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获取更多教育经验、解题技巧、学习资料等
最近,又有传出课后延时服务要取消的消息,某城市的家长分享孩子的学校取消了课后延时服务,通知家长放学时间更改。其实,早在今年5月就有消息称北京开始退还延时服务费,不过到现在还没有被证实。
在7月教育部的双减工作会议上,仍然提到了课后延时。这样来看官宣取消的可能性较低,但不排除有些学校“因校制宜”。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文件精神,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需实施“5+2”课后延时服务。争议一
延时服务,给学生减负了吗?
教育部正式落实课后延时服务的规定是:
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2小时的校内延时服务,学生在放学后可以选择留在班级内继续学习,由专门的老师进行看管。
我们来算笔账:早上8:00到校,上午4节课,下午3节课,再加2小时延时服务,直到18:00才放学,足足在校10个小时!
不少家长吐槽:
“孩子早上8点到校,晚上回家天都黑了,饭没吃,作业一大堆,比大人上班还累...”
本来上了一天课,孩子已经很疲倦,还要再坚持坐够两个小时。
撑不住的孩子,有的饿得肚子咕咕叫,有的困得眼皮都撑不开,班里倒下一大片。
其次,变质的课后服务让学习压力不减反增。
两个小时的课程,不少老师会拿来讲题、讲卷子、布置作业。
孩子们被迫“内卷”起来,作业多了,题目难了,压力大了,厌学的也越来越多。
另外,课后服务的初衷是让孩子尽可能在学校完成作业,可没想到回家后还要写作业。
有些学校搞特色课程,比如美术班、篮球班等等,培养学生的兴趣。
可文化课的作业依旧摆在那里,孩子只好回家后再完成,奋笔疾书到深夜,筋疲力尽。
争议二
延时服务让老师“有苦难言”
有学校的延时费,校长是老师的5倍,真正上课的老师一学期只有400。 有学校的延时费,拿去交水电费、安保费,明目张胆拿老师的钱补学校的洞。老师要辅导几十个学生,不可能每个人都顾及到,如果直接给学生讲题,又怕家长说“变相补课”。平时上班,已经累死累活,又要教学,又要打卡填表做教研; 现在下班,还要被逼着搞延时服务,跟学生一起苦熬两个小时。 “以前下班后吃完饭还可以散散步,现在吃完饭连动都不想动了,忙得身体在变差,精力在变差。”
时间长、课时多、管理难、落实苦……但凡参加过课后服务的老师,都会觉得苦不堪言。
争议三
延时服务,能不能不收费?
许多家长对此表示不满,从很简单的原因说起:“延时服务”增加了家庭开支。 “延时费让家庭教育成本上升,家长更不敢要二胎了,本意是减少教育压力,却反而导致更大的社会问题。”
这是一位家长在网络上的吐槽。很多家长表示:“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还让家长感到不满的是,延时服务就是在给老师变相谋福利。 各地延时服务收费标准不一,在江苏学生每学期要交300元。
而在深圳,学生一学年则需要1000元,也就是每学期500元。
教育部怎么说?
去年7月,在教育部在工作要点中对于课后延时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 从教育部的工作重点中来看,课后延时服务还将继续开展,并会在之前的基础上做得更好,内容将有所提升! 还有此前,教育部网站发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0663号建议的答复》,公布了教育部对“关于促进义务教育延时服务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答复的具体内容。 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要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
优质的课后延时,家长和孩子乃至整个社会肯定是需要的,让教育回归到学校,而不是校外辅导班,本身是一件好事。说点实际的,家长在校外花钱让孩子学兴趣课很贵,而在学校则便宜很多,家长肯定是乐意的。难就难在,课后延时本就是“新兴产物”,还存在一些需要调整的地方,要循序渐进。要调整服务的时长和学习的内容,避免孩子学得太劳累; 要利用社会优质资源,提高延时服务质量,让家长更放心、更满意。点亮【在看】+【转发】,关于课后延时,你有什么想说的?留言区见!声明:本文作者系“三尺老师”,文章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春雨教育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