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真正价值,不是成年人生下孩子,而是孩子的到来,造就了成年人

2024-07-04 17:37   北京  


    

曾经看到某女星在《十三邀》的一个采访。

聊到了父母时,她声泪俱下。


她第二次离婚时遭到了父亲的责骂,那时她自己也非常难受,她说:爸爸,我都这么大了,我从15岁离开家,没让你们操过心,我想要一个拥抱。


但她说出这句话更哀伤,因为她爸吼道:拥抱有什么用!


她只是希望能有一句安慰,一个拥抱。但只是换来声声的责骂。


她当场泪如雨下,说得泣不成声。


可想而知,她作为演员拍了一些比较暴露的戏,那样的镜头,父母对她一定是嫌弃的。


后来她给父亲买了一个刮痧的东西,父亲居然同意她买了,突然变得好听话,没骂她。她说:孩子懂事,父母就不懂事了。


她撕心地对许知远说:父母的残酷你是不能想象的。


她还想说一些细节,许知远看到这样的她也实在不忍她说下去,示意她别在节目里说了,咱们私下聊。


我看到这里也非常难受。


父母对孩子用责骂代替了爱,这就是中国式家庭。



之前写过亲子关系,回顾点这里:

任何一种关系,没有人非得求着对你好


关于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一场永恒的战役。









中国式家庭:

孩子不打不成才








01





前面提到某女星在《十三邀》的视频,我看到有人评论:印象中父母从来没拥抱过我……


还有的评论:从来没拥抱过我,除了呵斥……


多少孩子有此深深的共鸣与疼痛!


如果做一个问卷调查:你得到过父母的拥抱吗?


不知道结果能否过半。


许多父母就如郝蕾的父母一样,会想:拥抱有什么用!


何时父母的拥抱成了一件奢侈品,至少我也没有得到过。


在中国式家庭里,你首先是作为父母的孩子存在,然后才是个人。


孩子不能有任何伤害父母面子的事。


比如你考得不好,可能会换来父母的一顿毒打。考得不好当然是错,给父母丢人现眼了,必须打。


我们小时候还不像现在的学校比较照顾学生的感受,据说怕学生自杀,成绩都不搞大排名了。


我们那时,不仅要大排名,还得在试卷上让家长签字。


不用问,成绩差的时候,家长签字时就是一顿打!


那时的家长都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


因为作为家长,他们也是被打着长大的,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教育孩子必须打。


他们不会想到打骂孩子会给他们带来多少童年阴影。


童年的创伤需要花一生的时间去治愈。许多愚昧的家长并不知道这一点。


小时候学校给学生人人发一份报纸,好象叫《少年先锋队》。记得有一期头版头条写着:父母不应棍棒教育孩子。


我像是找到了依据,赶紧把报纸给父亲看,告诉他不能棍棒教育!


结果报纸一团就没了。


那时候我一直以为,所有的孩子都是被打大的。


后来上初中时,同学开始交流内心的东西,这一交流才知道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打孩子的。这时候我心里才开始不平衡了。


为什么人家的父母都不打自己的孩子呢?


那时还流行一句:打是亲,骂是爱。


打孩子的父母认为对你好才打你。


真是无语。



02






上初中时,记得有一次班里搞活动,要求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说一些平时不敢说的话。


我记得当时写的就是:请父亲不要再打我了。


然后老师请全体家长到学校来开会,给每个家长发了自己孩子的信。


开会时,老师还选了一封信在班上读了。

没想到抽中的就是我的信。


当时学生们并不在现场。我是后来才知道的。


可想而知家长会上我父亲的情绪。


我都不记得那次家长会后有没有挨打,我只记得我在信的结尾写着:请读完这封信不要打我。


学校组织的这次活动现在想来非常好,让学生与家长沟通。但效果怎么样?我以为会有一些改变,没想到是幻想。


打还是要继续打,谁让你不能令家长满意。


小时候印象深的是大家聚在一起看香港电视剧《霍元甲》。那时候不是家家有电视。大家聚在一起看一台。


印象深的除了《霍元甲》这个剧有多好看,还有邻居的一句话。


看电视时,邻居对我说:你赶紧去学武术,你爸打你时你就不会挨打了。


我当时觉得特别有道理。


第二天就去学校想报名武术队。


结果武术队没要我,也怪我的自身条件有点差。


当侠女的愿望也落空了。


那时候武侠电视剧特别受欢迎,像《射雕英雄传》之类的百看不厌,我始终觉得是否跟棍棒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我的棍棒教育生涯一直持续到高二才结束。


可能家长也觉得不能再打了,毕竟已成人了。


但那个创伤永远根植于心了。




03





最近的一天,我偶然看到了我的好友鹿儿写的一篇文章,很有感触。


在此转发一下。



《其实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期”的》


文:鹿儿




已经深夜十一点多了,楼里不知道哪户传来激烈的争吵声。


声音越来越大,动静也越来越大。


父母的教训声,厮打声,还有孩子反抗的哭声此起彼伏……


我不知道父母和孩子发生了什么剧烈的矛盾冲突。但是可以明显感觉到的是孩子的承受能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我在那一刻其实心里是有点害怕的,很怕孩子冲动之下会干出什么傻事。


还好一声崩溃的嘶吼声从孩子的喉咙发出后,我听到门被打开的声音,孩子冲出家门跑下了楼……再然后楼道忽然安静了下来……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里,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蛤蟆先生因为抑郁,去接受十次心理治疗,是个要用一生治愈童年的可怜人。


在他的咨询过程中,当咨询师追溯他的童年生活时,才知道我们的父母,是最爱我们的人,也许是伤我们最深的人。


但是在孩子心里“你们伤害了我,我却必须原谅你们。”


父母不能一生都用自己的评判标准去要求孩子。



前两天和一个同事午后散步聊天,他说起朋友的孩子抑郁的事。


原来那些父母觉得无所谓不在乎的小事,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事。


物质提供并不能解决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需要更多的是陪伴,有了陪伴才能打开孩子想要倾诉的心灵之窗。


心理专家说:“作为父母,更重要的是关心孩子的心理建设,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而不是苛责和立规矩。好的父母应该是当孩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敢对你讲。”


龙应台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到:“其实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期限’的。”


有人说父母的有效期,仅仅只有10年而已,家庭教育是条单行道,是一场没有回放的直播。所以在做父母的有效期内温暖地和孩子相处吧,因为他们需要依赖父母的时间并不是一生。 





看完这篇文章我给她留言:你写出了我的心声。


鹿儿回我:你不知道那对父母把孩子打的感觉都摔到地上了,感觉孩子好可怜。


我回她:我就是那个孩子。


她说:哎,都是带伤长大的孩子啊!


是的,我们都是带伤长大的孩子。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孩子永远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




04





《亲爱的三毛》中有一封关于父母和子女关系的回信,三毛在信中说:


“大部分的中国父母,将孩子当做命根,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伸和继续,期望自己一生没能完成的理想和光荣,都能在孩子的身上实现。更认为,自己人生的经验,百分之百,都可以转移到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为孩子是必须无条件听命于父母而不可反抗的……”


三毛认为孩子与父母之间是一场永恒的战役。双方关系亲密时,她觉得承受不住那份沉重的爱,不时会有争吵;可双方分开时,又会无比的想念。


反反复复,周而复始。伤口好了又流血,再结痂,再受伤……


所以她在战役前面加了“永恒”两个字。


她劝诫青年:“成家之后,也有子女时,再不犯同样的错误,做一个开明而得子女信赖的人。”


尽管这样,三毛仍会说:“父母的年纪已经比较大了,要改变一个成年人的观念总是困难的,而青少年的一代,都仍有极大的可塑性,在许多地方,便必须请青少年包涵父母,谅解父母。”


是的,除了谅解,还能有什么其他办法吗?


还好,现在这一代的父母越来越开明。


上一代父母遭遇过WG,心理多少是不健全的。没经历WG这一代,反而身心要健康得多。


有一位哲人说的话特别好:


“家庭的真正价值,不是成年人生下孩子,而是孩子的到来,造就了成年人。”


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因孩子的存在更加幸福和睦。


周国平曾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则是种教养。”


想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从来都不是难事,亦不是简单。




END





往期推荐




















珍藏特辑|永远的女神,永远的林青霞,每一张都美到骨子里

吃货篇|常州小吃美食攻略

你听说过嘉泽小镇吗?这里有座神秘的花神宫

爱自己,只需一颗自洽之心,从即日起,以照片悦己

明与暗,爱与不爱,希望与绝望,一念之间,就是黄昏

曾经被皇家列为禁色的秋香色,究竟有多神秘?

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工作能力、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只需看这一点

抗衰的终极目标:尽量还原年轻时的自己,而不是变成另外一个人




浅语花开
悦读与分享,理智与情感,旅行与生活。合作加V:qyhk00380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