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重磅”点评:预期拉太高了

文摘   2024-10-17 18:50   广东  

五部委开会,第三重磅“组合拳”捭阖出击,打出了一片新天地。有粉丝跟我说,这到底是“组合拳”还是“七伤拳”啊,拳是打出去了,自伤了八百。哈哈哈。

市场反响,是一种接近砸盘的搞法,内房股一泻千里,回吐昨日涨幅还多吐了。

每次到这种时候,总会有一种观点浮起来,认为是外资在故意操纵舆论做空我们,我之前说了,如果你真的想认真的理解市场波动,在这个市场里走得远一点,首先要离这种“阴谋论”者远一点。成熟的市场交易者,要有成熟的心态,像个成年人一样去说话,这是基本要求

股市的反应大拉胯,尤其是内房股,首要的原因不难明白:市场认为发布会内容不及预期,放出来的猛料大招不够威,大部分是在落地原有的政策精神(下面说)。

但是,除了这一点,我认为市场低估了另一个因素:融创的配股增发,这个产生的连带影响不能说小。融创按照每股2.465港元价格配售4.89亿股份,募资12.05亿港元,这个股价按照昨日收盘价大约是打了8折。在之前,这一波A股大反弹以来,媒体统计,10.1-10.16,A股上市公司发出多达370条减持公告,同期增持公告仅150个。或是减持,或是配股,虽说都在“情理之中”——因为企业也需要降负债,但如实讲,都对市场信心形成了打击。融创的配股,会令资本市场理解为其它房企会效仿,故而加大了抛售。

从好的方面说,这说明了经过政策的支持,我们的股市“恢复了融资功能”,企业可以利用股市直接融资了。但从反面说,市场刚有起色,大量的企业就开始忙不迭的减持、配股,这样的市场氛围,恐怕是没有人愿意做耐心资本,大家都抱着“捞一把就跑”的心态,很难持久。

这是资本市场现在很大的一个问题,怎么缓解我不知道。我只是基于自下而上的投资观察做出一点点操作性的判断:这样的市场我是不敢参与,更不要说深度参与了。如果要我给个开玩笑的建议,我觉得要企业在此时此刻进行“市值管理”,谁跌得少给谁进“白名单”谁跌得多给谁进“黑名单”哈哈哈。

关于发布会内容,就我个人而言,都在“预期之内”。但我也高度认同市场的期待,那普遍反映出人们很担忧。大家从常识出发,认为政策应该“一鼓作气”,而不能“再而竭,三而衰”。简而言之,既然要出,就超预期给它一揽子出完,而不要羊拉屎,一边走一边拉。一个临近的参考是香港特首刚刚发出的施政报告,一揽子给出来,360度无死角的利好,方有奇效。

发布会的重点内容,我自己的感受,在于下列两点(具体内容网上大把,我只谈我的看法):

1)增量政策之核心在100万套、4万亿。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通过货币化方式安置,以及将“白名单”信贷规模扩大到4万亿,所有适格商品住房项目全部纳入白名单。

这个政策力度不可谓不猛,旧房改造,落地一套在你头上,就有希望得到一笔大钱。但是有心人已经做了对比,论及规模,远不及2015-2017棚改货币化,比2009年的规模还低。此其一,其二,棚改货币化的本质是再造需求,这个是老药方,一定有效,但同时也正因为它是老药方,是以一定是存在着边际效应递减。其三,则是和以往相比,这一轮地方真正去搞大拆大建的动力要弱很多,因为地方财力不足也因为太难平衡——部长给的两个改造条件,一是要求“资金方案要打平衡”,避免新增地方债务风险。你们想想,现在搞棚改基本都是弄成了配售型保障房,你告诉我资金方案怎么打平衡?补偿款只能往少里给咯,问题是你给钱给的少,那你第一个条件(征收的安置方案)就做不“扎实”。所以,这俩条件在实践中可能会有现实困难,也注定了效果会是“慢效果”,不是泼天富贵,而是溪流潺潺,要有耐心

白名单扩容到4万亿,也是同样。执行的效率提高,一定可以更加有效的缓解房地产商以及上下游供应链的资金危机。但这也是个慢功夫,你指望着一瞬间拔地三尺,不现实。能够稳住盘子,止跌止血,不再继续下探,便是成功。

2)基于上述,我认为市场需要重定“预期”。即是说,市场的期待过高了。资本市场也好,房地产市场也好,人们渴望通过一把过的超级猛药,来实现房地产市场旱地拔葱式的V型反转。这个心情可以理解,但并非政策层的设定议程。通观发布会,部长的话音非常清楚:是要“稳定”房地产。我用大白话说,政策层希望的房地产心电图最好就是“一根直线”或者是上下波动肉眼难见,别往下走也别往上走(怎么实现我就不知道)。这决定了政策力度的释放,一定是逐步渐次的。大家认为力度弱,下面再跌咋办,可能人家也没想着管多久。能管一段是一段,下面再跌再出政策就是了,走一步看一步。是以,“应然”是一部分,“实然”是另一部分,我们自己要把这个“预期”的坐标定准确了,这样在具体实操中,你更清楚知道该怎样做,股市、楼市,均如此。

落到房地产市场,注意一点,这一连串的新政已经有效刺激了需求跑步入市。部长的原话:中国房地产在系列政策作用下,经过三年不断调整,市场已经开始筑底,10月相关数据一定会是“积极乐观”的结果。这个在一二线城市,都出现了,你现在到二手市场想淘便宜货都不那么容易了。再火热,就又要回到抢购时代了,那显然也不是政策层想要的结果,不想再引起买房焦虑症。

作为交易者,这些提醒我们对政策要多一点“理智预期”,它是慢功夫,股市却是快反应,但是短期市场经常会出现错误定价,不要将之作为主要的判断凭据。我自己多年的经验显示:房地产在任何国家都是“母资产”,是长期资产,涨起来摧枯拉朽,跌起来势大力沉。不要指望着一些“快变量”立竿见影,必须要长时间、多部门的“慢变量”累积累积再累积。

这是我们要冷静看待楼市的地方,涨的时候需要冷静,跌的时候也需要冷静,机会都有,交易者最重要的功课是专注于自身,而不是冀望于政策。

10月是“政策蜜月”,还没完,接着奏乐接着舞。

新的局面创造新的机会,后台的粉丝有需要买卖交易的建议咨询,可以加微信号budao2000私询!

朱罗纪
关于房地产、大都市圈、政策分析的原创独立观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