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残疾人从生存到发展、从福利到权利、从物质到精神对更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马鞍山市残联始终聚焦改善困难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提升残疾人幸福感,以民生实事为抓手,着力解决残疾人最直接、最关心和最现实的问题,实打实做好这份“春天的事业”。
今年5岁半的男童程程(化名)不幸患有“杜氏营养不良症”,妈妈汪女士为此颇为受累。去年5月,因为孩子蹲起、上下楼异常,妈妈便带着他来到市残联康复中心,开始了康复训练。
▲市残联组织开展儿童辅助器具适配评估工作
2009年,我市残联系统创办了第一家儿童康复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儿童康复机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促进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壮大。由市残联牵头实施的残疾人康复工程是省定50项民生实事之一,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便是其中一个子项目。今年,市残联对全市有康复和辅具需求的0至17岁(智障、孤独症0至14岁)各类残疾儿童继续实行“自愿申请、应助尽助”。
除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子项目外,残疾人康复工程还包括了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补贴2个子项目。在民生实事推进过程中,市残联始终坚持简化申请程序,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一个不漏地享受政策。残疾儿童除康复训练外,还制定了医疗手术救助政策,为接受角膜移植、先天性白内障复明、人工耳蜗置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等手术治疗的儿童提供手术补贴。此外,有条件放开受助残疾儿童户籍限制。对外地户籍残疾儿童,其监护人持有本市居住证并连续3年在本市纳税或缴纳社会保险的,即可享受本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同等待遇。对常用辅助器具实行全额补贴(免费适配和发放),其他部分辅助器具按省目录进行限额补贴。
今年以来,市残联已为735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为257名残疾儿童免费适配辅助器具或假肢矫形器,为1236名符合条件的成年残疾人发放基本型辅具或补贴,为9397名符合条件的精神残疾人发放药费补助。
加强残疾人就业帮扶,是新时代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今年省定的50项民生实事之一,市残联积极推动实现残疾人较高质量就业,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今年,我市共开设培训班14期,内容涵盖农村种植养殖、家政服务、保健按摩、AI及电子商务等,进一步提高了残疾人就业技能。在此项民生实事推进实施过程中,市残联始终坚持需求导向,开展“订单式”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24年,全市共培训残疾人520人。
▲托养机构为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目前,各县区残联通过寄宿制托养、日间照料和居家上门服务等方式,已为1473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开展托养服务。
今年22岁的吴某自幼因耳疾,学习和生活比同龄孩子要慢半拍,为了更好地照顾他,妈妈辞去了工作,家中收入仅靠爸爸一个人承担。花山区残联为其申报了残疾学生教育资助,吴某今年也在大学申请到了助学金,减轻了家庭生活负担。
目前,全市共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省级残疾人教育资助251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残疾学生资助86人,残疾大学生资助165人,发放教育资助资金41.5万元。
▲“预防疾病致残 共享健康生活” 第八个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活动
“真的很感谢党和政府,这个改造真是太好了,我现在出入家门、上厕所、基本生活都方便了很多!”近日,72岁的刘某对家中刚完成的无障碍改造十分满意,生活质量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提升。
今年,在市残联开展的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民生实事中,刘某的家庭被确定为“家改”对象。通过前期走访评估,详细了解残疾人家庭情况,充分尊重残疾人家庭生活习惯和住房基础条件等,市、县两级残联为刘某家庭确定了个性化改造方案。
如今,无障碍改造已经顺利完成。以安全、方便、舒适为原则,对刘某家门前台阶进行了改造,增设了台阶并安装了不锈钢护栏,保障其行走安全畅通;在院落至卫生间处铺设了长达11米、宽0.8米的防滑路,配发盲杖,提升了如厕便利性和安全性;在厨房内配备了音乐电水壶,安装了“一字型”扶手,方便他的日常生活。无障碍改造解决了刘某出入户、如厕等日常生活不便的问题,对于改造的项目,刘某感到十分满意。
聚焦残疾人生活实际需要,2024年,市残联对全市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数为200户,目前已经完成改造205户,超额完成了改造任务。改造过程中,市残联成立工作专班,印发《2024年马鞍山市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施细则》,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改造任务。同时,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根据残疾类别、等级,制定“一户一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加强与残疾人家庭的沟通,严把进度关、质量关。
好文推荐: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