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口贴”轻轻一贴,大动脉快速止血!稀土院士来金华,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

民生   2024-10-29 17:24   浙江  

日前,在金华君澜大饭店,受金华市科协邀请,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张洪杰展示了他最新的研究成果:一种超强黏合稀土蛋白,如创口贴般轻轻一贴,就能实现大动脉快速止血,且能在短期内降解,神奇的效果让人大开眼界。“我们一直在努力,希望尽快将这项成果在临床上应用。”他说。

张洪杰院士(左二)与市科协工作人员合影

稀土,被誉为称为“工业黄金”“新材料之母”,小到手机、照相机、计算机、LED灯,大到飞机、导弹、卫星的制造都离不开它。张洪杰,主要从事稀土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被尊称为“稀土院士”。

在他看来,稀土是闪闪发光的神奇宝库。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吃干榨净”,转化为尽可能多的产品造福于人类,“只要有科研成果,哪怕只有一点儿转化希望,我就想着怎么应用它”。

张洪杰院士很随和,一边和记者聊着天,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半个饺筒饼,还连夸好吃;赶高铁时间紧张,他呼噜呼噜快速吃了一碗面条,起身就走。他夸金华很有文化底蕴,环境好空气清新,政府部门很务实,还如数家珍地介绍他所了解的金华各个县市的特色产业,“一个有文化、务实的城市,一定会发展得很好”。

他甚至饶有兴致地跟我们聊起了他的孙女,上什么课外兴趣班,学习成绩好不好,平时怎么给孙女科普,“一般都先问她今天在学校里学了什么呀,哪个最好玩,挑她觉得最好玩的趁机讲一讲,还得看她心情,心情不好不能讲,听不进去”。一席话听得在场的人笑声连连。

聊着聊着,他又从孙女的学习和视力保护上无缝衔接转到了最爱的稀土上。

“我们花7年时间研制了稀土交流LED发光材料与器件,从源头上解决了交流LED频闪的世界难题,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掌握通过稀土荧光粉生产低频闪交流LED产品的国家。”张洪杰院士介绍,目前,该成果已经被转化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做了植物补光灯,让山东的大樱桃成功在长春开花结果,最贵时一公斤卖到了近400元;让南方的火龙果在吉林成功种植,不用化肥都噌噌长;给海南的蔬菜在雾天补光,让它们好看好吃更好卖……他还联合中科院的璀璨计划推出了防近视台灯。“效果应该还可以,我孙女在用,目前没近视,她还说让我给学校的同学们都送一台。”说完,他自己呵呵笑了,“可惜我没这能力,我只是研发了里面的发光材料,灯可不是我做的。”

一种发光材料研制花了7年,张洪杰院士说这并不算久。足足花费16年的稀土环保着色剂研究,是他科研生涯中最让他自豪的一项。

“国际上采用的着色剂传统制备方法,大多使用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气体,生产过程能耗高,设备损耗大,产量低,成本高,不能实现产业化。”怎么让它无毒无害成本还低?他带着团队从2001年就开始研究,中途屡屡碰壁。执着的他一直不愿意放弃,“即便其间在做着其他事情,也一直没把这事放下,一有空就想。”试了错,错了试,终于,16年后,他和他的团队在国际上首创稀土着色剂合成的新方法和技术,并建成了世界首条稀土着色剂连续化、规模化隧道窑生产线,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化。如今,他研究的稀土环保着色剂已经广泛应用于橡胶、塑胶、塑料、油漆、油墨、绘画、陶瓷、印泥、化妆品、皮革及涂料等领域。你平时看到的那些彩色跑道,上面或许用的正是张洪杰院士研发的这种着色剂。

“其实做科研就是这样,冷板凳一坐十年很正常。”张洪杰院士笑着说,他算过,自己的每项研究成果,平均用时6—8年,“别看现在应用在了这么多领域,但研发阶段每个环节都举步维艰,每次觉得没路的时候,坚持下去总会柳暗花明”。

谈起心爱的稀土研究,张洪杰院士的眼中闪烁着光。他说,在他的计划表里,还有许多项新奇而富有挑战的研究等待他一一突破,“要告诉孩子们,遇到困难时别气馁,静下心来思考,持之以恒,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记者:陈月丹


END


编辑:吴裕慧

一审:施新杭

二审:卢立明


金华科协
金华科协的宣传窗口,引导公众掌握科技知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