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她》中,男主角西奥多是一位孤单、内向且悲观的信件撰写人。他刚结束一段婚姻,还没走出心碎的阴影。
偶然中,他接触到最新的人工智能的化身萨曼莎。萨曼莎拥有迷人的声线,温柔体贴、幽默风趣,简直是完美恋人。
西奥多渐渐爱上了对方,感到自己遇到了灵魂伴侣,甚至想要和对方发生“实质”关系。然而真相却是,萨曼莎同时和6547人交谈,同时和239人谈恋爱。
这部电影拍摄在10年前,今天已经成为某种现实。如果你用过ChatGTP,大概就能理解,很多时候,人工智能不再只扮演一个“工具”角色,还能给人生建议、心理支持和安慰,功能堪比一个情绪稳定版的“另一半”。关键是,有时候人家还非常机智,脑回路直接碾压真人。
所以,在ChatGPT横空出世的时代,如果对人工智能的话题避而不谈,那么就像面对房间里的大象一样,你明知道它存在,却选择了无视。
今天我们关心人工智能,就像一个生活在2000年前的老百姓关心种桑、织布一样,是再实际不过的。有些人觉得“远”,只是因为还没有意识到生活已被改变,未来已来。
迈克斯·泰格马克(Max Tedmark)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终身教授,也是非盈利性机构“未来生命研究所” (Future of Life Institute)的创始人,科普畅销书《穿越平行宇宙》的作者。
他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有多大?
可以说,正是由于他和“未来生命研究所”的倡导,“人工智能安全性”才进入主流视野,获得了包括物理学家霍金在内的很多社会精英和著名组织的支持。
在2018年出版的《生命3.0》书中,他说:“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对话”。这场对话不仅仅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是关乎我们对生命的认识、对人类未来的思考。
现在,这场关于生命的对话,欢迎你加入。
01
思考人工智能,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智能?
可惜,目前全球的人工智能专家们对此也没有统一答案。泰格马克给出的定义是:智能就是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
这里的“复杂”也很模糊,无法精确定义,但是,我们可以从几个智能的具体表现来考察。
先说记忆。
自从发明了文字和书籍,我们就开始借助文字来辅助记忆。可以说,书籍就是一个“记忆装置”。书中储存着信息,非常稳定,如果一本书好好保存,不被火烧水淹,那这本书在几百年、上千年后也可以正常阅读。
不过,我们现在要问的是:当我们读书,到底在读什么呢?
事实上,虽然我们说“看书”,但我们并不是盯着书的纸张看,也不是盯着书上的铅字使劲看,而是在理解字里行间的内涵,领悟作者传递的知识、情感、思想。而如果我们要办个读书会,一起讨论一本书,也并不是要讨论这本书用了多少克的纸,用什么样的油墨印刷、用多大的字号和行间距排版,而是讨论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思想。
书的纸张、文字本身都是物理的、有形的,不过就是一堆粒子按照不同顺序的排列组合,而思想是无形的,是通过有形的纸张、文字承载的。可以说,我们用有形的书,帮助自己记住了无形的知识。
剧照/《四月物语》
同理,如果我说我“回忆起来一件事”,那我的意思肯定并不是说我找到大脑里哪个区域的哪个脑细胞,在某个脑细胞里找到了这件事,而是我直接想起来一个过去发生的事情,就是一瞬间找到了一个信息。这个过程真的太神奇了!不是吗?
想一想,我们几十年的生命历程,竟然都储存在一个神奇的叫做“记忆“的功能里。而无论是回忆昨天吃的晚餐、还是10年前听的一首歌、还是小学时第一天上学背的书包,竟然用时一样,都是一瞬间就抵达了那个时刻!所以,大脑是一种纯物理的硬件,而记忆,却是一种无形的实在。
那么计算呢?
看过《三体》的朋友一定还记得那个名场面——冯·诺依曼穿越到秦朝,让秦始皇安排三千万个士兵组成了“人列计算器”,指挥士兵用黑白旗来完成二进制运算。
在电视剧版《三体》里, “人列计算机”的还原让不少人直呼“梦回奥运开幕式”。
我们不需要理解计算机原理也能想明白:无论电脑还是“人列计算机”,计算的逻辑都一样。所以,无论用晶体管、还是像《三体》里用人,计算过程都一样,是独立于物质而存在的。
也就是说:计算就像拥有自己的生命一样,与它采取什么样的物质形态无关。
再举一个更直观的例子。
在电影《流浪地球2》里,刘德华扮演的图恒宇把女儿丫丫的意识上传到计算机里,在这两分钟里,丫丫完全不知道自己只是一个虚拟意识,所以我们能看到她一直哭闹,要爸爸回来陪她。
对丫丫来说,她不可能知道自己所栖身的系统是运行Windows系统的台式机、还是运行Mac OS系统的笔记本电脑、或者运行安卓系统的手机,因为她是独立于物质层面而存在的。
有一个现象可以让我们全面理解这个思路。
我们把一颗石子投入湖水,湖面上一圈圈涟漪从石子落入的地方荡开,一直到远处。如果你看到了水波,请问:波是如何产生的?那一圈圈荡开的,究竟是什么?是水从石子落下的地方离开、跑到远处了吗?
事实上,波从湖岸的一边传播到另一边,但水分子却并没有随之传播,它们只是在原地上下震动,就像体育场里球迷们不停坐下、站起,组成一波又一波的“人浪”一样。这个过程,传递的,只是波的形态。
如果我们要研究水波的频率、波长,根本不需要知道水分子的组成成分。实际上,我们甚至不需要知道它是由分子组成的。
就像“记忆”、“计算”一样,我们再次发现:独立于物质的现象仿佛拥有自己的生命,与它们栖身的物质无关。对于无形的波,有形的物质并不是必要条件,或者说,不依赖于特殊的物质形态。
所以,硬件就是物质,软件就是形态。水分子是物质,波是形态。电脑是物质,游戏人物是形态。书是物质,知识是形态。
如果说人工智能研究对于我们理解生命有什么启示,也许这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了。
02
什么是生命?这更是一个见仁见智、无法统一回答的问题。可是,要造出“通用人工智能”,也就意味着要让AI在各个层面上、全方位实现人的功能。
泰格马克给出的定义是:生命就是一个能保持自身复杂性、并能进行复制的过程。
生命有硬件也有软件,硬件是生命有形的部分,用来收集信息;软件是生命无形的部分,用来处理信息。
生命的复杂性越高,版本就越高,可以分为生命1.0、生命2.0和生命3.0。
生命,就是一个用有形表达、承载无形的过程。
生命1.0。
不能重新设计自己的软件和硬件,两者都是由DNA决定的,只有很多代的缓慢进化才能带来改变。
生命1.0出现在大约40亿年前,地球上现存的绝大多数动植物,都处在生命1.0的阶段。
生命2.0。
硬件是进化而来,但软件可以自行设计。
生命2.0出现在大约10万年之前,人类就是生命2.0的代表。
我们的硬件也就是身体本身,只能由DNA决定,依然要靠一代代进化,才能发生缓慢的改变。也就是说,生命2.0是通过软件升级来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
比如,如果细菌总是遇到抗生素,就可能在许多代之后进化出抗药性,但单个细菌并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相反,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对花生过敏,就会避免接触花生。
阅读、写作、计算、歌唱以及讲笑话,这些能力都属于软件。这个概念和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里提出的“文化模因”(meme) 比较接近。
生命2.0的优势非常明显:虽然人类的DNA在过去5万年都没有发生过什么大变化,但大脑、书籍和计算机中的信息总量却发生了爆炸。
人类共同的“软件”快速在文化层面进行进化,我们的未来主要取决于软件的进化。
生命3.0。
能不断升级自己的软件和硬件,不用等待许多代的缓慢进化。生命3.0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最终能完全脱离进化的束缚。
人生有三个阶段,生存、生活、生命。
如果我们对照生命1.0、2.0、3.0的划分,是否有共通之处呢?
生命1.0。生存阶段。全部的活动都是为了复制、繁衍,缺乏生命的主动改变。
生命2.0。生活阶段。从“无意识的活着”升级到“有意识的生活”。我们不仅仅满足于食物、繁衍,而是花更多时间去学习、创造,探索。
生命3.0。生命阶段。从物质的繁衍、文化的发展觉醒到生命的升级。主动探索生命的存在方式,不仅追求有更强大的技能、更繁荣的文化,更渴望有超越此生、此身、此地的活法。
那么,是否要通过科技发展来实现生命3.0?当然不一定。
科技的发展和生命的进化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一味渴望用科技来实现生命进化,这是对生命本质的误解,也是对技术的滥用和迷信。
如果我们用了几百年的时光,仅仅追求能够让身体活到200岁,听着也实在没什么吸引力!
有句话说,“有的人25岁就死了,75岁才埋”。如果一个人的意识没有净化和觉醒,活的久也未必有价值。所以古人才说“颜回长寿三十二,彭祖夭折八百岁”。
生命的价值不以肉体的延续来衡量,而是生命的品质和觉悟的高度。
03
我们无法否认大脑有记忆、计算和学习的能力,然而,智能就是全部意识吗?我们就是这一堆神经细胞制造的幻觉吗?在大脑产生的智能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不属于大脑范畴的意识?
著名的澳大利亚哲学家大卫·查尔默斯认为,心智有两个奥秘。
第一个奥秘是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这就是所谓的“简单问题”。
例如,大脑如何注意、解释和回应感官信息?如何用语言描述其内心状态?虽然这些问题确实非常困难,但是,它们并不是意识的奥秘,而是智能的奥秘,因为它们问的是大脑如何记忆、计算和学习。
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可以用机器来解决许多“简单问题”,比如,下围棋、驾驶汽车、图像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可以说,我们在逐渐回答“简单问题”。
而目前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进展,也都集中在这个领域,也就是对大脑功能的研究。
另一个奥秘就是,人类为什么会拥有主观体验,也叫“困难问题”。
比如,如果看到两辆车同时在路上,一辆是你开的,一辆是电脑操控的无人驾驶。从结果来看,没有区别,两辆车都可以顺利到达目的地。
然而,当你自己开车的时候,你会看到沿路的风景,听到风声、鸟鸣,如果有人不小心和你剐蹭,你还会冒出愤怒的情绪,甚至你还会偶尔走神,想起来今天要晚上回家包饺子。这些,都是自动驾驶的电脑所无法体验的。
但是,你为什么会经历这些体验呢?
意识就像是房间里的大象。你知道自己拥有意识,而且,这是你唯一百分之百肯定的事情,其他一切都是推论。
未来是否有那么一天,科学的发展能够真正触及意识的本质?我们不知道。但是,有一点非常明确,就是:我们不应该把对意识和生命的理解全部建立在科学之上,否则,我们就是画地为牢,将无限广阔的生命圈禁在有限的物理世界之中。
保罗·戴维斯在《上帝与新物理学》中写道: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一直走在各种学科之前的物理学现在正对精神越来越倾向于肯定;
而生命科学则仍旧走在上一个世纪的物理学的路上,现在正试图完全取消精神。”
心理学家哈罗德·莫洛维茨对这个现象的评论是:
“实际情况是, 生物学家们以前认为, 人的精神在自然界的分类等级之中占有一个特殊地位,现在则义无反顾地走向赤裸裸的唯物论, 而19世纪的物理学就是以唯物论为其特色的。 与此同时, 面对着咄咄逼人的实验证据的物理学家们 则脱离严格机械的种种宇宙模型, 转而把精神看作是一切物理事件中 扮演着一个与事件不可分离的角色。 这两个学科就像是坐在两列逆向飞驰的火车上的乘客, 彼此都没注意到对面开过来的火车上正在发生什么事。”
今天,从技术起家的人工智能已经置身于哲学思辨之中,人工智能成为心灵哲学反思的前沿阵地。但是,很多人仍旧试图从物理还原论的角度去理解意识和生命,试图从一个一个细胞、一个一个电信号、一个一个计算函数里,又或者从它们涌现的现象里,弄明白我们生而为人的意义。
我们不是不可以这样研究,这些研究的结论也非常重要,有助于我们部分理解生命,但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把它们当作意识和生命的全部本质。
意识的本质如此重要,我们不能只把它留给某一个领域的研究者。
无论眼前开过的是哪一列火车,物理学也好,生命科学也好,心灵哲学也好,人工智能也罢,我们置身车外,更需要努力看清全貌。我们应该承认自己的无知,不轻易站队和表态,不随便接受结论,但也不草率质疑和挑战。
真相是什么?可知吗?“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从“无知”、“不可知” 到“真知”,中间需要跨越的障碍就是自己的傲慢和我执。
《深度解读|生命3.0:人类未来的4种出路 》,湛卢文化
《生命3.0》,迈克斯·泰格马克(Max Tedmark)
- END -
大家都在看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时间狂想曲:同一个世界,不同的生命时钟
时间狂想曲:同一个世界,不同的生命时钟
时间狂想曲:天涯是否共此时?
时间狂想曲2:天涯是否共此时?
身心一体:安慰剂效应告诉我们的那些事
身心一体:安慰剂效应告诉我们的那些事
喜欢~马上点击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