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会逃到海外成立“国家”,面积比2个日本大,至今有人讲汉语

百科   2024-11-11 09:27   河南  

导读

亲爱的读者,微信即将改版,以后只有星标用户才能收到每日的文章推送,麻烦尽快点击下方卡片,关注,然后再添加星标就可以了



天地会逃到海外成立“国家”,面积比2个日本大,至今有人讲汉语

在十八至十九世纪之际,西方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崛起,强大的力量使其迅速发展。然而,与此同时,中国选择了一条与西方不同的道路,采取了“闭关锁国”和“固步自封”的政策。

这一决策使得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失去了一些发展机遇,与西方相比,中国未能建立起海外殖民地。虽然中国一直秉持着和平的外交态度,拒绝进行对外殖民的探险,但却在近代历史中留下了一段有趣的故事。

尽管中国没有直接参与对外殖民的活动,但却在世界其他地方留下了中国人建立的国家的痕迹,并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清朝时期,一群天地会的成员逃离祖国,远赴海外,最终建立了一个名为“兰芳共和国”的国家。这个国家的面积甚至比两个日本加起来还要大,而且仍然有人在使用汉语进行交流。

了解这个国家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他的前身是什么?

清朝时期,一个名为天地会的秘密结社崭露头角,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而得名,又被称为洪门或洪帮。与太平天国相比,天地会更侧重于民间组织,除了怀有“反清复明”的理念外,更强调结合生活的群体关系。

虽然很多人容易将天地会和太平天国混淆,但实际上两者有着明显的不同。天地会在清末时期充当了一个民间组织的角色,为太平天国运动提供了背景、经验和主力军。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天地会遭受了严厉的打压,组织内的成员分为三个主要部分逃亡。一部分逃往四川、云南等地,并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哥老会”;第二部分则通过广州、上海等通商口岸前往海外,成立了洪门、洪帮等组织。

在现代影视作品中,关于那个时代唐人街的主要势力与洪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部分天地会成员在辛亥革命爆发时不仅提供了大量经济支援,还派遣了成员前往前线参与战斗,展现了对清朝的坚定反抗。

最后一部分人,以罗芳伯为首,希望在南洋寻找生机。当时南洋地区盛行淘金热,罗芳伯等人逃离祖国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渴望在南洋的淘金热潮中谋取财富。

罗芳伯抵达南洋后,并没有急于加入淘金行列,而是选择了在当地担任教书先生。在南洋加里曼丹岛这个相对落后的地方,罗芳伯迅速引起了众人的关注,积累了大量声望。

看准时机,罗芳伯充分发挥在天地会中培养的组织能力,与一些华人合作成立了当地的第一个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体——同乡会。

所有前来南洋淘金的华人要么加入同乡会,共同对外,要么守规矩地按时交纳保护费。尽管身为华人,他们收取的费用可能比当地人低一些。

随着时间推移,罗芳伯手下的势力逐渐壮大,兰芳公司和兰芳共和国相继出现。特别是兰芳共和国建立时,国内公民数量甚至达到了110万人。

罗芳伯清楚地知道,他的国家只是一个虚无的外壳,国内所谓的军队只是一群杂乱的人群。要真正与西方殖民者竞争权益,他必须找到一个大哥来庇护自己。在南洋周边,除了清政府,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

因此,罗芳伯向清政府上书,希望每年按时向其朝贡,并成为清政府藩属国的一员。清政府对罗芳伯的主动示好感到高兴,尽管他们对于所谓的兰芳共和国一无所知,仍然欣然接受了。

罗芳伯未曾料到,他投靠的大哥与他本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除了国家GDP稍微高一些外,整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和人民认知水平几乎没有多大差异。在面对西方列强时,这位刚结识的大哥显然不足为依仗。

最终,在荷兰殖民军队坚船利炮的进攻下,兰芳共和国在历史长河中彻底消失。清政府自顾不暇,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

幸运的是,尽管国家灭亡,但汉文化对当地的影响依然保留着。如今,在加里曼丹岛的土地上,曾经的兰芳共和国,仍有人在讲述着汉语的故事。

世界热文精选
播报全球新鲜及时的热点事件、各种新鲜动静!欢迎大家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