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公布
中铁山桥焊接特级技师张明
入选2024年第三季度
敬业奉献“中国好人榜”榜单
身形瘦削,脸上总是挂着腼腆的神色,别人夸奖他时,他总是不好意思地笑笑,说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来,“我就是个普通的造桥人。”张明经常这样说。
钻研技术难题,啃下“硬骨头”
印度洋沿岸的孟加拉国,帕德玛河穿国境而过,奔腾的河水养育了两岸的孟加拉人民,宽阔的河面却阻碍了人们的沟通相连。靠舟楫过河的日子,孟加拉人民过了很久。2022年,车辆川流不息地穿越帕德玛大桥,这意味着这座孟加拉人民的梦想之桥正式通车,划船过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2016年,张明参与建设的“一带一路”重要交通支点工程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是首个采用欧洲标准的全焊结构、超厚板、公铁两用钢桁梁桥,超厚板达到110毫米,创下桥梁制造的“新厚度”。
张明对桥梁杆件进行施焊
钢板越厚,强度等级就越高,焊接性能就越差,焊接道数就越多,越不容易焊。帕德玛大桥超厚板焊接的难题,让许多焊工望而却步。张明勇挑重担,凭着一把焊枪,鼓足干劲,“挤”进宽仅37厘米的狭小箱体内。“焊缝检测合格率不到一半。”张明有些失望地说道。
为了防止出现焊缝裂纹,火焰切割枪预热厚板需要达到100度,箱体内即使有通风设施也闷热难耐,可张明在闷热的箱体里一干就是一天。一次次优化坡口的角度和尺寸,一遍遍调整焊料和电流的配比参数,他在火花四溅中反复实验,将原先“双坡口焊接”方法改进为“单坡口、背面加钢衬垫熔透焊接”方法,成功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虽然工作量翻了三倍,一道焊缝还要焊二三十遍,但是焊缝外观成型良好,一次探伤合格率成功达到99.5%以上。”张明露出了久违的腼腆微笑。
勇于创新研发,成为“技术通”
仅从外表看,张明有一张大众脸,再加上性格偏内向,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全国顶尖的焊接高手。“我们张哥不仅焊接本领高强,还懂技术研发,我们很多先进设备都是在他的主持或协助下完成的。”提起张明,同事的评价更能反映这位“大国焊将”的全貌。
在粤港澳大湾区,狮子洋通道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兴建着。作为珠江口第一条双层过江通道,狮子洋通道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首座主跨超2000米级的双层悬索桥,主桥狮子洋大桥“一跨过江”,创造了“主跨跨径、车道数量、主塔塔高、锚碇基础、主缆规模”5项世界第一。
张明与同事交流技术问题
世界级的大桥难度自不必说。在钢塔焊接中,如何改善焊缝外观质量、减少焊缝修磨工作是个老大难问题,“主要是如何提高效率,尽量减少人工处理的环节。”张明点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他带头进行小型协作机器人焊接设备的应用试验研究,通过认真观察、反复试验,不断优化设备上支架的角度,使其完美适配焊枪的焊接需求。
此外,张明在钢塔纵向加劲肋、主角焊接等长直焊缝焊接中采用角焊缝跟踪器焊接,保证了焊缝的成型质量。自动化焊接设备的应用,使焊缝外观质量明显提高,表面均匀,成型美观。同时也进一步改善了焊接工作条件,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坚定迎难而上,架桥“母亲河”
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是黄河上最长的公路桥梁,大桥主塔高182米,为全国首座无纵筋钢壳混凝土组合塔。今年年底,大桥将实现主桥合龙。为母亲河架桥,张明当然义不容辞,但事情没有想象的这么简单。
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南北堤内引桥钢结构体量大,钢主梁杆件数量多,如按照传统焊接工艺,存在成本高、周期长、加工工序多等问题。“一方面是成本过高,更紧要的是工期变长,有可能影响大桥如期建成。”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张明十分严肃。
张明与质检人员检查焊接效果
困难多,完成确实有难度,那就不干了吗?“没说的,有困难就想办法克服。”张明的话并不华丽,但掷地有声。不善言辞的张明更喜欢用行动表达,他和项目团队开展技术攻关,通过优化原有工艺,引入埋弧自动焊接系统实现熔透焊,显著提高了组装精度与效率。同时,张明充分结合自身丰富的焊接经验和对设备性能的了解,针对大桥工字梁多、主角焊缝焊接熔透的特点,通过与焊接工程师试验研究,调整设备、优化工艺,一举实现了“T型接头”不开坡口焊接熔透的目的。减少了开坡口、气刨清根等繁琐工序,使杆件的周转次数大幅降低,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
时代呼唤能工巧匠,作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匠的代表,张明用精湛技艺书写着大国工匠传奇。当前,张明正在参与狮子洋大桥的焊接工作,他带领班组同事们坚守生产一线,勇立潮头、冲锋向前,用精湛的技艺擦亮中国桥梁这张国家名片。
肩鸿任钜踏歌行
功不唐捐玉汝成
无数个像张明一样的山桥人
正在自己的岗位上
为新质山桥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明天
拼搏奋进 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