孟加拉湾成为一个低初级生产力的海区。M区域位于孟加拉湾湾口 附近的斯里兰卡东南侧热带海区,季风诱发的赤道上升流使得该海域成为热带海域低生产力的常见模式中的例外。这里西南季风在7~8月份达到鼎盛,期间西南季风驱动赤道两侧的西向赤道流,表层海水被推向高纬度区域,导致该区域的表层水减少。含有更多的营养盐的深层海水会上涌来填补这些空缺,因此在7~8月份浮游植物密度处在一 年之内的最高水平,故C 选项正确,A 、B 、D选项错误。
第9题以海水盐度的变化为出发点,要求考生分析阿拉伯海的高盐海水入侵孟加拉湾的主要影响因素。印度 半岛东侧孟加拉湾属于南亚季风区,湾内海水平均盐度常年在32%0~33%之间。西侧的阿拉伯海常年蒸发量大于 降水量,海水盐度通常高于35%o, 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之一。冬季,季风环流呈逆时针旋转,赤道逆流携带 阿拉伯海高盐度海水向东输运并在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涵盖N区域)堆积,这一过程显著增加了N区域在12月 至次年1月的海水盐度,故D 选项正确。两个时间段相对比,N 海区蒸发与降水差异不大,因此A、B选项均错误。苏门答腊岛径流全年较为稳定,在对比时间范围内差异不大,故C 选项错误。
    锡拉岛位于地中海,整个岛屿被厚厚的火山岩和火山灰覆盖,夏季岛上北风频发。约3600年前的古锡拉岛是 一个圆形的大岛(范围包括现在的锡拉岛和附近小岛,以及这些岛屿之间的海域),后来演变成环形群岛,其中最大的岛屿为锡拉岛(图4略)。锡拉岛的西部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当地农民在管理葡萄时将葡萄藤盘成圆形的篮子状(图5),并将葡萄果实置于“篮子”内生长。据此完成10~12题。


以下为试题原图

10.导致古锡拉岛演变为环形群岛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火山喷发 B. 地壳运动
C. 海浪侵蚀 D. 风力侵蚀
11. 锡拉岛上的葡萄在需水量较大的生长期也无需灌溉,主要是因为
A. 大气降水多 B. 土壤保水性好
C. 地表蒸发弱 D. 空气湿度大
12. 当地农民将葡萄藤盘成篮子状的主要目的是
A. 保 土 B. 增湿
C. 防 风 D. 降温
【参考答案】10. A 11.B 12.C
【考查目标】
本组题围绕锡拉岛的葡萄种植创设情境,要求考生运用地貌类型、景观的主要特点、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等必备知识与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运用空间一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认识和处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学科关键能力解决问题,落实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的考查要求,体现了对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解析】
锡拉岛位于爱琴海上,属地中海气候,年降水量350mm 左右。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候炎热干燥,多晴天。锡拉岛夏季几乎没有降水,再加上夏季气温高、蒸发大、岛上没有溪流,水资源稀缺。该岛以酿造白葡萄酒闻名,葡萄酒酿造历史极为悠远。人地协调观要求人们能够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岛上极具特色的葡萄栽培管理技术体现了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地协调观念。
第10题从该岛地质地貌等的自然地理特征出发,要求考生分析锡拉岛由一个圆形大岛演变成一组环形群岛的 原因。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看,此次锡拉岛的演变具有规模巨大,突发性强等特征。结合图示锡拉岛当前的 地貌特征与文字材料中“整个岛屿被厚厚的火山岩和火山灰覆盖”等信息可以推测,约3600年前的一次火山喷发, 导致了圆形岛屿中心部分的塌陷,在相对短时间内重塑了整个岛屿的形态,A 选项正确。地壳运动过程中,岩层发 生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的变形或变位,不符合“短时期内导致岛屿中心大规模坍塌形成环形结构”这一情况,故B 选 项错误。海浪侵蚀主要作用于海岸线,风力侵蚀是在风力作用下地表土壤及细小颗粒被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两者都无法在短时期内造成海岛形态发生如此大规模的变化,故C、D 选项错误。
当地农民使用早栽法管理葡萄园,即便是在葡萄需水量最大的生长期也不灌溉。第11题从锡拉岛独特的地理 环境出发,探索当地农民种植葡萄无需灌溉的原因。锡拉岛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候炎热干 燥、降水少、蒸发大,因而A、C 选项错误。虽然锡拉岛在夏季干旱少雨,但岛上覆盖的疏松多孔的火山灰使土 具有较强的保水性,为葡萄的生长提供了水分,故B 选项正确。对于农业生产,空气中的水汽无法满足葡萄生长 期的需水量,故D 选项错误。
当地农民运用的葡萄栽培管理技术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真实体现,展示了人类在实践中通过调整农业 技术以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智慧。第12题要求考生探索当地农民将葡萄藤盘成篮子状的主要目的。锡拉岛上白 风力非常强劲,尤以夏季的北风最为强烈。强风直接物理性地损害葡萄藤和果实,也会阻碍葡萄开花。为了应 这种恶劣的环境,当地农民发明了一种将葡萄藤盘成篮子状的栽培技术。葡萄藤被精心地编织和修剪,形成一 低矮且紧凑的结构,类似于一个地面篮子,这样就能够大幅降低风对葡萄生长的影响,故C 选项正确,A、B、选项错误。
    新城生活空间是指新城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各种行为活动所占据的场所和空间。图6示意2017年我国某大都市某新城生活空间现状和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调查显示,该新城的社区居民休息日与工作日的出行率、人均出行次数均相当。据此完成13~15题。


13.该新城的社区居民非工作活动大部分在新城外或社区附近,主要是因为新城
A. 交通方式较为单一    B. 生活服务设施不足 
C. 生态环境质量较差    D. 居民消费能力较弱
14.为达到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状态,该新城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是
A. 扩大新城空间范围 B. 增加休闲娱乐场所 
C. 促进就业本地化    D.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5. 达到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状态后,该新城的社区居民日常
A. 平均出行距离增加 B. 工作出行次数减少 
C. 平均出行成本增加 D. 出行方式更加多元
【参考答案】13.B 14.C 15.D 
【考查目标】
本组题以我国某大都市某新城的生活空间创设情境,要求考生运用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区域空间组织、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等必备知识与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等学科关键能力解决问题,落实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体现了对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解析】
新城的开发建设是优化大城市空间结构、应对城市空间蔓延的关键策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城建设虽名 在一定程度上成功缓解了中心城区的人口和产业压力,并对城市的社会空间重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新城人口与就业不匹配、生活设施配套建设滞后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导致了居民在日常生活和出行选择上面临诸多不便。
第13题从新城生活空间现状出发,要求考生对形成当前新城居民非工作活动空间分布特点的原因进行分析。首先,从材料对新城居民出行率和人均出行次数的描述可知,居民在工作日和休息日都有较高的出行需求,这些出行需求包括工作活动和非工作活动。现状和理想模式的对比表明,日常生活设施的可获得性是新城居民非工作活动本地化的基础,生活服务设施不足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日常非工作活动地点的选择。因新城的生活服务设施不足, 解决居民的购物、休闲、社交等需求主要在新城外或集中了一定设施的社区周边,故B 选项正确。交通方式通常影响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性,消费能力弱会限制居民的消费选择,都不是形成“居民非工作活动大部分在新城外或社区附近”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故A 、D选项错误。新城建设是应对城镇化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往往选择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的郊区。同时,生态环境通常影响的是长期居住决策,而不是非工作活动地点的选择,故C 选项错误。
第14题聚焦新城的未来发展,要求考生分析其首要任务。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深入剖析新城生活空间现状与理想模式之间的差异,以确定其未来发展最为重要的任务。通过对比新城生活空间现状和理想模式可知,相较于理想模式下新城居民就业向新城内集中的特点,新城当前居民生活空间向新城外扩展,存在居民职住分离、出行距离较远等问题。因此,为达到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状态,首要解决的是就业问题。新城应合理规划就业用地比例,提供更多的本地就业机会,以引导新城居民日常活动向新城内集中,使得新城从一个居住空间逐渐转为本地化的生活空间,提升新城生活空间的总体活力。因此,促进就业本地化是该新城达到理想模式状态最为重要、核心措施和任务,故C 选项正确,A 、B 、D选项错误。
笛15题聚焦新城生活空间的理想模式状态,要求考生分析居民出行情况的变化,在达到理想模式状态后,新城居民非机动化出行和使用公共交通的比例大为提高。公共交通设施的发展提供了公交车、地铁、城际铁路等多样化出行方式选择,良好的交通条件提升了新城居民的移动性,交通环境的改善提高了新城空间内部的连通性和设施 可达性,更有利于营造本地化的新城生活空间。对比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与新城生活空间现状可知,理想模式下 新城居民的出行方式更为多样化,故D 选项正确。理想模式下,新城居民日常活动在新城内集中,故新城居民的 平均出行距离将减小,A 选项错误。新城居民的工作出行并没有因新城生活空间达到理想模式而减少,故B 选项错 误。理想模式下,新城居民出行方式多为非机动化出行和公共交通出行,减少了对小汽车的依赖,平均出行成本降低,故C 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沿海某区域某时段经历了一次大范围的浓雾天气,给当地交通带来了较大影响。气象部门指出,此次浓雾为平流雾,是由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而形成的。图7(略)示意该区域0时(雾过程初期)近地面主要气象要素的分布。

(1)分析此次浓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
(2)夜间,该区域被厚厚的云层覆盖,低层的雾逐渐发展增强,形成了“上云下雾、云雾共存”的特征。说明在夜间,云对雾发展快慢的影响。
【参考答案】
(1)雾形成前,冷锋过境,锋后区域大范围降温,下垫面温度低;冷锋过境形成逆温层,大气层结稳定,有利 于水汽聚集,形成并维持浓雾天气;冷锋过境,锋面降水使该区域的空气湿度较大;锋后东部海洋上空的暖湿气流 将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冷下垫面上,水汽遇冷易凝结;偏东风风速较小,利于浓雾天气的形成和维持;长江和其他水体(洪泽湖、高邮湖等)的水汽对其周边区域的雾亦有增强作用。
(2)夜间,云层具有保温作用,使地表温度和近地面气温下降缓慢,雾发展缓慢。
【考查目标】
本题以一次大范围的浓雾天气创设情境,要求考生运用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大气受热过程等必备 知识与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解释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等学科关键能力解决问题,落实了 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的考查要求,体现了对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解析】
大范围的浓雾天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影响较大。对浓雾天气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 解天气变化规律,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从而提前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浓雾对交通、农业等方面的负面 影响。试题以文字材料的形式提供了平流雾的定义,通过天气图的形式提供了某次平流雾过程近地面主要气象要 素的分布状况。锋面等天气系统过境,给区域带来的不仅仅是温度的变化,还有其他气象要素的变化,例如气压 湿度、降水量、能见度、风速风向的变化等。天气系统过境后,为当地后期其他天气现象的发生、发展提供有利的形成条件。
第(1)小题基于天气要素的空间分布状况考查浓雾天气形成的过程及其主要原因。结合图文材料,考生需要获取并解读的信息有:0时,图示长江沿岸附近存在一条东南一西北向的冷锋;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近地面气温均相对较低,且越往北近地面气温越低;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近地面相对湿度普遍较大,空气湿度较大,且沿海地区的相对湿度大于内陆地区;冷锋锋前偏南风风速稍小于锋后偏北风风速。依据以上信息以及平流雾的定义,按照雾的形成条件依次展开分析。一是冷下垫面的形成:冷锋过境,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大范围降温为此次浓雾天气的形成提供了冷下垫面条件。二是逆温层的形成:冷锋过境,该区域上空形成逆温层,大气层结较稳定,水汽不易垂直扩散,有利于浓雾天气的形成和维持。三是水汽条件,包括三个方面:冷锋过境后, 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上空为暖平流,来自东部洋面上空的暖湿气流将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至锋后冷下垫面上, 水汽遇冷易凝结;冷锋过境,锋面附近大气层结不稳定,对流旺盛,形成的降水使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的空气 湿度增大,水汽充足;来自长江、洪泽湖、高邮湖等水体的水汽对其周边区域的雾亦有增强作用。其中,暖湿 气流是此次浓雾天气过程中最主要的水汽来源。四是低风速条件: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偏东风的风速较小,利于雾天气过程的形成和维持。
第(2)小题提出了此次浓雾天气过程中云层的覆盖,要求考生通过分析云在此次浓雾天气发展增强阶段中的 作用,判断此期间云对雾发展快慢的影响。在地—气系统的能量收支过程中,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同时按照本 身的温度不断向外反射地面长波辐射。厚厚的云层产生的大气逆辐射会补偿夜间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 温的作用。夜间地面的辐射冷却过程被云层的保温效果延缓,这使得夜间地表温度和近地面气温的降温速度变得缓 慢、降温幅度变小,导致雾发展缓慢。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吉林省辽源市曾经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煤炭城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一直由辽源矿业公司经营。20 世纪80年代末期,该市煤炭资源渐近枯竭。2001年以来,辽源矿业公司坚持“以煤为主、多种经营”的理念,通 过开发域外煤矿,使原煤产量不降反增,逐渐发展成为一家集煤炭生产、装备制造、建筑建材、新能源于一体的现代煤炭企业。
材料二 20世纪60至70年代,辽源市纺织袜业较为发达。80年代末期,该市国营袜厂效益不断下降。2000年辽源市“十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突出纺织、轻工业地位”“壮大袜子产业”,将纺织袜业作为煤炭产 业的接续替代产业之一。辽源市东北袜业园于2005年开工建设,现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棉袜生产基地,园区 内企业由最初的40家增至1200余家。通过打造“七天供应链”(图8),园区完成10万双以下订单的时间较常 规节省10余天。


(1)说明辽源矿业公司域外煤矿开发对辽源市产业转型的益处。
(2)分析纺织袜业作为辽源市接续替代产业的主要优势。
(3)从企业生产的角度,分析东北袜业园是如何通过“七天供应链”缩短订单完成时间的。
【参考答案】
(1)避免矿业公司短期内关停、企业工人大量下岗,延缓煤炭产业衰退过程,为辽源市产业转型提供过渡期;积累资金,以推进产业多样化,助力辽源市产业结构优化。
(2)辽源市纺织袜业发展历史长,有发展基础,所需投入相对较少;纺织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吸纳大量人员就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明显。
(3)企业生产环节均在园区内完成,生产链条完整,各生产环节衔接紧密,能够缩短生产周期;园区内同类袜 业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企业间可根据需要相互代工,缩短订单完成时间。
【考查目标】
本题以资源枯竭型城市一辽源市的转型发展创设情境,要求考生运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方向、产业转移对 区域发展的影响、工业集聚等必备知识与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认识和处理人类活动与社会 经济发展关系等学科关键能力解决问题,落实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的考查要求,体现了对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解析】
资源型城市是以当地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和初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城市。矿产等资源具有生命周期,资源型城市也 就具有了生命周期。如果城市不进行城市转型,而一直依赖资源型产业,则城市的生命周期就与资源型产业的生命 周期同步,导致“矿竭城衰”;如果城市能够因地制宜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城市的生命周期将 不再主要受资源型产业的生命周期影响,最终发展为综合性城市。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都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和发 展起来,曾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资源消耗殆尽或资源价值的下降,资源型城市面临衰落的问题, 转型成为必然的选择。试题通过两组材料,展示了辽源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纺织袜业的发展历程,反映资源枯竭 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重要议题。
第(1)小题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煤炭产业的有序退出过程提出问题。考生需提取材料一中辽源市发展 背景、辽源矿业公司发展历程等信息,以形成对企业行为的理解。如果辽源矿业公司在域内煤炭资源渐进枯竭 的背景下未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那矿业公司将面临短期内关停以及企业工人大量下岗的情形。产业转型 是一个渐进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辽源矿业公司通过开发域外煤矿,为辽源市产业转型提供了过渡期。辽源矿 业公司开发域外煤矿的策略带来了经济收益的提高,能够进行资金积累,推进产业多样化,助力辽源市产业结构优化。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路径具有多样性,并无明确的产业转型范式,其转型发展需顺应城市兴衰规律,顺势 而为、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第(2)小题从接续替代产业的选择角度提出问题,考生需提取 材料二中关于辽源市纺织袜业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材料一煤炭资源渐近枯竭的背景进行分析。首先,根据材料二中“20 世纪60至70年代,辽源市纺织袜业较为发达”,可以推出辽源市纺织袜业发展历史长,有发展基础。相较于选择 没有发展基础的产业,选择纺织袜业作为接续替代产业所需投入相对较少。根据材料一阐述的“煤炭资源渐进枯竭” 等信息可推测,该时期辽源市面临工人下岗的问题,而纺织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吸纳大量人员就业。因此, 纺织袜业成为了辽源市煤炭产业的接续替代产业之一。产业是众多行业和企业所组成的集合,因此,行业和企业可被认为是产业的中观和微观主体。具体到产业结构 变化过程中,中观层面体现在行业份额比重的变化,微观层面体现在企业动态引发的产业结构变化。企业在空间上 的行为不单体现在区位选择过程中,还是诠释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载体。第(3)小题聚焦辽源市东北袜业园的企 业集聚提出问题。考生需提取材料二中关于东北袜业园以及“七天供应链”模式的信息分析园区如何通过“七天供 应链”缩短订单完成的时间。从企业生产的角度来看,生产环节均在园区内完成,生产链条完整,各生产环节衔接 紧密,能够缩短生产周期。作为全国最大的棉袜生产基地,园区内同类袜业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企业空间集聚为企业生产带来了益处,即企业间可根据需要相互代工,缩短订单完成时间。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尔湖(图9略)是澳大利亚海拔最低的地方,湖水深度较浅。某研学小组对埃尔湖流域开展了研究。

活动一 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埃尔湖碳储量大,是巨大的碳库。
(1)分析埃尔湖入湖碳量大的自然原因。
活动二 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和野外考察,发现埃尔湖沉积物中有多层泥炭层,有的厚度巨大。埃尔湖泥炭中 的碳不易释放。早季,强烈蒸发使湖泊水面缩小,有的地方泥沙裸露,有的地方“变成”盐壳,最厚处可达数米;雨季, 若大量河水汇入,湖泊水面扩大,最大可超过15000 km²。
(2)从湖泊水面变化的角度,分析埃尔湖泥炭中的碳不易释放的主要原因。
活动三 水生软体动物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对水环境变化敏感。软体动物死亡后,其碳酸钙壳体保留在 沉积物中成为化石,对古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指示意义。为研究埃尔湖不同时期湖水盐度的变化,同学们采集了各地层中的软体动物化石。
(3)指出如何利用采集的生物化石研究埃尔湖不同时期湖水盐度的变化。
【参考答案】
(1)埃尔湖流域面积广,碳总量大,径流携带大量碳入湖;埃尔湖流域及其周边地区风力作用强,风力搬运大量碳沉降至湖区。
(2)湖泊水面大时湖底被湖水覆盖,湖泊水面小时裸露的湖底被泥沙和盐壳覆盖、封闭;这两种情况均使得微生物对泥炭中的有机物分解缓慢,碳不易释放。
(3)利用地层中的软体动物化石,确定地层年代和顺序;识别不同地层中化石生物的种类,并根据其生活习性和特征,推断其生存时的湖水盐度状况,进而分析不同时期湖水盐度的变化。
【考查目标】
本题创设了澳大利亚埃尔湖研学的情境,要求考生运用气候特征、水系、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碳循环、生物化 石和地层等必备知识与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运用地理学研究方法等 学科关键能力解决问题,落实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体现了对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解析】
科学探究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式,培养具有探究能力的人才是社会发展之需。本题通过研学小组的活动任务将 材料与设问进行了统整,形成了材料与问题的交替式呈现方式,符合探究学习的过程,即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得出结论。地理学研究视野开阔,面向全球出现的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生态破坏等重大问题,既有对 自然规律的研究,又有对社会经济规律的研究,所关注的科学问题直接指向当今决策的紧迫需求。当前,气候变 影响着全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碳排放对全球生态脆弱区域的影响越来越深刻,研究生态系统中的碳储量 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第(1)小题基于澳大利亚国家的尺度,要求考生运用区域图分析埃尔湖人湖碳量大的原因。从澳大利亚区域图可看出埃尔湖流域面积非常大,汇水面积大。因此,河流在汛期,会携带大量的碳入湖。埃尔湖流域及周边地区为热带沙漠和热带稀树草原气候,风力作用强。埃尔湖流域地势较低平,河流泛滥结束后,在河道两岸和河床中都留有大量堆积物,给风力搬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风力搬运大量碳沉降至湖区。

第(2)小题提出关于埃尔湖储碳的问题,要求考生从埃尔湖水面变化的角度分析泥炭中的碳为何不易释放。埃尔湖的环境非常独特,受降水的影响,湖面变化较大。当湖泊水面较大时,湖底的泥炭被水覆盖,湖底形成厌氧环境且湖水盐度高;当强烈蒸发使湖泊水面缩小时,泥沙和盐壳对泥炭层的覆盖会限制氧气和水分的渗透。这两种情况下都没有适宜的条件来支持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导致微生物数量少、活性低,泥炭中有机物的分解受到显著抑制,碳不易释放。

第(3)小题从研究埃尔湖古环境的角度提出问题,要求考生提出运用生物化石推断不同时期湖水盐度变化的方法。水环境和沉降过程都对水生软体动物群落及其壳体化学组成有明显影响,湖水的水温、深度和盐分等决定了水生软体动物生长、繁殖和分布。因此,水生软体动物是埃尔湖最重要的信号载体,沉积在埃尔湖地层中的壳体可 反映出重要的环境信息,作为环境指示生物可用于多个研究领域。如若用于研究不同时期湖水盐度的变化,应先通 过测年技术,确定化石所在地层年代和顺序。再通过化石生物的种类,对应其生活习性和特征,以推断其生存时的 湖水盐度状况,进而分析不同时期湖水盐度的变化。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防洪限制水位是水库在汛期允许蓄水的上限水位。受防洪限制水位的约束,汛期降雨径流经水库调节后,仍有大量径流未得到充分利用,作为弃水排放。
(1)分别指出防洪限制水位的高低与汛期水库蓄水量大小、预留防洪库容大小的关系。
材料二 近年来,丹江口水库以《丹江口水利枢纽调度规程(试行)》为基础,主要从汛前水位消落、汛期水位控制、 汛末蓄水三个方面进行优化调度的探索。2021年,基于精准的降水、洪水预报,丹江口水库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 通过优化调度超额完成供水计划,并首次蓄水至设计蓄水位170m。图10(略)示意汉江流域概况。图11示意优化调度方式与规程调度方式的对比。  


(2)以保证防洪安全为前提,优化调度过程中,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可在防洪限制水位的基础上适度上浮。说明丹江口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可适度上浮的主要保障条件。
(3)分析与规程调度方式相比,优化调度方式的供水优势。
【参考答案】
(1)防洪限制水位高,汛期水库蓄水量大;防洪限制水位高,汛期预留防洪库容小。
(2)随着我国气象预报和水文监测等技术的提高,洪水的可靠预见期更长,防洪调度更为精准;流域内有多个水库,能够实施联合调度,提高汉江流域防洪安全保障能力。
(3)汛前提前消落并加大消落深度,增加了汛前的供水量;汛期运行水位适度上浮,增加的汛期蓄水可用于加大水库汛期的供水量,也可为夏秋汛期过渡、汛末蓄水提供保障;汛末抓住来水有利时机提前蓄水,可有效提高汛后蓄水位,保障下一供水年度的供水安全。
【考查目标】
本题以丹江口水庆的代化调府创设情,要求考生运用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的意义等必备知识与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认识和处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等学科关键能力解决问题,落实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 创新性的考查要求,体现了对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分析】
“南水北调”这一宏大战略构想始于1952年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提出,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规划论证与建设 后,形成了“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网络格局。1973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全面建成,是新 中国成立初期,第一个自行勘测、设计、施工的大型水利工程,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全国唯一“五利俱全”(防洪、 发电、航运、灌溉、养殖)工程。丹江口水利枢纽后期工程在初期工程的基础上加高续建,大坝加高工程作为南 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5年9月开工,2013年8月通过蓄水验收,2014年12月正式向北方通水。大坝加高后,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需在保障水源区原有用水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向北方 调水,防洪与供水成为丹江口水库最为重要的两项任务。我国学者对丹江口水库调度已开展大量研究,包括汛初水 位控制、汛期起调水位分型、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汛末提前蓄水等,这些研究为丹江口水库的优化调度提供了 重要支撑。2021年汉江洪水期间,基于精准的降雨、洪水预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科学地对丹江口水库进行 精细化调度,实现了防洪与蓄水的双胜利。水库度汛过程中,有计划地对洪水进行控制、调节,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多蓄水以最大限度地发 挥水库的综合效益。从防洪安全的角度出发,防洪限制水位越低,预留的防洪库容越大。而从兴利的角度出发, 防洪限制水位高一些才能在汛期多蓄水,提高兴利效益。第(1)小题选择以防洪限制水位为焦点,不仅概念易 于考生掌握,也将水库防洪与兴利的矛盾予以呈现,是考生理解水库优化调度情境的突破口。材料指出“防洪限 制水位是水库在汛期允许蓄水的上限水位”,由此可推出防洪限制水位高,汛期水库蓄水量大,汛期预留防洪库 容小。
第(2)小题选择优化调度中的“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这一关键技术提出问题,强调保障防洪安全是水位 上浮的前提,并要求考生说明保障条件。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主要考虑短中期天气明朗、无雨无洪时,在 满足供水计划的基础上,水库水位适度上浮;当预报可能发生中等及以上强度降雨或上下游防洪形势趋于紧张时, 需要在预报预见期内将水库水位安全稳妥地降至防洪限制水位。因此,预报预泄是水库实施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 运用的关键风险化解手段。丹江口水库上游先后建成了石泉、安康、潘口等水库,可进一步配合丹江口水库的防洪 调度运行,提高汉江流域防洪安全保障能力。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联合国认定的“水资源紧缺”国家。科学、 精准的水库调度工作是防洪度汛与水资源安全的重要保障。第(3)小题从优化调度过程的角度提出问题,要求考 生通过与规程调度的对比,分析优化调度的供水优势。材料中“超额完成供水计划,并首次蓄水至设计蓄水位170 m ”提示了优化调度增加本供水年度供水量和保障下一供水年度供水安全两方面的优势。同时,从“首次”可推知, 按规程调度方式运行难以达成170m的蓄水目标。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优化调度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结合图11 对供水优势如何形成进行具体分析。一是汛前水位消落方面:优化调度适当提前并加大消落深度,相较于规程调度 方式,提前加大了供水流量并增加了供水总量。二是汛期水位控制方面:根据规程调度要求,在洪峰过后的退水阶 段,需将水库水位降至防洪限制水位运行。在优化调度中,则可结合预报在无雨无洪时,水位适度上浮运行,上浮 运行多拦蓄的洪水可用于增加汛期的供水量。结合预报情况,如果不需要将水库水位降至防洪限制水位,则水位维 持上浮运行,也就为夏秋汛期过渡、汛末蓄水提供了保障。三是汛末蓄水方面:只有抓住9月来水较丰的有利时机, 实施提前蓄水,才能有效提高水库蓄满率,保障下一供水年度的供水安全。进入9月中下旬,基于对洪水的精准预 报,丹江口水库通过精细化的腾库调度,逐步调整腾库幅度,稳步抬高运行水位,不仅保障了防洪安全,也达成了170m的蓄水目标。
注:OCR文字识别准确率有限,个别文字错误,以纸质版期刊来源为准。


声明: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如侵权请告知立删,转载请注明出处。下载海量资料请加QQ群:45557625。

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解读国家最新高考政策,追踪社会教育热点话题,欣赏原汁原味地理视频,助推地理素养能力提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