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为何难出现爆款美食?

文摘   2024-08-17 21:00   湖北  
大家好,我是张鹏远。

八月异常忙碌,昨日心血来潮,让粉丝提提看有没有好的话题,虽然响应不多,但是还是有一些值得研究的话题。

给某某景区提建议这类就算了,不适合公开发表,可以私下交流。

今天主要聊美食,这可真是个好话题,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话说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不管是为了押韵,还是重要性排序,吃排在了第一位,可谓是刚需。

美食是旅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吃美食是旅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何旅游景区中很少出现爆款美食?

笔者曾经有过一段非常不愉快的餐饮创业经历,从前期的选址,到中期的经营,再到后期的无力经营,最终被社会上了狠狠的一课,随着商业运营经历的增加,逐渐反思出当初为何经营失败。

今天结合自身经历,聊聊旅游景区为何鲜有爆款美食出现。

1.两者运营方式完全不同

旅游景区运营单位是一个立体的公司,哪怕是3A级景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需要管理、售检票、停车场、财务、营销等,经营状况并不理想的景区,哪怕是小小的农庄,或者无动力乐园,每年收入35百万,还算得上挺简单的事情。

网红美食,本质上是一个餐厅,主要有后厨和前厅人员组成,不同于景区的公司化运营,餐厅的运营相当于项目运营,或者说个体运营。

因此,同行提出的美食相关话题,我理解的是“为什么鲜有爆款美食能够向景区一样吸引游客”,运营方式大不相同。

2.两者商业模式完全不同

旅游景区商业模式为“门票制”,即产品建设好、开园之后,按照人头收费,游客越多,收入越多,每天的经营成本几乎是恒定的,没有游客也要发那么多工资,饱和接待游客每天的运营成本也多不了多少。

门票制的商业模式决定了旅游景区运营可以高举高打、大开大合,拿上百万做一场活动,吸引上万人参加。

餐饮行业的商业模式是传统的“加工销售”,食客消费的每一分钱,都是有食材成本的,不同于旅游景区,游客越多、收入越多、利润越高,餐饮店有若干个分界线,如两人夫妻店最多服务8张桌子的食客,再多一个食客,可能就需要增加后厨人员、增加服务人员,体量越大的餐厅,人员的边际成本越高。

这就决定了,接待量大的餐饮店,越大越不赚钱,能容纳2000人同时就餐的餐厅,妥妥的巨无霸,而能够同时接待2000人游览的景区,几乎都可以。

因此从商业模式上,不管是哪种形式的餐饮,很难规模化,因为体量越大,边际成本越高。

3.在旅游消费中餐饮盈利能力较弱

在旅游行为的大链条中,前端有旅行社、交通,中端有景区,末端有旅游消费。在景区的消费链条中,主要分为刚需消费和转化消费。

刚需消费,即必须要花的钱,如门票、刚性交通等,这些收费在头部景区堪比印钞机,在景区收入中占大比重。转化消费,是指非刚需消费,或者有替代选择的消费。如山岳景区可以称作索道也可以步行,就餐可以去A店也可以去B店等。

餐饮消费可选择性很强,完全依托游客消费的转化,因此尤其在景区内的餐饮店,位置和翻台率比经营能力重要的多,游客甚至不愿意多走一步路。在这种现状下,去经营繁琐的餐饮行业,远远不如去卖泡面,不如去经营体验项目。餐饮项目甚至在非刚需的旅游消费中,是“最不赚钱”的一种。

因此,大部分景区的餐饮店,被本地的土著和外地的掘金者占据,前者不求产品力和服务提升,后者一心搞钱,自然很难形成能够良性循环、长期经营的网红美食店。

基于以上的原因,能够当成旅游吸引物的餐饮行业很难形成,但是并非不存在,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

餐饮集合体。

如位于长沙的文和友,复古小吃综合体,创始人文宾,“文和友”代表着文总和他的朋友,通过场景打造,叠加老长沙的市井文化,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长沙地标文和友。虽然网上出现各种文章,说文和友从万人排队到无人问津,但是据长沙的朋友反馈,只是排队50人和排队100人的差别罢了。

餐饮集合体的特点是场景和故事。场景需要有特点,如重庆的洪崖洞、西安的袁家村、洛阳的小街天府等,拍照能出片,有远超普通餐饮店的接待能力;故事需要有共鸣,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能够吸引当地人的,往往都经营的不错,相反近两年直接空降,想把一块荒地直接做成餐饮市集的,似乎经营情况都不太理想。

景区配套餐厅。

这里就不举例,放眼全国都没有特别惊艳的产品,但是似乎经营的都不错,共同特点是景区位置相对偏僻,通过小吃店的方式很难满足游客就餐的需求,于是,景区官方下场,打造一个大食堂,或者说大型自助餐厅,通过简单的餐品和简易的就餐模式,牺牲游客的点菜权和品质服务,达到游客能够在景区就餐的目的。

这类餐厅因为是景区官方经营,管理相对规范,我自己外出旅游,是很愿意在这类餐厅就餐的,相对比较干净、卫生,作为同行,深刻的理解景区出现群体性事故的危害,所以遇到大学食堂一样,大厅能做上千人的统一供餐的餐厅,放心去吧。

单体巨无霸。

按照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理论上各地都会有一些,实际情况是“美食城+超级单店”,如淄博的烧烤,八大局后面有几个网红店,如新密美食城,里面有夜小红、喜旺烧烤等。在口罩以前,在河南的省会郑州,每天晚上几十辆大巴载着游客前往新密,不为旅游只为吃烧烤,那场面绝对震撼。

个人游历有限,在外地直接看景区了,很少去关注美食相关,因此举例多为河南,各位同行可留言补充。

综上所述,餐饮虽然是旅游行业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由于体量小、经营模式单一,很难形成旅游核心吸引物,发展中做大做强只有三个路径,一是美食城集合,二是景区就餐纯配套,三是单品巨无霸。除了第二类,第一和第三,如果没有本地人捧场或者大力推荐,就很难良性发展。

以上。

鹏远说文旅
个人公众号,大部分原创或者转载其他精彩观点,佛系更新,提出一些不一样的文旅行业观点,研究如何短期内快速发展景区,笔者专攻景区的新媒体营销,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