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剑以前说过有的人的言论早成了笑柄,这不最近又冒的神论“2艘才出动16架,等于一艘小鹰的能力,很差,我设计的话,远比这个好”,让众多军迷“破防”。
这图不只在我们的读者群传播,在贴吧,QQ群等都有广泛传播。
甚至有军迷直言不讳“哪怕是新军迷,只要有正常的分析能力的,看到这货说出,我设计的远比这个好的时候,都应该明白该马上取关了....”。
我们山东和辽宁号双航母舰载机出动不如小鹰这事赤剑你怎么看?
其实啊,看毛线呀。
发表这条评论(指2艘才出动16架,等于一艘小鹰的能力,很差)的“朋友”,明显没认真看过官方发布的图,就直接装“大头”,装“专家和权威”瞎比比了。
只要不是数数有问题的小伙伴,都知道是12架,不是16架。
第二只要稍微用那么一点心看过官方图的都知道,12架仅仅是辽宁号的出动架次。
为什么是12架呢?
赤剑原来说过,我们航母一个攻波的组成就是12架。
为什么我们的1个攻波是12架呢,其实是有其技术原因的。
中美的航母舰载机,一个攻波一般统计30分钟左右出动的舰载机数量。
30分钟后仍然还出动舰载机,我们的滑跃甲板能做到,而美国的航母,由于之前采用蒸汽弹射,一般连续使用30分钟这样,由于失去蒸汽压强,有25分钟的弹射空档期以便补充蒸汽。
所以不论中美目前都以30分钟为计,统计一个攻击波次出动的最大舰载机数量。
美国人一般是12~16架,其中12架舰载机在美海军那边是一个中队,而我们辽宁号和山东号也以12架为一个攻波的原因很简单。
由于滑跃甲板的设置(仔细看下图),我们重型的舰载机一般是2~2.5分钟放飞一架,以2.5分钟一架计,刚好30分钟。
不是不能把时间压缩到2.5分钟以内,而是在编组成空中战斗梯队的时候没有意义,我们以12架为一攻波,辽宁舰理论最大可出动2个攻波,总计24架歼15战斗机,而山东舰理论上最大可以出动3个攻波,总计36架歼15战斗机,这都是有其科学的规律。
而为什么中美两国会同时采用30分钟做一攻波呢?
原因很简单,你以40或者60分钟计,前面起飞的飞机就比后面起飞的飞机白白损失了40~60分钟标准起飞重量时的空中油量,把他们强行编组在一次,攻击近一点的目标(比如200海里以内)还好,攻击远一点的目标,前面起飞的飞机由于油量问题,其实是放不开手脚执行制空或者反舰任务的。
赤剑记得除开战机飞抵目标区域和返回航母的油量,舰载机一般还要预留20分钟左右(可能是10~15分钟,也可能是25~30分钟)的任务油量,不然是不具备战场执行任务的能力的。
30分钟起飞第一攻波的舰载机后,中美航母这后面的31~60分钟或31~90分钟内操作还是有些区别的。
美帝由于蒸汽弹射要充能的弊端,一般在后面的55~90分钟会再度起飞第二攻波,一般是16架,但和我们一样12架的情况其实也不是没有,这完全看当时的战场环境。
如果按照只看到双航母12架飞机,就断定我们双航母出动率才12架,真是太看轻我们海军的实力了,也是太搞笑了。
比如上面这图,其实也可以根据他们的神论牵强附会的说,美国3艘航母最大出动量才16架,有图为证。
继续书归正传。
我们继续聊攻波间隔的事,我们还是以美国航母举例。
美国两个攻波之间的弹射间隔一般是1~1.5小时,为什么设定这个时间呢?
美国人的算计是,第一攻波出动后,然后再放飞第二攻波,此时甲板由于舰载机的减少也有足够的空间应对第一攻波的返航。
美国人的航母就是这样,放飞一波,然后休整充能下,再放飞一波,然后第一波回收的时候,再放飞一波,放飞舰载机去攻击,然后回收,然后再放飞,如此循环反复,就是一套标准的航母作业流程。
所以,正因为半小时内放飞的舰载机数量其实有限,回收的能力也有限,所以搞什么15万吨航母,搭载120~150架F-18或者歼-15的超超级超航母一点意义都没有,毕竟放不完,攻波的衔接和回收都有问题,还带来无法运河通行,航速降低,造价贵等诸多问题,可以说这样的设想,只能是个美好的脑洞。
根据我们以前的研究分析,航母这事,我们就紧盯美国就是,摸着他们的石头过河,利用他们成熟的船型,吨位,航速指标,舰载机构成,类型,数量等做下5~10%区间的微调,效果是最好的,也很符合我们的国情,符合人民海军的需要。
一下话题又说岔了,我们继续聊航母攻波的事。
我们辽宁舰或者山东舰其实最大攻波数完全可以打破12架,也不用什么无所不知的大神去设计,毕竟我们滑跃航母不像美帝蒸汽弹射航母一样,有短暂暂停需要充能的BUG。
但我们没那么做(指最大攻波数打破12架),第一是基于我们航母所搭载的舰载机情况,第二就是基于攻波之间的衔接及舰载机的回收问题,所以谢谢了,你还是继续优化你自己设想的航母方案吧,希望下次能在业余航母设计竞赛中拿到第一名,而不是原来可有可无,遭人嫌弃的第三。
然后是苏57抵达中国,即将参加航展的事。
目前军迷圈有这样一条神论在流传“苏57来兔子家居然没带龙勃透镜,然后被兔子的民用雷达准确捕捉,并且引导降落在了太原,然后接着飞珠海,苏57的隐身性就那么回事吧”。
赤剑是这样看这个问题的。
原型的苏57不带龙勃透镜很正常,毕竟来它国航展,这种公开场合,人家也不用真的“秀”实战部署,做了隐身处理的苏57。
隐身战斗机的原型机,比如F-22,F-35,歼20,FC-31/歼35不带龙勃透镜的情况,大家又不是没见过,没啥大惊小怪的。
原型没做过隐身处理的苏57赤剑记得RCS尺寸是5平方米还是7.5,12.5甚至更大,具体数值其实是公开的,赤剑只隐约记得带个5的,这不是保密的事。
真的保密的是,实战部署,做了隐身化处理的苏57真实的雷达反射面积,这个目前外界都在猜,有推测0.5,有猜测0.05,0.01甚至更低的,目前外界很难真实掌握其中的情况。
那怕苏57已经在俄乌冲突中参与了实战,乌克兰及西方国家对它的情况掌握得还是非常少。
从各种口径来说,除了军迷圈极少部分的人,全世界大部分的军迷,大部分的军事人员都认为苏57是隐身战斗机,只不过隐身性方面,目前普遍认为苏57在这一块弱于F-22,F-35等五代机。
从赤剑以往了解到的情况,我们对苏-57,苏-35的评价挺高,具体啥时候聊聊故事,看啥时候风口好先,赤剑和大家聊一聊我们对俄罗斯4.5代和5代机真实的看法。(本文完)
长按下方 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每天都有新鲜独家的军情
往期精华文章
(长文)俄乌冲突一战封神 要素全蒙中的概率比中500万还难3000倍
缅北为什么战事起?边境为什么装甲车云集?个中原因听赤剑慢慢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