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疯点挺好

情感   2024-03-26 21:01   云南  
1
我其实是七幕人生的老戏迷了,这些年,看过他们出品的的中文版音乐剧《音乐之声》、《Q大道》、《我,堂吉诃德》和西区原版《玛蒂尔达》……都很喜欢。
在中国戏剧圈,七幕人生本身就是一种品质的保证。
但《近乎正常》(Next to Normal)还是不一样,它强烈引发了我“写点什么”的冲动。
故事发生在一个美满的四口之家:有体面工作的父亲Dan、知性美丽的母亲Diana、早慧的学霸女儿Natalie、富有活力的帅气儿子Gabe。
Diana名校毕业、美丽聪慧,跟Dan结婚后就成了全职主妇。按照国产剧的拍法,接下来,这个家庭唯一能有的危机,大约就是人到中年的Dan出轨、 Diana大女主崛起了。
并不。Dan是一个不能更称职的丈夫,“有病”的是Diana。
一上场,Diana就为一家人忙活着早餐,但这份贤惠很快露馅:她将一大堆三明治铺满了桌子、椅子和地板。
全家人默默围上来,对这一幕并不惊讶。
原因是这位堪称“人生赢家”的主妇已经被躁郁症和幻觉困扰多年,丈夫习惯了她的歇斯底里、女儿习惯了被她忽略。
这个“有点大病、略显矫情”的主妇,正是这部音乐剧的主角,也是我想把这部音乐剧推荐给所有人的原因。
这两年,如果有舆论关键词,一定是“疯”,疫情过后所有人都仿佛想开了:比起委屈自己做个世俗意义上的“正常人”,不如先疯了再说。
小红书经常能刷到有人请假出去玩,大大咧咧通知领导“轻舟已过国界线”;对着阴阳怪气的亲戚或者过度经济/情感剥削的父母,年轻人开始了“断亲”运动。但我觉得与其说“疯”,不如说最温良恭俭让、最愿意为难自己成全别人的中国人,也来到了“关注心理健康”的阶段。 
七幕人生在选剧的时候,除了考虑到故事是否足够扎实,舞台呈现是否足够创新,是否能经历时间的考验之外,另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在当下中国的语境中能否引起观众共鸣。
这一次,他们又精准“猜中”了。
2
Diana 明明过着小红书上人人艳羡的美满生活,却与双相情感障碍斗争了十六年,这个病或许源起于产后抑郁,然而日复一日困于厨房和客厅,家庭生活的忙碌、让渡自我的压抑、社会价值的微弱……都加重了她的症状。
再加上一桩意外的悲剧,把她彻底推向了崩溃。
我最喜欢的就是她与丈夫的争吵后、唱出的一段《想念群山》:
不过是又一天
万物生长,飞鸟盘旋
你想走,却一寸都无法往前
你被困住 困到永远
一而再地荒废时间
原来一切不会改变
而我想念群山
我想念攀爬的孤单
游荡在无边的旷野
虚度所有的时间
透明的空气如刀割你的脸
我妈听这段的时候流泪了, 我相信观众席里的每一个主妇都会深深共情的。
我妈也是世俗意义上的“好命女人”:我爸勤勤恳恳赚钱从不作妖、我看起来也是一路顺风顺水不让她操心的女儿。但我知道我妈承受了多少。
整个家庭的琐事都交给了她处理:小到逢年过节的人情往来、大到家庭房产股票投资,全是她。还要承受我心理压力过大时候的无名怒火,我爸的无尽焦虑。然而我妈自己的情绪,全是她自己默默消化。
所以每一年母亲节,我妈想要的礼物都是“清净”:她想一个人呆着,忘掉我也忘掉我爸,忘掉琐事也忘掉责任,游荡在无边的旷野,虚度所有的时间”
但或许每个人都有过逃离生活的念头——有一次我坐高铁回上海,到虹桥火车站的时候不小心从进站口出站了,然后一路误打误撞走到了虹桥机场,看了眼大屏幕,每一个新鲜的地名都如此诱人,当时很有冲动随便买上一班飞机,跑掉,去哪都行。
我想念群山。
这可能也是我带着我妈跑到了云南腾冲旅居一阵子的原因。

3
Diana和女儿Natalie的关系则是亲子关系的一个缩影,因为母亲全心全意地爱着哥哥Gabe,Natalie长期得不到关注,因而焦躁、自卑、毫无安全感。
这次在云南,我带我妈、 我朋友带她一岁多的儿子,她儿子几乎不哭闹,我们都夸他是天使宝宝,朋友却说,其实小朋友很少有无缘无故哭闹的,要么是饿了困了不舒服,要么就是因为大人随意敷衍他,他被迫用这种方式吸引大人的注意。
Natalie不幸就是后者。
父母能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真的不是啥人生起跑线,而是从小就耐心聆听、充分尊重他,让他长大后自然而然地相信,无需浮夸、谎言和包装,他站在那里,就值得被爱。
4
《近乎正常》的百老汇原版剧获得普利策奖。普利策奖在新闻界很有名,其实在戏剧届也有奖项,但是获得奖项的剧目非常少,至今未超过10部。
它与戏剧届著名的托尼奖不同,普利策奖更偏重于戏剧的思想穿透力和社会价值,要求对社会大众意识的启迪和鞭策作用。
《近乎正常》里直面了抑郁症患者的精神状况,Diana对劝导自己“要尽量乐观坚强”的丈夫陷入争吵,无法自控地唱道“你不懂”:
难道你也清早醒来
不能自己爬下床
难道你也读着悼文
嫉妒死人到发狂
就像挂在悬崖边缘
不知何时手会松
你不懂 你不懂
活着死去有多痛
在我们的文化里,很少有这样直面“抑郁症痛苦”的内容,歌词沉痛有力、员演出了这种真实到令人心惊的情绪——我后来了解到,这部剧的剧本译配也是一位抑郁症患者,这些台词是她流着泪译完的。
我们的文化太惧怕“不正常”这三个字了,很多年里,我爸就会反复训诫我,先做正常人。
前段时间女学者的一篇悼文刷屏,没有用“正常的悼文格式”,而是大喇喇暴露了一段情投意合的婚姻的b面:你跟你的朋友大谈女权主义,却是我在厨房里忙来忙去。真实的文字却引发了许多人的恐慌和不解:为什么要写这些?为什么不能规规矩矩地美化、怀念,把自我隐藏在那些冠冕堂皇文字后面,为什么非要自我暴露?
我们好怕做“另类”。
但到底什么是“正常”呢?
剥开“正常”的外壳,其实大家内里都千疮百孔:
功成名就者,要面对逐渐落伍、被时代抛下的恐慌;踌躇满志者,会发现自己为了追逐成功生活逐渐一片荒芜……父母要面对孩子的不受控,情侣要直面情感的干涸、角色分配的不公……
我们都是病人。
5
能够坦承自己“有病”,反而是“近乎正常”的第一步。
音乐剧里的丈夫,中年男人Dan,是苦苦支撑这个家的人:他包容妻子、照顾孩子,尽可能把生活“扳回正常”,但最终,他也只能承认——或许没有真正的“正常”,能够“近乎正常”已经很好。
很高兴这个剧没有选择一个“和稀泥式的大团圆结局”,而是“淡淡地收尾”: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近乎”接纳了自我,“近乎”理解了彼此,“近乎”找到了通往平静的方法和希望。
《知否》里明兰说,一眼能望到头、什么都不要发生的日子最好。
但其实人生有多长,烦恼就有多远。 
比如我们家:我的工作看起来轻松潇洒,每天都困在“写不出来”的泥淖里,我爸为我的不结婚而发愁,认为我迟迟没有走上“人生正规”,而我妈困在我当中,当受气包。
再往深剖析,我爸现在年纪大了,开始埋怨我心野,而我只觉得,我的野心也是你当年鼓舞的产物,我小时候被要求做最好,长大了我也学不会岁月静好,只会反反复复自我苛刻。
你看,看起来和睦的我们家,也完全可以拍一个鸡飞狗跳的短片。人人都有心结,我们那么爱彼此,还是不能相互理解。
所以这部剧我也打算再带我爸妈看一遍,尤其是我爸,我希望他想通“我们的生活不需要一切正常,只需它近乎正常就可以了”的道理。人生的至高智慧,不是改变而是接纳,人能奉献给对方的最好礼物,是“或许我不能完全懂,但我努力去懂了”。
而且音乐剧的这个形式,天然具有其他艺术载体不能比的穿透力:
全剧一共只有6位演员,撑起两个半小时的紧凑剧情,堪称不易。舞台后方是纱幕后的现场音乐团队。演员们的表现很有张力,情感自然而澎湃——你能感受到,演员在台上时正在体验另一个人的人生,那些表情、语调、唱腔,太真实了,实到刺痛。
6
现在可以直接买票了。七幕人生要了专属折扣,我们的读者九折优惠

《近乎正常》演出剧场&演出时间

深圳·深圳保利剧院 3月22日-3月23日 3场演出

广州·广东艺术剧院 3月29日-3月30日 3场演出

北京·北京二七剧场 4月5日-4月14日 10场演出

上海·上音歌剧院4月19日-4月28日 8场演出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优惠购票
480及以上票档9折
非常推荐跟伴侣、家人一起去看。
放下对“圆满”的偏执,接纳自我和彼此,此刻是岸。

倪一宁
一个朴实有华的文艺女青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