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乡以“三红聚力”联动模式 绘就基层治理“幸福实景”
政务
2024-11-27 16:51
青海
河东乡以“三红聚力”联动模式 绘就基层治理“幸福实景”
近年来,河东乡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基层治理难点、堵点、痛点,在提升理念、改进方法、为民服务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出“三红”党建联动模式,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拓宽“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组织,筑牢“红色矩阵”。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带头表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以集中领学和个人自学、研讨等方式,强化自身建设,确保“一班人”有纪律、有担当、有能力。完善乡领导主动联系村、机关干部下沉包村、村(社区)两委下沉包保网格的“三位一体”联动工作机制,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建好服务保障“一条链”,融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阵地资源,实现医疗卫生、社会服务、退役军人服务等多项便民事项在“家门口”办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着力在人才“储、引、育、用”上下功夫,落实“443”村级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组建“人才信息库”,努力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全乡经济发展的优势,积极培育储备科技型、技术型人才、村级后备干部和“土专家”“田秀才”等农村实用人才161名。强队伍,激活“红色细胞”。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坚持“深度+广度”,提高发展党员品质,注重从乡村治理、志愿活动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先进分子、退役军人、致富能手、返乡创业大学生等优秀青年中发展,扩大党员“覆盖面”。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6名,培养发展对象18名,预备党员转正22名,35岁以下新发展党员占70%以上,为党组织发展补充了新鲜血液。增强党员干部“使命感”,利用党员“人熟、地熟、事熟、感情熟”的群众工作优势,积极开展人口普查、普法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并深入居民群众家中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84起,与网格员共同形成治理合力。强质效,建设“红色家园”。按照“党建引领、院落自治、群众主体、全员参与”的原则,广泛发动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建设,切实提升基层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探索实行支部引领、网格牵头、联户落实的“积分”制度,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新理念、养成好习惯、形成新风尚、展现新形象。开展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挥17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生态积分兑换超市作用,“生态积分卡”兑换200余人,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主动性明显提高。积极发动群众清理保宁村月亮湾、太平村马家沟、伊兰河畔等重点河道内垃圾70余吨,边都滩、查达村产业孵化基地完成新造林449.5亩,栽植各类苗木39016株。下一步,河东乡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聚合力、服务为本促发展,推进和完善“三红聚力”模式联动模式,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主心骨”,延伸服务群众半径,瞄准基层治理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充分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供稿:河东乡 | 撰稿:刘琼 | 审核:才郎东主
责编: 夏若措 审核: 李小英 监制: 朱斌刚 总监制: 朱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