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他们最直接、最关心和最现实的问题!

时事   2024-12-10 19:29   安徽  
残疾人事业被称为“春天的事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







面对残疾人从生存到发展、从福利到权利、从物质到精神对更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马鞍山市残联始终聚焦改善困难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提升残疾人幸福感,以民生实事为抓手,着力解决残疾人最直接、最关心和最现实的问题,实打实做好这份“春天的事业”。










康复工程有质效
残疾群体得实惠


今年5岁半的男童程程(化名)不幸患有“杜氏营养不良症”,妈妈汪女士为此颇为受累。去年5月,因为孩子蹲起、上下楼异常,妈妈便带着他来到市残联康复中心,开始了康复训练。


刚到康复中心时,小程程上楼十分缓慢,蹲起、下楼都需要人辅助,而且蹲起时会踮脚,行走时也偶有尖足,不能完成交替性跳跃,运动的平衡性及协调性欠佳。康复治疗师对小程程进行了一系列系统专业的康复训练,残联还为他发放了机能鞋、平衡板、平衡踩踏车、沙袋、按摩大龙球、坐姿矫正椅等辅助器具。经过一年半的系统康复训练,如今,小程程可以独自完成仰卧—坐—站的体位转移,上下楼梯自如,也可以独自完成跳高跳远、单脚连续跳或者双脚交替跳等技巧性动作,还可进行踢球、抛接球等活动。看到孩子如此之大的变化,汪女士的心里欣慰了许多。

▲市残联组织开展儿童辅助器具适配评估工作


2009年,我市残联系统创办了第一家儿童康复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儿童康复机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促进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壮大。由市残联牵头实施的残疾人康复工程是省定50项民生实事之一,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便是其中一个子项目。今年,市残联对全市有康复和辅具需求的0至17岁(智障、孤独症0至14岁)各类残疾儿童继续实行“自愿申请、应助尽助”。


除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子项目外,残疾人康复工程还包括了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补贴2个子项目。在民生实事推进过程中,市残联始终坚持简化申请程序,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一个不漏地享受政策。残疾儿童除康复训练外,还制定了医疗手术救助政策,为接受角膜移植、先天性白内障复明、人工耳蜗置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等手术治疗的儿童提供手术补贴。此外,有条件放开受助残疾儿童户籍限制。对外地户籍残疾儿童,其监护人持有本市居住证并连续3年在本市纳税或缴纳社会保险的,即可享受本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同等待遇。对常用辅助器具实行全额补贴(免费适配和发放),其他部分辅助器具按省目录进行限额补贴。

今年以来,市残联已为735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为257名残疾儿童免费适配辅助器具或假肢矫形器,为1236名符合条件的成年残疾人发放基本型辅具或补贴,为9397名符合条件的精神残疾人发放药费补助。



就业培训有盼头
托养服务有依靠


今年28岁的吴某自幼落下下肢严重缺陷,为肢体二级残疾,丈夫也是一位重度肢体残疾人。面对就业困难,吴某从不低头。今年6月,当涂县残联举办了残疾人手工编织培训班。在培训班上,安徽省乡村工匠名师、马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吴祖花给大家讲解了手工编织手链、挂饰的操作方法和用纸剪出团花、窗花、双喜的操作过程。吴某认真学习,编织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原来是自学制作发饰进行义卖和网上销售,现在学到了新技能,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吴某高兴地说。今年,姑孰镇残联帮助她安排辅助性公益岗位,安置在清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工作。通过残联培训和就业帮扶,吴某的收入得到提高,家庭生活得到改善。

残联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残疾人就业帮扶,是新时代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今年省定的50项民生实事之一,市残联积极推动实现残疾人较高质量就业,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今年,我市共开设培训班14期,内容涵盖农村种植养殖、家政服务、保健按摩、AI及电子商务等,进一步提高了残疾人就业技能。在此项民生实事推进实施过程中,市残联始终坚持需求导向,开展“订单式”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24年,全市共培训残疾人520人。


我市还积极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项目,开展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来自雨山区的残疾人唐某就是其中一位。今年40岁的唐某患有精神一级障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由其母亲照顾,家庭经济困难且照料难度较大。家人经过慎重考虑,将其送入市级“阳光家园”托养机构——马鞍山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机构托养,每月可享受1000元的托养服务补助(2024年7月前为每月500元)。同时,市第四人民医院根据《马鞍山市重度精神残疾医疗托养服务实施方案》要求,对其在托养期间的医疗费用给予减免,进一步减轻了其家庭负担。经过长时间的机构托养与康复治疗,唐某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症状有所缓解,认知功能、社交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所提高,其家人表示十分满意。

托养机构为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目前,各县区残联通过寄宿制托养、日间照料和居家上门服务等方式,已为1473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开展托养服务。



教育权益有保障
资助政策全覆盖


今年22岁的吴某自幼因耳疾,学习和生活比同龄孩子要慢半拍,为了更好地照顾他,妈妈辞去了工作,家中收入仅靠爸爸一个人承担。花山区残联为其申报了残疾学生教育资助,吴某今年也在大学申请到了助学金,减轻了家庭生活负担。


我市实现了残疾人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是全省唯一一个对残疾人子女就学给予全阶段教育资助的地区。市残联对全市从义务教育阶段至研究生阶段的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子女,按照每人每年500至2500元的标准提供就学资助,实现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就学资助全人群、全学段的全覆盖,确保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对于同时符合省、市救助条件的残疾学生,可同时享受省、市两级就学资助政策。

目前,全市共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省级残疾人教育资助251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残疾学生资助86人,残疾大学生资助165人,发放教育资助资金41.5万元。


“预防疾病致残 共享健康生活” 第八个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活动



家庭无障碍改造
改出舒心好生活


“真的很感谢党和政府,这个改造真是太好了,我现在出入家门、上厕所、基本生活都方便了很多!”近日,72岁的刘某对家中刚完成的无障碍改造十分满意,生活质量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提升。


刘某是低保户,视力一级残疾且单独居住。他居住的自建房门口台阶不平整,出入行走十分不便,如厕也很不方便。厨房内的电器均为老式电器且颇为陈旧,无法操作使用,家务自理方面存在困难。




今年,在市残联开展的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民生实事中,刘某的家庭被确定为“家改”对象。通过前期走访评估,详细了解残疾人家庭情况,充分尊重残疾人家庭生活习惯和住房基础条件等,市、县两级残联为刘某家庭确定了个性化改造方案。





如今,无障碍改造已经顺利完成。以安全、方便、舒适为原则,对刘某家门前台阶进行了改造,增设了台阶并安装了不锈钢护栏,保障其行走安全畅通;在院落至卫生间处铺设了长达11米、宽0.8米的防滑路,配发盲杖,提升了如厕便利性和安全性;在厨房内配备了音乐电水壶,安装了“一字型”扶手,方便他的日常生活。无障碍改造解决了刘某出入户、如厕等日常生活不便的问题,对于改造的项目,刘某感到十分满意。

残联为重度困难残疾人提供家庭无障碍改造

聚焦残疾人生活实际需要,2024年,市残联对全市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数为200户,目前已经完成改造205户,超额完成了改造任务。改造过程中,市残联成立工作专班,印发《2024年马鞍山市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施细则》,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改造任务。同时,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根据残疾类别、等级,制定“一户一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加强与残疾人家庭的沟通,严把进度关、质量关。

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把实事好事办到残疾人心坎上。下一步,市残联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以涉残民生实事为抓手,用实际行动回应和解决残疾人群的“急难愁盼”,助力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面提升。



好文推荐:



1.这项国际标准,为何由马鞍山主导制定?

2.长三角,为什么越来越像一个“家”?

3.马鞍山的“智”气,为什么这么高?


(推广)

编辑:李悦蒙  校对:傅中平
审核:陈希颖  审签:王小明

马鞍山日报
我们将为您带来马鞍山市最权威、最有效、最及时的资讯信息。(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8000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