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8日-13日,第十四届国际康德大会在德国波恩召开,会议主题是“康德的启蒙计划”。此次大会正值康德诞辰300周年,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逾700名正式注册的参会者。中国康德学会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韩水法教授应主办方邀请,作大会主旨演讲;北京大学哲学系方博副教授、南星副教授及多名系友分别在各自所在的场次作专题报告。
韩水法的主旨演讲于9月10日下午进行,主题为“认知与元方法——康德哲学方法再论”。韩水法在演讲中从当代知识论的困境以及人工智能研究中的若干核心问题出发,试图在康德的认知理论中寻找相应的理论资源,以求为走出当代的理论困境提供启发。韩水法提出了“元方法”的概念,并以之为线索,对康德理论哲学中的一些重要论题和核心论证作出了新的诠释。演讲一方面阐明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在何种意义上是一部关于方法的论著,另一方面又揭示了康德方法论思想的当代意义。
韩水法教授作大会主旨发言
方博的报告于9月9日上午进行,题目为“康德的世界共和国理念”。方博在报告中挑战了当前不少康德学者将世界共和国理解为由国家组成的世界国家的方案,指出如果在纯粹理论的层面谈论理性的理念的话,康德关于公民状态的论证必然要指向一个单一的世界国家。当前文献中的这一方案主要是基于对康德的一些关键概念比如Völkerstaat (civitas gentium)和moralische Person的错误理解之上。
南星的报告于9月11日上午进行,题目为“康德范畴演绎的目标”。南星在报告中指出,尽管关于康德对范畴的先验演绎的研究早已汗牛充栋,但人们依然不清楚这一演绎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南星辩护了一种传统解读,将先验演绎的主要目标理解为对休谟“普遍经验主义”的回应,并将这一目标与范畴的普遍可应用性这一更强的论题区分开来。
韩水法、方博、南星与周黄正蜜在会场附近的莱茵河畔留影
本次大会特别设立了“康德哲学在中国的接受”专题论坛。论坛于9月12日举行,分为上下半场,分别由德国康德协会主席、卢森堡大学迪特玛·海德曼(Dietmar Heidemann)教授和本次大会承办方代表、波恩大学克里斯托弗·霍恩(Christoph Horn)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哲学系范大邯副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王林伟副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贺腾副研究员等北京大学哲学系系友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就康德哲学与儒家思想之间的关系分别作专题报告。
海德曼教授主持范大邯的报告并与之展开讨论
北京大学哲学系系友、美国乔治城大学哲学系卢华萍(Huaping Lu-Adler)教授应主办方邀请,于9月11日下午与另外两位国际知名学者一同参与了关于康德与种族主义的公开讨论。此外,在德国洪堡基金会与本次大会联合举办的“全球视野中的康德”主题论坛中,北京大学哲学系系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周黄正蜜副教授于9月12日下午作了题为“康德式美德伦理学如何可能”的报告。
国际康德大会由德国康德协会主办,自1960年起,一般每五年举办一次,是国际康德学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学术盛会,在整个西方哲学研究界亦享有盛誉。上世纪90年代,我国著名哲学家张世英、叶秀山先后受邀参加大会,是中国学者早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标志。随后的20年时间里,中国学者在这一大会上的声音渐趋沉寂,直至2015年在维也纳举办的第12届国际康德大会上,北京大学哲学系韩水法教授才又受邀参加大会,当时仅有两、三位来自国内的会议发言人。而在九年之后的波恩,总共有超过20位中国学者在大会上发言,除上面提到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及系友外,还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校的多名学者以及在欧美各大高校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这意味着中国的康德研究已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成为国际康德研究领域中正在崛起的一支中坚力量。
部分参会的中国学者与会议主办方代表霍恩教授、德国康德协会前主席鲍姆(Manfred Baum)教授在“康德哲学在中国的接受”专场结束后合影留念
供稿 | 南 星
排版 | 刘枫林
审核 | 王彦晶
发布 | 刘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