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历史蘸满笔墨:从题词看采三精神赓续

企业   2024-10-28 17:49   宁夏  
档案作为历史
最原始、最客观、最权威的直接记录
是发现历史、解释历史和再现历史的
第一手史料

时光流转
当我们在静谧中聆听历史脚步声时
档案不仅能证实美好生活的由来
更能诉说祖国发展和油田建设的传奇

回望历史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长庆油田大气磅礴的创业会战
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关注
在风沙雨雪的塞上戈壁
来自地方政府、石油部的老领导老石油
被夺油争气的场面所震撼
为长庆采三人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的精神感动
毅然提笔书写
用丹青翰墨为石油人送上最高礼赞
为他们加油鼓劲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薛宏福1989年3月题词









原石油部副部长、红井子会战指挥李敬

1997年6月3日题词









原石油部长王涛2000年7月24日题词


三幅不同年代的墨宝
虬枝苍劲,饱含深情
仿佛为我们展现了
当年金戈铁马的塞外沙场
将思绪拉回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1976年12月,为尽快解决我国三线急需用油问题,石油化学工业部决定把开发建设长庆石油的宁夏红井子油田列为国家重点工程。要求:“要集中力量搞好红井子油田的开发建设,抓紧抢建红井子到宁夏中宁石空的输油管道,力争两年内建成15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由此,长庆油田拉开了规模空前的红井子大会战。
1977年元月,长庆油田党委书记郭究圣,副书记、副指挥李敬,副指挥陈国法,副指挥蒋长安带领长庆机关处室干部60多名,亲赴宁夏盐池大水坑组织红井子会战。32个钻井队、27个试油压裂队、15个油建工程队以及运输、机修、水电等单位2万余人,在摆宴井、红四井区、红八井区、王家场、马坊等5个区块,打响了以钻井翻番为中心、产能建设为重点、原油外输为目标的红井子石油大会战。会战队伍冒着大雪、推车扫路、人抬肩扛、一人不缺一台设备不少,昼夜兼程赶赴宁夏红井子。
从红井子石油会战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到“大靖安”建设的“五个特别能”精神,采三人一脉传承、一路开拓。
犹记靖安油田开发初期,他们缺少必要的生产条件,一代创业人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肩扛人抬,挑战极限,滴滴汗水弹奏出了一曲曲“特别能战斗”的华彩乐章;他们缺少基本的生活条件,一代创业人以强烈的事业心,情系油田建设,任劳任怨,勤奋工作,拳拳爱国情谱写出了一篇篇“特别能吃苦”的壮丽诗篇;他们追求效率、赶超时间,一代创业人以崇高的责任感,斗风沙战酷暑,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勤劳双手雕刻出了一座座 “特别能负重”的巍巍丰碑;他们舍家别子,相伴大山,一代创业人以博大的报国情怀,不求名不图利,无私无畏,默默无闻,多少感人事演绎出了石油人 “特别能奉献”的人生价值 。
半个世纪风雨征程,采三人鏖战红井子,挺进盘古梁,拿下大靖安,高效开发建设了10余个油田,累计生产原油9000余万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长庆油田持续上产稳产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采三人树标杆、举旗帜,擎起担当作为,大力传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长庆“磨刀石”精神,并凝练出“五个特别能”精神,作为推动永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培育出“真诚、厚道、务实、奋进”的采三品质,赓续为长庆精神的具体体现,内化为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

品鉴先辈墨宝
回顾采油三厂的历史
50多年筚路蓝缕
发展至今油丰气盛
不难看出
采三的发展史是
一部不屈不挠的奋斗史
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
更是一部励精图治的发展史

纵横正有凌云笔
新一代的采三人
正蘸满历史厚重笔墨
书写崭新发展篇章

END

素材提供:姚卫萍
编辑:王德

采油树
关注长庆油田采油三厂“采油树”,了解采三最新动态,走进采油人的“微”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