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堵“月考”完成,成都“答题”效果如何?

文摘   2024-11-29 21:07   四川  



10月31日

成都公布了第一批次堵点治理任务清单

截至目前

第一批次63项堵点治理任务

已经全部启动


距离成都全面开启治堵工作

已经接近一个月

一个月来

治堵效果如何?

城市交通有何变化?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走入多个现场

见证了成都治堵“月考”的答题过程

👇


道路资源紧张


 退围挡、迁站点,“让”出空间来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第一城”的背后,是城市日益增长的道路资源压力。



数据统计,我市汽车保有量已达687万辆,全市日均汽车出行总量约427万辆。而拥堵最为常见的“5+1”城区,则在道路资源仅占16%的情况下,承担了全市58%的汽车出行量。


要治理城市拥堵,增加道路资源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但在高楼林立、建筑连片的成都市中心,该如何“抠”出空间?


道路围挡的有序撤出,成为了相关部门工作的重点。


静安路退围前的路面


静安路退围后的路面


地铁18号线三期火骡区间风井项目施工现场距天府广场仅数步之遥,随着管线迁改、道路恢复的结束,多达2500平方米的空间已退围,恢复了2条主车道和1条辅道的通行功能;


同怡路周边,居民小区众多,本月,路口施工撤出1531平方米空间,退还车道6条、人行道宽度3米;


地处中环川师大片区的静安路,是7号线和13号线的交汇换乘站,也是四川师大站至净居寺站,四川师大站至娇子立交站两站两区间铺轨段,本月,这里退围2560平方米,让出车行道3条......


交通部门数据显示,截至本月中旬,成都已累计退围撤围面积27000余平方米、释放28条车道资源。与此同时,更为科学的占道施工机制也正在建立。据悉,成都轨道建设施工已进行了优化安排,未来,将“动态打围、占一还一”,分期打围、分段打围。


有限的城市空间,正因科学治理变得更加宽阔。


早晚高峰闹心


 巧定制、开专线,上学上班快起来 


城市拥堵中,早晚高峰时段最为显著。市民“上班的路”和“上学的路”,极易堵在繁忙的车流之中。


据交管部门统计,在“5+1”城区,每天2小时的高峰时段,约有80万辆汽车出行,承担了汽车日均出行总量的三分之一。而在放射性主次干道、环状高快速路等交通干道,拥堵状况则尤为严重,一些市民“吐槽”频繁的路段,事实上早已是超负荷运作。


交通压力超负荷,集约的公共交通对于缓解拥堵至关重要。



早上8点25分,D529路定制公交在地铁十里店站口准时发车,25分钟后到达龙潭工业园区金地威新创新基地门口。


与常规公交不同,定制公交采取网上提前预约方式,准时准点发车,点到点接送。完成定制任务后,便迅速投入常规公交运力,避免资源浪费。


本月以来,龙潭工业园区周边已新开优化线路20余条次,布设常规公交线路22条,通勤定制公交3条,站点135个,区域内通勤换乘综合候车时间仅为2—3分钟,月均服务超175万乘次。便捷的“专车式服务”,让更多“上班族”选择了公共交通。



“上学的路”同样可以定制。


曾经,城东华润翡翠城、金象嘉园、华兴新居等小区学生前往七中育才(华兴分校)需先乘坐12站左右的公交车,再步行1公里,才能到达校门口,全程用时50分钟左右。D200路定制公交开通后,通过就近设站、统一接送、同步学校上学时间定点发车等方式,最快20分钟就可连接家校。


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开行家校通学定制线路149条,覆盖70余所学校(校区),每月服务家长和学生近18万乘次。开行通勤定制公交线路20条,覆盖东郊记忆艺术区、成都科学城、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等重点片区,月服务2万余乘次。


回应市民需求


 道路“小手术”,推进体验“大变化” 


“上周因为路上太堵了,差点就错过了开场!”今年30岁的陈辰是一名演唱会爱好者,近年来,成都演出市场火热,前往东安湖区域的蜀都大道东一段也就成了她的必经之路。然而,这条成都大型演出的交通“动脉”,却因为拥堵屡屡“火”上社交平台。



记者了解到,作为拥有超21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成都路网常态流量极高。如遇举办大型活动、降雨降雪天气或是节假日临近时段,道路通行能力就会明显下滑。而这些时段和路段也正是在治堵工作中,市民反响最为强烈的部分。


早一天发现,就能早一天处理。早一天处理,就能快一天畅通。本月,本报记者在各个点位看到,一系列“短平快”的改造工程已经启动。


正在进行改造的蜀都大道东一段辅路处


在观演爱好者们常来常往的蜀都大道东一段,将在湖畔东路和蜀都大道交会处开辟1个宽约4米的出口车道,以满足演出期间市民的出行需求,预计在春节前就能完成,届时,市民前往场馆观演将会更加顺畅。


改造后的剑南大道与锦城大道交叉路口交通组织示意图


在导航软件上常常“红极一时”,市民“堵不堪言”的剑南大道与锦城大道的交叉路口,交管部门不仅“绣花式”优化了地面交通指示,还灵活调整了交通信号灯配时。目前,该路口通行时间平均缩短3分钟,北口排行长度缩短70米、东口排行长度缩短50米。


武侯大道与聚福路交叉口,长期是车辆排队掉头的“重灾区”。一些市民建言献策,提出在道路条件适宜的路口实行“多车道串联掉头”交通组织模式。在相关部门推进下,这种方式已成为现实。目前,该路口车辆掉头效率提升22.6%。

市民的“金点子”

已经成为推动工作的一大动力源



记得把公号加星标,否则可能看不到推送哦


推荐阅读




○ 数字经济百强市,成都上榜前十

○ 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新校区,新进展→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者 陈煦阳
图片 本报资料图片
编辑 蔺虹豆
校对 王戬
审核 饶竹舟
监制 张魁勇

成都日报
权威、深度、责任,有料、有趣、有见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