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梵朴建筑设计」快速关注
△ 实体模型
△ 区位分析
基地距离塘朗山和大沙河公园均在1.5公里以内,距离深圳湾3.9公里。南为城市主干道北环大道,北为京港澳高速,交通较为便利。整体位置极其特殊,具有较好的昭示性和景观资源。
△ 片区节点
△ 周边交通
设计旨在打造深圳市新的城市地标,重新定义空中居住产品的新标杆,营造具有人文底蕴的风水佳境,创造绿色活力的公共空间,提供高溢价、高品质、易实现的产品给市场。
△ 打造城市地标
基地地处两条城市道路的交叉位置,具有极强的昭示性和景观资源。城市的动脉交通在这里交汇,城市的快速发展与更新在周边上演,城市能量和资讯在此流动与发展。我们希望通过设计可以引入并激发出场地的这种能量与流动,将其注入我们的建筑而成为核心。
△ 构思来源
我们提出以鱼为主题,“鱼跃龙门”的设计概念,来顺应深圳城市快速发展、力争上游的时代特征。通过营造太极双鱼的风水格局,提升土地价值,寓意该科技园的发展更上一层楼、未来产品销售的势如破竹以及年年有鱼的美好愿望。
设计从场地出发,01地块裙楼采用开放式街区商业,连接南侧城市广场、北侧文体设施。西侧打开的横向通道引入方大城的商业人流,东侧连接至西塔大堂。02地块公共配套及商业设施沿周边布置,公交车站设置在裙楼中心,沿街局部设置商铺。
二层采用环形商业动线连接中央空间节点及东北角城市广场,提升商业价值。建筑界面向南部的私享大公园打开,将绿色空间延伸到二层公共平台,彰显绿色共享。
结合深圳气候,在屋顶设置景观绿化,提升居住空间品质,形成一个多层次景观绿化系统。
△ 多层次绿化空间
根据用地特征,将塔楼轮廓由方形平面调整成八边形,最大化地适应场地。将西塔低区与南侧场地边线对齐,增加面积提高使用率。东塔设置天井,增加溢价空间。
△ 整体轮廓及布局
塔楼角部置入架空绿化,提高空间品质。每栋塔楼宛如交织在一起的双鱼,跃动盘旋而上,生生不息。立面竖向线条由上至下,循环往复,从塔楼到裙房,一气呵成,形成整体。
△ 设计分析
△ 立面线条设计
景观设计顺应这一理念,塑造层层叠叠的涟漪之状,勾勒出一幅如鱼得水的画面。
△ 层层叠叠的涟漪景观
研发塔楼平面以矩形作为基本型,通过“剪纸”的方式,剪掉其四角形成较为舒缓的八边形。既保证了整体平面的规整,同时又柔化了整体建筑造型,使其与周边和谐共处。
核心筒采用居中的矩形布置,规则高效。且每个三层设置的空中花园通过走廊与之相连,给在里面办公的人员更多的开放活动区域。
△ 研发塔楼平面策略
创新型产业用房设置于低 1 区,顶部两层为顶层总部办公,其余均为产业研发用房。
△ 容量分析
角部设置绿化空间,除了给研发办公人员提供舒适宜人的绿化活动空间外,也让整栋建筑成为城市之中的一道景观。
△ 角部绿化空间
塔楼底部东侧架空形成广场和具有仪式感的落客区。
△ 便捷的到达体验
△ 简洁的入口大堂空间
建筑顶层设置总部及私人会所,在传达了企业温厚稳重的人文印象的同时也为这无限的意境中做足了视线延伸。
△ 极致视野的云端总部
02地块以居住产品为主,首层和二层为公共配套,二层公共花园和四层架空花园连成一体,形成新加坡式空中园林。
△ 居住塔楼
建筑整体主张低碳绿色活力共享的居住理念。塔楼平面自上而下进行设计,依据资源价值,按照下小上大的户型分布。
△ 塔楼户型分布
高低区分区落客,打造入口私密奢华的到达体验。大堂空间延续外部建筑线条流动的态势,将室内与室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 落客区
△ 公寓大堂
每个户型双电梯独立入户,主仆分流,具备超大空中花园、泳池、会客厅等设施,实现空中别墅的配置。
△ 空中泳池
通过对角部架空绿化改造,使每个户型拥有超大中心花园,空间动线以花园为核心展开,呼应传统四合院居住模式。每户的空间轴线因此偏转为45度方向,使景观视线得到释放。
△ 优越的景观视线
整体建筑与环境相融合,打造出天人合一的风水佳境。在这里,传统与现代共融,人文与绿色交织,生生不息,活力不止。
△ 建筑整体剖面
项目地点:深圳,南山
用地面积:2.8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
容积率:10.0
建筑功能:产业研发用房、宿舍公寓、商业服务设施等
设计时间:2022.06
MORE ↓