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部“中专生大赛逆袭”短剧火爆开播:披着热点外衣,无缝对接爽剧

民生   2024-11-08 21:30   重庆  

近期,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注意到,数部讲述中专生通过数学比赛逆袭的短剧连续上线引发网友热议。可以看到,这些短剧的创意来自现实的新闻事件,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现实题材的短剧也开始了“逆袭”?对此,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短剧自习室”创始人、暨南大学客座教授梁丽丽,其表示以新闻人物、网络热梗等作为原型在短剧拍摄中较为常见,而对于短剧根据原型进行的“二度创作”,梁丽丽则表示:“制作公司其实是知道怎么去把控和规避法律风险的。”

同题材短剧先后上线

8月26日,据媒体报道,一部名为“我 中专生 横扫全球数学大赛”的短剧在某APP短剧榜单上迅速蹿红。这部剧讲述了一位中专男生在数学领域的逆袭故事。仅仅过了一个月,另一部以中专生通过数学比赛逆袭为内容的短剧《中专女生吊打全球数学大佬》也于9月30日在B站上线。

据津云新闻平台报道,其中一部剧集在上线24小时内,充值金额就突破了1100万元,成为近期少有的爆款。

《我 中专生 横扫全球数学大赛》剧情围绕主角王平展开。王平由数学家李响养大,多年前,李响的研究成果被大弟子奇强窃取,李响从此离开数学界。心灰意冷的李响快要跳楼的时候,注意到正在墙上解数学题的王平,从此李响教王平数学,而王平用成绩回报李响。虽然只是中专生,王平却在数学模型比赛中以优异的成绩惊艳所有人,甚至成为国家突破全球芯片封锁的关键人物。

《我 中专生 横扫全球数学大赛》海报。网络图

相较于李平最后的“重大突破”,《中专女生吊打全球数学大佬》则显得更加“平实”。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该剧集于今年9月30日在B站上线,发布者为认证账号“华多剧场”。在其主页列表中,该剧集总共只有10集,时长从多在1-2分钟,其中第一集获得了62.1万的播放量,而其余剧集播放量则相差悬殊,最少仅3万。记者在抖音平台也搜索到该剧,在一个名为“匠心短剧”的账号下,该剧显示共70集,不过在第十集后需要付费观看。上游新闻记者在支付了9.9元后解锁了其后剧集。

开篇,一个拿过国家奥数奖、参加过国际奥数比赛的中专老师,在黑板上出了道“全校所有老师都解不开的题”——一道高一三角函数题。一位中专女生放学后打扫卫生时看到了这道题,仅用一分钟轻易完美解答,拿走了老师留下的百元奖励。这时,忘记拿教案的老师正好走回教室,被黑板上的正确答案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全校所有老师都解不开的高一三角函数”遭到网友群嘲,“全剧组能想出的最难的题也就是黑板上那道了”“解个三角函数在燃什么啊”……

《中专女生吊打全球数学大佬》海报。网络图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此后的剧情总体看来都“似曾相识”。

女主父母离异,父亲在工地打工伤了腿,“邪恶”大伯怂恿女主嫁给一个“著名”恶人,大伯儿子则是学习好又帅气却恶毒的富家公子,对中专穷苦出身的女主各种PUA甚至大打出手。但女主一路过关斩将,在拒绝了善良“首富”的资助后,又反击了来自离异母亲家庭以及老同学的嘲笑侮辱,最终为国争光,喊出“普通学子也一样能够金榜题名”。在“考试控分”“霸总助功”的人设和情节被吐槽“毫无新意”的同时,也有网友表示,作为制作方紧跟时事的态度还是值得点赞。

B站账号“华多剧场”认证为“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官方账号”。上游新闻记者通过天眼查APP了解到,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00%控股股东为广州途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从事专业技术服务业为主的企业,其经营范围包括“电影和影视节目制作”。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信息页。天眼查

据南方PLUS10月29日报道,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1598790万元的营收总额上榜2024广东省服务业民营企业50强榜单,排名第32。上游新闻记者在该企业公开信息中看到,2017年,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作为监事出现在高级管理人员名单中,2022年雷军退出。

新闻人物成短剧题材较为常见

11月6日,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在第二届杭州·微短剧大会开幕式上正式发布《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以下简称《白皮书》)八大主要发现。其中提到,随着微短剧热度的持续上升,2024年其市场规模有望首次超过内地电影票房。据行业机构预估,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0%;而内地电影全年总票房收入预计为470亿元。

上游新闻记者浏览网络及社交媒体发现,目前在多个短视频平台以及专业短剧APP上,“霸道总裁”“屌丝逆袭”“玄幻甜宠”“未来穿越”仍是短剧赛道的主流,那么以现实为原型的短剧情况如何?

11月8日,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了《中专女生吊打全球数学大佬》短剧的制作方——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但未得到回应。

“短剧自习室”创始人、暨南大学客座教授梁丽丽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以新闻人物、网络热梗等作为原型在短剧拍摄中较为常见,“制作公司其实是知道怎么去把控和规避法律风险的。”

梁丽丽认为,这些短剧其实都是在用类似对应关键词去蹭热度,如在人物上参考电影《热辣滚烫》或“五十老太守国门”等新闻事实,“你会一看里面的人物造型、故事和定位,就知道讲的是谁。”在题材上,比如最近黄晓明出品的竖屏付费短剧《一姐》也是聚焦社会关注的人口贩卖的热点事件。

《一姐》海报。网络图

梁丽丽提醒,类似的短剧是很打时间差的,“因为短剧的最大价值就是短平快,可以快速去跟上这些时事热点,但也会有错过风口的风险,有些热点事件的时间窗口都是很短的,所以,这样的短剧就会很快变成快消品,不会像电视剧那样成为真正的文化精品。”

梁丽丽建议,在制作公司使用类似热门新闻人物作为短剧题材时,也一定要把握好拍摄尺度和红线。此外,除了贴进生活,要更注重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而且覆盖的人群也应该更细分,比如女性力量、银发力量等。

不再盲目追求“爽点”

《我 中专生 横扫全球数学大赛》《中专女生吊打全球数学大佬》从人设、剧情到表达、内涵来看,仍以“爽”为卖点,为大众提供着及时满足,因此仍然是“爽剧”的一种。然而随着短剧行业的发展与受众要求的提高,变化也随之而来。

据钱江晚报报道,《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研究发现,从1.0时代迈向2.0时代,微短剧在外部管理和内生发展逻辑驱动下,回归理性,逐渐从视听“产品”向“作品”转变。

第二届杭州·微短剧大会现场。网络图

“内生发展逻辑”的转变,指代的是商业模式的变化。概括来说,微短剧已经发展出了3种代表性的运营模式:付费剧,即1.0时代就出现的付费点播或会员订阅制;免费剧,用户免费看剧,平台通过收取广告费或品牌定制的模式进行盈利;混合模式,即前两者模式结合。

作为微短剧平台企业,点众科技执行总裁李江感受颇深,“近半年,免费剧的增速尤为明显。这种模式规避了原先付费剧需要隐藏剧情,为下一集留伏笔的局限,鼓励创作者顾及叙事的完整性,反而推动着剧情设计向内容的逻辑性、主题的可看性转变,而不是单纯靠剪辑制造‘爽点’,来获取流量。这给精品创作,留出了很大的空间。”

若导致社会评价降低或侵犯名誉权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前述提到的两部剧很多网友认为是对热点新闻事件的“二次创作”,这是否存在侵权风险?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陈贞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如果短剧中的人物形象与新闻当事人的形象特点多处重合,容易引发公众联想和误解,并且对人物形象进行扭曲、丑化诋毁的,有可能侵犯当事人的名誉权。

陈贞表示,如果仅仅是人物名字谐音相同,但角色经历、背景等与新闻事件当事人毫无逻辑关联,从法律角度较难直接认定为侵权。因为在文艺创作中,偶尔出现名字谐音的情况可能是巧合,且如果作品中人物形象与新闻事件当事人不具有对应性,一般不构成对当事人权利的侵犯。但如果该短剧刻意使用与新闻当事人同音的名字,且在人物设定、情节方面与新闻事件存在明显的关系,使观众能够轻易地将短剧中的角色与新闻事件当事人联系起来,导致社会评价降低,可能会对新闻事件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造成侵犯。

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新闻当事人享有名誉权,文艺创作作品不能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当事人的名誉。如果因为作品内容导致当事人社会评价降低的,当事人有权要求创作人承担侵权责任,要求停止侵害、公开道歉、以及赔偿精神损害等。陈贞认为,短剧的创作涉及到对其他作品的抄袭,或者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创意、剧本等,可能会引发著作权纠纷。为规避这一风险,创作者应当确保剧本的原创性,或者在使用他人作品时获得合法的授权。


上游新闻记者 汤皓 编辑 向家庆 责编 谢聘 审核 廖爽

更 | 多 | 新 | 闻

1、重庆这条高铁要来了,明年通车!

2、川大招生简章将香港澳门列为国家?学院通报

3、公园里有人在帐篷内死亡?安徽芜湖:2人身亡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