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随着黄河水“爬”坡上塬,流入潼关县新建成的人饮工程蓄水池,陕西省首例跨行业水权交易也圆满落地见效。这也为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潼关模式”。
26日上午,渭南市港口抽黄工程管理中心的古潼壹号趸船上,机器轰鸣。黄河水从这里“上岸”,一路直奔潼关县城边新建成的人饮工程蓄水池。潼关县雄关水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师平亮:“把这个水抽到鱼化屯水库以后沉淀,输送到净水厂,净水厂经过处理后,把这个水供给全县人民。”2023年12月28日,渭南市港口抽黄工程管理中心与陕西省水务供水集团潼关供水公司签订了全省首例跨行业水权交易协议,潼关2024年获得了200万立方米的黄河水。潼关县水务局党委书记 局长 白水利:“通过水权交易,今天我们终于用上了黄河水,缓解了用水矛盾,也对潼关地下水资源起到了保护作用。”据了解,为保护利用好黄河水资源,黄河取水实行严格定额用途管理。由于水权分配的历史原因,潼关人饮水及县城周边工农业用水全靠地下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624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的三分之一,水资源十分短缺。虽然,每年港口抽黄工程管理中心有1800万立方米的取水权,供给潼关、华阴9601户农户,灌溉20多万亩农田。但由于用水性质不同,节约的水也难以跨行业调配利用。渭南市港口抽黄工程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 雷宁阳:“过去,虽然也讲节水,但是群众节约的水没有进行回购,我们的用水指标就浪费了。”难题如何破局?近10年来,水权交易改革一直在全国各地探索。2023年,港口抽黄也大胆先行先试。2024年初,水利部在全国遴选了22个县市区作为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潼关县名列其中,港口抽黄灌区潼关县片区也成了改革试验田。渭南市港口抽黄工程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 雷宁阳:“通过节水措施、节水宣传,将群众节约下的水权进行回购,(在全国水权交易平台)交易。”在理清灌区家底的基础上,港口抽黄依托全国水权交易平台,委托秦东镇、代字营镇、高桥乡农民用水者协会,回购群众的用水权。11月中旬,随着港口抽黄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完善,7000多农户手机一点,就能进行水权交易。潼关县秦东镇寺角营村村民 杨加虎:“节省了80立方米水,一立方米水(权)3分钱,2.4元。交易完成。这水就是打成这两米一行,两米一畦(省下来)。”潼关县秦东镇农民用水者协会会长 陶亚文:“宽畦灌溉改成小畦灌溉。以前就是10米宽、15米宽(一畦),同样的水漫灌呢(费水)。”潼关县秦东镇寺角营村村民 杨永平:“平整土地,给地打梁子。用不了的水还能卖钱么。”潼关县城关镇庆丰塬村村民 杨师子:“这4块5毛钱虽然不多,也是我给国家(节水)作了一点贡献。”潼关县代字营镇农民用水者协会会长 郭耀兴:“大家拾柴火焰高,这不是积少成多么。”截至2024年12月20日,潼关灌溉户间已完成水权交易872单,总水量208余万立方米。一年来,灌区亩均灌水定额也比改革前降低了5%-10%。2024年12月,港口抽黄与潼关雄关水务公司又签订了新一年的水权交易协议。中国水权交易所研究发展部主任 高磊:“推动水权交易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的创新实践。港口抽黄的跨行业水权交易为西北地区尤其是高扬程提水灌区树立了标杆、提供了示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