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思文艺 | 同“屏”共振,在致富路上奔小康

民生   2024-11-04 19:13   广西  

                                              
同“屏”共振,在致富路上奔小康
海燕    
1
澄澈清朗的蓝天白云,绿色葱翠的甘蔗林,金子一般的稻穗,从我的车窗外飘移、掠过、滚动。一幅又一幅,一轮又一轮。这是一个期许的季节,一个甜蜜的季节,一个收获的季节。
2024年7月11日,农历六月初六,一个吉祥的日子。我随防城港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织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同行”走进南屏瑶族采风团一行,从防城港出发,途经上思,奔赴南屏瑶族乡。
上午11时许,采风团一行来到了南屏瑶族乡政府大院。一幢民族特色建筑风格新办公楼耸立眼前,青砖红墙,碧瓦翘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大字竖立正门中心。四周设有司法所、信访办、人武部、民政办等附属办公、宿舍区。庭院宽敞,整洁优美。我走进一楼便民服务中心,看着工作人员忙碌为群众办事的情景,视线开始模糊起来。
2004年8月的一天,我随防城港市公安局、上思县电视台及县公安局等人员第一次来到这里,拍摄南屏瑶族乡成立20周年献礼电视专题片。当时,县城通往南屏的道路弯多路窄,人坐在车子上颠簸难耐。随行的县公安局办公室一位黄姓老同志,我记不起名字了,他为了减缓大家的疲累,一路上不停地给我们讲南屏瑶族乡的过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是“南屏公社”时期,上级从首府南宁委派两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这里任职。但因为山高路远偏僻,工作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两个年轻人实在受不了,半年后各自逃离“苦海”,偷跑回家。老黄又说最怕南屏这边发生刑事案件,公安局当时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仅一路来回得一个星期左右,走村串户难上加难,一起普通的案件十天半月都破不了。
当大家扛着摄像设备走进南屏瑶族乡办公区时,这才感觉到老黄说话的真实性。没有公用食堂、单身宿舍,干部职工1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除摆放一张简易办公桌外,还要安放床铺、炊具。我当晚住在一间临时招待所,盛夏时节,没有空调、电风扇、蚊帐,有的是一床厚厚的棉被和嗜血的蚊虫。我折腾了一整晚没睡觉,第二天,人没有一点精神,还疲劳驾驶车辆,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差一点没把车辆开进路边的水泥田。
正是在这样艰苦条件下,全乡干部职工却任劳任怨,以苦为乐。在防城港市和上思县两级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启了向贫困宣战的“三年大会战”行动。他们克服资金短缺,修路设备有限等诸多困难,倾全乡之力,动员修路沿线百姓肩挑背扛,手掘脚铲,夜以继日,争分夺秒,用最短时间打通南屏瑶族乡至常隆村、百马屯的乡村公路。太多乡政府及村屯最底层干部职工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带领少数民族同胞发家致富的感人事迹,被我一一收录进电视镜头。在南屏瑶族乡的每时每刻,我都被感动着,激励着,也思索着:自己一个晚上不睡觉,又算得了什么?
“苦是苦了点,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全乡一万多少数民族同胞还处在温饱线上,生活不容易。如果他们能吃饱喝足,甚至口袋有了点余钱,他们睡觉香,我们才睡得着,才对得住公家给的这碗饭吃,对得住自己的良心。”
我至今记得,当时在采访一位乡政府领导时,请原谅我实在记不起他的名字,只知道他要紧急处理一件工作事务,熬夜到第二天早上上班时间,睁开一双血红的眼睛对着摄像机镜头说的一句实话。
文友的喊叫声把我从20年前的回忆中惊醒,走出大厅,我同南屏瑶族乡凌潮副书记热聊起来,称自己先后来这里三次了,有一定感情。他不停地点头,表示理解,接住我的话说:“政府办公楼等设施在2014年30年大庆时进行了改建,干部职工办公、住宿条件大为改善。现在,全乡总人口约13756人,主要世居瑶、壮两个民族,瑶族人口占比46%。村民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是八角、玉桂、甘蔗、桉树等,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152.64元,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数字。‌2021年5月,南屏瑶族乡还荣获了2019—2020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如今,好多曾经的扶贫对象比乡镇干部职工的日子过得还要好……”
作为曾经的见证者、摇旗呐喊者,听了凌副书记的话,心里很踏实,更为南屏瑶族乡有今天的发展巨变感到由衷地高兴。
2
下午,采风团一行前往常隆村、马屯。车辆缓缓前行,我坐在车内四处张望,道路宽阔了,平缓了,靠近坡地、陡峭山谷的一边,安装了稳固的钢板防护栏,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道路两边长出了比人很多还的杂柴杂草,不再是以前刚修路时开垦出来的光秃秃土路,远处是松树、桉树、果树等繁茂交织、连绵起伏的山林。
20年前的一个中午,车子也是在刚开通的这条道路上行驶。当我看到几个小孩在路边拾捡木柴时,叫停车辆,拿起相机,拍了几张珍贵照片。一张10岁左右小男孩的大特写,让我一直珍藏至今。他头发发黄,眼神呆滞,眼角、鼻子还有伤痕,双腮残留下深深的鼻涕口水印迹,脏污的脸蛋像好久没有洗过。当年已经使用数码相机了,我从后来照片中调出详细资料显示,拍摄时间是2004年8月18日中午11时58分。正值酷暑天气,小男孩穿了一身厚厚的上衣、裤子,但光着脚板。砍柴、放牛、养猪、打鱼、摸虾,我小时候样样都做。从他身上,我看到年少的自己,想起那个贫困年代,也想起了那位忘记姓名的乡政府领导说的话:“全乡一万多少数民族同胞还处在温饱线上,生活不容易……”
我这么想着的时候,车辆已经进入了常隆村村委会,第一书记谭国庆给大家介绍近几年全村发展概况。村子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带领资助下,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帮扶政策工作顺利开展,落实完成产业奖补、“雨露”计划、小额信贷、村民就业及健康帮扶等多个项目。第一书记带领村委会工作人员一起,继续做好为民办实事、产业发展指导、产业振兴以及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等工作……
我一边认真听讲,一边兴奋地在笔记本上写下几行字:南屏瑶族乡少数民族同胞和全国亿万乡村老百姓一样,早已摆脱贫困,乡村振兴工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要不了多长时间,采风团一行来到了马屯。满眼的绿色葱茏,满眼的森林无边,花香鸟语、山风拂尘。家家户户一至四层不等的红砖瓦房,经停山腰之中。山下天梯般层层梯田,秧苗刚刚返青,云彩倒映在水里,蓝的、绿的、青的、白的,斑斓五色,衬托起云端上的美丽村寨。
晚餐后,大家一堆堆坐在露天与致富能手邓晓刚等好几位村民聊天、采访。山风微拂,梯田里的青蛙没完没了鼓噪着,唱着歌,凑着曲,像是欢迎采风团一行的到来。一钩弯月在星光簇拥下缓缓升起,作协主席韦佐仰起头高举手机拍了又拍。一只小天牛飞进防城港报社编辑陆飞伶脚下,她吓得嬉笑着离开座椅。小天牛一定是想掺和进来,与采风团所有人一起,谈论、感受马屯的昨天、今天。
我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沿着太阳能灯光照射的小路走到一赵姓家门口,门开着,灯亮着,年轻夫妻俩忙着摆放货架上的山货。一问,红菇450元1斤,松脂到4.6元1斤。除此外,泡酒、各种菌类及牛大力、野参、鸡骨草、广地龙等中草药材,应有尽有。我还问了山货销路情况,男主人说网上卖一部分,也有人上门收购,再就游客来屯里购买。
其实,我一直有一个心结,20年前的夏季,我来过马屯,印象最深的是我们从南屏乡集市买来猪肉青菜,忘记在谁家了,吃了一餐非同寻常的中午饭。男主人听后告诉我,一定是在常隆村老支书邓秀德家吃的。他马上让自己七八岁的儿子带着我一起去找邓支书家。小儿子走在我的前面,时不时地一路蹦着跳着,唱着我听不太懂的儿歌。此时此景,我想起20年前照片中那个拾柴少年,两人差不多年纪,眼前的孩子早已经不愁吃穿,他是幸福的一代。
六月初六,瑶寨的节日,我来到邓支书家时,他刚从别的人家“吃酒”也回了。他很客气,问我吃饭了没有,要不要烧两个菜、整两杯。我已经认不出邓支书本人,粗黑的眉毛,酡红的脸庞,上身穿了一件灰色T恤衫,两粒扣子系得结实。虽说已过古稀之年,看上去身板硬朗,说起话来中气十足。两人寒暄之后,我说了自己20年前来屯里吃午饭的事。
“有这么回事,大概是2004年的一个夏天,具体时间记不清了。当时因为“三年大会战”期间,经常有上级领导、记者来这里。我是支书,希望早点把路修通,当然欢迎大家的到来。而且,那一次是在我家里做饭吃,就在我房子左侧一间泥巴房子里。时间久了,房子早烂了,撤了。”
邓支书记忆力惊人,他说完话后,用手指着一旁的红砖瓦房。红砖瓦房只做了一层,他和老伴住在这里,儿孙们都住在别的新楼房了。老伴一个人低着脑袋坐在门口看手机,邓支书说她耳朵完全聋了,我也就没有去跟大嫂打招呼。但我想起那天中午的美餐,大嫂一定帮忙做饭了。这么一想,我和邓支书还是同吃一锅饭、同举一杆旗(共同为瑶寨同胞脱贫致富的旗帜)的人,心里不知不觉和邓支书一家又近了。
“以前,屯里村民生活一定很困难?”我随意问了一句。
“那还用说,这里几乎与世隔绝,百姓口粮不够,吃饱饭都是难事。你们现在看到的梯田,过去种的是本地稻种,亩产量300来斤,勉强能维持全屯人3个月的伙食。玉米产量也低,政府有关部门好不容易给每家分了十几斤地瓜种,但谁都没有种,几天时间,地瓜种被饥饿的村民煮熟后填进了肚子里。再举个例子,当时外面10多块钱一包水泥,如果肩扛马驼来到屯里变成了70多块钱。1块2毛钱的一口红砖,到屯里后变成了7毛多钱,谁还有能力建得起红砖瓦房?做梦吧。同样,山里5毛钱1斤的八角,挑到南屏集镇或是县城去卖,辛苦不说,路费都不够。路不通,什么都难,难上加难……”邓支书说完话多少有些激动,长叹一口气,掏出打火机点了一支烟,火机大概没气了,“咔嚓……咔嚓……”声响了好久才点燃。
“现在好了,村民过上好日子了。”我说。
邓支书吐了一口烟雾,脸上皱纹也舒展了,笑着说:“那当然,路通,货物也就流通了。山里土特产、建筑所需的建材价格跟外面都一样了,泥巴房、茅草屋的历史早已经成为过去。水稻面积由原来的200多亩又扩大了不少,亩产量也提升到600至800斤,玉米等其他农作物亩产量一样提升,粮食自给自足都不成问题了。从2018年11月起,村民自发举办“感党恩、庆丰收”为主题的“百马梯田丰收节”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现在,山寨、梯田、民宿,成为了游客打卡点。太阳能、带货出山,网上直销,也成为了村民的日常。”
离开老支书家,我一个人返回民宿休息,走一路,想一路。20年前那天中午离开邓支书家时,村民们穿着瑶族服装,头上、身上挂满了首饰,用他们的最高礼节,唱着我们听不懂的语言,一路欢送,一路欢歌。影像一样的画面,刻录进灵魂深处,仿如昨日,一辈子难以忘怀。
第二天一大早,我趁大家吃早餐间隙,找到马屯队长盘志林,他开始说话时语气有些沉重:“以前,屯里只有一个小学教学点,我和6个小孩读初中时要去南屏读。路太远,路难行,走一趟10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要从早走到晚,每星期往返一次。这还不是主要的,家里许多时候没有饭吃,没有米带去学校,我只能经常带些木薯充饥。唉,小时候我吃的苦,苦不堪言……”说着,说着,盘队长的眼睛有些湿润,我望着他,沉默了许久。
“自从2004年南屏至马屯的道路修通以后,变化一天一个样。如今,全屯78户,320人,林地面积约10000多亩,村民靠山吃山。依赖松油、八角、桂皮、红菇、灵芝、油茶、蜂蜜、茶叶等山货,赚到钞票。摩托车、三轮车几乎家家都有,全屯还有50多辆小轿车、货运皮卡车,奥迪、宝马、奔驰等名车也一样没有少。我那个时候读书太难太苦,现在不一样了,近些年,屯里先后考取了七八个大学生,还有一个研究生……”盘队长打破沉默,苦尽甘来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同样,我第二次在笔记本上兴奋地写道:南屏瑶族乡少数民族同胞,在致富路上一步一步向小康社会迈进……
3
中午离开马村,同行的车辆来到上思—垌中高速公路南屏瑶族乡米强村隧道口前。工程项目部一位年轻负责人介绍说,这条高速公路总投资30亿元,全程84公里,共设南屏瑶族乡、马村等5个互通。凿通12条隧道,最长一条5.1公里。施工人员还克服地基滑坡、水质渗漏、高架桥跨度大等困难,现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0%,预计2025年9月通车。
这项采风内容是我没想到的,也让我心生感慨。这是继2023年10月9日防城港—上思高速公路开通之后的又一喜讯。两年时间,上思县将迎来交通便捷、经济发展的崭新时代。从此,缩短了南屏瑶族乡到上思、防城港、南宁及至全国各地的时空距离,加快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速融合。南屏瑶族乡的优势就是绿色、生态。打好“生态牌”,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借力交通基础设施质的飞跃,助推南屏瑶族乡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壮丽画卷。
十万大山,南屏瑶族乡。瑶族、壮族、汉族同胞,同“屏”共振,共生共融。明年,上思—垌中高速公路开通的那一天,我一定重回故里,寻找21年前的拾柴少年,看望常隆村老支书邓秀德、马村队长盘志林……
作者简介:张海燕,原籍湖北鄂州市,现就职于广西防城港市,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散文集《湖是海的家》《行走在乡村小路》、纪实文学《手工艺人》等。其中,《湖是海的家》《手工艺人》先后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纳入馆藏。《手工艺人》一书又为湖北省鄂州市部分中小学校学生指定课外学习读本。

来源| 上思文联

采写| 通讯员:张海燕

编辑| 凌文芳

校对| 伍星海

审核| 黄宝思

监制| 韦世仙

出品| 上思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ssxrmtzx3663@vip.163.com




















氧都上思
关注上思本土新闻信息,传递县外新动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