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HIV病毒的第1天
无论你是因为自己浪或者不幸感染,总之HIV病毒已成功入驻你的体内,你成为100万艾滋病毒携带者之一。
一开始没有任何的症状。
病毒感染后,在身体内会有一个由少到多的增长繁殖过程。感染初期,通常不会有任何的症状。可检测到HIV病毒抗原,但检测不到抗体。
HIV是一种十分狡猾的病毒,进入人体后,它们会直接入侵人体的免疫细胞——CD4+ 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以及和树突状细胞。在这些细胞中,HIV病毒会把自己的RNA序列逆转录成DNA,然后插入人类DNA链形成“前病毒”。
由于隐匿在细胞中,前病毒可以轻松逃避免疫机制,并能通过细胞复制传给子代细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宿主细胞就是HIV病毒储存库。
病毒储存库的存在是艾滋病疫苗研发难,难根治的主要原因。艾滋病也可以藏在淋巴结和其它组织和器官中,这对艾滋病的清除和疫苗设计来说,都是巨大的难题。
支线剧情:
你在2小时内(最好没超过24小时,最迟72小时以内,通常来说超过24小时阻断得看运气了),及时去医院检测发现了艾滋病毒感染,服用艾滋病抗阻断药物:“拉替拉韦+恩曲他滨+替诺福韦”或“克力芝/依非韦伦+恩曲他滨+替诺福韦”。
连续服药28天后,你阻断成功。
感染HIV病毒的第20天
你出现了类似感冒的症状,三个星期后症状消失。你以为仅仅只是普通感冒,并没有引起什么的注意。
感染艾滋病毒后的2~4周,进入急性感染期,会表现出轻度的临床症状。15%~20%的感染者,会出现发热、发汗、疲乏、肌痛、关节痛、厌食、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急性感染期,通常持续1~3周后,也有的感染者不存在急性感染期。
急性感染期结束后症状消失,进入潜伏期。
支线剧情:
你去医院检查,被发现感染了艾滋病毒,但由于过了有效阻断时期,你被迫展开了漫长的抗艾之路。
并用上了主流的鸡尾酒疗法:
鸡尾酒是一种混合多种酒水达到最佳饮用效果的调制酒,顾名思义,顾名思义,“鸡尾酒疗法”,本质上也属于一种联合用药疗法。原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简称HAART,由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所开创。
“鸡尾酒疗法”需要使用三种甚至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针对艾滋病毒繁殖周期的不同环节来进行治疗。至少包含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等三种不同的抑制剂。
“鸡尾酒疗法”不仅可以减少单一用药产生的抗药性,还能最大限度的抑制艾滋病的发展。
如果你是土豪,可以每月花费上万元,使用国际鸡尾酒疗法。如果你家境还算可以,可以每个月花几百到几千,使用国产自费鸡尾酒疗法。当然,你是薪资底层,也可以使用免费的鸡尾酒疗法,中国抗艾药物,免费市场份额达50%规模。
终生性服用,可长期抑制艾滋病毒在血液中呈不可检测水平,几不影响生活。但鸡尾酒疗法依旧具有毒副作用和耐药性,根据控制情况,你的寿命可延长20~30年。
感染HIV病毒的第8年
这年的年底,你发展成了艾滋病人,一开始你会出现了类似于普通感冒、流感的症状,身体发热,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一段时间后,你的病情开始加重,皮肤黏膜出现白念球菌感染,出现各类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淤血斑。出现的病症越来越多,你的身体似乎陷入了腐朽的魔咒之中。
艾滋病感染在急性感染期之后,便会进入无症状期。无症状期最短半年,最可超过20年,平均7~10年,50%在8年内发病。潜伏期间几乎不会有任何的症状,患者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当渡过潜伏期之后,病毒储存库便会大量复制HIV病毒,造成免疫细胞的大量死亡。当CD4+T淋巴细胞的数目小于200个/μl,便会在临床上表现出艾滋病毒病毒相关症状,进入艾滋病期。
随着人体免疫功能全面下降,从而感染各类病菌,发展成免疫缺陷综合征。
支线剧情1:
你幸成为少数幸运儿(1/300),成为“精英控制者”,终生无症状(非自愈,终生携带)。
支线剧情2:
你是天选之子,你自愈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未经治疗而自愈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020年8月在美国旧金山发现第一例自愈患者洛伦·威伦伯格,徐宇研究团队进行了基因检测,在数十亿个的细胞中,没有发现任何完整的HIV病毒序列。这个全球性的重大发现,于2020年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2013年,一位来自来自阿根廷埃斯佩兰萨的女性,在23岁时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毒。
艾滋病病毒潜伏期期间,她并没有接受任何与艾滋病相关的治疗。8年之后,2021年,同样是徐宇研究团队,对她身体内超11.9亿血细胞和5亿组织细胞进行了检测,没有在她的基因组中发现任何完整的艾滋病病毒序列。
这种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清除病毒的机制,研究者命名为清除性治愈。
这种自愈机制之所以能引起医学界如此大的轰动,主要还是在于艾滋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被认为不可治愈的,自愈更是不敢奢望的事情。
感染HIV病毒的第9年
艾滋病发病期第一年,你的内脏被各种病毒侵犯,身体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性发热,长达3~4个月。你身体内出现了多种并发性恶性肿瘤,经常性呼吸困难,持续腹泻便血。
随着免疫系统的全面崩溃,你有50%的概率死亡,或死于肺抱子虫肺炎,或死于卡波西肉瘤,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死于恶性肿瘤,或死于其它的各类病菌感染。
未经干预治疗,艾滋病患者一般在6~19个月内死亡。
艾滋病病毒把基因整合到人体DNA时,可诱使细胞癌变,随着免疫系统破坏,癌症极易发生。
支线剧情:
你再次成为天选之子,被彻底治愈。
2009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引起了世界轰动。全球首个治愈的艾滋病患者诞生了,他是“柏林病人”蒂莫西·雷·布朗。原来,早在2007年,蒂莫西·雷·布朗因患白血病而接受了骨髓移植,而捐赠者的身体中,恰好存在能阻断HIV的CCR5突变,从而让艾滋病彻底治愈。
不过,“柏林病人”的治愈具有独一性,难以复制。
当前,中国科学家则试图复现柏林病人的奇迹,通过人工失活CCR5基因,阻断艾滋病毒的发展。虽然,技术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距离临床还有较远的距离。
不过9年后的你,或许还来得及参与这种未来新药的人体临床试验,并有一定概率成功治愈。
感染HIV病毒的第10年
艾滋病发病期第二年,你有70%的概率死亡。
感染HIV病毒的第11年
艾滋病发病期第三年,你有85%的概率死亡。
感染HIV病毒的第13年
艾滋病发病期第五年,除非有奇迹发生,你100%死亡。
你消瘦到了极致,出现了神经以及心血管并发症,身上感染了各类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恶性肿瘤也可能扩散在了全身所有地方,你身体内的器官已经衰竭到了极点。
1/3的艾滋病患者到了艾滋病发病晚期才会发现自己患病。
支线剧情:
发病的前两年,你有幸没死,通过抗病毒治疗控制住了病毒的发展,同样可有长达10年的生存期。
蓝色:人体CD4细胞数量;红色;艾滋病毒数量
总的来说——
你感染HIV病毒后,不经任何治疗,寿命往往在10年左右(感染艾滋病的婴儿,2岁前死亡率高达50%)。
经历一般性治疗的存活期在10~20年。使用最先进的治疗法案(例如鸡尾酒疗法),存活期20~30年,甚至接近预期寿命。但如果感染后期甚至发病后才开始治疗,预期寿命会大打折扣(预期寿命,与CD4细胞数量高度相关)。
奇迹发生时,你能被彻底治愈,甚至是直接自愈。
PS:文中主线剧情是艾滋病感染发现或者干预不及时,主要的自然发展情况;支线剧情则是包括从一开始就正常干预治疗、发病后干预、发病晚期干预,或者本身足够幸运,发生奇迹等情况。注意甄别。
最后补充一个对比数据,当前中国和美国的艾滋病感染人总数都是在100万左右,中国每年死亡2万人,美国每年死亡1.6万人。艾滋病感染这种,前者每年死亡率2%,后者死亡率1.6%,而人类每年自然死亡率是0.8%左右。可以看出,艾滋病感染者死亡率是自然死亡率的2~3倍(落后国家和地区可高达数倍)。由于艾滋病感染者的年龄结构年轻人比重更高,根据年龄结构标准化后,死亡率会比自然死亡率还会更高。
《参考文献》
[1] Ebstein R P , Novick O , Umansky R , et al. Dopamine D4 receptor (D4DR) exon III polymorphism associated with the human personality trait of Novelty Seeking.[J]. Nature Genetics, 1996, 12(1):78-80.
[2] Costa V D , Tran V L , Turchi J , et al. Dopamine modulates novelty seeking behavior during decision making.[J].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2014, 128(5):556.
[3] Van Tol HH, Wu CM, Guan HC, Ohara K, Bunzow JR, Civelli O, Kennedy J, Seeman P, Niznik HB, Jovanovic V (July 1992). "Multiple dopamine D4 receptor variants in the human population". Nature. 358 (6382): 149–52.
[4] Wedemeyer C, Goutman JD, Avale ME, Franchini LF, Rubinstein M, Calvo DJ (May 2007). "Functional activation by central monoamines of human dopamine D(4) receptor polymorphic variants coupled to GIRK channels in Xenopus oocytes".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562 (3): 165–73. doi:10.1016/j.ejphar.2007.01.055. PMID 17350612.
[5] Chen C , Burton M , Greenberger E , et al.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the Variation of Dopamine D4 Receptor (DRD4) Allele Frequencies Around the Globe[J]. 1999, 20(5):309-324.
[6] Faraone SV, Doyle AE, Mick E, Biederman J (July 2001). "Meta-analysi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7-repeat allele of the dopamine D(4) receptor gene an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8 (7): 1052–7.
[7] Posner M I , Rothbart M K , Sheese B E , et al. Control networks and neuromodulators of early development.[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12, 48(3):827-35.
[8] Grady D L , Thanos P K , Corrada M M , et al. DRD4 genotype predicts longevity in mouse and human.[J].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2013, 33(1):286.
[9] Zuckerman. Sensation Seeking Scale.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