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旅游发展促进条例》11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后省级层面出台的首部旅游领域地方性法规。
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今年以来,山西旅游市场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旅游经济澎湃活力正在不断彰显。
“来忻州古城特别开心,有很多吃的、玩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展演 ,特别好玩。”“永乐宫壁画,无论是它的色彩、它的布局还是它的线条带给我们的震撼都是直达内心的。”“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山西是一个非常宝藏的地方,看到全国各地的人来参观,感到非常自豪,也为我自己是中华儿女而感到自豪。”全省旅游市场持续热辣滚烫离不开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省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盛佃清说,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才能构建起山西文旅产业双向驱动、双向赋能的循环模式。
“《条例》(《山西省旅游发展促进条例》)规定,推进旅游与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依法将文物保护单位、文博场馆、考古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民俗活动场所等纳入旅游线路。推动旅游与影视制作、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和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延伸旅游消费产业链,拓宽旅游消费新场景。”从明确旅游用地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到引导多元投资、丰富金融产品、鼓励旅游资源开发三权分离,《山西省旅游发展促进条例》在强化旅游资源要素保障等方面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同时,《条例》把“服务提升”列为单独章节,在提高旅游便利度、保障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做了明确,最大限度释放旅游产业“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
“健全跨部门文旅市场投诉举报和执法协作机制,完善旅游服务质量暗访监测与认证工作制度,建立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持续开展旅游服务质量‘好差评’工作,强化监测结果应用及跟踪改进,持续擦亮‘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旅游资源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省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蔡汾湘说,山西的旅游资源开发将始终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
“决不能对旅游资源‘竭泽而渔’,决不能只顾眼前的、短期的经济利益。利用文物等人文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应当坚持保护第一并依法保障文物安全;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应当严格实施保护措施,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就是不得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进行过度开发。”据了解,《山西省旅游发展促进条例》施行后,我省将围绕窗口服务、市场经营、城市客运、消费价格、景区周边环境等重点,开展“吃住行游购娱”相关领域专项整治,对法定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推动法规全面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