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边疆热土 延边这里来了大学生志愿者~

民生   2024-10-15 10:46   吉林  

今年,吉林省首次实施千人以上规模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卫国戍边”项目。8月,图们市月晴镇马牌村迎来了8位怀揣梦想与热情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围绕助力边境地区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教育、医疗卫生、基层党团组织建设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为边疆热土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扎根基层 助力乡村振兴


自入驻马牌村以来,志愿者们迅速融入角色。在耕地地块信息的核查工作中,他们顶着烈日,穿梭于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为马牌村的农业发展规划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在防返贫监测工作中,他们深入农户家中,排查返贫风险,倾听群众心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与需求,为精准帮扶提供第一手资料;在日常工作中,他们深度参与,积极收集、整理素材,协助开展人口普查,每一项工作都体现了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与对边疆发展的深情厚谊。



在服务过程中,他们还积极推广村里的特色农产品——“马牌”大米,通过拍摄短视频等方式进行宣传。在今年的吉林农博会上,志愿者们还化身“大米推销员”,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们品尝到边疆的甜蜜与幸福。这一系列行动,提升了马牌村农产品的知名度,为当地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在服务过程中,我们不仅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组织协调、沟通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国家的关怀与期望,我们每一次的参与和付出,都是对多年来国家对我们大学生的培养的最好回馈。”大学生志愿者李卓表示,在最美的青春年华到基层一线开展服务、历练成长,是非常宝贵的经历,希望能用实际行动助力延边振兴发展。



服务保障 心与心的双向奔赴


大学生从五湖四海奔赴而来,眼神中带着好奇与张望。一个个闪亮的梦想在这里交流碰撞、激情燃烧,串起了边陲小村的振兴前行的足迹。“我们希望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青年人才,以无微不至的服务关爱人才、培养人才,乡村与人才的‘双向奔赴’更能激荡人心,推动村镇发展。”马牌村驻村第一书记张继成说,为了让西部计划志愿者们更好地扎根基层,扫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村委会及驻村工作队精心筹划,打造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提供全方位后勤保障,同时定期开展各类培训,增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融入当地文化。“村里给我们安了地热,改造了卫生间和淋浴间,还置办了洗漱、保暖等全套生活用品,还找人教我们做饭,帮我们布置房间,让我们在他乡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李卓说。



精心筹划 搭建交流提升平台


谈及初至马牌村的感受,志愿者王伟蓝说:“陌生的街道、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偶尔传来的朝鲜族语言,都让我们感到既新鲜又有些许压力。尤其是语言沟通障碍成为我们与当地人交流、融入新环境的巨大障碍。”


对此,马牌村驻村工作队特地组织了朝语培训班,由驻村工作队朝鲜族队员池泳涛为志愿者们量身定制了“乡村振兴朝语基础教程”,根据日常工作、交流的需要,针对日常工作、生活的常用语句、词汇进行培训,帮助志愿者们提升朝语交流能力。目前,朝语培训班已经完成第一次授课。志愿者韩兆岳开心地说:“通过课程我收获很多,现在我有了自己的朝语名字,能够用朝语跟老百姓打招呼了,我非常期待未来能够用朝语直接跟村民沟通。”



“此外,我们还积极协调、组织志愿者参观边防部队、参加‘国门新青年’主题活动,学习边防知识,了解边防战士的艰辛与戍边卫国的伟大。”驻村工作队队员杨铎告诉记者,在中秋节期间,他们还与志愿者一起祭扫烈士墓、参加中秋文艺汇演,与村民们一同载歌载舞,共话团圆情,帮助志愿者们进一步融入当地生活。



如今,在田间地头,志愿者们与村民们一起建设美丽乡村,成为这片土地上最美丽的风景。马牌村的志愿者们用青春书写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用汗水浇灌着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的花朵。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兴边富民、实现乡村振兴贡献磅礴力量。




来源:彩练新闻


初审:李洪威


复审:李雪梅


终审:孙明晖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延边广电客户端
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


本平台为《延边广播电视台》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边广播电视台》《延边广播电视台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延边广播电视台
延边广播电视台(汉文)公众号为大家提供新闻资讯、生活服务、消费购物等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