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者节】李波:三十载新闻梦,墨染流年韵如诗

政务   2024-11-08 20:14   甘肃  

在这个特别的记者节,我心怀感慨地坐在这里。回首过往,我已在新闻工作的道路上走过了整整三十个春秋。三十年,那是无数个日夜的奔波与坚守。我曾在黎明的曙光中出发,去追寻新闻的第一现场;也曾在深夜的灯光下奋笔疾书,只为将真相及时传递。从大街小巷到偏远乡村,从重大事件到百姓生活,我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见证着人间的冷暖。

 在新闻战线工作的这些年里,我历经多个岗位,不论是播音、记者、编辑、还是副台长,我都是干一行爱一行。尤其在电视台工作期间,树立栏目立台的思想,创办的《岷州故事》《法制在线》等栏目在省、市内外受众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岷县故事》栏目,既宣传了岷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又重现了红军长征在岷县的战斗故事。

作为新闻工作者,没有特定的环境,没有特定的采访对象,也没有特定的时间,无论昼夜,无论天气状况,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选择,新闻价值就是我们的第一工作信号。做好新闻工作,必须具有忠诚于党、忠诚于事业,乐于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

 2004 10 月,岷县堡子乡发生里氏 5.3 级地震,我和同们一直在灾区一线采访,全方位报道了岷县人民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就在救灾抢险救灾的关键时刻,我的老父亲病危,当我从灾区赶到兰大二院时,老父亲已去世 6 个多小时。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我,未能见到老父亲最后一面,给我留下了人生永远的遗憾。

2007 10 26 日,是我父亲三年祭日,本想回老家陇南好好祭拜,但恰逢党的十七大开幕,为了全面宣传报道岷县各条战线收听收看开幕盛况,又未能如愿,这种共产党员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一直是我处世和工作的座右铭。

2010 8 7 日,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灾情发生后,岷县积极部署支援灾区抗洪救灾工作,我立即抽调新闻部两名年轻党员,于 8 8 我跟随首批救援队伍和物资奔赴灾区一线开展新闻报道工作。在舟曲的艰苦环境中,我们采访多篇感人至深的新闻报道,也有幸近距离拍摄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珍贵画面,专程采访了曾经到汶川、玉树参与义务救灾的老吴,详细报道了岷县派出救灾工作人员的工作开展情况,采访了武警官兵、电力、卫生、交通等部门的救灾人员,还帮助工作人员搬运救灾物资等等。从舟曲回来之后,我们不顾舟车劳顿,连夜赶到单位写稿子、输素材,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采访到的稿件播发出去。期间,我们共派出三批记者到舟曲一线采访,撰写救灾专题报道 30 多篇,其中 10篇报道被央视新闻频道采用,16 篇被省级媒体采用,其余稿件全部在市级媒体播出,岷县电视台台标在灾区熠熠生辉,岷县人民支援灾区的大公无私精神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给灾区人民留下了岷县人民全力以赴支援灾区抗洪救灾的深刻影响和良好形象。

关于新闻战线的故事和花絮还有很多很多,再不一一列举。

这三十年,我有幸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同行。我们一起为了一个新闻线索而兴奋不已,一起为了一篇精彩的报道而绞尽脑汁。我们在风雨中并肩前行,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是你们,让我的新闻之路充满了温暖与力量。

如今,我虽已退休,但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我相信,新闻事业会在一代又一代的记者手中传承下去,新一代的新闻人会将继续用手中的笔去描绘岷县发展的美景,用镜头记录岷县发展变化的每一刻用心去感受岷县前进的脉搏。

在这个属于我们的节日里,我祝愿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能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书写更加辉煌的新闻篇章。


作者简介:李波,男,越战老兵,退休职员。供职期间一直从事广播影视、宣传文化工作。
|编辑:杨   菲     |责编:隆红霞
|编审:李自强     |监制:邓   强

岷县之声
岷县唯一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