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江学刊》“文化产业”专题

学术   2024-08-27 09:01   江苏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西部地区国内游客人均旅游消费的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 

摘要: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消费对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旅游消费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选取西部地区国内游客人均旅游消费为研究指标,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等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了西部地区国内游客人均旅游消费的演变特征,探讨了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丰度、旅游消费能力、旅游配套设施和区位条件等因素对西部地区国内游客人均旅游消费时空演变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2009—2018年,西部地区国内游客人均旅游消费总体上发展不平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存在较大差异。内蒙古的国内游客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处于绝对领先位置,其他地区整体上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旅游消费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配套设施等因素对西部地区国内游客人均旅游消费水平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作者简介:

詹绍文,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关米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2.财政支出对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基于城乡二元结构视角

摘要: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将文化消费推向前所未有的关键提升期。然而,城乡文化消费水平差距过大抑制了文化市场活力的释放。在此背景下,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从城乡二元结构视角探讨了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文化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存在挤出作用;(2)用于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和就业等领域的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增加对提升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有显著积极作用,但是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存在负向影响;(3)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门槛变量时,民生性财政支出对于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效应呈现层次差异。在实现“城乡文化消费一体化,居民文化消费升级”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不能一味依靠文化财政支出,还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其他措施间接助推居民文化消费升级。


作者简介:

顾江,博士,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

张苏缘,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3.周锦|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评价和耦合协调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摘要:中国于2018年设立文化和旅游部,这标志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迈入新阶段,文旅深度融合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基于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2012—2019年的省际数据,构建用于评价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测算两个产业的发展水平,着重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整体来看,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呈现上升趋势,而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微弱下降趋势,三省一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存在地区差异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程度不高,仍有提升空间。


作者简介:

周锦,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4.文化养老:概念、问题与建议

摘要:文化养老关注的是老年人在物质层面的基本需求满足以后的更高层级的精神需求,对老年人生活意义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文化养老实践中存在文化养老定位混乱、文化养老自主性差、社会文化设施设置不合理和共享性不足、创新驱动下的概念横飞与内涵缺乏等问题。文化养老的有效推进,首先需要赋予个人独立与自由选择的机会与能力;其次要明晰政府、市场、社会、家庭与个人等各主体的地位与责任;再次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文化养老体系,进而推动文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与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陈友华,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夏梦凡,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5.江南宝卷创编的地方传统和个人风格——以常熟宣卷先生余鼎君为例

摘要:宝卷的创编情况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尤其是其中的个人行为。常熟的宣卷先生、江苏省级非遗传承人余鼎君在宝卷创编和传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但已有研究主要是在改革开放后的框架内总结其个人特色。事实上,在可以考察的近百年中,不断创作、改编日用卷本是常熟当地宝卷的一个根基传统,并形成了某些带有集体特征的运作机制。只有基于这样的地方传统,才能看清楚余鼎君引人瞩目的创编特色:他吸收和继承地方传统,更在知识来源上寻找“正知”、在思想观念上追求“正信”,以期超越地方传统而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只是这些“正当”的个人追求如何与民间宝卷的自由存在相契合,仍然需要接受时间和实践的考验。而这一地方传统与个人风格的案例,可以为探究整个江南宝卷的知识生产提供镜鉴。


作者简介:

陈泳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6.中国慢城建设过程中的同质化困境及其破解路径

摘要:作为倡导慢生活节奏的新型城市发展形态,慢城为快速工业化的快节奏生活提供了另一种可行选择——“慢活”。慢城理念的本土化实践显现出严重的同质化倾向,逐渐背离了强调挖掘本土特色文化与自然资源及以人为本的慢城核心理念。应该厘清角色定位、坚持以当地主体为主,扎根地域文化、深层次利用特色资源,立足美好生活、提高居民“慢意识”,从而破解中国慢城建设过程中的同质化困境。


作者简介:

张劲松,管理学博士,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宋芬,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7.文化距离视域下的中国工艺美术品出口研究

摘要:作为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艺美术品的出口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由于工艺美术品具有文化价值这一特殊属性,文化距离在其出口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影响。根据Hofstede提出的六个文化维度构建文化距离指标,并利用1996—2018年中国工艺美术品出口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文化距离对中国工艺美术品出口的影响。文化距离对中国工艺美术品出口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各维度文化距离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就儒家文化圈而言,文化距离对中国工艺美术品出口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就非儒家文化圈而言这一影响为负。中国在制定工艺美术品出口策略时,应充分考虑文化距离的影响,求同存异,从根本上提高工艺美术品的品质。


作者简介:

任文龙,经济学博士,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丁蕾,艺术学博士,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8.文化距离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实证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推进,中国的对外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文化因素已成为影响中国与相关国家之间经贸关系升级的重要变量。本文基于2006—2020年中国的贸易数据,运用扩展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文化距离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距离抑制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与“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相比,“一带一路”沿线欧洲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对文化距离变化的敏感性更低。应该不断深化跨国文化交流,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程,逐步扩大内容文化出口,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中国对外贸易。


作者简介:

陈璐,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刘柏阳,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张苏缘,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9.以权利为基础的遗产话语

摘要:自2010年以来,遗产观念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从正统遗产到非正统遗产的转变过程。人们逐渐认识到,遗产并不完全取决于物件,而是取决于遗产话语对物件做出的价值赋义和价值增值。遗产不是与社会隔离开来的静态对象,而是与生活质量、社会福祉密切相关的价值抉择过程,而生活质量和社会福祉的根本则在于保障并维护基本人权。这种以权利为基础的遗产话语,既是文明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输入和传播文明理念的一种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

户晓辉,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10.让非遗“活”起来:元宇宙与我国非遗发展新思

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非遗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空间缺失、与现实脱节、难以为继等问题愈发严重,火热的元宇宙概念为非遗传承带来了新的生机。通过对元宇宙的未来构建图景及非遗发展现存困境的分析,从变革传承模式、提升用户地位和拓展变现渠道三个方面提出促进非遗实现数字化生存的新思路。试图以打造具身化的拟真虚拟非遗体验来提升用户的话语权、编辑力、体验感并探索非遗的变现机制,进而打通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让非遗在促进现实问题解决、赋能区域发展的同时,成为未来中华民族情感连接的重要精神纽带。


作者简介:

吴承笃,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王颖,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11.智媒时代机器介入的特征、风险及其防范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媒体行业技术赋能的不断深化,机器已经深度介入信息传播的全流程。智能机器在信息的生产、分发以及交互的三大节点中呈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渗透,由此产生了信息传播生态中权利主体、传播模式和价值评判标准的全方位重塑。机器过度介入可能造成潜在风险,未来的传播生态治理可以通过教育保持信息生产与流通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通过法律维护信息传播中以人类为中心的各项核心权利,通过协同共治实现风险研判、预警与治理的多效并举,真正实现智能媒体的安全有序科学发展。


作者简介:

高山冰,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孙振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都市报》记者。


12.数字经济视域中的数字教育产业转型升级

摘要: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世界主要国家已实施了数字经济和数字教育发展战略。数字经济重塑产业格局,数字产业正在成为第四产业,改变了传统三大产业的格局。数字教育经济形态包括数字教育产业、教育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教育治理和教育数据价值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教育产业化催生数字教育产业生态链,并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根本支撑力量。数字教育产业生态链需要数字教育产业系统各要素高效配合,并发挥协同效应。尽管数字教育产业政策日趋完善,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但是仍存在治理难度大、未能较好满足市场需求、市场不规范、产品同质化严重、泄露个人隐私与危害数据安全、研究较为薄弱等六大现实困境。必须优先发展数字教育产业,加强监管与治理,实现数字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数字教育行业自律,加强数字教育产品的教育属性和公益属性,提升数字教育产品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独角兽企业,超前谋划数字教育产业发展。


作者简介:

王运武,教育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王藤藤,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13.产业链与元宇宙权:新变局中的定义和重塑

摘要: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对“元”的翻译具有超越和形而上的意涵。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趋势冲突之际,中国要获得元宇宙产业的未来定义权即元宇宙权。数字时代的基础技术囊括了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互联网和智能终端及其显示技术等,其创造出的虚拟世界既依托于现实社会,与现实更深度融合,有望达到互促互补、合二为一的效果,又有超越现实的可能性。在中国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元宇宙在产业领域将结合中国的链长制重塑产业链,打造健壮有力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将随之发生革命性改变。争取元宇宙权是定义下一代互联网和产业的关键机会,也是中国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和建立科技未来定义权的历史机遇。


作者简介:

林天强,艺术学博士,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首席顾问、研究员。


14.论当代中国审美观念的变迁及其现实转向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当代历史变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其观念形态正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审美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审美文化的核心是审美观,即关于美与审美的一般观点,它决定着美的创造和发展过程。当代中国审美观念中蕴含的审美视角、审美标准、艺术创作的价值取向以及相应的审美活动形式,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历程中正发生着历史嬗变,使人们对美的认识、美的自然、美好生活从以往的感性经验转向现实的具体实践。


作者简介:

张敬梓,哲学博士,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讲师;

李建群,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沈丹

微信编辑:刘子章

校对:沈丹、来向红、李海中

终审:尹才祥



阅江学刊
办刊目标: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办刊理念:阅百家风采,刊理论精粹,揽思想潮流,观学界气象;办刊方针:以全球视野和多学科视角,聚焦学术前沿动态,重点反映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观点新、理论新、信息新、角度新、资料新、方法新”的理论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