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游戏”再次流行校园?全社会应构筑守护青少年的“生命之篱”

时事   2024-11-06 16:23   北京  


半月谈评论员 丁静


近日,有学生家长反映,一种“死亡游戏”正在校园流行。“死亡游戏”又称“闭气窒息游戏”,游戏者通过憋气、按压胸部等操作导致缺氧窒息,体验“死亡”的感觉。这种游戏多年前曾出现,2007年,教育部就对此明确表态,称“死亡游戏”极易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坚决制止此类游戏在学生中传播、蔓延。近来,“死亡游戏”又以“梦回大唐”或“死亡三秒”之名再度流行于部分校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已有学校和警方发出提醒,对此类行为应及时制止。

  

孩子天生喜爱游戏,“死亡游戏”披着游戏外衣,让青少年抱着“玩一玩、试一试”的心态加入其中,却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对于此类游戏,我们绝不可轻视,要依法对始作俑者予以处罚,并对传播者和参与者进行处理和教育。


“死亡游戏”为何能反复蛊惑青少年?值得我们反思。

 

普遍地看,此类游戏抓住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三观建立期,容易走入“认同危机”,出现偏信不良文化思想的倾向。个别地看,高要求的学业、高竞争的环境和高期待的家长,使部分青少年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容易因挫折产生负面情绪,被暗黑游戏吸引。

  

想要根除“死亡游戏”,需从内因入手,采取切实行动为孩子心理减负。专家呼吁,社会应进一步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家长和老师需要用自己的选择和行动告诉孩子,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是爱、智慧和分享,不能盲目陷入对成绩的追求而迷失自我。同时,学校应该加强生命教育,通过科学的引导和有益的活动,让孩子感悟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和实践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想要根除“死亡游戏”,还要把高质量的游戏生活还给孩子。热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健康游戏“缺位”,不良游戏就会“补位”。如今个别学校出于安全和管理压力,不允许学生课间跑动、游戏。要知道,好的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孩子培植身心健康的基础,帮助他们更好进入学习状态。要让孩子们能在课间时间充分地放松、缓解压力,要让户外课程和健康的游戏活动承担起孩子情感互动和生命教育的功能。


全社会应携手构筑守护青少年的“生命之篱”,加强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鼓励青少年持守健康价值观,对“死亡游戏”等不良游戏说“不”!


来源:半月谈新媒体









半月谈
“中华第一刊”《半月谈》官微,每天帮你分析政治、经济、商业大事,解读社会发展,品味人生百态,您的政经顾问,学习良师,生活益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